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桐生翻譯的《國語(傳世經典文白對照)(精 )》以其歷史性、思想性和文學性并重而在中國古代 典籍中獨樹一幟,歷來為后人所重視。《國語》作為 各國史料匯編,記載了春秋戰國時期各國政治、軍事 、外交、經濟、文化及習俗等各方面的歷史,勾勒出 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轉化階段的時代輪廓,對我們研 究上古社會有重要的文獻價值。
陳桐生翻譯的《國語(傳世經典文白對照)(精)》是一部先秦時期的歷史文獻匯編。其中所收錄的,多為歷史人物分散的言論,這些言論和國家興衰、歷史變遷有關。包括《周語》《魯語》《齊語》《晉語》《鄭語》《楚語》《吳語》《越語》八個部分,記載上起西周穆王時期,下迄魯悼公,前后跨越五百多年。從編寫體例來說,它是一部國別體的以記言為主的史料集,因此被稱作“國語”。
周語上
祭公諫穆王征犬戎
密康公母論小丑備物終必亡
邵公諫厲王弭謗
芮良夫論榮夷公專利
邵公以其子代宣王死
虢文公諫宣王不籍千畝
仲山父諫宣王立戲
穆仲論魯侯孝
仲山父諫宣王料民
西周三川皆震伯陽父論周將亡
鄭厲公與虢叔殺子頹納惠王
內史過論神
內史過論晉惠公必無后
內史興論晉文公必霸
周語中
富辰諫襄王以狄伐鄭及以狄女為后
襄王拒晉文公請隧
陽人不服晉侯
襄王拒殺衛成公
王孫滿觀秦師
定王論不用全烝之故
單襄公論陳必亡
劉康公論魯大夫儉與侈
王孫說請勿賜叔孫僑如
單襄公論郤至佻天之功
周語下
單襄公論晉將有亂
單襄公論晉周將得晉國
太子晉諫靈王壅谷水
晉羊舌肸聘周論單靖公敬儉讓咨
單穆公諫景王鑄大錢
單穆公諫景王鑄大鐘
景王問鐘律于伶州鳩
賓孟見雄雞自斷其尾
劉文公與萇弘欲城周
魯語上
曹劌問戰
曹劌諫莊公如齊觀社
匠師慶諫莊公丹楹刻桷
夏父展諫宗婦覿哀姜用幣
臧文仲如齊告糴
展禽使乙喜以膏沐犒師
臧文仲說僖公請免衛成公
臧文仲請賞重館人
展禽論祭爰居非政之宜
文公欲弛孟文子與邱敬子之宅
夏父弗忌改昭穆之常
里革更書逐莒太子仆
里革斷宣公罟而棄之
子叔聲伯辭邑
里革論君之過
季文子論妾馬
魯語下
叔孫穆子聘于晉
叔孫穆子諫季武子為三軍
諸侯伐秦魯人以莒人先濟
襄公如楚
季冶致祿
叔孫穆子知楚公子圍有篡國之心
叔孫穆子不以貨私免
子服惠伯從季平子如晉
季桓子穿井獲羊
公父文伯之母對季康子問
公父文伯飲南宮敬叔酒
公父文伯之母論內朝與外朝
公父文伯之母論勞逸
公父文伯之母別于男女之禮
公父文伯之母欲室文伯
公父文伯卒其母戒其妾
孔丘謂公父文伯之母知禮
孔丘論大骨
孔丘論桔矢
閔馬父笑子服景伯
孔丘非難季康子以田賦
齊語
管仲對桓公以霸術
管仲佐桓公為政
桓公為政既成
管仲教桓公親鄰國
管仲教桓公足甲兵
桓公帥諸侯而朝天子
葵丘之會天子致胙于桓公
桓公霸諸侯
晉語
武公伐翼止欒共子無死
史蘇論獻公伐驪戎勝而不吉
史蘇論驪姬必亂晉
獻公將黜太子申生而立奚齊
獻公伐翟桓
優施教驪姬遠太子
獻公作二軍以伐霍
優施教驪姬譖申生
申生伐東山
晉語二
驪姬譖殺太子申生
公子重耳夷吾出奔
虢將亡舟之僑以其族適晉
宮之奇知虞將亡
獻公問卜偃攻虢何月
宰周公論齊侯好示
宰周公論晉侯將死
里克殺奚齊而秦立惠公
冀芮答秦穆公問
晉語三
惠公入而背外內之賂
惠公改葬共世子
惠公悔殺里克
惠公殺丕鄭
