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書中,約翰 托蘭以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審判日本甲、乙級戰犯為背景,以美國一名辯護律師和日本一名戰犯兩個家庭之間情與法的復雜矛盾為主軸,深刻揭示了日本發動的侵略戰爭給本國人民造成的災難。書中個別地方流露出對個別戰犯的同情,但其主旨是頌揚和平、譴責戰爭的,正如托蘭所言:歷史不會簡單地給人教訓,立足現在,認識過去,給人們的教益只會更多。
約翰 托蘭1912年生于美國威斯康星州一個傳統的基督教家庭。青年時代的托蘭沒有想過會成為歷史學家,他那時的夢想是成為百老匯的劇作家。大學里,托蘭學的就是戲劇創作。大學畢業后,他背起行囊走遍了美國。四十二歲以前,他是個事業上不成功的劇作家、官場里得不到賞識的軍官、家庭生活中的失敗者。1954年,有人約托蘭寫一部有關大飛艇的書,他利用在空軍服役時的關系,走訪了眾多飛艇時代的親歷者,掌握了大量獨家的及時手材料。這本《天空中的船只》使他一舉成名,也正是從這一年起,他開始了“在歷史中的生活”。托蘭的著作側重史料的搜集和對當事人的采訪。在書中,他會把所知的一切全部告訴讀者。他寫的歷史著作有:《從乞丐到元首》、《日本帝國的衰亡》、《戰爭之神》、《丑聞:珍珠港事件及其后果》、《占領日本》和《漫長的戰斗:美國人眼中的朝鮮戰爭》等。其中這本《日本帝國的衰亡》使他奪得了1971年度的普利策新聞獎。
及時部 及時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二部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三部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四部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第五部 第十九章 第二十章 第二十一章 第六部 第二十二章 第二十三章 余緒 致謝及說明 再版后記
華盛頓特區,1945年9月22日弗蘭克 麥格林恩正在OP-16-W狹小的辦公間里打點行裝,這里是海軍的一個秘密行動情報機構。這時,一位海軍上將正局促不安地站在房間凌亂不堪的角落里,苦苦懇求麥格林恩接受海軍在日本的一項臨時任務,但這并沒有使他動心。他脫離威廉斯學院的教學工作已將近三年半了,在此之前,他已拒絕了一項更具誘惑的差遣,那是國務院想利用他對亞洲事務的精通而提供的一項任務。
“我主意已定,上將。”他說道,擺出一副架勢——就像他在辦公室里常常做出的姿態那樣——猶如一只兇猛的雄鷹撲向了一只孤立無援的兔子。教授身材修長,長著一頭濃密的白發,這更突出了他那對炯炯有神的藍眼睛、鷹鉤鼻子和白里透紅的膚色。健美的體態不僅給他頗具教養的舉止增加了不少光彩,也造就了他那種極富特色的尊嚴和高貴。他將那包沉甸甸的書挎上了右肩,邁著年輕人的步伐,流星般地跨出了房間,盡管這時他已是62歲高齡。
真是白癡!他的思緒仍沒有停下來。難道連極淺顯的英語也聽不懂嗎?一旦戰爭結束,哪個聰明人會愿意繼續為政府工作呢?一個小時后,他踩動了他那輛福特牌車子的油門,踏上了駛向馬薩諸塞州威廉斯城的伯克郡山巒腳下的征途。他已同意,在秋天事態平穩之后,重返學校教授近代歷史。與此同時,他還將著手寫一本著作,其內容是珍珠港事件前悲劇性的6個月的事情,它們導致了這場災難的爆發。1941年春天,他曾出版了他的上一本著作,提出了一種理論,即在美日矛盾加深的過程中,美國的某些做法也應像日本一樣受到譴責。一些評論家,盡管曾高度贊揚了他的其他研究成果,卻做出預言,即麥格林恩的研究生涯將從此結束。
現在,他開始進行反擊了。在華盛頓的這幾年中,他已搜集了許多極為重要的新材料,這會大大加強他那些反傳統觀點的說服力。
下午晚些時候,他進入了馬薩諸塞州,初秋的氣息迎面撲來,多么舒暢啊!在首都時,他還只能忍受那種悶熱的天氣,令人疲倦不堪。終于,他看到了學院中小教堂的頂部,這是一座極為滑稽的建筑,但長期以來已為他所鐘愛。不久之后,他來到了霍克西大街的那所舊房子前。以前的住戶將房子的外墻刷上了丑陋的綠色,至今仍使人聯想到哥特式小說中的景物。然而,屋子里邊則充滿了寧靜和涼爽,他可以靜下心來思考一些問題了。女管家顯然非常知趣,說了幾句歡迎到來之類的話后,就又消失在廚房里了。
這時,電話鈴突然響了,他痛苦地發出了近似呻吟的聲音。很久以前,他就想到要收拾一下電話機,使它只能打出去,但是,他的4個孩子卻一致反對。
電話是他的老朋友哈維。喬納斯從白宮打來的。除了在OP-16-W做心理戰工作外,麥格林恩一直是他在哈佛的老同學富蘭克林 羅斯福的非官方顧問,總統為什么長期保持著這種咨詢,仍是一個難解之謎,因為,他通常并不這樣做。
