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免费精品视频,男人的天堂在线免费视频,成人久久久精品乱码一区二区三区,高清成人爽a毛片免费网站

在線客服
薩維尼從巴黎來的信圖書
人氣:96

薩維尼從巴黎來的信

本書是從"1805年春天,正在馬堡法學院求學的雅各布格林收到了一封信。這是他的老師薩維尼從巴黎寄來的緊急求助信"為引子,通過故事性極強的不同人物的描寫,來展現法律對人和人對法律的影響。本書并不著重描寫那些...
  • 所屬分類:圖書 >法律>法律隨筆  
  • 作者:[林海]著
  • 產品參數:
  • 叢書名:--
  • 國際刊號:9787511867933
  •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5-02
  • 印刷時間:2015-02-01
  • 版次:1
  • 開本:16開
  • 頁數:--
  • 紙張:膠版紙
  • 包裝:平裝
  • 套裝:

內容簡介

本書是從"1805年春天,正在馬堡法學院求學的雅各布格林收到了一封信。這是他的老師薩維尼從巴黎寄來的緊急求助信"為引子,通過故事性極強的不同人物的描寫,來展現法律對人和人對法律的影響。本書并不著重描寫那些法史上的著名法學家,還有那些曾學習法律,但在其他領域留下赫赫聲名、取得耀眼成就的"遺珠"如卡夫卡、雨果、左拉等,他們都是從法學院走出來的,身上有法律打下的烙印。法律打下的烙印,終生不去。

編輯推薦

賀衛方傾力推薦,法律與文學里的有趣篇章,那些受法律影響的人

作者簡介

林海,北京大學法學博士,中國證監會首屆博士后,曾留德學習三年,現供職于全國股轉系統,負責資產證券化業務規則等金融法務工作。出版《帝國樞密法院》《活的法律等書;著有法學、經濟學論文三十余篇。白天混跡金融街,夜晚讀書寫作法律史;不同人格切換之間,不亦樂乎。

目錄

及時篇薩維尼從巴黎來的信

一、格林兄弟的法律童話

二、實習生歌德之煩惱

三、哥廷根不相信童話

第二篇能歌善舞法律人

一、從法學院走出的音樂圣徒

二、改變芭蕾史的法律人

三、誰殺死了《吉賽爾》

第三篇戲里戲外的法律

一、莎士比亞的法庭戲

二、以戲劇發聲的女性宣言

三、以薩特之名:從虛無中尋找存在

四、走不出房間的維羅妮卡

五、懷疑:傷害個人尊嚴的利器

第四篇法學院走出的大文豪

一、法學博士卡夫卡

二、海軍部正在毀掉文豪莫泊桑

三、走不出《悲慘世界》的雨果

四、準法律人托爾斯泰

五、鋼鐵工人赫拉巴爾

第五篇雙雄會

一、柯克與培根:法律雙雄的恩怨情仇

二、影響美國歷史走向的雙雄決斗

三、言論自由的火車邂逅

四、哈耶克和凱恩斯的時代之結

第六篇寫故事的人

一、一輩子的法律記者:安東尼·劉易斯

二、柯南·道爾:私家偵探的末日狂歡與中國冒險

三、霍爾特:"不可能犯罪"及時人

四、村上春樹:打開東京沙林地獄的"黑匣子"

五、高羅佩:東方法律傳奇的荷蘭說書人

第七篇以法庭為家

一、德意志的伯比尼安

二、披露審判內幕的中世紀大法官

三、晚到的辯護

四、羅馬及時律師之死

五、刑辯大師丹諾

第八篇過苦日子的先賢們

一、流亡者盧梭

二、越獄者格勞秀斯

三、失敗者柏拉圖

四、自閉者邊沁

五、受審者托馬斯·莫爾

六、軟弱者貝卡里亞

七、受囚者曼德拉

第九篇拿畫筆的手

一、倫勃朗和他的《夜巡》

二、到何處尋找"戈雅之魂"

三、律所里走出的"野獸"派

四、以《法學》之名作畫的人

五、左拉從巴黎來的信

在線預覽

幾乎所有的故事,都可以用"原來他是學法律的"開篇,用"后面的故事人盡皆知"結局。就像本書以薩維尼從巴黎來的信開始,以左拉同樣從巴黎來的信收篇一樣。片段雖有殘缺之美,也能引人身臨其境,卻需要一句魔法般的咒語(Zauberwort),開啟時光之門。希望開篇的文字,能向開啟本書的讀者致敬,并借"敬啟"的字樣,喚醒那些舊時光里的尋常往事。

