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仲裁法已實施二十年,作為仲裁法的執行者與弘揚者的基層仲裁人,通過對仲裁的所思、所悟與所得,抒發了仲裁人對事業的執著、對生活的美好期待、對人生與理想的追求,見證了我國仲裁事業所經歷艱辛歷程和銳意進取的精神。
裴秀峰,1963年8月出生,漢族,山東省利津縣人,四級高級法官。1986年7月畢業于華東政法學院,研究生學歷。曾任東營市中級人民法院書記員、助理審判員、審判員、研究室副主任。1995年5月任東營市中級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委員、研究室主任。1996年4月任東營市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委員、民庭庭長。2001年1月至2007年6月任墾利縣人民法院院長。現任東營仲裁委員會秘書長、辦公室主任。
出版了個人專著《視界》,主編了《仲裁法律知識讀本》,與他人合作出版了《青年學》、《民事訴訟與人民調解》、《實用行政訴訟法知識問答》、《狂潮黑浪》、《法官以案說法》等專著。在《人民法院報》、《山東法制報》等、省級報刊發表理論文章30余篇。受聘于中國石油大學(華東)任兼職副教授。
閑情•自我
裴秀峰那人那事那片鄉土——下派幫扶工作側記
左鵬傾情幫扶促發展拓寬產業惠民生
劉占坤為人民服務是一樁良心買賣
張俊國幸福,就在塵世里
馬英華讀書札記——讀《聽大師講哲學》有感
張俊國讀《水滸》,說喝酒
欒軍為自己喝彩
王穎慧告別也是一種開始
張俊國趣話謙讓
張俊國中秋賦
張俊國黃河故道賣魚人
扈文霞憶故人
熊瑞平攜手同行漫漫人生路
欒軍奔跑的力量
欒軍西行英雄創新先鋒
張俊國初冬冷雨
張俊國放飛——送兒上學記
張俊國懷念老師
祝衛衛緣來在這里
熊瑞平別著急,一切都來得及
趙娟感恩父親
張俊國逛銀座•古龍版
扈文霞梳理我2015年的24小時
欒軍我學鋼琴
祝衛衛曬曬幸福
王建明公信至上——東營仲裁員之歌
欒軍俠客行——有感于一對當事人的激烈辯論
裴秀峰你幸福我就很快樂
欒軍夢回古羅馬
宋保華仲裁的和弦
祝衛衛大漠情
張俊國[七律•中秋]
王穎慧等風來
祝衛衛我想你了
王建明東仲永遠在路上
欒軍給欒雨涵的詩
劉占坤鐵皮柜里的老照片
張明軍仲裁的二十年
時光•印記
裴秀峰仲裁——在夾縫中前行
張俊國心中自有公平正義
馬英華感恩,東營仲裁
王建明東營仲裁——團隊,是這樣煉成的
郝建光公正是仲裁事業發展的強大生命力
魏大陽感受仲裁之美
李文公平的意義
王建強律師仲裁員的角色定位
張俊國仲裁——快速、高效解決大標的案件的有效途徑
張英俊廉潔仲裁與和諧仲裁之我見
裴玉芳趣事三則
孫英慧我拿什么奉獻給你——回顧仲裁二十年
楊紅光立足和諧仲裁,踐行和諧東營
韓萍居中裁斷,方顯仲裁本色
孫愛芬如何當好首席仲裁員
王金剛我與仲裁二三事
孫英慧淺議如何做好仲裁庭審筆錄
高金鳳淺談律師如何轉變為仲裁員
牟金海深入貫徹《仲裁法》促進企業管理水平
綦朝霞仲裁之“度”
黃德升我與仲裁的及時次親密接觸
田國興仲裁員應具備的素質與能力
王穎慧于細微處見成長
欒軍隱形的翅膀
劉偉忠淺談律師仲裁員的角色定位
鐘友勇“仲裁”知我心——我做仲裁員的一點體會
王建明話語中的作風——由秀峰同志年終會議總結講話想到的
祝衛衛夢回十年
馮曉娟淺析仲裁制度及仲裁員素質
左鵬我與仲裁
杜宜困境中終見曙光
熊瑞平默念堅守
張紅杰一顆平常之心
李明恒仲裁的較高境界
姜文平仲裁工作隨筆
楊勁松感言仲裁
宋瑞嶺快捷和公正是仲裁的生命——由一起仲裁案所想到的
孫英慧我自豪,我是仲裁工作者
鄒春雨我的努力方向
綦朝霞致謝,東營仲裁!