“弗蘭克,很高興抓住了你。”“什么使你認為已抓住了我?哈維。”“我敢肯定,你仍陶醉在你那塊小天地里吧。”“好吧,你想讓我干什么呢?哈維。不管干什么,我的回答都是否定的。”“不是私事,弗蘭克。我是替杜魯門總統找你的。”“我原以為你不喜歡那個服裝商。”“弗蘭克,別開玩笑了,”他清了清嗓門,“他想請你去東京,做麥克阿瑟將軍占領日本期間的顧問。”麥格林恩不禁樂了,“得了吧!你真會開玩笑,還是告訴我你的真正意圖吧!”“我是在談正經事,弗蘭克。鮑勃 舍伍德、克拉克 克利福德和其他熟悉你的人都一直在跟總統說,你過去的建議對富蘭克林 羅斯福是多么的重要。
”麥格林恩發出了嘲諷的腔調,“即使你是認真的,我的回答仍然是否定的。請轉達我對總統的問候。
”“但是,……”“不要說了,哈維。”“弗蘭克,還是考慮一下吧!任何時候都可以給我回話,電話還是老號碼。”麥格林恩掛上了電話。
這個建議似乎近于荒謬,但卻縈繞在他的腦際,無法消失。自哈佛畢業之后,他生活中的一大段時光是在東方度過的,那里已成為他的第二故鄉。他在日本待了7年,在青山學院里教歷史,與一位著名蘇格蘭傳教士的女兒結了婚,并且寫了一本明治天皇親政的歷史書,這使他名聲大振,母校也請他回去任教。
回到哈佛后,他迅速取得了成功,許多學生對他愛爾蘭人式的聰明才智佩服得五體投地。到1920年時,他已經出版了至少兩本關于亞洲的著作,并被公認為世界上研究東方學學者中的佼佼者。這一段時光,是他一生中充滿了幸福、成果輩出的時期。然后,在那年圣誕節前夕,克拉拉 麥格林恩生下了那對孿生子——并且離開了人世。像許多愛爾蘭人一樣,麥格林恩開始酗酒了,不久,根據雙方的協議,他離開了哈佛大學。這時,他已有一個7歲的兒子和14歲的女兒,女兒成了那對孿生子實際上的母親.麥格林恩帶著所有的孩子回到了日本,并再次在青山學院任教。他重新振作起來,成為一名正教授,又寫出了兩本著作,其中一本是美國駐日首任大使的傳記,這部的作品使他榮獲了普利策大獎的殊榮,也使他贏得了威廉斯學院近代史教學中的頭把交椅。就像在哈佛時一樣,許多學生對他頂禮膜拜,盡管他的那些挖苦話常常出口傷人。1935年,他曾離開日本,去中國進行了專門研究,這一期間,他會見了、等紅軍領袖,他們在1934年下半年從中國南部的中心地帶,經過6000英里的長途跋涉,剛剛到達西北地區的新根據地。
此刻,他脫離了戰時在華盛頓供職的工作,又回到了威廉斯。晚飯后,乘著濃濃夜色,他在寧靜的校園中信步閑行,而那片他所喜愛的土地——亞洲,仍不時攪動著他的心弦。動亂正在那塊大陸上到處蔓延。數以千萬計的燃燒彈重創了日本,而那次代號為“饑餓行動”的軍事打擊,更使其一蹶不振。該次行動將12135枚水雷投在日本的內河和港口中,使700艘船只不能運行,使日本的工業生產幾乎癱瘓。當時,他曾極力反對這一行動,因為該行動會在1946年春天將700萬人口拋人饑餓的深淵。此時此刻,除非盟國——實際上即美國——著手運進大批的食糧,否則,數以百萬計的人們將仍然面臨著餓死的厄運。這只是麥克阿瑟面臨的問題之一,根據指令,他還須向那些命運悲慘的人民展示其過去社會的邪惡,并帶給他們以西方式的民主模式來拯救自己。麥克阿瑟將對那些斗膽發動戰爭的將軍和政界要人進行審訊,對那些親自犯下暴行的數千名較低級別的軍官實施絞刑。他還奉命改造教育體系,以基督教取代佛教和日本神道,清洗商界巨頭和政府高層官員,用美國的公正原則來改造日本的法律,解放那些備受歧視和蹂躪的婦女,在勞工中建立工會組織,教會整個國民習慣西方的白面包而放棄吃大米,學會喝可口可樂而不是傳統的日本米酒。除此之外,在遣散了日本陸、海、空三軍后,他還要將分布于亞洲大陸各個角落的數百萬日軍運回日本本土,這樣會使蘇聯在奪取其北方島嶼時容易些。
中國又會怎么樣呢?內戰會使它分裂嗎?我們應當支持哪一邊——是那個已經顯示出無能和腐敗、由領導的國民黨,還是的共產黨呢?還有那個小小的朝鮮,美國至今仍對它所知甚少。什么樣的命運又會降臨在菲律賓、印度和東南亞國家的頭上呢?它們都會投入共產主義的懷抱嗎?對于所有的亞洲兄弟來說,白人不可戰勝的神話已經。破滅。
太平洋戰爭的結束只會是一個序曲,東方人反對西方殖民統治、爭取自由的強烈呼聲將會隨之到來。
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可憐的美國雄鷹將會面臨異常艱巨的任務,盡管在歐洲和亞洲取得赫赫戰果后,它似乎顯得實力強勁,不可一世!而且國內的呼聲也愈演愈烈,要求盡快撤銷戰時機構,封存龐大的戰爭軍事機器,認為將再也不需要戰爭了。難道原子彈的巨大威力還不足以維持世界秩序嗎?P3-6
……
這個商品不錯。
可以
嗯,對所知的和不知的有了一個連貫。
好
書脊被碰
好。
書的質量非常好,內容也很能吸引小孩子,我五歲的兒子非常喜歡,很快就看完了,還經常看了又看。雖說只是神話故事,這是小孩了解中國文化的一種初期的直接的途徑,所以是值得推薦的一本好書。
當當網買的書非常喜歡
正版圖書。
書比想象的稍大一號,還沒細看,紙張和印刷都不錯,這小說講述了日本戰敗之后的故事,漲知識了。
約翰托蘭的書,毋庸置疑。只需要考慮翻譯是否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