秦薦晉饑晉不予秦糴
秦侵晉止惠公于秦
呂甥逆惠公于秦
惠公斬慶鄭
晉語四
重耳自狄適齊
齊姜勸重耳勿懷安
齊姜與子犯謀遣重耳
衛文公不禮重耳
曹共公不禮重耳而觀其骨并脅
宋襄公贈重耳以馬二十乘
鄭文公不禮重耳
楚成王以周禮享重耳
重耳婚媾懷贏
秦伯享重耳以國君之禮
重耳親筮得晉國
秦伯納重耳于晉
寺人勃鞮求見文公
文公遽見豎頭須
文公修內政納襄王
文公出陽人
文公伐原
文公救宋敗楚于城濮
鄭叔詹據鼎耳而疾號
箕鄭對文公問
文公任賢與趙衰舉賢
文公學讀書于臼季
郭偃論治國之難易
胥臣論教誨之力
文公稱霸
晉語五
臼季舉冀缺
甯贏氏論貌與言
趙宣子論比與黨
趙宣子請師伐宋
靈公使□麂殺趙宣子
范武子退朝告老
范武子杖文子
邰獻子分謗
張侯御郤獻子
師勝而范文子后入
郤獻子等各推功于上
苗棼皇謂郤獻子為不知禮
車者論梁山崩
伯宗妻謂民不戴其上難必及
晉語六
趙文子冠
范文子不欲伐鄭
晉敗楚師于鄢陵
邰至勇而知禮
范文子論內睦而后圖外
范文子論外患與內憂
范文子論勝楚必有內憂
范文子論德為福之基
范文子論私難必作
欒書發郤至之罪
長魚矯脅欒中行
韓獻子不從欒中行召
晉語七
欒武子立悼公
悼公即位
悼公始合諸侯
祁奚薦子午以自代
魏絳諫悼公伐諸戎
悼公使韓穆子掌公族大夫
悼公使魏絳佐新軍
悼公賜魏絳女樂歌鐘
司馬侯薦叔向
晉語八
陽畢教平公滅欒氏
辛俞從欒氏出奔
叔向母謂羊舌氏必滅
叔孫穆子論死而不朽
范宣子與和大夫爭田
訾柘死范宣子勉范獻子
師曠論樂
叔向諫殺豎襄
叔向論比而不別
叔向與子朱不心競而力爭
叔向論忠信而本固
叔向論務德無爭先
趙文子請免叔孫穆子
趙文子為室張老謂應從禮
趙文子稱賢隨武子
秦后子謂趙孟將死
醫和視平公疾
叔向均秦楚二公子之祿
鄭子產來聘
叔向論憂德不憂貧
晉語九
叔向論三奸同罪
中行穆子帥師伐狄圍鼓
范獻子戒人不可以不學
董叔欲為系援
趙簡子欲有斗臣
閻沒叔寬諫魏獻子無受賄
董安于辭趙簡子賞
趙簡子以晉陽為保鄣
郵無正諫趙簡子無殺尹鐸
鐵之戰趙簡子等三人夸功
衛莊公禱
史黯諫趙簡子田于螻
少室周知賢而讓
史黯論良臣
趙簡子問賢于壯馳茲
竇□謂君子哀無人
趙襄子使新稚穆子伐狄
智果論智瑤必滅宗
士茁謂土木勝懼其不安人
智伯國諫智襄子
晉陽之圍
鄭語
史伯為桓公論興廢
平王之末秦晉齊楚代興
楚語上
申叔時論傅太子之道
子囊議恭王之謚
屈建祭父不薦芰
蔡聲子論楚材晉用
伍舉論臺美而楚殆
范無宇論國為大城未有利者
左史倚相儆申公子害
白公子張諷靈王宜納諫
左史倚相儆司馬子期唯道是從
楚語下
觀射父論絕地天通
觀射父論祀牲
子常問蓄貨聚馬斗且論其必亡
藍尹□避昭王而不載
鄖公辛與弟懷或禮于君或禮于父
藍尹□論吳將斃
王孫圉論國之寶
魯陽文子辭惠王所與梁
葉公子高論白公勝必亂楚國
吳語
越王句踐命諸稽郢行成于吳
吳王夫差與越荒成不盟
夫差伐齊不聽申胥之諫
夫差勝于艾陵使奚斯釋言于齊
申胥自殺
吳晉爭長未成句踐襲吳
吳欲與晉戰得為盟主
夫差退于黃池使王孫茍告于周
句踐滅吳夫差自殺
越語上
句踐滅吳
越語下
范蠡進諫句踐持盈定傾節事
范蠡勸句踐無蚤圖吳
范蠡謂人事至而天應未至
范蠡謂先為之征其事不成
范蠡謂人事與天地相參乃可以成功
越興師伐吳而弗與戰
范蠡諫句踐勿許吳成卒滅吳
范蠡乘輕舟以浮于五湖
