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書是劉海粟的研究生簡繁的新書。
曾經,他為自己老師劉海粟所寫的傳記《滄海》引起了巨大關注,也引起了巨大爭議。該書被認為是秉筆直書、黑白分明的名人傳記,也是一本真實展露大師生活狀態的奇書,簡繁也被認為是挑戰了傳記寫作基本規范的作者。《滄海》因秉筆直書劉海粟和徐悲鴻的恩怨引起爭議,由三卷本修訂為兩卷本。
多年過去,簡繁歷經了老師去世、師母去世、父親去世、女兒重傷等變故,開始對人生有了新的認識,對人性、親情、友情有了新的反思。他以自己與老友、著名畫家丁紹光的交往為主線,寫陳丹青、范增、史國良等一大批中國美術家在海內外的經歷,寫畫壇大師們的藝術和為人,更寫自己的一生。該書堪稱畫壇奇書,也是一本藝術家感悟人生的生命之書。
在簡繁眼中,"真實"自有定義,他向往一種澄澈的生活狀態,向往一種是非分明的境界。甚至,他向往事事都黑白分明。顯然,這是一種理想狀態,甚至是一種苛求……因而,簡繁的作品讀來很過癮,很有情感沖擊力,甚至有一種"揭秘"甚至"揭丑"的嫌疑,但是,這是簡繁眼中的真實,爭議或許是不可避免的……
《滄海之后》:當大師都是普通人的時候……丁紹光、史國良、范增、陳丹青……
聽國畫大師劉海粟的研究生簡繁"說真話","揭秘"美術江湖
這本書不止寫美術界,它寫人。秉筆直書。
這本書你或許不喜歡,但卻無法抗拒它的沖擊力!
奇書《滄海》原版重現!富爭議的人物傳記!書寫民國人物的"奇書"
簡繁,劉海粟一位研究生。著名畫家。中國畫壇敢于"說真話"的人。著有當代奇書、國畫大師劉海粟的傳記,三卷本《滄海》。后因種種原因,被刪改為兩卷。
滄海之后
——寫給大裂變時代的中國美術家
《滄海之后》目錄
第1章 家
第2章 墓園
第3章 一路行走
第4章 十里桃花
第5章 滄海揚波
第6章 北京城
第7章 蘭花花
第8章 臺灣女人
第9章 中國畫廊
第10章 及時雨
第11章 倒過來的凡高
第12章 歡樂頌
第13章 父親
第14章 回故鄉
1、此一時,作為范曾的座上客,廖春華的頭發烏黑透亮,梳理得一絲不茍,身穿黃紅相間的休閑毛衣,氣定神閑,光彩不讓范曾。
范曾的客廳正墻,堂堂正正地掛著他的六尺整幅《老子出關》。回到中國,他的"課本插圖"、"看圖識字"又有了眾多的知音,到他這里來的人大都認識中國字,可以通過他題寫的標題和說明,"識字看圖",讀懂他的畫意。
我一直對中國畫的題跋不以為然,質疑"畫之不足,題以補之"的傳統。書畫同源,是以書法的筆意和境界"寫"畫,不是表面地在畫上題寫說明文字。畫中有詩,也不是在畫上題寫詩句這么簡單。否則,"詩中有畫",難不成詩人給自己的每一首詩都要配上一幅說明詩意的畫嗎?很簡單的推理,如果凡高的畫作需要讀了附加的"題跋"才能明了畫意,他就不可能具有現在這樣人類性的影響力。對于不認識你的文字的觀者言,畫之不足就是不足,你題寫再多再精深的說明也白搭。中國畫如果連這個基礎性的問題都不能解決,如何跟隨經濟的騰飛,超越區域,感動人類,用華夏五千年文明引領世界藝術?
坐下。范曾拿過事先準備好的《大匠之路·范曾畫傳》,題寫:"簡繁道兄笑納"。我心說,你怎么可以稱我"道兄"?你父親是海老的學生,你是海老的徒孫,你應該稱我師叔才對。范曾把書送給我,明白地要求我給他"平反"。
我給海老做助手時,讀過范曾寫給海老的信,也代表海老給他回過信,知道范曾對海老頂禮膜拜,以海老"摸頭"為榮。此時,他為了反駁海老的批評,竟然居高臨下,從人到畫到歷史貢獻和地位,把海老徹底否定了。范曾說:"我邀請劉海粟舉辦`20世紀中國三大師聯展`這件事,是劉海粟造謠,子虛烏有!劉海粟無論是畫、字、文,現在的社會影響和將來的歷史地位,都不能同我范曾比!我不可能邀請他舉辦聯展,因為他不配!"
