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研究需要凝結朝氣蓬勃的學術力量,發揮團隊的智慧。為了保障《中國著名大學校長書系·誠樸雄偉泱泱大風:中央大學校長羅家倫》系的學術水平,我們從全國多所大學廣泛敦聘專家、學者,群策群力,共襄斯舉。我們很高興,《中國著名大學校長書系·誠樸雄偉泱泱大風:中央大學校長羅家倫》系的撰著者,都是多年來活躍在中國教育史、中國近現代史及高等教育管理研究領域術業有專攻的學者。舊友新朋,為了共同目的,堅持歷史唯物主義原則,講究嚴謹求實的學風,不囿成說,勇于創新,各展學術個性,取得了可喜的收獲。兩年來,孜孜兀兀,筆耕不輟,對大學校長的教育思想及辦學特色作出了新的認識,新的考辨,新的評判,新的結論,這是很可寶貴的,也是本書系可以欣然貢獻于學術界和讀者朋友的。
許小青,1969年生,湖北蘄春人。1991、2000和2004年先后在華中師范大學歷史系、中國近代史研究所獲歷史學學士、碩士和博士學位,2005-2008年在中山大學歷史系博士后流動站學習,現任職于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華中師范大學中國近代史研究所,主要從事中國近代思想文化史、教育史方面的教學和研究。近年來,主持和參與各類國家與省部級課題多項,出版學術著作《政局與學府——從東南大學到中央大學(1919-1937》、《癸卯年萬歲》等,在《近代史研究》、《高等教育研究》等專業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三十余篇,其中十余篇次被《中國社會科學文摘》、《新華文摘》、《高等學校文科學報文摘》、中國人民大學書報中心主辦的《中國近代史》、《中國現代史》、《歷史學》、《高等教育》等刊轉載。
章開沅,浙江吳興人,1926年生。1948年11月于南京金陵大學歷史系肄業。1951年在華中師范大學任教至今?,F任華中師范大學中國近代史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中國教會大學史研究中心主任。1984-1990年任華中師范大學校長,1983-1990年兼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歷史學科評議組成員、召集人。1990-1995年,歷任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歷史系與普林斯頓神學院客座研究員、耶魯大學歷史系魯斯學者、加州大學圣地亞哥分校歷史系客座教授、臺灣政治大學歷史所客座教授、香港中文大學第14屆"黃林秀蓮訪問學人"等。美國奧古斯坦那大學授予榮舉博士學位,田納西州長授予榮譽市民證書。撰著及主編的主要學術著作:《辛亥革命史》《辛亥革命與近代社會》《張謇傳》《離異與回歸——傳統文化與近代化關系試析》《中國教會大學的歷史地位》《從耶魯到東京——為南京大屠殺取證》《實齋筆記》《鴻爪集》等。
余子俠(余子峽),湖北蘄春人,1955年生,恢復高考后首屆大學本科畢業生,先后獲得哲學學士、史學碩士及博士學位,現為華中師范大學教育學院教授、兩級研究生指導教師、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中國近現代史研究所兼職教授,主要從事中國教育史、中外教育交流史研究。在《教育研究》、《歷史研究》、《近代史研究》等刊物發表學術論文七十余篇,獨撰及合著《山鄉社會走出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等學術專著多部,主編(合作)《中國著名大學校長書系》、《日本侵華教育全史》、《湖北考試史》等大型學術著述多套,另參加《陶行知教育學說》等學術著作的鳊撰。
導言
及時章 二十世紀的新潮學生——羅家倫的家世與求學生涯
一、家世與早期教育
二、求學北大
三、《新潮》編輯
四、五四健將
五、游學美歐
第二章 "學術獨立與新清華"——國立清華大學首任校長
一、棄學從政
二、打造新清華
三、"改隸廢董"運動
四、傷離清華園
第三章 "創立民族有機文化"——主持"首都較高學府
一、由政校到中大
二、安定之道
三、充實之策
四、發展之路
第四章 "炸彈下長大"——引領戰時中央大學
一、完整西遷
二、成長西南
三、戰時大學理念——以新人生觀、新民族觀為中心
四、告別中大
第五章 轉入邊政、外交與史政:羅家倫的后半生
一、考察邊疆
二、出使印度
三、臺島歲月
結語學者、官僚與詩人三者合一的大學校長
附錄一 羅家倫大事年表
附錄二 參考文獻
后記
這個商品不錯~
質量嗷嗷的好
很不錯,是正品
教育界人士需要認真閱讀的一批書。
不錯不錯
性價比很高,整體感覺不錯哦!當當很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