祭公諫穆王征犬戎 周穆王將要征討犬戎,祭公謀父勸諫說:“不可 以征討。先王的做法是耀明文德而不顯示兵威。兵威 在絕大多數情況下應該斂藏,只在特定時節出動,一 出動便顯示兵威,若單純顯示兵威,那就是黷武,而 黷武是不會有兵威的。所以周文公的《頌》詩說:‘ 把楣戟收藏起來,將弓矢收進弓韜。周王追求的是美 德,他要將美德廣布這華夏大地,武王真正做到保有 華夏。’先王對于人民,勉勵他們端正德行,致力于 加厚民生,增加人民的財富,改善兵器和農具,給人 民指明利害的方向,修文德教化人民,使他們趨利避 害.讓遠方之人感懷明君恩德而畏懼兵威,因此先王 能夠保有世傳王業而發揚光大。
“從前我們周人先君世代擔任后稷之職,侍奉虞 、夏兩朝。到了夏朝衰落的時候,夏王廢棄后稷農官 ,不再重視務農,我先王不窗因此失去后稷官職,只 好自己隱匿到戎、狄之間。他不敢怠惰先人基業,時 時論敘先人的美德,繼承先人的事業,修整先王的教 訓典籍,從早到晚恭敬勤勞,堅守敦厚,奉行忠信, 世代被人稱頌為有德,不曾辱沒先人。到了武王,昭 顯先王的光明德行,更加上慈愛和善,敬事天神,懷 保小民,沒有人不喜歡他。商紂王帝辛,大施虐政于 民。庶民不能忍受紂王暴政,欣然擁戴武王,商周在 牧野決戰。這說明先王并非崇尚武力,而是盡心體恤 人民的痛苦,為民除害。
“先王的制度是:王畿之內的邦國為甸服,王畿 之外的邦國為侯服,從侯圻到衛圻的邦國為賓服,蠻 、夷邦國為要服,戎、狄邦國為荒服。甸服邦國助天 子日祭,侯服邦國助天子月祀,賓服邦國每季奉獻祭 品,要服邦國每年入朝進貢,荒服邦國三十年一次入 朝尊王。天子日祭祖考,月祀曾祖和高祖,每季祭祀 遠祖宗廟,每年獻享于祭神的壇蟬,戎狄新君嗣位時 應入朝尊王:這些都是先王留下的訓示。甸服邦國若 有不助日祭者,天子就要修治志意以示自責;侯服邦 國若有不助月祀者,天子就要修治號令;賓服邦國若 有不以時獻享者,天子就要修治典法;要服邦國若有 不入朝進貢者,天子就要修治尊卑名號;荒服邦國新 君若有不入朝尊王者,天子就要修治德行;如果上述 次序已經完成仍有不入朝的邦國,那就要修治刑誅。
于是對不助日祭者有刑罰之治,對不助月祀者有攻伐 之兵,對不以時獻享者有征討之備,對不入朝進貢者 有威責之令,對戎狄新君不入朝尊王者有文辭之告。
文告辭令之后仍然不至,那就要加倍修德,而不 要勞民遠征。所以近處邦國沒有不聽,遠方邦國沒有 不服。
“自從大畢、伯士死后,犬戎新君都是攜寶入朝 見王。天子說:‘我一定要按照賓服之禮征討犬戎, 而且要對犬戎展示兵威。’這樣做大概會廢棄先王的 訓示,君王也會因此疲憊吧!我聽說那個名叫樹的犬 戎君主,敦樸地遵循舊德,始終專一地遵守荒服之禮 ,他恐怕是有抵御王師的理由了。” 穆王不聽祭公勸諫,于是發兵征討犬戎,獲得四 頭白狼、四頭白鹿而歸來。從這以后,荒服的邦國就 不再入朝見王了。
密康公母論小丑備物終必亡 周恭王在涇水邊游玩,密康公扈從,有三個同姓 美女奔嫁密康公。密康公母親說:“你一定要將這三 個美女獻給周王。三只野獸稱為群,三個人稱為眾, 三個女人稱為美。王打獵不會同時打三只野獸,諸侯 出行時遇三人則憑軾致禮,王不會娶三個同一族姓的 女人做嬪妃。粲,是美好的東西。三個美女同時嫁給 你,你有什么德行能夠承受?王尚且不能從同一族姓 娶三女,何況你是小人之類呢?德行細小而美物皆備 ,最終一定會滅亡。”密康公不愿獻出三個美女。一 年之后,周恭王消滅密國。
