本書是目前國內部專門記敘中國歷代為杰出的棋王故事的專著,以歷史為依據,生動地講述了中國歷史上的十大象棋王的生平經歷及傳奇故事,文字典雅生動,考據資料翔實,歷史地再現了那些絕代棋王們的精彩人生。既有文學可讀性,又具備史料價值,更具勵志教育意義,適宜凡喜歡棋類運動及中國傳統文化的各階層人士閱讀。象棋篇包括:京都棋王傻貝子、巡河炮王巴吉人、西北棋圣彭述圣、無敵中炮林弈仙、象棋天王黃松軒、博學圣手謝俠遜、七省棋王周德裕、絲綿老虎竇國柱、四省棋王董文淵等。
棋冠古今——李開先
京都棋王——傻貝子
巡河炮王——巴吉人
西北棋圣——彭述圣
無敵中炮——林弈仙
象棋天王——黃松軒
博學圣手——謝俠遜
七省棋王——周德裕
絲綿老虎——竇國柱
四省棋王——董文淵
附錄一象棋《歌括》
附錄二《橘中秘?6?1全旨》
附錄三《棋經論》
附錄四《象棋凡例四則》
附錄五象棋《殘局說》
棋冠古今——李開先
李開先是中國歷史上一個非常特別的人物,既是知名的文學家、戲劇家、詩人,還是中國象棋史上不世出的一代棋王,名滿天下,有“棋冠古今”的美譽。
癡迷象棋官場失意
李開先(1502—1568),字伯華,號中麓子、中麓山人、中麓放客,山東章丘人。他是嘉靖八年(1529年)的進士,生活于明代中葉。①
作為明代有名的文學家、戲劇家、詩人,他曾寫有《中麓小令》一百首,膾炙人口,廣為傳誦。此外,他還創作了影響巨大的傳奇戲劇《寶劍記》和雜劇《園林午夢》《打啞禪》等。
作為一代象棋棋王,他不但多才多藝,學識淵博,而且棋藝出神入化,精湛異常,登峰造極,所向無敵,為一時之冠。他的棋王故事風華絕代,至今流傳。
李開先從小就酷好象棋,專心致志,心無旁騖,以至于達到了癡迷的程度。他每天都在與人下象棋,間或還編些曲子,晚上回到自己的家里,這才挑燈讀書。由于勤奮好學,孜孜不倦,常常學習到深夜,于是也就把他白天應當修習的各門功課都補上了。
當時,他的妻子見他過于迷戀象棋,每每深夜苦讀,補習功課,擔心他長此以往累壞了身體,就勸說道:“人們都說你白天只顧下象棋、編曲子,夜晚點燈做功課,這可是本末倒置了啊!況且人的精力有限,你晝夜勞思,得不到良好的休息,長久下去必然要累壞身體,致生疾病呀!”②對此,李開先從來都不以為意,總是一笑置之,照樣我行我素。因為他無論如何也舍不得丟開自己心愛的象棋,他對象棋有一種著了魔似的興趣。
1529年(嘉靖八年),時年二十七歲的李開先考中了進士,從此進入了仕途,被朝廷授為戶部主事。
1532年(嘉靖十一年),李開先以政績優異、才華出眾,兼以深孚眾望而被調到了吏部工作,歷任吏部考功司員主事、稽勛司員外、太常寺少卿等職。在吏部任職期間,李開先常與唐順之、王慎中等八人詩文唱和,交往密切,號稱“嘉靖八才子”。他們一起反對當時文壇上“文必秦漢,詩必盛唐”的文風,主張學習韓愈、柳宗元、歐陽修和曾鞏等唐宋八大家的散文,強調作品的思想內容,要求文字平易樸實,不尚浮華。
以往在吏部為官的人們大多以位尊權重而高傲矜持,往往閉門謝客,很少與朋友、同僚交往,即使是親戚、摯友也不常來往,以此來抬高自己的身價地位。李開先生性放達,豪爽率直,與以往的吏部官員們的作風大相徑庭,經常與一些朋友詩文唱和,公務之余還喜歡與大家下象棋消遣。
正是由于李開先的率直開朗,秉公疾惡,清正疏狂,不與吏部的那些貪官污吏合流,而且顯現出格格不入的特性,因而招致那些同僚之中的小人的忌恨。對于這些同僚的不容與排斥,李開先也是心知肚明,卻毫不介意。
1541年(嘉靖二十年),太廟失火,于是,一些早有嫉恨之心的權貴就向朝廷交相進讒,紛紛攻擊李開先。
眾怒難犯,孤掌難鳴,李開先無奈之下,就給朝廷上疏,請求辭官回鄉。
權奸當道的朝廷當即批準,下詔說他在吏部任職期間,工作平庸,毫無建樹,自大疏狂,有失官體,特此準許他辭職回家。③