回首•展望
東營仲裁委20年化解民商事糾紛近5000起被贊“全國仲裁事業發展的積極貢獻者”
東營仲裁委率先實行仲裁員分級管理仲裁員按級使用分級取酬
一起學習進步的氛圍如同空氣一樣東營仲裁委是一個豐富而溫暖的存在
我們說一百遍好,不如來處理過案子的說一遍好東營仲裁委宣傳推行有高招仲裁漸成糾紛
過得了五關才能出仲裁裁決東營仲裁委:每起案件都要經得起檢驗
東營仲裁委以名成詩寫就群英譜掌舵者勤思善創新仲裁秘書稱工作無女神
東營仲裁向體制外借力做活人事權
以商人思維錘煉仲裁藝術逐步實現三大轉變
——訪東營仲裁委副主任兼秘書長裴秀峰
東營仲裁的方向與路徑
——寫在東營仲裁委成立20周年紀念日
弱冠o前行(代序)
二十年辛勤耕耘,二十年碩果累累。
2016年,東營仲裁委成立已經二十周年了。為了給二十周年華誕送上一份值得留存的禮物,東營仲裁委編輯出版了《仲裁記憶--仲裁人所思o所悟o所得》紀念文集。秀峰主任把文稿送給我看,并叮囑我作序,盡管一直很忙,我還是毫不猶豫地應承下來了。
我之所以答應這件事,主要是基于以下兩點考慮:一是我國《仲裁法》自1995年頒布以來,廣大仲裁工作者為解決民商事糾紛、化解社會矛盾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為我國的民主法治建設及和諧社會建設做出了突出貢獻,仲裁的工作值得肯定;二是東營仲裁委這些年來,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十分注重機關文化建設,文化活動豐富多彩、成果頗多,這種以文化促工作的理念我十分贊賞。作為全省仲裁機構的聯系人,向讀者推介這部文集,是我應該做的事情。
拿到書稿以后,我利用業余時間閱讀了文集,捧讀之余,感慨良多。我被這部文集所表現出來的真實的記敘、熾熱的情感、深刻的感悟所打動。
東營仲裁委走過的二十年,也幾乎是我國仲裁事業成長的二十年。在這二十年間,一代代的東營仲裁人始終努力做到"四個堅持",即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堅持社會主義仲裁理念,堅持公平公正地為當事人服務,堅持構建具有自己特色的仲裁文化。平時,他們要求同志們多讀書、多積累、多思考,在他們自己創辦的《東營仲裁》刊物上,每一期都有單位職工寫的文章。在平時的文化建設中,他們突出仲裁特色,固守真、善、美的審美價值,體現機關文化品位,保持雅俗共賞格調。這次借單位成立二十周年之際,他們把自己同志寫的文章結集出版,既體現了一個單位的文化品位,又起到了宣傳仲裁、傳播知識、啟迪思想的作用,凸顯了仲裁獨具特色的文化品牌,為推動我省仲裁文化建設做出了應有的貢獻。
書中的作者,我大部分不熟悉,但這并不妨礙我對書中文字的閱讀和喜愛。他們當中,有單位領導,有一般同志,也有東營仲裁委聘任的仲裁員。讀他們的文字,我有以下三個感受:一是真實。書中的絕大多數文章,是東營仲裁委的同志們在工作、生活和學習中的所思、所悟,都是自己的真人真事,描述出來,真實、自然,而真實的文字,總是能打動人的。二是感動。書中的文字,都是出自作者的真情實感。他們把自己從事仲裁工作的感受、感悟,用樸實的語言記錄下來,真實地記錄了仲裁人在工作、生活中的酸甜苦辣,讀來令人親切而感動。三是驚喜。一名仲裁員,一位法律人,一個作者,讀書時很難把這三種角色集成在一個人的身上,因為這三者往往受到時空以及身份的限制無法圓融,但東營仲裁委的同志們做到了。