一、

信件不同于現代通信手段。裝入信封就有如進入另一個時空,再開啟時不知是何時何月。然而只要讀到開篇的"敬啟"二字,就有很大的概率,能夠穿越時空,回到寫信人提筆的當下。薩維尼在巴黎丟失了裝滿羅馬法資料的箱子,他滿心焦慮,懸賞無果,只得找一位助手來幫他亡羊補牢。于是他想起了自己在馬堡大學的學生雅各布·格林。我們可以想象,薩維尼在巴黎的寓所里,旁邊是新婚不久的妻子、浪漫派詩人勃倫塔諾的妹妹F.K.勃倫塔洛小姐。燈光昏暗,他提筆寫下給格林的信,請他速來巴黎,借助藏書來恢復自己的筆記。

這是1805年1月,薩維尼的急信將格林帶到了巴黎。在這里,他每天上午10時到下午2時在國家圖書館工作,仔細核對法律原文,辨認舊的手抄文件,并從手寫材料和印刷材料中進行摘錄。之后回到薩維尼的住處,把摘抄出來的文本整理收錄到薩維尼的筆記檔案中,并與上下文進行比對。幾年后,薩維尼的著作《中世紀羅馬法史》出版,其中的許多材料都來自格林辛勤的摘錄。所以我們說,從這個意義上來看,后來有著薩維尼烙印的德國民法典,有著格林的一份功勞。

不過,僅僅憑借一封書信,可能只能開啟時光之門的一道狹小縫隙。但憑借這道縫隙,或許能通往不同的大街小巷,遭遇不同的法律人生。事實上,我們可以繪制一張圖譜,以薩維尼來信為線索,勾勒出本書中各章的故事脈絡。比如,1814年,薩維尼和海德堡大學的朱斯塔斯·蒂堡教授開始了那場著名的論戰。蒂堡的《論統一民法對于德意志的必要性》一文點名挑戰薩維尼的立法學說;作為還擊,薩維尼隨即發表了他著名的《論立法和法理學在當代的使命》一文。他們的論戰直接主導了德國民法典編纂的進程與方向。

不過,這位蒂堡教授并不只是薩維尼傳奇人生的背景。他既是民法學家,又是著名的音樂家、美學家和詩人。每個周末,他在家中舉辦音樂沙龍,引來無數音樂才俊。其中最令眾人著迷的,是當時海德堡大學法學院的大學生、后來劃時代的音樂家羅伯特·舒曼。這是1829年,舒曼轉學到海德堡大學。蒂堡教授在此講學,是他轉學的一個原因。他并未真的喜歡上法學,課也沒有去上幾節,而是悠游在蒂堡家的音樂聚會里。舒曼在這種聚會中展現了自己即興作曲的才華,技驚四座。之后的復活節期間,他和朋友到法蘭克福聆聽帕格尼尼的小提琴演奏,心靈受到巨大震撼,最終決定在法律和音樂之間作出抉擇。

二、

和舒曼一樣,從法學院出走的,還有彼得堡大學法學院的柴可夫斯基和加吉列夫,以及赫爾辛基帝國大學法律系的五年級學生西貝柳斯。他們最終放棄法律這門能夠"治國平天下"的顯學,走上音樂或舞蹈之路,不能不說是聽從天性,而勇于冒險的表現。法學院不但走出了音樂家,還孕育了不少大文豪。想聽他們的故事,仍然可以借助薩維尼的人生際遇作為起點——薩維尼自幼不幸,兄弟姐妹和父母在他童年時代相繼去世。他的監護人是位于威茨拉爾的帝國樞密法院的陪審法官諾伊拉特。在這里,薩維尼一直成長至16歲。諾伊拉特法官只有一個兒子,他收留薩維尼之后,讓他和自己的兒子一起在家中學習法律知識。薩維尼長大并獲得法學初蒙的帝國樞密法院,在1772年夏天不聲不響地接收了一位史上最著名的法學實習生——約翰·沃爾夫岡·馮·歌德。

這是1772年5月25日,位于德國小城威茨拉爾的帝國樞密法院一切照常運轉。一位叫做朗厄的陪審法官家里來了一個年輕人。那是法官夫人的侄子——約翰·沃爾夫岡·馮·歌德。他那年還未滿23歲,在斯特拉斯堡大學法學院完成學業,獲得了候補官員的身份,來當時法學的中心——帝國樞密法院進行實習。然而在這里,他并沒有學習太多的訴訟實務,也沒能加深自己的法學素養,甚至當他半年后離開威茨拉爾時,他裝教科書的箱子還沒有打開因為他在這里遇到了令無數少年煩惱的19歲少女夏綠蒂,遭遇了甜蜜而苦澀的戀情,最終以維特之名書寫下了詩篇。