美人張羅了美食。范曾敬酒,勸菜,一再拜托我為他正名。臨別,鄭重給我一篇文章作參考,題目是《再談劉海粟和范曾》。文章寫的是范曾與其恭稱為太老師的劉海粟惺惺相惜的故事,引錄范曾在1994年劉海粟百歲生日時敬獻的賀詩:"劉海老百年壽誕,料極隆盛,謹額首以頌:恢恢大師,華誕百年;人中之瑞,藝中之巔;氣吞河岳,軒堂列仙;玉虬乘鷖,浮游三千;斯人與歸,共拂云天。此頌先生大富貴亦大壽孜。"文章說:"老先生看了賀詩,高興地說,過些時候我要和范曾一起舉辦畫展。這將是藝術史上的盛舉!"海老是否看到了范曾的賀詩,并"高興地說"了,我不了解。但文章說,劉海粟在彌留之際,叫身邊的人把范曾的賀詩拿出來朗誦給他聽,"老人聽后臉上泛起一層欣慰的紅光,也許他在期待著和與他一樣不能隱忍的后輩、他學生的有出息的兒子范曾一道舉辦祖孫同代的書畫展覽。"我一邊讀著,一邊便不屑地冷笑。
關于海老的死,我在《滄海》第三部《見證》第三章"疑案,不能說"里有詳實記述。海老的后幾天,瞞著師母、家人,在官派的協助下,傾力完成給國家主席的信。信發出之后,他就去世了。據師母夏伊喬說,海老死得蹊蹺。那晚,海老說,很累了,要休息。然后就睡了。平時在身邊照顧的幾個人,包括護士,全被撤換,師母也被勸回家休息。等師母回到住處未及更衣,醫院便來電話通知,海老不行了,正在搶救。師母即刻趕回醫院,海老已經搶救無效死亡了。
1994年8月7日《揚子晚報》以《很累了,要休息》為題,報道說:"8月6日晚上10點的時候,劉海粟平靜地對身邊的人說:`很累了,要休息。`之后就再也沒有說過話。"
8月9日新華社長篇新聞通稿《劉海粟在滬的后日子》,其中說:"在病中,劉海粟決定將他的主要作品和收藏,全部捐獻給國家。8月2日、3日,已經基本停筆了的他,用了整整兩個半天的時間,以宣紙毛筆,劇烈地顫抖著手,給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寫了一封四百多字的長信,表達自己對黨、國家和人民的真摯感情。8月3日下午,劉海粟開始咳嗽,并伴有高燒。8月4日發現下呼吸道和肺部感染。8月5日高燒有所減退。8月6日,咳嗽之后開始有些氣急,心跳加快,并出現了心力衰竭的癥狀,經過全力搶救,到下午4點病情有所緩解,劉海粟安然入睡。到了晚上8點,病情再次惡化。9時,從家里趕來的醫院院長王傳馥教授親自召集上海各大醫院的會診。上海市委常委、宣傳部長金炳華親自在現場督陣進行搶救。到7日凌晨0時38分,劉海粟終因肺部感染并發心力衰竭,搶救無效而去世。"
范曾以為死無對證,憑空杜撰,拉大旗作虎皮,同時又妄自尊大,辱罵海老造謠。我不可能為范曾"平反"。
2、丁紹光女兒從外面回來,帶回一本大型精裝畫冊和一份《北京青年報》。畫冊是陳丹青的《回國十年回顧展》。報紙頭版頭條是陳丹青的專訪:《回國十年,是夢想破碎的十年》。
打開畫冊,首先是陳丹青的光頭肖像照,他圓睜雙眼,透過鏡片深邃而冷酷地盯視著看他的人。然后近半本,是畫展現場照片和評論文章。畫展在中國國家畫院,由中國幾個文化藝術機構聯合主辦。政府官員、文化政要、藝術權貴、社會名流,盡數云集。場內場外,黑壓壓,水泄不通。這種場面在美國,即便是洛杉磯郡立藝術博物館這種世界的博物館,舉辦凡高、畢加索的世紀回顧展,也不曾有過。我瀏覽了評論文章的作者,全是中國時下掌門大腕。
在中國,陳丹青是少數能與袁運生相提并論的畫家。他是打倒""恢復高考之后,中央美術學院屆油畫研究生。""開始時,陳丹青剛進初中,他連中學都沒畢業,卻能被中國的美術學院破格錄取為研究生,決定因素,是他在打倒""之后屆全國美展上的一幅油畫《淚水灑滿豐收田》。畫面上,一組西藏農民站在豐收的麥田中,收聽去世的廣播,人物造型和油畫的表現力,是那一屆全國美展的高光。陳丹青的研究生畢業創作《西藏組畫》,更是震撼了中國美術界,奠定了他至今不衰的經典地位。
