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從幸福心理的結構、研究方法、評價手段、身心基礎進行闡述與分析,詳細研究了幸福與人格、文化、社會、家庭等的關系。具有較強的可操作性和可讀性,可供心理學專業學生和理論工作者閱讀,同時可為普通讀者提供改善生活質量,增強幸福的知識、方法與途徑。
本書的及時部分首先為量表的編制進行了必要的理論準備,在系統考察以往主觀幸福感測量研究及其存在問題的基礎上,筆者從多重整合的觀點出發,對主觀幸福感的含義進行了界定,提出了體驗論主觀幸福感測量的研究思路。本書的第二部分是中國城市居民主觀幸福感量表的編制,這是整個研究的核心部分。本部分是在及時部分研究的基礎上進行了,量表的編制采取因素分析與邏輯分析相結合的方法。本書分首先編制了150個項目組成的中國城市居民主觀幸福感調查表I。采用因素分析與邏輯分析相結合的方法對該調查表進行項目分析,經過逐步排除,形成了43個項目構成的城市居民主觀幸福感測驗I。第三部分是中國城市居民主觀幸福感量表編制的后續研究。該部分對第二部分形成的包含54個項目的中國城市居民主觀幸福感量表進行了試用,在對特定問題的研究中,進一步檢驗該量表的信度和效度。第三部分由五項相對獨立的研究組成。本書的第四部分對整個研究進行了總結,分析了研究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和今后努力的方向。
體驗論幸福感測量研究的思路:著眼于幸福體驗的內容,即能夠引起幸福感體驗的對象;堅持實證主義與現象學相結合的方法論,強調研究者和被研究者的"雙主體" 作用;關注的是一種相對穩定的心理現象,并力求使所開發的測量工具在特定文化背景下具有普遍適用性。
邢占軍,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所博士后,山東省委黨校人才測評與社會調查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山東師范大學應用心理學專業碩士導師,山東省理論人才"百人工程"入選者。
導言
及時部分 回顧、探索與理論建構
一、主觀幸福感測量研究的淵源與傳統
二、對幸福內涵形而上學探索的考察
三、基于體驗的主觀幸福感測量研究
四、幾種常用幸福感量表在我國城市居民中的試用
五、中國城市居民主觀幸福感測量指標體系的初步構建
小結
第二部分 中國城市居民主觀幸福感量表的編制
一、城市居民主觀幸福感測驗I的編制
二、城市居民主觀幸福感測驗Ⅱ的編制
三、城市居民主觀幸福感測驗Ⅲ的編制
四、中國城市居民主觀幸福感量表的形成
五、中國城市居民主觀幸福感量表測量學特性的檢驗
六、中國城市居民主觀幸福感量表簡本的編制
小結
第三部分 中國城市居民主觀幸福感量表的應用
一、城市居民主觀幸福感在若干變量上的組群差異
二、城市居民婚姻狀況與主觀幸福感的關系
三、中國城市居民主觀幸福感量表在城市老年群體中的試用
四、沿海某省城市居民主觀幸福感縱向研究
五、城鄉居民主觀幸福感的初步比較研究
小結
第四部分 總結
一、特色與創新
二、問題與展望
三、結語
附:幸福指數量表在我國內地城市居民中的試用報告
參考文獻
附錄一
附錄二
附錄三
附錄四
后記
作為關注幸福的研究者,值得研讀。
請盡快將余款退回!!!!
希望刑老師作出更多的幸福學成果!
整體感覺不錯,喜歡的朋友推薦買來看看。有點專業。
這本書還算可以。我想專門收集與幸福感相關的資料,所以這本書還算有一定的作用。但不適合做一本科普讀物,業余人士讀后收獲可能不大,作為專業讀物,內容也稍嫌單薄,可利用的價值比較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