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是中國近現代偉大的人民教育家和20世紀綜合性的文化巨人。《偉人陶行知》、系統地介紹了陶行知的生平、事業與思想:從大時代、小環境、求學經歷、關聯群體、家庭環境等來考察陶行知成長所受的影響;從政治理念、哲學觀點、文化思想、教育學說、人格精神等層面來展示陶行知的思想體系;從辦學實踐、文藝創作、科學教育等層面來體現陶行知的創造成就。
劉恩銘,男,1942年生,1972年9月至2001年在泰安師范學校任教(2001年秋五校合一并入泰山學院),于2002年退休。退休前,先后獲得泰安縣革命大聯合先進分子、泰安縣教育系統先進工作者、泰安市教育工作者、山東省教師等榮譽。1998年被聘為全國首屆教育家協會理事,
及時章壯志在胸
第二章三年留美生涯
第三章大海憑魚躍,長空任鳥飛
第四章一石激起于層浪
第五章曉莊學校——教育革命的策源地
第六章新安旅行團——劃分新時代
第七章山海工學團創辦紀實
第八章1931年的吶喊——少生孩子
第九章1937年呼吁:改革婚姻、殯葬之惡俗
第十章在自由平等的兩廣看到了光明的太陽
第十一章再會吧,香港!
第十二章奔波的腳步
第十三章震撼世界新教育的“一聲驚雷”
第十四章云天情思
操震球,生于1902年,江蘇省懷寧縣人,1926年畢業于清華學校大學部教育心理系,是曉莊學校及時期十三名學生之一。
新中國成立后,操震球歷任安慶市副市長、安徽省教育廳副廳長、安徽省政協副主席、民盟安徽省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曾任中國陶行知研究會顧問。
王洞若,生于1909年,江蘇省鎮江市人,原名王義田,又名王作、王乃明、王用觀,筆名洞若、顧田、曠琴、琴等,曉莊學校大學部畢業生。
王洞若畢業后留校工作,長期跟隨陶行知從事生活教育運動。
孫明勛,生于1907年,貴州省平壩縣(現安順市平壩區)人,曉莊學校畢業生,幼兒教育專家。1934年,孫明勛在陶行知幼稚教育理論和實踐的指導下,在上海創立了個勞工幼稚園。
戴自俺,生于1909年,貴州省長順縣人,曉莊學校畢業生。他與陶行知創辦了山海工學團及山海鄉村幼稚園;與孫明勛創辦了個勞工幼稚園。
新中國成立后,戴自俺曾任重慶育才學校教育組主任,后又在中國教育部民族司任教學指導工作,還曾任中國陶行知研究會常務理事。
徐明清,女,生于1911年,浙江省臨海市人,原名徐谷蓀,曉莊學校大學部畢業生。
新中國成立后,徐明清歷任農業部人事司副司長、中共中央農村工作部干部處副處長、全國婦聯及時屆執行委員會委員,還曾任中國陶行知基金會副會長。
馬侶賢,生于1907年,安徽省合肥市人,曉莊學校大學部畢業生。
新中國成立后,馬侶賢歷任上海行知藝術學校校長、上海行知中學校長、上海市北郊區副區長等職。馬侶賢與戴自俺合編了圖書《山海工學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