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軍首次披露自己數年來主持春節聯歡晚會的臺前幕后,首次講述自己的人生感悟。朱軍在書中回憶了那些屬于他自己的“零點時刻”:榮光時、黯然時、歡歌時、悲泣時……每一時刻的感悟,都使他的生命愈加厚重。
在《我的零點時刻》里,朱軍將告訴我們,他為什么放棄蘭州的優越生活,毅然選擇北漂?他是怎樣突出重圍,戰勝對手,成為央視晚會的當家主持?他和范曾、趙本山、周濤、董卿、馮鞏等人的情誼,以及春晚舞臺上發生的那些驚心動魄的故事……
一個金牌主持的心路歷程一個美好時代的集體記憶
首次披露主持數年春晚經歷,暢談聚光燈下的非常生活
這里有,朱軍主持數年春晚的幕后故事
這里有,朱軍經營幸福人生的歲月感念
這里有,能讓每一個人感動的中國往事
這本書,是朱軍的坦誠之作。
他以率真的筆觸,寫下了這些故事。朱軍與自己的心靈對話,細細梳理他個人的非凡經歷,細細品味他人生的獨特味道。
在本書中,他將首次講述連續主持數年春節聯歡晚會的幕后故事,披露他從甘肅電視臺走上央視舞臺的非凡經歷,展現他和《藝術人生》中那些明星的臺前幕后,細數他和妻子相濡以沫的美麗愛情,講述他對國家、對時代、對人生的獨特理解……
在朱軍的眼里,零點時刻是贊美快樂、感恩歲月的高潮時刻,是一個極富儀式感的神圣時刻,但它和華美的場面、恢宏的樂曲無關,它上演于每一顆鮮活的心靈里。
寫作這本書的過程中,我幾經反復,后選擇以“零點時刻”作為本書的主題。因為“零點”從來都是孕育無限美好的時刻,看似一無所有,實則包羅萬象。
因此,我寫下《我的零點時刻》,只愿在每一個零點的時刻,與你們一起,守望生命的起承轉合,相惜歲月的靜好清歡。
——朱軍
《我的零點時刻》當當獨家珍藏簽名版,數量有限售完即止!
朱軍,中央電視臺綜藝節目主持人。曾先后主持《東西南北中》《中國音樂電視》《藝術人生》等節目。連續多年擔任春節聯歡晚會、元宵晚會、“心連心”晚會等大型晚會的主持人。
人生沒有彩排(代序)
及時章:這一刻,與世俗無關
這個世界上,與我們親近的人屈指可數。當面對父母、兄妹、妻兒,這些與我有著血脈相連的人們,我瞬間覺得這世界的世俗,一切與我無關。他們是我人生中較大的幸福源,而我,只想拼了命地對他們好!
第二章:這一刻,與癡夢相守
每個人年輕的時候,都會有些不靠譜的夢想,我的青年時代也一樣。懷揣著主持的夢想,我拿起背囊開始了遠行。雖然翻篇從來不是件容易的事,但我相信機會總是愿意擁抱奮力向它奔跑的人。
第三章:這一刻,與恪守為敵
我時常問自己:難道這就是我的價值所在嗎?我就只能做個“代言人”?那個時候,我太想向觀眾證明:自己不是石獅子,而是有血有肉有思想的朱軍。
第四章:這一刻,與失意擦肩
2004 年的除夕,鐘聲還沒響,我腦子里已是“嗡”的一下子!天哪,我居然說錯了!我不敢相信這個事實,這么簡單的一句話,我怎么可能說錯呢?
第五章:這一刻,與至簡交融
站在臺上這些年,那一個個不眠之夜匯成了我記憶中的良辰美景。雖然有過磨難、有過艱辛、有過哀愁,但我內心依舊堅守著當初的那份簡單。在我看來,人生會因為簡單而更精彩!
第六章:這一刻,與國家同行
當我身處異鄉為異客的時候,“中國的朱軍”成為了我的名片。借助中國的力量和藝術的魅力,我和我的朋友們一次又一次地向世界展示中國的風采。我為我有幸參與這些特殊的時刻而感恩雀躍!