和這位大文豪相似,劇作家繆塞也曾經學習過法律。他閱讀了大量的法律書籍,時常去法庭旁聽庭審,甚至能夠背誦很多的法律條文。律師依據法律進行的申辯、法官跨著方步走出法庭,以及原告、被告在法庭上激動時潸然淚下,所有這些場景,都讓繆塞在《瑪麗安娜的喜怒無常》等名劇中描述司法人物和訴訟場景時,輕車熟路、信手拈來。此外,還有海涅、卡夫卡、莫泊桑、雨果和托爾斯泰,他們無一不是打著法律烙印的繆斯之子。盡管在世俗無趣的法律世界里沉浮,卻從未忘記過自己來到世間的真實宿命。

三、

和這些文豪相似,卻不那么雷同的,是一群講述法律故事的人。他們雖然不是法科出身,卻同樣能夠深刻地理解法律的邏輯。并且,憑借生花妙筆,將其中深義傳遞給更多的普通讀者。他們中有記錄東京"沙林慘案"的村上春樹,有以報道改變審判進程的普利策獎得主,有"福爾摩斯之父"和"狄公案的西方說書人",還有當代"不可能犯罪"故事的及時人。他們是講故事的人——而講故事這件事事實上也界定了他們的人生。當然,講述法律故事并不是一件易事。專業戰場上飄浮的硝煙,傳到普羅大眾眼中或許已狀不可見。不過,講述法律故事如果還算可能完成的任務,那么用畫筆來表述《法學》的主題,就恐怕是件太過艱難之事。

然而,偏生有人不信邪。在1900年的奧地利,為慶祝維也納大學校慶,文化教育部和校方請來著名畫家克利姆特以《哲學》、《醫學》和《法學》為名,創作這三個學院的穹頂壁畫。此時的克利姆特正處于藝術巔峰,他暗下決心要締造經典。然而他絲毫沒有想到,耗盡10年心血,繪制的壁畫《法學》卻既不叫好,也不叫座。那幅壁畫的前景是一個赤裸瘦削的老男人,半側著身體,幾乎背朝觀眾,頭埋得很低,佝僂、枯萎、蒼老,既可能代表人間的執法者或統治者,又代表著所有的人類,接受著正義女神的復仇女神的審判。老人像罪人一般,被一只碩大的章魚纏繞不得脫身,章魚之上站著3個復仇女神——提西福涅、阿勒克托和墨該拉手持長蛇站在他面前,正在清算老者的罪行。對此,法學院的教授們無一不憤怒激動,有人批評道:"對國家的蔑視和批判還有比這更登峰造極的嗎?"除了法學教授之外,政客也加入了反對者的行列。一時間,滿城風雨,非議、退貨、違約指責和巨額賠償要求紛至沓來。

由克利姆特的故事,我們來到了這封書信的末端。一如前面所說,這里出現的大多數人物,都出身于世界頂級的法學院。而他們中的多數,卻選擇了其他的可能——或許這會讓那些仍然在從事法律行業的"循規蹈矩"者們有些心癢。在那些看不見的平行宇宙里,他們或許能譜出奪人魂魄的樂曲,或許能寫出凄美而無用的詩句,或許能提起畫筆繪出不可復制的風景——如巴黎大學法學系的馬蒂斯、萊頓大學法學院的倫勃朗和埃克斯大學法學院的塞尚所謂之道。當然,他們經歷的猶豫和搖擺,一點也不比循規蹈矩的人們少。假如沒有盲腸炎的意外,馬蒂斯應該會成為一名出色的公證律師,假如沒有左拉從巴黎來的熱切的信,塞尚大概不會邁出"離經叛道、眾叛親離"的那一步。

四、

是的,仍然是信件的魔力,將塞尚帶到了巴黎。塞尚就讀的大學,全名為埃克斯-馬賽第三大學,歷史可以追溯到1409年,以經濟管理和法學教育見長。然而,18歲的塞尚正在苦惱,這里的法律教育正在毀掉他的"文學天賦"——而不是我們熟知的繪畫天賦。他在給左拉的信中寫道:"哎呀,我選擇了法律這條彎彎曲曲的路——說`我選擇了`,是不對的,我是被迫的!法律,錯綜復雜的法律,要讓我度過討厭的3年時光……噢,文藝九女神,我知道這是多恐怖!但是那不得不擁抱法律的人兒,對您和阿波羅失去了信心。"他向左拉訴苦道:"讀到我寫的這些枯燥乏味的詩句,你大概會說詩神已經從我身上離開。唉,這就是法律帶來的后果。"