陳丹青與袁運生同期高調去美國,都定居在紐約,同樣開始輝煌隨后落寞,同期被聘回國任博士生導師。陳丹青在中央工藝美術學院,即現在的清華大學美術學院。但他與袁運生在美國落寞之后的定位和回國之后的作為,卻截然不同。
在袁運生畫展之后不久,陳丹青也到洛杉磯舉辦過一次畫展。他避開了華人社會和中國畫家,沒有知會任何中文媒體。極個別畫友聽說了,再小范圍通知。我去看了,在加州理工學院,極其冷清,一個下午,就我一個真正的觀眾。偶爾進來一兩個學生,胡亂掃一眼,就匆匆離開了。陳丹青展出的是他在美國的新作《吻》系列。表現北京那場風潮,存者吻逝者,醬油調子,像做舊的照片。老實說,畫得很不好,不見了《西藏組畫》和《淚水灑滿豐收田》的陽剛之氣和藝術感染,"油畫"本身也語焉不詳。與袁運生同樣"器官移植"不成功,陳丹青希望用所在國的價值取向和意識形態,消除主流藝術軀體的"排異性",未能如愿。陳丹青與華人社會和中國畫家刻意切割,他的洛杉磯畫展,卻是一個廣州美術學院畢業的中國同行幫他安排的。陳丹青的影響力,僅限于中國人。
回國之后,陳丹青以美國為藍本,挑戰中國的教育體制,高調辭去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博導,以老憤青的姿態談古論今,指點江山,活躍于講臺和屏幕。從畫冊里的作品看,陳丹青沒有再畫美國時的政治,而是專注于模特兒寫生,直接表現"人"。但我在他刻意擺設的青春男女身上,只見人物未見"人",看不到"中國"也看不到他"自己",而且畫得奶油味十足。與他的"初潮"《西藏組畫》和《淚水灑滿豐收田》的混沌磅礴已不能并論,就是與美國時的《吻》系列相比,也越見蒼白羸弱。陳丹青在美國十幾年,江河日下,境況慘淡。回到中國,在
……
作者把大師的衣服全扒光了,露出大師的大和小來,赤裸裸,靈肉畢現!你看他"一生波瀾壯闊",從康有為、孫中山、蔡元培……一直到吳昌碩、黃賓虹、朱屺瞻、王個簃、關山月、石楠、柯文輝以及教育界、黨政軍民學、洋人等等。此人既是頂天立地的好漢,開近代國人美術創作、美術教育之先河,大膽反全盤西化,反保守的傳統,主張中西融合的弄潮兒、大師、偉人、國寶;又是吹牛皮、放大炮、好大喜功、"老子天下!"既是東方畫壇的獅子,國際級的藝術大師,又是善于發現女人美、善于利用女人的"老不正經"的"色情狂",中國當代的唐·璜!他自己美滋滋地說:"我一生光這方面的事寫起來就不得了!"
——閻綱
對于任何一個生命,我們都無法進行簡單的是非評判。尤其是像劉海粟這樣的藝術大師,他所經歷的種種現實,他所感受的種種文化背景,以及他自身獨特的精神秉賦,都決定了他遠比一般人更為豐茂,也更為復雜。從某種意義上說,《滄海》寫出了劉海粟人性的另一面,甚至是與大師的稱號不相匹配的某種自私的、不光彩的一面,但我覺得這也正是一個真實的生命景觀。人的復雜就在于善與惡、美與丑、崇高與卑微的不斷廝打,簡繁寫出了劉海粟的這種精神狀態,不僅讓人感到真切,而且也讓人覺得鮮活。這正是《滄海》的魅力所在,至少給我們提供了另一種解讀劉海粟生命的精巧視角。
——洪治綱《生命是永遠解讀不盡的》
據說,上個世紀的中國美術界以徐悲鴻和劉海粟為坐標劃分陣營與流派。兩人纏斗了一輩子,至激烈處,互罵為梟獍之徒、蟊賊敗類!有種說法,徐悲鴻的死跟劉海粟有關,徐是像周瑜一樣,因為談到劉海粟,一氣之下激發了腦溢血。
讀完劉海粟的及門弟子簡繁所著《滄海》,厚厚兩大本、洋洋90萬字,縈繞著的是傳主劉海粟的感慨:"人世間啊一句話,陸離光怪!"
