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人物聚焦書系》是突出歷史照片和圖片資料的人物聚焦書。 都說眼下屬于圖像時代。此話頗有道理。且不說電視、電影、光盤等主導著文化消費和閱讀走向,單單老照片、老漫畫、老插圖等歷史陳跡的異軍突起,便足以表明人們已不再滿足于在文字里感受生活、感受歷史,他們越來越愿意從歷史圖片中閱讀人物、閱讀歷史。的確,一個個生活場景,一張張肖像,乃至一頁頁手稿,往往能蘊含比文字描述更為豐富更為特別的內容,因而也更能吸引讀者的興趣,誘發讀者的想像。
《凌叔華-古韻精魂》文字簡練、圖片豐富并且兩者相得益彰,深受讀者的歡迎和行家的好評。
《大象人物聚焦書系》采用了文圖結合,圖文并茂的形式,以簡潔的文字來闡釋圖片,以豐富的圖片來注解文字。那一幀幀名人的生活存照,那一張張舊時的珍貴老照片,正蘊藏著用再多文字也難以描述的內涵。如果光有圖片而無文字,這就成了"無聲電影",正是通過這些簡潔的文字來幫助解讀圖片,更能誘發讀者去想象,也更能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趣,讓讀者對人物有一種立體感,使人物更真實、更生動,更豐滿。有句話說得好:圖片是文字的眼睛,文字是圖片的心聲。本"書系"正達到了這種效果,文字因圖片而真實,圖片因文字而生動,兩者互為映照,相得益彰。
在寫作上,作者也擺脫了按人物成長為序的一般傳記式寫法的藩籬。借"聚焦"的形式,抓住人物生命中精彩、關鍵的鏡頭來凸現人物的性格特征,并結合內容需要,穿插傳主的有關言論和他人的評述,使人物多側面、多層次,生動形象地呈現在讀者面前。如讀《丁聰——畫卷就這樣展開》,作者以詩的意境先寫他與丁聰在深秋的一個雨天,到丁聰八、九歲時住過的老房子——上海老弄堂而引起的回憶為鏡頭,以電影蒙太奇回溯的形式,把我們帶入到丁聰老的人生世界中去。讀著文字,看著圖片,仿佛他們從書中走了出來,走入到你、我中間。我發現讀這套書感覺不錯,既可提高人們的素養和生活質量,又比較輕松且有興趣。
時代在飛躍。穿越歷史的長河,當我們回望世紀的家園,發現此"書系"中人物:黃永玉、梁思成、鄧拓、老舍、巴金、楊憲益、王世襄、丁聰等均為20世紀知識分子中的出色代表人物,均為時代文化的精英,"審視他們,實際上也就是在審視現實中的知識分子本身。""都是為了凸現歷史場景中不同人物的生存狀態。"(《總序》)本書能引起人們對歷史的反思,加強對現實的深思,以及對當代知識分子,特別是時代知識精英的關照。縱觀這些時代產兒一生的思想、生活和對藝術、對真理的追求,我們可以發現一個歸結點:他們均世事坎坷,一路風險,歷經磨難,但他們卻微笑面對,以一個智者的積極態勢和一顆平常心來迎接這些人生的苦難和艱蹇,在煉獄中化解痛苦,以一種藝術的快活方式適意生活,幽默達觀地揮灑自己絢麗多彩的人生。從中使我們頓悟出生命的真諦,吸收到一股新鮮的空氣,保持吾生一份安然和灑脫。特別是在我們閱讀那些珍藏幾十年的珍貴"老照片"時,正像看到一朵朵怦然跳動的生命火花。這些"老照片"是他們的生命中生動、精彩的部分,給人一種極強的視覺沖擊力。這使我們在讀懂這些人物所表達出的生命意義時會產生出特殊效果,會給人以深邃的時代追思、歷史的反思,生存的啟思,給人留下非常真實生動的深刻印象,從中清晰地看到了這些時代文化名人那種非常注重氣節、品行、學風、立身、做人的多姿多彩的魂靈和身影。也使我們更深層、更真實地窺視到他們那些于人、于學、于家、于國忠心耿耿、一腔熱血的內心世界。