左拉的回信是毫不客氣的。特別是當塞尚繼續學習法律,還是堅持繪畫夢想之間搖擺時,左拉多次從巴黎來信,半帶引誘半帶棒喝地將塞尚推上了藝術之路。特別是他在1860年7月給塞尚寫的一封信,更被后人視為西洋美術史上的關鍵一刻:"親愛的保羅:允許我一次坦率而明確地表明我的看法。我要是你,就會孤注一擲,不在畫室和律師席這兩種截然不同的未來之間漂移不定……兩者只能選一,要么就當真正的律師,要么就當真正的藝術家。不過,請別成為一個穿著被顏料弄臟的律師服的無名小卒!"確實,后面的故事或許世人皆知。塞尚于1861年4月前往巴黎,開始了自己作為畫家的生涯。

這個時刻,有如薩維尼寫信給雅各布·格林,讓他速來巴黎幫忙整理羅馬法筆記的瞬間——事實上,格林在整理羅馬法筆記的同時,也在巴黎豐富的藏書中獲得了許多關于德意志民族民間文學與傳說的資料和線索,為未來寫下《格林童話》埋下伏筆。這個轉折,也像極1862年前后,司法部部長秘書柴可夫斯基無法忍受枯燥呆板的司法官吏生活,辭去職務參加圣彼得堡音樂學院的考試,并進入音樂家魯賓斯坦的班級學習的橋段。

但是,需要提醒的是,"后來的故事世人皆知",就仿佛童話里那句"就這樣,王子和公主過上幸福的生活"——說得容易,卻蘊藏著無數的兇險變數與無奈犧牲,后悔萬分與無路可退,徘徊糾結與自我否定——比如塞尚抵達巴黎后,并沒能獲得藝術界的認可,而是返回了埃克斯從事銀行經理的工作。一切并不是那么輕巧。這說明,他們仍然成為傳說,或許正是因為他們不只像故事里說的那樣,擁有那個奇跡般的瞬間,還擁有將那個瞬間拼命拉長的努力、執著和堅守。

五、

仍然是薩維尼。1797年年末,他因為咯血的癥狀而休學了很長一段時間。1800年,返回馬堡大學的薩維尼獲得了博士學位,并且成為一名教授刑法的編外教師。然而,刑法并不是他的興趣所在,他更大的愛好在于羅馬法。一年后他開始講授羅馬法的《學說匯纂》等課程。據他的學生回憶,薩維尼講課生動而又流暢,絕無以表面動聽而又空洞無物的語言來嘩眾取寵的企圖。他學識淵博,通曉而且喜歡文學,有時,為了使講課生動,他朗讀一些詩句或《威廉·邁斯特》中的片段。這本小說的全稱為《威廉·邁斯特的學習時代》,作者正是前面提到的那位法院實習生約翰·沃爾夫岡·馮·歌德。在該書中,歌德這樣寫道:

"威廉·邁斯特的開始活動,是來自對偉大真理的一種模糊預感。人常常愿意從事某種嘗試,哪怕他的天生氣質不適合于這些方面——比如錯誤的意向,一知半解以及諸如此類,都可以計算在內。甚而許多人為此浪費了大好光陰……然而所有一切錯誤的步驟,卻有可能導致一種難以估量的好處。"我們可以想像,薩維尼在《學說匯纂》的課堂上,朗聲念出這樣的段落——他念的是歌德的句子,心中想的卻是自己的人生。而在格林的眼中看到的,是這位"又高又瘦、身穿灰色便服和一件褐色的帶藍條紋的坎肩、沉思地站在書架旁邊"的年輕教授。當格林被允許去薩維尼家中借書時,他讀到了對他影響深遠的《士瓦本時期愛情歌手歌曲集》。