——子不語《一粟可見滄海》
在中國,說真話絕非易事,如果不分時機,場合和聽眾,極有可能吃力不討好,歷史上司馬遷等人就是活生生的事例,如魏征一樣善終的人太少了,大多數時候,甜言蜜語和阿諛奉承之詞更受青睞,逆耳忠言只能讓人徒增厭惡。乖巧者便"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就連巴金老人、韋君宜這樣以"講真話"著稱的文化名人,在其著作中也只說了部分真話。簡繁許是在美國呆長了,思維也不免帶上了西方人的方式。正因為如此,這套書才有了另一層重要意義——它或許能接近事實和真相。
——張弘《中國為什么不能產生畢加索、高更和梵高?》
作者把大師的衣服全扒光了,露出大師的大和小來,赤裸裸,靈肉畢現!你看他"一生波瀾壯闊",從康有為、孫中山、蔡元培……一直到吳昌碩、黃賓虹、朱屺瞻、王個簃、關山月、石楠、柯文輝以及教育界、黨政軍民學、洋人等等。此人既是頂天立地的好漢,開近代國人美術創作、美術教育之先河,大膽反全盤西化,反保守的傳統,主張中西融合的弄潮兒、大師、偉人、國寶;又是吹牛皮、放大炮、好大喜功、"老子天下!"既是東方畫壇的獅子,國際級的藝術大師,又是善于發現女人美、善于利用女人的"老不正經"的"色情狂",中國當代的唐·璜!他自己美滋滋地說:"我一生光這方面的事寫起來就不得了!"
——著名文學評論家閻綱
對于任何一個生命,我們都無法進行簡單的是非評判。尤其是像劉海粟這樣的藝術大師,他所經歷的種種現實,他所感受的種種文化背景,以及他自身獨特的精神秉賦,都決定了他遠比一般人更為豐茂,也更為復雜。從某種意義上說,《滄海》寫出了劉海粟人性的另一面,甚至是與大師的稱號不相匹配的某種自私的、不光彩的一面,但我覺得這也正是一個真實的生命景觀。人的復雜就在于善與惡、美與丑、崇高與卑微的不斷廝打,簡繁寫出了劉海粟的這種精神狀態,不僅讓人感到真切,而且也讓人覺得鮮活。這正是《滄海》的魅力所在,至少給我們提供了另一種解讀劉海粟生命的精巧視角。
——著名文學評論家洪治綱
我認為中國的文人、文化人都應該讀一下。這部書是二流的寫作,的構架,超的內涵,沒有經過雕琢的原生狀態。
——著名作家、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家劉醒龍
記得在《滄海》初版的研討會上,幾位評論家朋友都不約而同地肯定了簡繁的實錄精神,肯定他像劉海粟當年提倡的畫人體一樣,也把乃師扒光了來寫。正因為如此,寫出了一個活的,人性的,性格中充滿了矛盾、充滿了內在張力的劉海粟。
——著名評論家何西來(已故)
相當不錯非常喜歡
五星。
好。
很好
不錯 挺好
好書
書很好,不過最近當當的送貨時效讓人不滿意啊!明明說了幾號送到,確總是遲一天,雙十一都過去了眼看就要雙十二了,為什么還會這么磨嘰。。。
好書!!!!!!!!!!!
一本非常特別的書。有作者簽名可了解一個美術史上的一個重要人物
非常喜歡,送貨非常快,書質好!
買的簽名版卻沒有簽名!
不錯
好
質量很好 發貨很快
送人的
滄海既然買了,滄海之后也是要買的
很好的書,買來學習學習,里面內容不少啊
不錯的一本書,值得慢慢讀
六一活動入手,價廉物美!
不錯不錯。。。。。
很好很好很好。
還好還好還好或
退了……無簽名……
不錯,非常滿意,很喜歡
性價比高!滿意!
這個最愛。超出預期的可讀性。客觀的爆料書畫界種種。
先在人民文學出版社公號上看了書中的幾段文字,感覺筆力厚重,于是買了紙質書。
沒有簽名沒有章 買了本簽名版的書 都沒有簽名 我為什么不想換了?因為換了一次 還是沒有簽名 當當你媽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