讀"大象人物聚焦書系",定會給你以大啟迪、大感悟、大智慧、大裨益。
相關推薦:
大象名人自述叢書一(精選6冊裝)
大象名人自述叢書二(精選7冊裝)
延安四年(1942-1945)/大象人物日記文叢
緣緣堂子女書/大象人物書簡文叢
周思聰與友人書/大象人物書簡文叢
范泉晚年書簡/大象人物書簡文叢
蔡其矯書信集/大象人物書簡文叢
蕓齋書簡續編/大象人物書簡文叢
大象人物自述文叢:從維熙自述
蕭紅自述
袁鷹自述/大象人物自述文叢
蕭軍:自許多情歌慷慨/大象人物聚焦書系
蕭紅:寂寞而飄零四方/大象人物聚焦書系
茅盾:行走在理想和現實之間/大象人物聚焦書系
凌叔華:古韻精魂/大象人物聚焦書系
梁漱溟(亂世中特立而獨行)/大象人物聚焦書系
陳白塵:笑傲坎坷人生路/大象人物聚焦書系
傅光明,復旦大學中文系博士后,中國現代文學館研究員。1965年生于北京,1986年大學畢業。2005年,畢業于河南大學中國現當代文學專業,獲博士學位。著有《人生采訪者:蕭乾評傳》、《未帶地圖,行旅人生》、《老舍之死采訪實錄》、《出逃》、《生命信徒:徐志摩》等。譯有《古韻》、《觀察中國》、《兩刃之劍:基督教與20世紀中國小說》(合)等。主編《感悟現代名家經典小說》、《感悟現代名家經典散文》、《在文學館聽講座》系列叢書。編選《蕭乾文集》10卷、《林海音文集》5卷、《茅盾小說》、《老舍散文》、《論戰中的魯迅》等數十種。從2001年起,策劃、主持中國現代文學館星期義務演講——在文學館聽講座。
1
童年經歷對作家日后創作潛移默化的影響很大,凌叔華亦不例外。她的英文自傳體小說《古韻》(Ancient Melodies)就是以她的童年生活為題材創作的。甚至到了晚年,經常泛際于她腦海的仍是十歲以前的童年。
凌叔華的父親凌福彭是典型的舊式文人,清光緒年間,曾與維新派領袖康有為同榜中進士,并點翰林,家中一時是盛友如云。社會名流辜鴻銘、齊白石、王竹林、陳寅恪等,常到凌府聊天。她因嘴饞,常圍著邊吃茶點邊高談闊論的他們打轉,耳濡目染中學了很多東西。
齊白石、陳半丁教她畫畫,并送了她一箱子畫稿。辜鴻銘像私塾先生似的教她背詩,學英文。"那短短的一年,對我學英文的基礎確放了幾塊扎實的石頭,學詩,也多少給我一點健康的啟蒙。"
凌叔華出生在一個舊式文人的大家庭,父親共娶過四房太太。所以,凌叔華打小就見慣了姨太太為爭寵幸、地位而爭風吃醋。她的母親是三太太,生了四個女兒。姐妹們為不讓母親總受其他姨太太欺負,就立志要強。
對于女孩子讀書,父親最初只是抱著順其自然的態度。但當凌叔華的繪畫天賦顯露出來以后,父親開始視她為掌上明珠了。到凌叔華結婚時,父親居然把一個有著九十九間房舍大宅院的后花園和其中的二十八間房分給她做陪嫁。
因為凌叔華的外曾祖父是廣東的國畫大家,父親總巴望家里能有人繼承衣缽。這樣,家中惟一喜歡畫畫的凌叔華七歲時就正式開始拜師學畫了。她始終忘不她的及時任老師、專畫山水蘭竹的王竹林教她初學山水時所說的:"你學畫山水,及時得懂得山水的性情脾氣,等到你懂得它的性情脾氣到了家,你就會猜到什么時候它要笑,什么時候它發愁,什么時候它打扮起來,什么時候它就像生氣,什么時候它會假裝正經不理人。到你真的懂得山的脾氣,你就會筆瀟灑自然了。就算是畫的不照古人畫法,你也可以自成一家的。"隨著年齡、閱歷和畫技的增長,靈慧的她慢慢懂得,竹林師這"好玩"的話里,竟蘊涵著中國古代畫論的精髓論道。
