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所收錄的論文,大體可以分為經濟法基礎理論與經濟法制度分論兩大部分。在經濟法基礎理論部分,既有對先生代表作《經濟法基礎理論》1993年首版的書評《推進經濟法學科建設的力作》,又有對先生代表性觀點"國家調節說"意義的闡發《經濟法學的正本清源》);既有由"國家調節說"出發,論及我國的部門法劃分問題《問題意識與法學學科體系之構建》或者民法與經濟法分野之爭《民法現代化抑或經濟法的興起》),又有論及經濟法的再分配功能《利益分配的國家調節》,或者運用制度變遷理論演繹美國"大蕭條"時期對于其經濟法的意義《作為契機的危機》。
國家調節說的傳承與發展
1推進經濟法學科建設的力作
——評漆多俊教授著《經濟法基礎理論》一書馮果
2經濟法學的正本清源
——國家調節說的生成與意義張德峰
3問題意識與法學學科體系之構建
——從漆多俊先生的“三三理論”看中國的部門法
理論周剛志
4民法現代化抑或經濟法的興起
——民法與經濟法分野之爭丁國民
5作為契機的危機
——制度變遷視域下的“大蕭條”之于美國
經濟法王紅霞
6利益分配的國家調節
——論經濟法的再分配功能鄭艷馨
7轉變資源配置方式的政策定位
——兼論中國競爭政策的實施與展望徐士英
8前現代反壟斷法研究李國海
9美國聯邦反托拉斯法的百年歷史及其經濟法
意義李勝利
10國企合并反壟斷調節的政策意蘊及當前央企集中競爭審查中的挑戰與應對劉桂清
11競爭性國企市場支配地位取得與濫用及其法律規制
的特殊性孫晉
12剔除附庸性:經濟學之宏觀調控的經濟法改造
——兼論國家投資經營法與宏觀調控法的區別
漆思劍
13國有企業法是經濟法體系不可或缺的部分
——“三三理論”對經濟法的重大貢獻孫光焰
14我國宏觀調控概念法律屬性之探討吳偉達
15稅收宏觀調控法若干基本問題研究
——從現代稅法學角度進行的考察李剛
16論納稅人權利的功能黎江虹
17資產證券化的發展與法律調控方式的演變
——次貸危機的經濟法思考王健
18次貸危機法律根源探究
——美國金融監管制度及思想先進性質疑與
啟示許多奇
附錄漆多俊先生指導學生名錄
二〇一七年九月十四日為恩師漆多俊先生八十華誕。
先生是我國著名法學家。其主要研究領域是經濟法學,同時在法理學、政治學和經濟學領域也有很深的造詣。先生是《當代中國法學名家》首批收錄的著名法學家,是影響中國法治建設進程的百位法學家。先生從教經歷堪稱傳奇。從中學教員(湖北沔陽縣中學)到中專教師(武漢市司法學校),然后到大學老師(武漢大學和中南大學),完成了常人眼里不可思議的飛躍。但學生以為,先生的成功不是偶然的,之所以能得到更高層次學校的垂青并屢創佳績,是因為先生的身上有著常人并不具備的憂國憂民的情懷、博大精深的思想和奮斗不止的精神。正如先生所言,"強烈的使命感會促使人在苦之長途無止息地跋涉和攀登"。
先生是我國著名法學教育家。其因材施教,不拘一格,確立了研究型人才和實務型人才不同的教育思路和培養規格,使各位學生各展所長,各盡所能。先生在這方面的施教經驗堪稱典范。自1981年開始從事法學教育迄今已經三十七年,除本科生教學外,先生招收和培養了大量法學、法律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其中在武漢大學和中南大學招收、培養的博士生80多人、碩士生100多人,指導博士后研究人員7人。所培養的碩士、博士生畢業后分布在全國各地高等院校、國家機關、企業事業單位,從事法學教學科研或法律實務工作,成為所在行業和單位的工作骨干。據不統計,其中正教授60人,博士生導師25人,各高校法學院正副院長22人,擔任各級法院、檢察院和政府機關領導職務的30多人。