如果不是團結協作的工作氛圍賦予了熱愛生活的底色,如果不是單位文化的浪漫氣質對于懲惡揚善的旗幟鮮明,那么就無法讓他們在傳播和實施正義時有如此的理性與激情。東營仲裁人在各種角色的不同轉換中,不斷拓展人生的厚度,并賦予枯燥的職業以詩情畫意。他們當中的每一位,無疑都是行吟法律的浪漫騎士。在仲裁委這樣一個嚴肅的辦案單位,在堅持法律公平正義的原則的同時,又充滿了團結、友愛的氛圍,具有一種革命的浪漫主義的文化情懷,使得東營仲裁委的每一位同志、每一名仲裁員的內心豐滿而富足。從這本文集中,我可以深切地感受到,作者們在東營仲裁委這個大家庭里,獲得的是滿足、幸福和成就感。
文化是一個民族的根,也是一個單位的魂。有了文化的浸潤,民族精神才會傳承,單位才有特色與氣質。難能可貴的是,二十年來,東營仲裁委始終能夠保持自己的文化特色,始終堅持以文化聚精神、以文化促工作的理念,努力使東營仲裁溢滿書香,在物欲橫流的今天,為自己留住一片法律的凈土,為后人留下一些精神的財富,為單位營造了一處純凈的精神家園。這本文集,就是東營仲裁人堅守精神家園、堅持文以載道的結晶。
在這本文集中,有散文,有詩歌,有隨筆,有評論。讀他們的文字,我的內心行止如水,平靜而感動。文集里的每一篇文章,都有作者的知與行、感與悟、苦與樂,都留下了他們多彩的華章和珍貴的記憶。他們以各種形式,展示才華,交流思想;他們以自己的筆觸,追求真善美,贊頌新生活;他們深刻思索,用心感悟,呈現給了大家這片仲裁人自己的芳草地和百花園。
《禮記o曲禮上》說:二十而弱冠,意思是人到了二十歲,已經到了成人年齡,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但體猶未壯,還比較年少,因此,二十歲也稱"弱冠之年"。今年,東營仲裁委也將迎來屬于自己的及時個"弱冠"。但是,既已成人,基礎還弱,還要前行,仍須追索,而這種追索必須是自覺的,也必然帶有痛苦和快樂的交集,冷靜與理性的思考,并保有創造的沖動和昂奮的靈魂。我們相信,明天的東營仲裁人,一定會堅守著他們二十歲的"中國夢",在邁向更大輝煌的道路上踏實行進。
世界上并不缺乏幸福,缺乏的是感受幸福生活的心態。幸福不是一個單純的結果,更多的是一個過程。如果你在文字中展示的是幸福,那么讀者讀起來也會幸福,而且這種幸福感會傳遞給更多的人。正如東營仲裁委出版這本紀念文集的初衷,就是用自己的所思、所悟、所得,去感染更多的人,傳播正能量。花兒并不是只到春天才開放,只要心中有溫暖,時時都會鮮花盛開。
周末的室外靜悄悄的,太陽光灑進窗欞。讀完此書,我仿佛欣賞了一支舒緩的曲子,很舒心、很流暢、很愜意。你真的要好好讀一讀這本文集,看看一群仲裁人走過的路,考究一下他們的所思、所悟、所得,或許你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和感動。無論你是不是仲裁人,無論你在哪里,也無論你是不是和作者熟悉,仔細閱讀,用心分享,思想的火花都會照耀著你,請盡情享受這片刻的溫馨。
言不及義,書寫到此,是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