海內無雙力挫國手
脫離了官場的束縛,李開先退職歸里,甚感一身輕松,開始了他此后長達二十七年的賦閑生涯。李開先本來胸懷經世濟民的大志,在他歸鄉閑居的頭十年之中,仍然時刻關心時政,并不灰心喪氣,不斷地與朝中的一些故舊知交書信往來,希望能夠重新得到朝廷的起用,再為國家效力。然而這一紙詔命始終也沒有到來,再加上李開先連年遭逢不幸的打擊:妻兒亡故,母親去世,憂思百結,苦悶不堪。于是,他的一腔濟世熱血也漸漸地冷卻下來。從此更是與象棋有了日夜相伴的不解之緣,終日沉溺于和別人下棋娛樂之中,不問世事。④
這時,酷愛下棋的李開先還喜歡上了飲酒,他結識了一位善飲的棋友謝少溪,二人常在一起飲酒下棋,終日不倦,交往密切,人們稱呼他倆為“豪客”和“閑仙”。為此,李開先作了一首《贈謝少溪》,詩云:“將棋度日酒為年,局中何如中圣賢。我愛敲棋君善飲,人稱豪客與閑仙。”
長年沉迷于象棋之中的李開先也深知下棋對局太耗心神,曾經一度表示要戒棋,作了《四戒詩》,聲稱要戒棋、戒詩、戒花、戒思,其中的《戒棋》詩云:“名擅棋中圣,心神良以勞。雖不稱坐隱,不著更為高。”
其實,李開先的所謂“戒棋”,不過是一時興起的心血來潮而已,真正到了和棋友對局之時,便早將所謂的“戒棋”忘到九霄云外了。他一生癡迷于象棋,弈術高超,出神入化,曾經遍會棋壇名家,所向無敵,使他從中覓到了常人想象不到的樂趣。李開先的《詠象棋》詩云:“坐守楸枰不記年,用心無所此猶賢。休官久作林居士,對客堪稱橘中仙。妙法近從溫國得,微辭原自陜州傳。花陰覆局云侵榻,自許何殊小洞天。”
李開先的象棋弈術精妙絕倫,變幻無方,遠遠超出了同時代的棋手,稱雄一世,是名副其實的明代及時象棋高手。
當時,飲譽天下的象棋國手是燕京人陳珍,此人棋術精湛,所向無敵,曾經打敗了另一位極負盛名的象棋高手張希秋,轟動天下,馳名遐邇。
但李開先的象棋造詣比之名滿天下的國手陳珍更高一籌,對局時經常饒他一馬;但即便如此,一年下來,二人之間無數次的對局搏殺,陳珍也總是大敗,僅能走和寥寥數局棋而已,從來就沒有贏過李開先一局。⑤
至于另外兩位象棋名家吳橘隱和吳升甫,也都有象棋國手之譽,聲望很高,罕有敵手。但李開先讓他們三先,二人也難成對手;饒他們一馬,也很少能有一兩盤贏棋。對此,李開先在《送棋客吳橘隱兼及吳升甫》一詩中云:“雖云國手同推汝,叵奈強兵獨有吾。每讓三先難成埒,縱饒一馬亦長輸。”
李開先高超卓絕的棋藝使他戰敗了無數位象棋高手與名家,頗有一種身臨巔峰、高處不勝寒的感慨,被棋界推為泰山北斗,譽為“棋冠古今”的一代象棋棋王。人們稱贊他:“只此一技,可高古今!”他也稱自己的棋藝猶如古時候朱漫的屠龍之技,空有一身驚天動地的本領,學成了卻無所可用。那種感嘆,寂寞孤寥,實在是苦于找不到一個真正的對手的悲情罷了。
在中國古代棋史當中,雖然歷朝歷代象棋大師迭出,高手如云,名家如雨,群英薈萃,各領風騷,但既能稱霸棋壇,又能用詩歌的語言繪聲繪色地記錄下象棋實戰的全過程,從容談兵,披露玄機,聲情并茂,娓娓道來,讓那些未能臨局觀戰的一般讀者,都能領略到象棋高手的對局風采,這樣既是文才斐然,又是棋藝精絕的棋壇宗師,首推李開先,可謂亙古一人。
……
以前買過作者的《中國歷代棋王傳》,這次買來還沒開封,留著以后看
我將拭目以待!!
書包裝很好,沒有損壞,孩子很滿意,一天就看了三本,物流也很快,真心滿意
發貨很快 書的內容也很好 比較滿意!
對自己有激勵作用
書收到后,簡單翻看了一下,內容都是從徐清祥的《象棋近代國手名局》里摘抄的,沒有自己的東西,不建議購買。
內容豐富,整體感覺不錯,本人特別喜愛這類書籍,也愛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