零點時刻(代后記)
催淚四招讓我潸然淚下
2005 年某個特殊的日子,我和老友馮鞏聚到了一起,喝著啤酒,聊起了陳年舊事。聊著聊著,鞏哥突然拿出了一張照片。
這張照片甫一亮相,我的心臟立時揪緊。照片上是馮鞏、我,以及臥病在床的老母親,母親戴著氧氣罩,插著輸液管,躺在中間,馮鞏在左,我在右。
“那天臨走的時候,老太太把我一個人叫過去,跟我說了一句話,至今我都沒告訴你。”
“她跟你說什么了?”我連忙追問。這事一晃已經過去四年多。
“想知道嗎?”在這個節骨眼上,他還賣起了關子。
“嗯。”我不禁連連點頭。
“把酒喝了。”我把酒杯放到嘴邊胡亂地喝了兩口,一心等著馮鞏揭曉謎底。
“沒喝干凈,你這兒養金魚呢?”
一飲而盡之后,馮鞏終于公布了答案:“老太太語重心長地對我說,‘馮鞏啊,小軍已經老大不小的了,你一定要幫我勸勸他,我連做夢都希望他能有個孩子……’為咱媽這句話,咱喝點兒……”
聽著馮鞏的這番話,摩挲著手中的照片——照片中的母親虛弱地躺靠在病床上,卻竭力讓自己露出笑容,她憔悴的臉讓我心里陣陣疼痛。想到就在拍下這張照片數月之后,母親便永遠離我而去,我終于難以自持,禁不住潸然淚下。
這個特殊的日子正是2005 年的除夕,而這個場景正是我和馮鞏共同在春晚上表演的《笑談人生》中的一幕。從排練到正式直播,這已經是我第三十次表演這個節目,而每一次,我的淚水總是控制不住。熱鬧如昔的春晚舞臺上,身后的布景是我最熟悉不過的《藝術人生》現場,眼前的訪談嘉賓是老友馮鞏,而我一直追問的是一個我早就知道了答案的謎面,要反復面對的是最挑動我淚腺的病榻上的老母親。《笑談人生》以《藝術人生》為藍本,以戲謔的口吻總結了“催淚四招”——套近乎,憶童年,拿照片,把情煽,音樂一起,讓你的眼淚流個沒完。所謂“笑談人生”,既有輕松的調侃,又有感動的淚水,現場觀眾的情緒也隨著我們的表演起起伏伏,或哭或笑,無不出自真心。
春晚可不是咱撒野的地方
轉眼就到了年底。我正在辦公室制作《東西南北中》的春節特別節目,突然接到一個電話:“朱軍嗎?我是袁德旺,我正式通知你,你現在是1997年春節聯歡晚會的主持人之一了。”我以為是自己出現幻聽了,不敢相信地問道:“您說的是春晚嗎?”他回答得斬釘截鐵,容不得絲毫懷疑:“對,就是春晚,你看什么時候到梅地亞來一趟,咱們面談一下。”那時候五棵松的影視之家還沒蓋好,春晚節目組駐在梅地亞,“好,您在哪個房間,我這就去!”放下電話,我直奔梅地亞。見了袁導,他像老朋友一樣拉著我的手囑咐我說:“小朱啊,要把握好這次來之不易的機會,我們相信你!”