邵公諫厲王弭謗 周厲王暴虐,國人指責厲王的過失。邵公告訴厲 王說:“人民忍受不了您的政令了。”厲王大怒,找 來衛國的巫師,命他監察指責者。衛巫將指責者告訴 厲王,厲王就將其殺死。國人沒有人敢再說話。在路 上遇見了,只是彼此用眼睛看看而已。厲王大喜,告 訴邵公說:“我能夠止息指責了,國人不敢說話了。
”邵公說:“這是把人民的口堵住了。堵人民的口, 后果比堵塞大河還要嚴重。大河因壅塞而潰決,一定 會淹死很多人,堵人民的口也是這樣。所以,治水的 人要排除壅塞,使之暢流,治民的人要宣導人民,讓 他們說話。因此,天子處理政事,要讓公卿、大夫、 士奉獻諷諫詩歌,樂師向天子進獻樂曲,史官獻書, 小師進獻箴言,盲人朗誦諷諫詩篇,青光眼的樂師也 參與誦讀,各類工匠進諫,平民托人將意見帶給天子 ,左右侍衛大臣進陳規諫,天子的同宗大臣彌補督察 ,瞽史以天道史事教誨,師傅老臣修飭政令,而后天 子對各種意見進行斟酌,因此天子的一切行事才不至 于與情理相違背。人民有口,就如同土地有山川,財 富用度就是從山川生產出來的。土地有原、隰、衍、 沃,衣食才從此產生。人民用口發表言論,國家政事 的好壞才能體現出來。人民認為好的就推行,人民認 為壞的就防范,才能使人民的衣食財用大大增多。人 民先在心里考慮而后說出口,君王認為可行就推行它 ,怎么能夠堵塞呢?如果把他們的口堵住了,又能有 多少幫助呢?”厲王不聽。于是國人沒有人敢說話。
三年之后國人便把厲王流放到彘地。
……P3-7
還沒看,先收藏
都沒有包裝,而且書的硬殼都有折疊的痕跡,不知道是不是別人用過的,太不走心
經典,歷史的財富
非常實惠難得的好書
推薦這本書
書裝幀不錯,內容也很喜歡,物流還行
很好很好很好
好書!超值!字體大
傳世經典名著這一套書都還不錯,前期買的《周易》印刷、紙張,都挺好,內容錯誤也少,相信這個也不錯。
值得一看,整體感覺不錯,性價比很高
果然是傳世經典
這個版本的書,感覺各方面都不錯。。。。。
不錯,普及類讀物。
不置可否!
全譯本,屬于入門級讀物,印刷和內容都不錯,但不適合專業人士看如果加上韋昭的注就更好了。
書不錯,正面原文,反面白話文。簡體字橫排版本。要好好學習學習了。
寫論文做參考文獻用的,找到了需要的那句話。原文的字間距略小,譯文的還可以。必須贊一下,當當網太敬業了,過年期間下單,24號沒打到我電話,25號一上班就收到了。
各國的謀略盡收眼底,期待《戰國策》文白對照的出版。
書剛收到,快遞非常快,書包裝不太嚴實,書是硬皮的,但收到時發現書角都被弄卷了,下次要注意這個問題哦。
金典,經典,國學不能丟。終于不到四折拿下,非常滿意。收藏了,留待慢慢品讀。
感覺還不錯,挺好的。這本書很多很久以前就想買了。
中華書局傳世經典系列的質量都是沒得說的,我是先知道有這本書才來當當買的,書的質量還可以,就是沒有塑封,給人一種開過的感覺
非常好的一部書,中華書局出版的,質量品質絕對沒的說,值得收藏和細讀
前人對于歷史的記載,并非只是記載,而是為后人提供一種借鑒
國語是春秋時人物的言行記載,戰國策是戰國時人物的言行記錄。對比來看就知道孔夫子所謂的禮崩樂壞。
文白對照,是本書排版的亮點。中華書局的書值得購買,里面的解釋引證都是比較權威的。唯一就是某些生僻字沒有注音和詳細解釋。然小眚不掩大德。
只要知道《國語》是一本什么書的人,它的價值都無需多說。國語的版本不多,這個版本是比較好的。文白對照,方便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