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孫笑俠教授的隨筆散記,可以算是孫教授穿行在法學旅途的零星念想和邊緣語絲。其中大致涉及四個內容,即法科訓練、職業素養、大學家園和書外知行。雖然追求自由輕松的筆墨,但無處不受專業慣性的擺布。
孫笑俠,1963年8月出生,浙江溫州人,法學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法理學研究會副會長,現為復旦大學法學院院長。
Ⅰ自序
壹
法科老祖宗是怎么教和學的
法學是大人的學問
法學和其他學問的區別在哪?
天才與法律
45分鐘的法律方法課
法理學與部門法學的關系
行業領域缺乏復合型法治人才
法律人的多元與統一
龐德和三位中國法律家
“臺上人物”與法學60年
我的導師李步云先生
紀念李浩培老院長
貳
以高貴的靈魂處理凡俗的法務
為什么要重塑我們的職業倫理
“鳳翔改改”案中的法理及倫理
律師的社會角色與職業精神
律師的什么主義?
法律倫理的特殊性
成也青天,敗也青天
法官是怎樣思考的
60年前《憲政》月刊的人與事
災難性的審判
拱門鳥瞰老法院
哈佛結,詩人情
叁
學術上盲目創新是淺薄的表現
知識分子的氣質
邀請德沃金先生來訪
與你分享學位的喜悅
向圖書館致敬
夾縫中的法學人生
蘭代爾與哈佛法學院
泰坦尼克號上的哈佛學生
梭羅與愛默生的友誼
從哈佛老院到劍橋公園
哈佛法學院的建筑
斯坦福的愛、信念和智慧
肆
共享法律
西洋工具與中土靈性
我的房子,我的位置
初訪昂格爾教授
浙商的自由精神
關于在杭州建立憲法紀念館的建議
關于沈家本紀念館籌備的咨詢答復
北京IVR大會斷想
“中國法學名家”訪談錄
人生中許多嚴肅沉重的真面
法律人的人間煙火
從工作的角度講,如果每個人都要用若干個關鍵詞來定義的話,我這輩子的關鍵詞可能就離不開"法科生""法學院"和"法律人"了。這是讓我感到滿足的又令我很不安的事。滿足的是我為此努力了并且既有意義又有意思。不安的是,一方面覺得自己沒有做到滿意,另一方面還不甘心的是,這三尺法科講臺,充其量只是"知識傳授",而沒有把作為法律人的更重要的東西表達出來。
這本書多數是我的隨筆散記,可以算是我穿行在法學旅途的零星念想和邊緣語絲。其中大致涉及四個方面,即法科教育、職業素養、大學家園和書外知行。一方面想借這本書把自己關于法科生、法學院與法律人的思考和大家分享。另一方面,也想盡量站在法律人的局外,把法律專業知識之外的另一半或許可以說是更重要的感受傳遞出來。
商品很不錯
給單位圖書館買的書,不錯!
非常好的書,很喜歡
很滿意,贊一個
商品質量還是很好的,比較滿意,商家發貨速度也還不錯,服務態度也還可以。
很好的書,當當活動力度大,在活動的時候買特別好,非常贊!
這本書還是值得讀的,一本學者的隨筆
很有感覺還不錯
這本書寫的好
書的內容很好,值得一讀
老師推薦,很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