機會來了,來得如此之快,快得令我有些不適應,那個在中國電視文藝主持人心中相當于喜馬拉雅高度的大舞臺將有我的立足之地嗎?直到親臨春晚排練現場,直到親眼看到趙忠祥和程前,我才確信自己終于來到了春晚身邊。
毫不夸張地說,趙忠祥老師一直是我的職業偶像,多少次做夢我都想和他站在同一個舞臺上。程前當時人氣也很高,他是我到了央視以后及時個想要追趕的現實目標。只有我和亞寧是及時次參與春晚。作為新人,每遇到問題,比如生僻的字拿不準,我就會去問趙老師,他總是認真地指導,同時趙老師還擔當著春晚主持人團隊中大家長的角色,負責把控總體的主持節奏,他會時不時地提醒我們:“小哥兒幾個,咱這段節奏可以稍微放緩一些。”有一次排練完畢,我興奮地問倪萍老師,真正直播的時候我們會在哪里對詞啊?沒想到,倪萍老師指著后臺的一個狹長通道說:“咱就在這兒背詞。”其實,來不及換服裝的時候,那也是我們的更衣室。那個通道也就一米來寬,是舞臺大幕的后方與墻壁隔出來的,我們就在那兒借著舞臺透過來的光,來回溜達著熟悉臺詞。無論是臺詞的記憶還是情緒的醞釀,都需要一個準備過程,我們每個人都沉浸在自己的狀態里,互不干擾。這也使得我及時次對春晚主持人有了了解:舞臺上的光鮮都是表面的,背后更注重的是專業上的精準。每次排練都會有舊的節目拿下去,新的節目加進來,所以每次的臺詞都不一樣,而且我們還不能把臺本拿走,每次排完都要還給導演組,回家還要憑印象回憶,于是那段時間我感覺天天都在背臺詞。
冥冥之中的交接
2000 年春晚,是我和趙老師一次在這個舞臺上一起主持。那年的主持人共有20 位之多,極盡鋪陳新千年宏大氣象之能事。開場也不同凡響,實拍效果取代了動畫效果,CCTV 專號飛機越過了青藏高原的雪峰,掠過了內蒙古的羊群,劃過江南的小橋流水,在全國各地掛上了鮮紅的龍旗——迎接龍年的到來。忽然專機“飛入”了演播室。兩人從飛機里出場,說完一大段開場白之后,主持人才出場。彩排的時候,都是我和周濤負責走位,我們理所當然地認為,直播那天從飛機上下來的也應該是我倆。當時我們還為此激動了好一陣,心想這次開場可真算牛氣,心里一直美滋滋的。誰想,接到臺本的時候,我們才知道,這一段是“朱軍、周濤(代)”。到了錄制備播帶的那天,神秘人始終沒有露出廬山真面目。我倆暗地琢磨,這是代誰啊?趙老師和倪萍?不對啊!我們猜了半天都感覺不著邊際。歷年春晚開始前,各個節目都會向觀眾保密,以便留有新鮮感。但對于我們這些內部人員來說,看過無數次彩排之后,驚喜已經不再了。而這次的開場,算是給我們留了一個懸念。大年三十晚上,謎底揭曉——晚會總導演趙安和張曉海闊步走下飛機,給高呼“大開眼界”的觀眾們拜年。
除了參與主持,我還在第三篇章“中華兒女團聚情”中反串演出,把父親的單簧管帶上了2000 年春晚的舞臺。孫國慶和郭蓉分別拉起了大、小提琴,而韓磊、景崗山、江濤和我則吹起了長號、長笛、薩克斯和單簧管。在表演的曲目中,我特意選擇了父親喜愛的那首《花兒與少年》。小時候,父親常拿這首曲子作練習曲,他也曾親自教過我吹奏這首有著“西北之魂”美譽的曲目,只是我當時年少無知,怎么能夠理解當年父親沉默背后的那顆文藝之心。今日它在春晚大舞臺上再次響起,婉轉粗獷,自由率真,我以這樣的旋律向父親致意。
弦外之音同樣綿長的還有趙忠祥和倪萍聯袂出演的小品《品茶》。記得就在這屆春晚前夕,趙老師對我和周濤說:“我的年齡越來越大,記憶力也不好了,這個舞臺終將是你們的,這么多年了,我也該回家過年了。”《品茶》算是趙老師春晚的謝幕之作吧。在這個小品中,兩個人化妝成白發老者,在除夕夜共同品茶話平生。兩人互相挑毛病,趙老師直指倪萍的煽情,而倪萍則調侃趙老師的蘭花指,說過之后,一笑置之,二人的默契觀眾一目了然。或許到了那個時候,什么褒貶榮辱的都看淡了吧。當聽到他們自嘲為流星的時候,我在辛酸之余又忽感悲涼。我和周濤相視苦笑,彼此都懂了,他們是在以這種方式向春晚告別啊!個中滋味,或許只有身為同行的我們才能體會吧。
以前對朱軍的了解僅限于只是一位優秀的主持人,待我看完這本書后才了解到一個真實的朱軍,這本書給我的感覺是感情非常的真摯,也是非常用心的在寫這本書,把最真實的朱軍展現給大家,書中的很多情節讓我感動的落淚,我想只有人最內心深處最真摯的情感才能打動讀者吧!