凌叔華還先后拜過專山水的宮廷女畫師繆素筠和郝漱玉學畫。她記得郝漱玉師似乎是懷才不遇,學問很不錯,惟終日郁郁寡歡。但訓徒極認真,每天都讓她至少畫兩幅山水。有一回,凌叔華畫煩了,隨口說:"我看到過的山水全都畫完J,怎么辦呢?"郝漱玉慢條斯理卻意味深長地說:"哪會畫得完呢?"后來,凌叔華慢慢領會到"一山而兼數十百山之意態"的妙諦,并養成了愛山的癖好。即便到了抗戰時期,叔華隨武漢大學遷校四川樂山,尚有閑情雅致在面臨岷江的萬佛寺山上,自蓋了一座小樓。雖空中不時有口機轟鳴飛來,她卻能每日坐在小樓上對著入畫的山川,悠然地看書作詩作畫。"浩劫余生草木親,看山終日不憂貧"當時川中物價飚升,敵人逼境,人心惶惶。而凌叔華卻能終日看香山,心境坦然,這該感激那多情的山水在危難中的殷勤相伴。
凌叔華在寫于1943年11月的一篇散文《作家生活自述》里,描述過這種愜然自得的心境。
開篇便是一幅村舍儼然的現實水墨景致:"早晨坐灶下燒粥,偶然望到外面朝霧籠著遠近山頭,籬笆外的竹叢不知何時長出不少高高低低的新枝,已高出我們的房檐。籬外一片濕翠,暮著乳色的霧衣,另有一番可喜的景色。這時我不禁悠然吟哦石濤的詩`新長龍蓀過屋檐,曉云涂處露峰尖,山中四月如十月,烏帽憑欄冷翠沾`。這詩句好像為我此時作的。"望著朝霧初消的遠山近水,她會生出陶淵明"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心緒,忘掉操作的疲勞及物價高漲不已的憂懼。"我覺得最享福的是午后沏一壺茶,坐在萬綠叢中自由自在地讀我心愛的書;,寫我所要寫的畫,這是神仙帝皇該嫉妒的意境。我在這時常不禁油然漫誦石濤:年來蹤跡罕人世,半在山鄉半水鄉……我是個生有山水癖的人,戰爭原是該詛咒的,但這次神圣抗戰卻于我這樣幸福,使我有機會與山水結緣,我該感謝誰呢?"她這份對山的情感的依戀和寄托,在幾篇散文里十分精彩的描寫,像《登富土山》、《泰山曲阜紀游》,而最為人稱道的是她任教新加坡南洋大學時寫成的名篇《愛山廬夢影》,它分明是一篇愛山者的誓言。
對于凌叔華來說,"只要它有草木,以足令我心折了"歷數起來,她曾漫游或居住過的名山或不知名的山實在不少。P2-7
很喜歡
很好,值得閱讀
大約看了一下,還可以。
這個商品不錯~
仔細閱讀之后,感到這是一本極其難得的好書。
20世紀中國的名人
喜歡,喜歡,喜歡,推薦值得購入。多看書,少玩手機總是好的。
很好
好的
雖然買了很久,但還是要說,挺好的。
好寶貝很好,發貨快,大大地
插圖搞錯。
書很好!!
對陳西瀅的夫人以前印象不好,可以改變一下了。
很薄的一個小本本,書上有很多照片,只是,這本書和我想象中的有差距,我以為作者會深度解析凌淑華,并且附帶的有凌淑華的作品,結果什么都沒有。。。而且,書中照片的位置和前后文的內容不怎么符合。很喜歡這本書的名字,買回來就一口氣看完。這本書的優點就是照片很多,雖然是黑白的。排版,編輯有點亂,看著看著,找不著下文了。。。總的來說,這本書還可以吧。
有段時間超喜歡看林,徐,對應就把這本也買了。不怎么精彩。
本書詳細的述說了凌叔華的一生。很少有介紹她的書,這本不錯。
這是一本很不錯的書。質樸中又透著精美,內容翔實,資料豐富。里面有許多照片和凌叔華的畫,讓人耳目一新。淡淡的水墨畫,顯示了一個大家閨秀的蘭心慧質。讀這樣的書不累,甚至有些感動。我們在圖片中感受著歷史,感受著上個世紀許多人物的轟轟烈烈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