先生具有敏銳的洞察能力和獨立的研究品格。他從不隨波逐流,不斷探究真相和追求真知。其所倡導的國家調節說理論(又稱"三三理論"),歷經三十多年時間,從非主流學說逐漸變為主流學說,這需要極大的探索勇氣和理論自信。"國家調節說"不僅在理論上具有嚴密的邏輯自洽性,而且符合100多年來世界各國經濟和法律演變現實。作為國家調節說主要載體的《經濟法基礎理論》自1993年面世以來,歷經1996年、2000年、2008年、2017年四次修訂,迄今共五版,這在經濟法基礎理論教科書中是的。現在該著作已被全國絕大多數高校選作經濟法專業碩士和博士研究生教材或教學指定參考書。先生具有濃厚的"經世"情懷,文學功底深厚,文字表達精要簡練,讀先生的著作猶如看一本小說,這是一種至高的享受。
作為先生的學生,我們備感壓力,但更有不竭的動力。自入師門以來,先生一直在追問"什么是你論文的貢獻?",以至于我們對于學問和研究絲毫不敢懈怠。我們也有幸得到先生的真傳--"鉆進去和跳出來"的漆門獨家研究絕技。該方法像一盞明燈,指引著我們前進的方向。先生教導我們做學問要有高度,要有境界,要敢于"跳出經濟法看經濟法,跳出法學看法學"。先生的這種點撥讓學生受益終生,時常有撥開云霧、豁然開朗的感覺。
先生八十華誕,作為弟子的我們集體合作出一本祝壽文集,應當是順理成章之舉。因為,沒有什么能比傳承并發展先生的思想更能報答先生的傳道授業之恩了,也沒有什么能比思想的長盛不衰更能彰顯其生命力之長久了。
今年5月中下旬,蒙同門的信任與抬愛,委托我們兩人具體負責先生八十華誕祝壽文集的征稿與編輯工作。我們兩人分工,一人負責征稿,一人負責編輯,在短短不到一個半月時間里,征集到二十余篇稿件,從中選定收錄十八篇,并編輯成書。
本書所收錄的論文,大體可以分為經濟法基礎理論與經濟法制度分論兩大部分。在經濟法基礎理論部分,既有對先生代表作《經濟法基礎理論》1993年首版的書評(馮果:《推進經濟法學科建設的力作》),又有對先生代表性觀點"國家調節說"意義的闡發(張德峰:《經濟法學的正本清源》);既有由"國家調節說"出發,論及我國的部門法劃分問題(周剛志:《問題意識與法學學科體系之構建》)或者民法與經濟法分野之爭(丁國民:《民法現代化抑或經濟法的興起》),又有論及經濟法的再分配功能(鄭艷馨:《利益分配的國家調節》),或者運用制度變遷理論演繹美國"大蕭條"時期對于其經濟法的意義(王紅霞:《作為契機的危機》)。
在經濟法制度分論部分,既有主張將我國競爭政策的實施定位于轉變資源配置方式的宏觀展望(徐士英:《轉變資源配置方式的政策定位》),又有對當前我國競爭法領域國有企業特殊性問題的具體審視(孫晉:《競爭性國企市場支配地位取得與濫用以及規制的特殊性》;劉桂清:《國企合并反壟斷調節的政策意蘊及當前央企集中競爭審查中的挑戰與應對》),還有以史為鑒,經由歷史反思的方式提煉出其對現代法制的借鑒意義(李國海:《前現代反壟斷法研究》;李勝利:《美國聯邦反托拉斯法的百年歷史及其經濟法意義》);既有運用經濟學知識分析國家投資經營法與宏觀調控法的差異(漆思劍:《附庸性:經濟學之宏觀調控的經濟法改造》),又有深入探討宏觀調控的法律屬性(吳偉達:《我國宏觀調控概念法律屬性之探討》),還有以國有企業法為例延伸至經濟法體系構成問題的探討(孫光焰:《國有企業法是經濟法體系不可或缺的部分》);既有以納稅人權利監督課稅權力的深刻論證(黎江虹:《論納稅人權利的功能》),或者對傳統觀點加以反思并提出稅法并非整體性歸屬于經濟法的新論(李剛:《稅收宏觀調控法若干基本問題研究》),又有共同聚焦于美國次貸危機并由此歸納出完善我國金融監管制度的啟示(王健:《資產證券化的發展與法律調控方式的演變》;許多奇:《次貸危機法律根源探究》)。
以上諸文,均由先生之觀點或者思想為出發點,或闡發以傳承,或運用而發展。亦與先生所倡導之"鉆進去、跳出來"的研究方法形成呼應:欲傳承,非先鉆進去而不可為;擬發展,如不跳出來則屬枉然;如先生所言:"鉆進去潛心靜氣,跳出來縱目騁懷"。故而,書稿編成之時,書名亦水到渠成,以此《國家調節說的傳承與發展》作為先生門下諸弟子集體賀壽獻禮!
感謝先生長期給予我們的培養、指導和鼓勵!
祝先生健康長壽,學術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