朱軍有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和勇氣,就像他主持的春節聯歡晚會、藝術人生等節目廣受歡迎。我喜歡看他的個人傳記,更喜歡他本人親筆寫下的東西,我知道那都是他發自內心的真實感悟。
沒有看過癮,總覺得里面還應該承載更多的東西,除了親情和春晚,我也想看到朱軍在別的方面的一些東西,比如自己的感情經歷,對年輕人的忠告,自己的一些人生態度之類的。希望他還能繼續出版下一本,支持一下。
書昨天早上到,我馬上就開始看,今天上午就把它看完了,哭了好多次,有感動,有感慨,有自豪,也有慚愧,讓我有一種想把他主持的節目全部再看一遍的沖動,很值得人去深思!謝謝朱老師,以后我也要做一個懂得感恩的人,一個有榮譽感,有責任感的中國人!中國人加油!
不錯啊, 媽媽很喜歡啊。。快遞也比較給力。。可是總覺得應該再便宜一點點哦,哈哈。。沒辦法,這種書雖然沒有特別大的營養,但對于中年女人來說還是能夠打開他們閱讀的欲望的。。。。好吧,我實在便不下去了,就這樣吧。。
從最初的初出茅廬,到今天的大氣沉穩,朱軍就是我們的時代縮影。這些年來他和我們一起過年,一起經歷每一個東春秋夏。他一直都是我的偶像,也是我在這條路上的奮斗的目標,希望有一天自己能夠和你一樣,收獲燦爛的人生~
喜歡看朱軍和董卿主持。對朱軍的記憶為什么還停留在七八年前呢,最有印象的是采訪紅樓夢劇組的那一次,好多人都來了,還有林妹妹陳曉旭。那個時候的朱軍,事業如日中天,驚喜不斷,太牛了。
每個人年輕的時候,都會有些不靠譜的夢想,我的青年時代也一樣。懷揣著主持的夢想,我拿起背囊開始了遠行。雖然翻篇從來不是件容易的事,但我相信機會總是愿意擁抱奮力向它奔跑的人。”剛拿到書就忍不住看了起來,這一段寫的真好。
大體看了這本書,還沒看完,更加知道主持人的臨場、控場能力的不容易,以及在那種情況下需要的強大的心理素質!之前的《時刻準備著》我也很喜歡,所以這次的《我的零點時刻》也在簽字售書前一直都在關注著。終于得到了這本書,很開心O(∩_∩)O~
因為喜歡春晚,所以喜歡朱軍。從小就喜歡做主持人的心愿,但一直未能實現,實為一大憾事!通過朱軍的《我的零點時刻》能深刻的感受到,自己也在春晚的現場!呵呵,希望各位朋友也買回去好好感受一翻!
其實朱軍在蘭州人心目中地位挺高的,作為央視主持人,尤其是在主持春晚過程中的優秀表現,讓人還是蠻期待的,自己曾經在甘肅天水渡過了我人生中最重要的四年大學生活,對甘肅有一種深深的感情。
剛拿到書就忍不住看了起來,這一段寫的真好:“每個人年輕的時候,都會有些不靠譜的夢想,我的青年時代也一樣。懷揣著主持的夢想,我拿起背囊開始了遠行。雖然翻篇從來不是件容易的事,但我相信機會總是愿意擁抱奮力向它奔跑的人。”
每次春晚的主持都喜歡看朱軍,不為他的帥氣,不為他的才氣,只是喜歡他的那份淡定和樸實!這本書讓我第一次真正的深入的了解朱軍背后的人生,很值得驕傲。認真的做好身邊的,每一個小事就是最大的成功!
買了好幾本《我的零點時刻》。大多都推薦給朋友。非常值得一看。從書中看到了朱軍的成長以及艱難的辛酸歷程。他熱愛主持,對播音堅持不懈,勇敢的走了下去。最后,他用他的汗水換來的是一條鋪滿鮮花的道路。他成為了一名優秀的主持人。這本書真的很不錯,給人心靈上的啟迪。很棒!
