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創《速成識字法》讓他一炮而紅,欽點他"向文化開戰",摘掉扣在億萬國人頭上的文盲帽子,鮮花、掌聲一起涌來。風云陡變,政治斗爭中他被劃成右派,冕寧改造7年。之后回到家鄉,繼續遭受迫害打擊。但他始終不曾放棄。菜庵、地窖、集市、流動縫紉機旁、自家小院、田間地頭……克服重重困難,他不斷完善教育理念,實踐教學方法。
在他手中,75小時,可使初學兒童算術運算能力達到初中水平,識字量超過高中畢業生;75小時,可使現行的小學學制縮短3年,全國為此每年節約學習成本3000多億元人民幣。
他就是被劉少奇稱為"中國第二倉頡,第二大文人"的祁建華,他的故事質樸溫暖,足以觸碰我們心底最柔軟的角落
1 中國曾經有幾億人戴著文盲的帽子,也曾經在無知中參與著大大小小的斗爭。對于那段與天斗、與人斗的時光,很多人的心底至今保存著觸目驚心的回憶。
2 祁建華,一個執著于教育的人,一生有著諸多傳奇的經歷。他把自己的一切全都放在對教育方法的研究和教育實踐上,無私奉獻,不計較個人得失。在今天這樣一個物欲橫流的所有都要求快速、追逐物質權利的時代,祁建華的精神更珍貴,值得學習。
3 祁建華發明的諸如《速成識字法》《算術法》等在今天一脈傳承,有人正致力于他的成果的實驗、推廣。我們希望能有更多的人認識他,受益于他。
錢常明,
1968年入伍,做過新聞工作,寫成的稿子,我滿意的,人家不發。人家發的,我又不滿意。挺可笑。
1983年轉業,先后在平頂山市委、市政府工作。調到國家體改研究所期間,參與過國家重點研究項目,同國內學者交流,與國外專家合作。挺有趣。
1995年申請調回。本想推動地方資本市場的建立,無奈在僵而不死的舊體制中周旋。挺累的。
1999年至今,意外結識祁建華,為他的創新教育成果所感動。面對我國教育事業的嚴峻現實,窮十年心血為之推廣,阻力重重。挺困惑。
引 子 1951:總理點將——向文化開戰/1
及時篇《速成識字法》——熠熠生輝的"當代倉頡"/3
1950:萬事開頭難/4
及時個學員/10
山炮營試點——一炮而紅/15
1951:奉調進京/26
認張文秋做干娘/31
1952:人生中最輝煌的一年/39
1954:從廢品里撿來的愛情/49
第二篇 磨難中創造兒童教育的奇跡/58
1957:風云陡變/59
冕寧七年——說:"祁建華這面旗幟不能倒"/63
1963:還是那座白象山/73
征服三個孩子——飛走的脆瓜找到啦/84
寺溝小學代課——讓教育適應學生/88
"摸瞎"——"游戲課"學"生僻字"/96
釣鱉——用真誠打動幼小的心靈/102
住地窖——孩子們的"逍遙宮"/107
"活要見人,死要見尸"/112
地窖小學——帶著"壞學生"成功設計新字母/115
禍起廢紙——自創教材大膽創新/125
一窩無名蛋——種下環保的種子/133
1966:顧問,顧問,越問越恨/138
療傷——梳理孩子們的青春逆反/145
1970:為學生的過錯負責/151
地下苗圃——死生相依的師生情誼/160
1976:絕望中自殺/167
第三篇 平反后,拼盡全力一往無前/177
又一次打擊/178
小院響起讀書聲/183
苦樂單騎——鄉間的流動識字教學/188
1979:及時次上訪——為農村教育要活兒干/195
祖孫兩代人時隔四十年的親情對話/203
學生有難,不近前的老師算個啥?/210
擺地攤——集會上受啟發/215
血水·紅蟹·陸王冢/221
為啥農村娃討厭上學?/228
解謎——不適應學生心理的教育是亡國教育/236
"土地都能承包,教育為啥就不準承包?"/244
2000:"拜師"/250
2001:重病突發/256
后 記"磨滅兒童天性,是一種犯罪"/262
山炮營試點——一炮而紅
祁建華把用毛筆寫好的一張硬白紙掛在炮身上,轉向戰士們:"同志們,咱們窮人為什么窮,就是因為沒文化,沒文化就是睜眼瞎。就拿我家來說,我爹是被活活氣死的。為什么?因為發大水,我家的2畝灘地顆粒未收,我爹去鄰村財主家借糧,財主知道我爹不識字,就把借糧字據寫成賣地字據,我爹按了手印。等大水退去,我爹下地撒種被財主擋住,硬說是他買過的地。我爹告到縣衙,結果官司沒有打贏,還當堂挨了一頓罵,回來就氣死啦。舊社會,像我爹一樣吃沒文化虧的何止一個。難道咱們窮人天生就不是識字的料嗎?不是,主要是窮,沒錢上學。沒有文化,窮人只有一輩輩地窮下去。今天,窮人翻身了,要想過上好日子,還得有文化。咱們打過長江,能拔掉總統府上的青天白日旗,但不知道倉庫的牛肉罐頭能吃。為什么?不知道罐頭盒上寫的是什么字。解放昆明,國民黨丟棄的嶄新汽車不敢摸。為什么?不識字。追殲黔、川殘敵,繳獲那么多各式鐘表,不敢用。為什么?還是不識字。說識字難,也難。要不,全國80%都是文盲。說識字不難,也不難。不信,現在就開始實驗。"祁建華說著攤開紙張,個注音識字法就這樣出現了。