多年后格林這樣描述這次幸福的發現:"我突然看到了這本我以為永遠沒有希望看到的書……詩是用古怪的、一半不懂的德語寫的。我產生了一種預感,我將不下10次地從頭到尾反復閱讀這本書,并且它對我將是經常需要的。我記得非常清楚,幾年以后,我在巴黎圖書館看著印成這本書的手稿,美麗的插圖……當然某些地方要抄下來。單單是看一眼這書就在我的心里激起了閱讀古代詩人的原著和學懂它的那種不可遏制的愿望。"而這,亦成為他通往古代民間文學的一扇窗戶。正是在收集民間文學詩歌和故事的過程中,他和弟弟創作了一些"副產品",這就是聞名于世的《格林童話》——是我們每個人小時候都讀過的格林童話。假如就這一點而言,本書中的所有故事,以及故事背后傳遞的光影瞬間,某種奇妙的文化基因,也許都早就深埋在幼年的你我心中。是的,經歷漫長的時空之旅,這封信已經大致寫完,宜道"此致"、"敬禮",并順祝平安喜樂!

……

媒體評論

諺云:"男怕入錯行",不過,這個"行"看起來與大學所學專業并無直接關聯,像格林、舒曼、歌德、塞尚、卡夫卡這些大學讀法律的人,正因放棄法律職業而成就了文學或藝術方面的巨大輝煌。林海的書把這些生動的故事講給我們聽,不僅讓讀者體會"失之東隅,收之桑榆"的人生哲理,本身也構成了文學藝術史以及法律與文學(Law and Literature)里的有趣篇章。

——賀衛方

幾乎所有的故事,都可以用"原來他是學法律的"開篇,用"后面的故事盡人皆知"收尾,就像本書以薩維尼從巴黎來的信開始以左拉同樣從巴黎來的信收篇一樣。片斷殘缺,卻能引人身臨其境,只需要一句魔法般的咒語(Zauberwort),開啟時光之門。

本書中的所有故事以及故事背后傳遞的光影瞬間、某種奇妙的文化基因,從歌德到薩維尼再到格林,也許都早就深埋在你我幼年的記憶之中。

——林海

網友評論(不代表本站觀點)

來自格子裙**的評論:

很特別的視角,值得一讀

2016-04-15 22:09:24
來自三***狼**的評論:

封面好看。然后書的質量也不錯。

2017-01-01 13:12:46
來自天府行**的評論:

包裝完整,書品不錯,內容易讀。

2016-04-24 14:39:09
來自阿遼沙**的評論:

法學與文學的故事

2016-04-25 14:50:34
來自廈至**的評論:

還行

2016-06-05 21:17:54
來自木木三**的評論:

很好看

2016-06-06 17:02:13
來自shineyo**的評論:

單位圖書室的書,挺好的。

2016-06-15 17:19:06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好好

2016-07-09 18:39:41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不錯

2016-07-14 16:56:49
來自kangny1**的評論:

?? ? ??ò

2016-07-28 06:42:18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非常好

2016-09-15 09:57:07
來自孤小城**的評論:

非常不錯

2016-10-24 13:54:51
來自90998**的評論:

店慶活動,五折優惠,比較實惠了

2016-11-01 16:59:50
來自24k00**的評論:

這本書挺不錯的

2016-11-05 13:10:02
來自野逸仙**的評論:

書包裝破損,被雨淋濕了

2016-11-08 16:45:58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文筆清新

2016-12-15 15:33:09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挺好的^ω^

2017-02-20 19:58:26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已經在當當網上購書有五六年了,其中也遇到過各種問題,但當當網總是能妥當解決,希望當當網越辦越好。

2017-06-23 19:03:29
來自babyt1n**的評論:

書本很好。

2017-08-31 16:10:11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還可以吧!

2017-09-14 14:19:54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一本非常好的讀物,極力推薦!

2017-10-16 16:09:44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一本非常好的讀物,極力推薦!

2017-10-16 17:17:15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一本非常好的讀物,極力推薦!

2017-10-16 17:28:29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給我書都弄扭曲了

2017-10-30 20:45:32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別讓快遞毀了當當,能不能換個快遞,服務態度極差

2017-11-04 14:02:51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

2017-11-06 18:01:46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感覺書有點舊,運輸中沒有很好的保護,有點地方破了。

2015-12-07 14:57:31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這本書喜歡,可以了解很多歐洲法學大家的小故事

2016-05-11 23:33:07
來自zhaolis**的評論:

很美的封面,很別致的文字。我們考慮一種用信札來書寫的法學,大概就是作者的寓意了吧。很大程度上是一部法律與文學的佳作,值得品讀!

2016-04-22 20:32:45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正在看,寒假第一本,是一本講述了好多名人的法律故事

2017-01-14 17:45:52

免責聲明

更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