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急劇轉變的時期,或許需要百年的曲折歷程,才能塵埃落定。一個走在修遠路上的法律人,為著這個時期的制度文明,以有限的生活體驗、專業(yè)知識和生命激情,對憲法、權利、制度與人生,進行著無盡的彈詠。沒有貫徹始終的主題,卻期盼對人的關懷;沒有細致嚴密的學術論證,卻希冀理性的光亮;沒有風花雪月的詩賦唱吟,卻渴求因信念而生的浪漫。"如果沒有堅持,就只會出現(xiàn)迷失而不是妥協(xié)。"
本書是法政隨譚論叢的一本。是北京大學法學院副教授沈巋的隨筆集。包括"憲法,不僅僅是名義上的";"權利、神圣與邊界同在";"制度轉型,容錯但需要審慎的選擇";"生活、法律和法律人的經(jīng)驗之源"四個部門。包括三十多篇短文。主要討論了生活中的法律問題。并對國家制度建構中的一些問題加以探究。這些過程中都秉承的是人文關懷,體現(xiàn)了一個學者對生活和生命的態(tài)度。
沈巋,1970年出生于上海,祖籍浙江寧波。高中求學于山東棗莊。1988年9月進入北京大學法律學系攻讀法學專業(yè)。在北京大學先后于1992年、1995年、1998年獲法學學士學位、碩士學位和博士學位。畢業(yè)后留校任教,現(xiàn)為北京大學法學院副教授、北京大學憲法與行政法研究中心研究員
憲法,不僅僅是名義上的較高
憲法的美麗、和適用
敬畏生命:呼吁人本主義的憲政
為流浪的權利尋找歸宿
憲法作為公法之花而美麗綻放——"憲法及時案"存疑
讓每一個人成其為人:中國憲政的精神出路——讀《超驗正義》
權利,神圣與邊界同在
界定權利的時代
色情、隱私、鄰居和警察
在攝像頭下生活?——接受《中國新聞周刊》的采訪
私有財產(chǎn)權保護之立法遐想
蹣跚前行:行政訴訟與中國人權保障
合法化,因為開放和反思
因開放、反思而合法
試錯改革的憲政結構和政府德性——從出租車經(jīng)營模式紛爭說起
復雜的行政合法化原理和技術——《美國行政法的重構》評介
利益參與、信賴保護同比例合理——城市規(guī)劃制度完善之原則
SARS拷問之下的"各自為政"
法律移植論和自由選擇的制度實踐——讀《法治及其本土資源》
制度轉型,容錯但需要審慎的選擇
法官"彈劾":制度試驗的名與實
"五毛錢官司"可不可以打?——質疑缺乏理智的冰冷計算
制度轉型快與慢的理性選擇
外來人口管理:一項復雜的課題——東莞市調研報告
警惕以共和國納稅人的錢袋袒護邪惡
國家賠償如何"與庶民同"?
偶然事件的偉大創(chuàng)舉——美國憲法及時案之啟示
生活,法律和法律人的經(jīng)驗之源
以生活經(jīng)驗貼近法律——紅綠燈下的法律思考
對待傳統(tǒng):激情或理性?
生命中不能排遣之宗教情結——關于理性與激情思考的又一維度
沒有堅持,只會迷失而不是妥協(xié)
學會在高雅的審美中生存
人與制度的對話
為了尋求更豐富的認知
對付隨地吐痰陋習:補道德約束與懲戒
法制之遺
暴力后的和解,為什么?如何可能?——讀《暴力之后的正義與和解》
感喟生命……
質量挺好的、價格也實惠
慢慢品味,他的人品真的很好
這個商品不錯~
法學讀物,還不錯
文章很舊了
價格很優(yōu)惠,服務也很好,東西不錯,哈哈.........
平時看看,短評。
是好書,就是印刷出問題了,一開始就有缺頁。剛發(fā)現(xiàn),咋辦呢,給換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