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國維(1877~1927),字靜安,號觀堂,浙江海寧鹽官鎮(zhèn)人。國學大師,我國近代享有國際盛譽的著名學者,他不僅在文學、美學、史學、哲學、古文字學、考古學等方面成就卓著,而且在近現(xiàn)代教育領域也貢獻突出。他在吸收西方教育理念的同時,逐漸形成與發(fā)展了自己的教育思想,發(fā)表了諸多教育方面的論著,對中國近現(xiàn)代教育制度的建立和教育思想的發(fā)展產(chǎn)生了重大影響。他學貫中西,見識廣博;不汲汲于名利,而孜孜于學術。他先后在通州師范學堂、江蘇師范學堂、倉圣明智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國學研究院任教,留下了豐富的教育學術遺產(chǎn);他參與創(chuàng)辦并主編了中國近代最早的教育專業(yè)雜志《教育世界》,20世紀初即開始向國內(nèi)介紹西方教育學和心理學,所譯日本立花銑三郎著《教育學》,是近代中國學者翻譯的及時部外國教育學著作。
《王國維畫傳》以時間為序,采用圖文并茂的形式,以文釋圖,以圖補文,以嶄新的歷史視野,凝重的歷史筆觸,講述王國維的學術生涯及其教育思想和教育實踐,內(nèi)容客觀,敘事條理清晰,選圖具有代表性,真實再現(xiàn)教育家的成長歷程和所取得的杰出成就,凸顯教育家的教育精神與人格魅力。
《王國維畫傳》適合教育工作者、大中學生及學生家長、大眾讀者閱讀。本書由竇忠如著。
教育之宗旨何在?
在使人為之人物而已。
何謂之人物?
謂使人之能力無不發(fā)達且調(diào)和是也。
——王國維
竇忠如,男,安徽嘉山縣人,1973年出生,1991年至2000年從事軍事新聞工作,期間發(fā)表作品龐雜,約千件百萬字。1998年轉志于中國歷史、文物古跡和世界遺產(chǎn)方面的研究與傳播,主持、參與多種相關圖書的策劃出版工作,先后在海內(nèi)外出版有《霧開清西陵——中國一處帝王陵墓群寫實》、《尋找輝煌——紅軍團歷史尋訪記》、《綠色痕跡》、《守望紫禁城》、《悲歡頤和園》、《迷失周口店》、《追憶明清皇陵》、《廬山國家公園》和《大匠蹤跡一中國近現(xiàn)代經(jīng)典建筑掠影》等著作10余部。
一 激揚少年郎 科場絕舉業(yè)
出身忠壯門 詩書傳家久
私塾與家學 鑄造少年才
折翅科考場 決意別舉業(yè)
二 青春多舛日 伯樂多扶攜
"時務"謀生活 賢者失交臂
結識羅振玉 俊才得展露
變法激蕩中 不廢凌云志
暢游教育界 哲學辨疑惑
師范當教員 苦與樂參半
三 輾轉獨自學 跨界任縱橫
縱論"紅樓夢" 開創(chuàng)新學界
靜庵賦古詩 悲苦為基調(diào)
"詞話"人世間 自夸成絕唱
五年京華夢 "生事之累"多
史海巧鉤沉 戲曲大著述
四 流亡奔東洋 異域治國學
異域忙避風 落魄度日艱
回歸故國學 "善自命題"精
千年龜甲片 成就"羅王學"
輾轉忙歸國 羅王互惜別
五 哈園難就"食" 學人存風骨
"學術"大主筆 局促哈同園
密韻樓編目 為薪又為學
敦煌成顯學 觀堂發(fā)軔功
北大多邀請 一文致決裂
六 京都獲榮華 晚景凄倉惶
"行走"南書房 種下遺老嫌
清華歲月短 導師世稱賢
羅王生裂隙 莫逆成陌路
五秩剛初度 世變擾人心
自蹈昆明湖 死因眾揣度
把教育辦得更好(代跋)
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鼓勵教師和校長在實踐中大膽探索,創(chuàng)新教育思想、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形成教學特色和辦學風格,造就一批教育家,倡導教育家辦學。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年)》
《20世紀中國教育家畫傳》叢書突出傳主的教育思想、辦學理念、辦學實踐,尤其凸顯傳主的教育家精神;強調(diào)以史料為依據(jù),對傳主的教育貢獻作客觀評價,實事求是,還原歷史。這本身即是教育家精神的具體體現(xiàn)。
——顧明遠
希望《20世紀中國教育家畫傳》叢書可以激勵一批有志教育的人成為教育家,切實有效地推動中國的教育家辦學進程。
——儲朝暉
這個商品不錯~
十大畫傳之一,領悟了什么是真正的教育家??上д呔钴S在20世紀50年代前。
還沒看,整體感覺不錯!
圖片精美,質量不錯,可以看看
書本裝幀很好,恕本店內(nèi)容也值得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