用拼音字母為漢字注音識字是祁建華上初中時,因無書可讀,偷背老師字典時受到的啟發。因為漢字本身不發音,老師逐字教認,教念字音,講解字意,還得掰手教寫,是個枯燥難耐的過程。拼音把字音通過字母組合方式拼讀出來,聲母、韻母自由組合就能拼出很多單字。祁建華把拼音字母的優勢充分運用于識字上,還起了個好聽的名字叫"送拐棍"。
意想不到的是,祁建華在戰士路曲身上實驗效果顯著的教法,在全營官兵實驗中卻碰了"釘子"。在一個小時的拼音教讀中,場面熱烈、整齊,秩序很好。祁建華摘下拼音字母表,來到戰士中間認讀。他指著b、p、m、f(注:原為及時代字母),讓一個叫吳卓云的戰士回答。吳卓云起立立正,聲音很洪亮地答"啰里啰唆"。祁建華又點到一個叫王承考的戰士,問chi、bɑo、bu、e(注:原為及時代字母)4個字母怎么念,王承考毫不猶豫地答:"吃飽不餓。"祁建華有點兒發毛,心想,及時堂課準備的夠充分了,有些戰士怎么還是讀不準字母的音。他不曾想到,這些戰士來自10多個省、分屬于6個少數民族,方言土語甚重。祁建華不甘心,又找了一個叫呂國丁的戰士,問wo、shi、nin、die(注:原為及時代字母)怎么念,呂國丁低著頭就是不吭氣。祁建華問:"呂國丁同志,這4個字母你沒學會嗎?"呂國丁答:"學會啦。"祁建華又問:"學會了怎么不敢念?"呂國丁答:"我念了您別生氣。"祁建華笑著說:"讓你們識字,我高興還來不及,生什么氣。"呂國丁答:"我是您爹。"全營官兵哄堂大笑。
及時次上大課,盡管鬧出了一些笑話,但祁建華、鐵辛、董千里發現官兵的學習熱情都很高,拼音字母雖然不能全部會讀,但相互提醒著、補充著也基本讀了下來。祁建華挺滿意,趁著下課的機會,他又和營長、教導員商量起怎樣培訓"小先生",怎樣組織學習競賽。
第二次上課,祁建華換了一種教法,叫現身教字。為此,他先是給掌握注音識字的路曲鼓勁,讓他給官兵上課,還幫助他整理注音識字表,反反復復折騰了大半夜。當路曲出現在講臺時,官兵們大眼瞪小眼,現出一片驚奇目光。
"同志們,我是營衛生所的戰士路曲,半月前,我和大家一樣,見字就頭疼。今天,字成了我的新媳婦,一會兒不見怪想哩。其實,識字就跟相媳婦一樣,對眼了想掰開都難。"路曲的開場白逗樂了大家。
按照祁建華精心設計的識字方案,全營以連為單位首先組織復讀拼音字母。20分鐘過后,路曲開始下達任務。
"同志們,剛才復習的聲母、韻母,記住的請舉手。"隨著路曲的問話,大部分戰士舉起了手,還有一小部分戰士猶豫了一會兒也把手舉了起來。
"現在,咱們祁干事、鐵營長、董教導員在500高地抗擊敵人,急需突擊隊增援。我給每個連隊準備了3張圖,標明沖上500高地經過的100高地、300高地。突擊隊可以自由組合。沖擊時間3個小時,我隨突擊隊跟進,都明白嗎?"路曲提高嗓門問。
"明白。"聽說有突擊沖鋒任務,戰士的小老虎脾氣又來了。
100高地,是祁建華從字典里挑選的100個常用字,每個漢字下面注上拼音字母。這種教法叫"送拐棍"。
300高地,是在這100個注過音的常用字后,選列出不加注音、字數不等的同音字,如人、仁、忍……祁建華稱此法為"找朋友"。字數限定在300個。
500高地,其實是組成500個字的詞組、生字注音。祁建華說,這叫"娶妻生子"。如,帽子的帽字,可組成草帽、禮帽、軍帽、太陽帽、螺絲帽……
"現在發圖。不明白的地方請舉手示意。"路曲一邊發圖,一邊觀察著全營官兵的表情變化??粗粡垙垥鴮懻麧嵉淖帜浮h字,官兵們有的竊竊私語,有的相互爭辯,有的狠勁抽煙,有的頭上冒汗。一個個"小先生"們被拉來拽去,整個打谷場的學習氣氛異常認真,活躍。
突然,哨聲響了。路曲亮著嗓子說,"同志們,突擊時間到了,愿意當及時突擊隊員的請站起來。"呼啦站起了200名戰士,路曲馬上派出每排4名"小先生"把他們帶向打谷場一旁指認測試。
"愿意當第二突擊隊員的請隨我來。"路曲數了數有38名。
"愿意當第三突擊隊員的,請列隊到營部去。"十幾名戰士興奮里透著些許不安,快步進了山村。
這個商品不錯~
這個商品不錯~
正版很贊 包裝不錯 印刷很正 內容不錯 性價比很高
hao
物流贊,超級快!
打折購買,滿100減100
書不錯,只是放在讀書節買就好了,看來下次得早點放到購物車里,免得買時沒有了
很不錯,下次再來光顧,也會推介朋友來光顧。合作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