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美國知名死刑辯護律師大衛?道講述自己替死刑犯辯護經歷的書,這是他用生命書寫的真實故事。
他的生活充滿的矛盾,在充滿冷漠和無能法官的司法體系中,他為美國死刑犯的生命而奮戰,為生命盡頭就在眼前的個案,爭取更多時間。
這些生死一線間的故事,提供了一種鮮明且私密的角度,直視死刑的真實樣貌:無論是審判法官難以捉摸的思緒,監獄和行刑室的例行運作,到身為辯護律師、自己的日常生活被卷入;道德的追尋,終需付出代價。
面對死刑的一切,大衛?道沒有激情地宣揚理念,卻是低眉淡筆,陳述種種事實與掙扎,讓人憾動、低回不已:原來,希望懸系于每一個字、每個行動之中,生命就在一線之隔,而去做正確的事,永遠是知易行難。
死刑是一個讓人分裂的議題,正義是一個讓人癡迷的理想。當這兩個東西被屢屢聯系在一起的時候,這個世界就會衍生出復雜糾結的答案。死刑究竟帶不代表正義,殺戮到底能不能換來公平。對于這樣一個話題,美國人在思考和行動上都走在了中國前面。盡管今天美國的死刑制度依然很分裂,但它這一路走來的思考和探索,對于中國,卻有著很多的啟蒙和借鑒的意義。美國德州著名死刑辯護律師大衛?道的這本書,就是從自己的工作經歷出來,講述了他替死刑犯辯護的故事。有故事,有思想,有關懷,是一本不錯的人文類的啟蒙書。
《殺戮的艱難》之后,中國內地第二本主張廢除死刑振聾發聵之作。
賀衛方、斯偉江、周濂、張娟芬等知名人士感懷推薦。
征服美國社會各界的啟蒙之書。
順應當下中國政治體制改革和司法改革的呼聲,講述溫暖普世的公平正義和法治文明。
作者用樸素的正義觀,悲天憫人的情懷和發生在身邊的故事,去驚醒我們內心深處柔軟的部分,讓每一個人都學會敬畏生命。
大衛·道(David R. Dow),任教于休斯敦大學法學院,是一位杰出教授。他同時也是德州辯護律師服務(Texas Defender Service)的訴訟主任,該組織是專門代表死刑犯的非營利性法律援助組織。
身為一名律師,他曾代表超過上百位被判處死刑的囚犯。他的許多個案都已經往生,其中或許不乏無辜者。這是他用生命書寫的真實故事:關于正義、死刑以及律師生活。
道畢業于萊斯大學及耶魯大學,著有《Executed on a Technicality:Lethal Injustice on America's Death Row》及《America's Prophets:How Judicial Activism Makes America Great》。文章散見于《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基督教科學箴言報》和其他重要出版品。目前與他的夫人、兒子和一只狗住在休斯敦。
如果你地知道,某24小時的某個時刻,你就要喪命。當那天到來,當那個時刻敲門,死亡卻又和你擦身而過時,你會享受生命中多出來的每一秒?或者,你會終日惶惶不安,暫時逃過一劫反而成了一種酷刑?這是萬圣節夜里八點二十分時,我問自己的問題。杰里米?溫斯頓還活著,他待在牢房中,離德州亨茨維爾(Huntsville)的華爾斯監獄行刑室,不過八步之遙。照理說,他應該已經死了兩個鐘頭。
溫斯頓是我的委托人。我在休斯敦的辦公室中和其他三位律師一起等候較高法院的書記官來電。華爾斯監獄的典獄長握有一紙法院命令,要他在下午六點處死溫斯頓。除非較高法院介入,否則典獄長應該要執行這項命令。在狹小的牢房中,溫斯頓不斷來回踱步了兩個鐘頭,走過去三步,再走回來三步。他要了些香煙當作的晚餐。獄警人員告訴他,監獄內不準抽煙。但其他三名即將護送溫斯頓到行刑室的獄警遞給他一包香煙和一支火柴。他每抽完一根煙,就用余燼點燃下一根。