在中國,每年除夕的零點都是特別讓人期待了,自從有了春晚之后,人們期待的從這個時刻變成期待這個時刻的某些人、某些事~ 零點的報時,零點的相約。在中國的主持屆,一直都很喜歡幾個人,比如說朱軍、白巖松,是他們的價格魅力,讓我們在期待節目的時候又有了另一份的期待……
朱軍的《我的零點時刻》很全面的描述了自己最近幾年的工作歷程,我是很少一口氣看完一本書的,但是,這本書我連續幾天就看完了,覺得朱軍這次的《我的零點時刻》和《時刻準備著》有了更加深刻的人生思考,而且他的事項高度已經上升到了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利益上。實在是受益匪淺。
不知是從幾歲開始,我開始看春晚,不知是從哪一年開始,春晚上多出了朱軍和周濤,兩個人的默契配合我一直印象很深。后來的春晚上就一直有兩人的身影,這本書讓我看到一個愛兒心切的父親,相濡以沫的丈夫,子欲養而親不待的兒子,一個更有血有淚的朱軍。
收到這本書后很是激動,朱軍的經歷一定很不簡單,每個人都是自己人生舞臺的主角,而朱軍在央視春晚的經歷,伴隨我們一路的成長。
寫的很好,語言很樸實,故事有很平易近人,沒有華麗的詞藻,卻能深深的吸引我,我用了兩天的時間就看完啦,更加喜歡這個人了,以前就學過主持,所以對他的故事有很多時候有很多共鳴,也時刻的激勵自己,機會總是給又準備的人的!加油!我也相信自己的明天會更好
.看到這個書名,就想起了新年的鐘聲,想起了除夕的那個萬家團圓的時刻。我的零點時刻,我們都在祝福,都在歡呼,都在為明天祈禱。朱軍每年都在舞臺上與大家共度那個時刻,這個書名和他真的很貼切。
其實,我們對朱軍本人也不要那么苛刻,老媽讀完書,非要逼著我看看,夜里閑來無事翻了翻,倒也還覺得不是想象中那么差。也不知道為何,忽然對他就沒有那么大抵觸感了。想想不管怎樣,臺前幕后畢竟是一個人的兩面,我寧愿相信書中的至情。
喜歡朱軍的書,不因為春晚,而是因為這是一位內心強大,給與我帶來心靈指導的指引者,他的真誠,他的姍姍道來,他用心靈和你攀談他的過去,更能讓你感受到自己的歲月應該如何去把握,去珍惜。零點時刻-很有哲理的一個詞。一切從新開始,堅強,把握,夢想,堅持
朱軍是我很喜歡的主持人,通過他的傳記,能了解名人主持的內心世界,同時感覺他們都是多才多藝的,學習能力極強。非常喜歡他說的一句話: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看世界的觀點,但都不全面。作為央視的主持,首先學會的是顧全大局!
一直很喜歡朱軍,尤其知道2007春晚黑色三分鐘背后的故事之后,就特別心疼這些主持人,希望看看這些年的零點時刻感受一下主持人的不易
看完此書受益匪淺,朱軍的人生經歷很不一般,原來對于他的了解也就是一個央視的主持人而已,主持晚會比較多,但讀過之后,發現朱軍是一個很有內秀的人,書法,畫畫,樂器,演小品,說相聲等。對事業的那份執著更是讓我欽佩。喜歡你朱軍,希望你以后的人生路發展的更好。
知道路在哪里,明白自己在做什么,清清朗朗,就能把握自己。嘗過紅塵況味,明了世間百態,回歸平平常常,簡簡單單,就是真正人生。朱軍一路走來,其人生的切實感受也就回歸于自然,書如其人。
“知道路在哪里,明白自己在做什么,清清朗朗,就能把握自己。嘗過紅塵況味,明了世間百態,回歸平平常常,簡簡單單,就是真正人生。”這段話摘自朱軍《我的零點時刻》。朱軍一路走來,其人生的切實感受也就回歸于自然。書如其人,好樣的!
我是看著他的零點時刻長大的,一個真正屬于他的零點時刻是他決定到央視的那一刻。一切都是人與事的混合,幸福的朱軍周圍有著一群人。讀后,感觸頗深,希望各位了解一下朱軍的主持的心路以及他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