電話響了。較高法院的書記官來電,詢問我們何時才要遞送另外一份文件。我不打算再提出任何申請了,我們四位律師已經盡了全力,而所有的文件都已經在下午五點送達法院。身為死囚犯委任律師近二十年,我從來沒有遇過這種情況。書記官要我們再提出申請?我跟他說,我馬上回電給他。
書記官或較高法院的法官是否發現了我們不曾注意的論點,因此決定再拖延這個案子一陣子,讓我們有更多時間想出對策?這就是法官們的行事風格,他們喜歡捉弄人。杰若姆、蓋瑞、卡西和我坐在會議室中,我們發了瘋似地來回檢視、重組我們的論證,試圖找出我們遺漏的重點。我對著墻壁投擲一顆彈力球,用左手丟,用右手接球。蓋瑞拿著三個豆囊在玩雜耍。杰若姆和卡西靜靜坐著,手上拿著筆,等著我們想起什么事的時候,好幫忙記錄下來。杰里米?溫斯頓一定很好奇,為什么他還活著?忽然間,我好像看到他偷窺著會議室,看到他的律師除了玩雜耍和丟球外,只會坐著什么事都不做。他搖搖頭,一副厭惡的樣子,他知道我們已經無計可施。
我開口說,也許我們把什么東西叫錯了名字。你或許會認為,在人命關天的時候,正式的法律規則不是那么重要,可惜你錯了。死刑犯會喪命可能因為他的律師忘了把他名字中的"清"加上水字邊,或者誤把他的"明"寫成"民"。我決定重新遞送一份我們已經送出的文件,只是取個不同的文件名。我這么做是因為實在想不出其他的解釋,我說服自己,問題就出在文件的名稱上。需要為發明之母,發明是老大,那么合理化就是老二。這里打字最快的是蓋瑞,我請他開始著手進行。
兩分鐘后,電話又響了。卡西接聽電話。書記官來電要我們省點事,我們已經敗訴了。我回到我的辦公室,關上門,然后打電話通知溫斯頓。九點二十七分,他被宣告死亡。
常人別過頭去不看的,他堅定地凝視。常人噤聲不語的,他迂回訴說。
——臺灣作家 張娟芬
他的筆調引人入勝且有說服力,陳述了德州在執行死刑的緊要關頭上,處理案件的紊亂不堪。所有支持由國家執行死刑的人都應該讀一讀
——美國法律驚悚小說之王 約翰·格利
我讀過關于死刑的書,大衛·道的這部作品讓人望塵莫及。
——普利策新聞獎得主 安東尼·路易斯
這個商品不錯~
這個商品不錯~
書很好,正版,快遞很快,態度很好
不錯的書,值得一讀。
不錯剛開始看挺有感觸的
好
非常好的一本書!有好多值得我們深思!
如果你喜歡刑法,絕對是不可多得的好書。
因為看了殺戮的艱難所以買的,針對死刑的
是一本很好的書
該不該廢除死刑?是一個富有人性和法律深遠意義的話題!
還好吧
教育
好書
內容很好
非常滿意
好
喜歡,我是法律工作人士,感觸挺多的
這本書不錯,內容很好,值得一看
下次還來買
喜歡,還不錯。
很快就收到了,內容和裝幀都很不錯。拆開慢慢看。
被譯者逼瘋 不知是譯者語文沒學好還是我根本不懂漢語
相對嚴謹的美國死刑,尚且是作者大加抨擊的對象,也依然拂不去誤判的陰影…那麼,中國的死刑呢?法官、檢察官、律師、法院,難道就是公正的代表么?其過程,又有何人知? 再者,我們的死刑系統是不是也一樣,靠著“道德怯懦”在運作?就像作者所說的——擋殺人是別人的決定,動手的也是別人,詩人就會是個不太困難的決定.? 即使知道最終依然是那個結果,作者及他的團隊依舊做一切應該做的,竭盡全力去幫助這些人。是的,不要忘了,他們也是人。他們和我們一樣,是這個社會中的一員,理應享有憲法所賦予的權利。 “我的委託人們是做了些糟糕的,有時候是難以原諒的事,但他們大多數人都值得被拯救。”PS:本書的編輯有問題…標點符號亂來,看的我有點火大。
剛開始看就覺得是一本很值得法律人讀的書。心靈有被震撼的趕腳
就是質量不能恭維 但是內容特別特別好就足夠拉
關于死刑的思考以及死刑存廢問題的一本不可多得的好書
想和《殺戮的艱難》對比來看,還沒來得及仔細看,但很值得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