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話劇表演藝術家于是之1950-1980年代的家信精選,從中可以看到老一輩知識分子做人做事的風貌。此次是于是之的家信次較完整的結集出版。2017年是于是之先生誕辰90周年紀念,此次出版更顯意義。
一個中國知識分子幕后人生
讓我們窺見一個時代的中國
于是之家書首次結集
夫人李曼宜親自編選
于是之,中國話劇代表人物,代表作《茶館》《青春之歌》《龍須溝》等,195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祖國劇團、北平藝術館、華北人民文工團演員;后任北京人民藝術劇院演員、藝委會副主任、副院長,中國文聯第四屆委員,北京市戲劇家協會主席,中國戲劇家協會第三屆理事、第四屆副主席,全國政協委員;在《青春之歌》《龍須溝》《駱駝祥子》《茶館》《洋麻將》等劇中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經典的舞臺藝術形象;其文學作品有《于是之論表演藝術》《演員于是之》等。
1950年代的來信
1951年的來信 / 3
1952年的來信 / 30
1953年的來信 / 44
1955年的來信 / 50
1958年的來信 / 69
1959年的來信 / 93
1960年代的來信
1960年的來信 / 99
1961年的來信 / 110
1962年的來信 / 149
1965年的來信 / 174
1970年代的來信
1972年的來信 / 191
1973年從馬鞍山的來信 / 196
1973年從河南濟源鐵礦的來信 / 201
1976年從湖南的來信 / 205
1977年的來信 / 212
1978年的來信 / 228
1980年代的來信
1980年代的來信 / 233
1982年的來信 / 239
1983年的來信 / 248
1984年的來信 / 275
1985年的來信 / 281
1986年的來信 / 289
1951年的來信
是之是在1951年11月至1952年3月到湖南去參加工作的。我和是之自1950年3月結婚后從沒分開過,這次他去搞,聽說要有半年的光景。我們要這么長時間都見不到面,還是及時次。當時,通知他出發的日期是11月2日,偏偏這時我們歌劇隊要去天津演出,我必須在10月23日離開北京,這樣無形中就把我們在一起的時間縮短了。記得我離京前夜,我們仿佛有說不完的話,千叮萬囑,好像從此再也見不到了似的,越想越傷心,竟然抱頭痛哭起來。次日清晨,兩人的眼睛都是紅紅的,相視又覺十分好笑,“革命者”怎么會這樣呢?我上路了。他送我到史家胡同婦聯門口,我們緊握雙手,告別了。那時,通訊很不方便,電話是打不了的,的交流方式就是寫信了。
我在天津時連續接到他三封信,其中談到了他出發前的心情:
今天(10月25日)上午開了歡送我們的會,我在會上想起(史家胡同)56號這所房子對我的培養,在我主持下送出去過許多人,今天大家要把我送走;我又想起解放前,我的小家庭中,母親每次送我的時候……我講話時鼻子都酸了。下午開了鑒定會。
在團中除擔任團組委外,尚被選為學習小組長。這兩天還是在聽報告學習中,我們11月2號始能啟程。
這可是我走以前的一封信了,估計在這以后十天半月之內互相通信的機會是不多的了。我現在是多想再看見你一封信啊!
明日中午即將離開這所“56號”,今天晚上簡直難于睡下,現在已超過12點了。
火車上要坐兩個夜晚、一個白天,始達武漢,好遠啊!多新鮮哪!
俺去也,此番一去,乃是把政策交給農民,完成反封建的任務,這不僅對農民有利,對誰都有利……
千言萬語道不盡這一個別情。民主婦聯門口雙手一握,再見就是半年。
在這近半年的時間里,他24小時不落地寫日記,但常常是給家中寫信時,日記便不記了。所以,他的家書也是他的日記,而那日記則是他心中的家書。
下面摘錄一些來信及日記:
1951年11月8日給家里寫來的及時封信
曼宜:
請你別怪我,到今天才給你寫信。我到這里以后,就是忙,天天的集體活動。你一定不放心了吧?我四日下去到武昌,我“跨過了奔騰的黃河長江”。
我去的地區已經有了改變,不是江西,而是湖南。你一定為我高興吧!但我自己現在已經顧不得那些了,我只怕在當中不能把農民發動起來,完不成任務。
我自己覺得在劇院當中我真像個寵兒,這一下放我出來,接觸這許多人,我開始覺得我不行了,我不只不是一個工作強的干部,我甚至覺得我工作能力是很弱的了。思想是已經開始有斗爭了,但我只要更虛心地工作,在工作中向別人學習,我還是有信心的。……
11月14日剛到常德的來信
我11日上午由武昌坐火車到長沙,13日晚又由長沙坐汽車到常德。我的工作地點就是常德專區了。這個專區位于湖南省西北部,是一個平原區。
我在漢口買了一塊油布,四萬兩千元①。在長沙又買了一把傘,一萬五千元,兩件東西一到常德就用上了。下了汽車就下雨,若無那油布雨傘,鋪蓋淋濕了那才難辦哪。
我在學習政策當中,想了解一下究竟下去具體怎樣,我就買了一本《太陽照在桑干河上》在車上讀完。丁玲同志這本書對我幫助很大的。我建議你在下鄉前好也讀完,“桑干河”和《暴風驟雨》對你學習和下去工作都有很大幫助。《銅墻鐵壁》好也能一讀,總之我們對農村的了解都太概念,好像那幾個階級都是各據一方,挑出旗子曰貧農、中農等等。其實不然,我們平日因受了抗美援朝的教育,對于中國革命的基本內容之一的反帝倒有了一點了解,但對反封建這一基本內容卻給忽略了,不懂得“人民民主專政”在許多農村中還沒建立起來。村政權在許多地方還被敵人所掌握。我們只概念地了解“大陸已全部解放”,因而沒有了對地主的敵情觀念。其實是與志愿軍在前方的工作一樣的,是與敵人面對面的斗爭啊!
我才懂得中國大部分地區都是農村,身為中國人而不面向農村,那他考慮一切問題都將是片面的,他就不容易懂得為人民服務的嚴肅意義。你覺得嗎?
我們這里的氣候,譬如我現在只穿那件舊藍絨衣和那條舊棕色絨褲,甚至還覺得有些熱。你們是否已經忙著生爐子。我這回走得也確實不近了,但我在路上注意到只有一條路就是全是農村啊!我們就知道天安門和王府井大街,其實那在中國是沒有多少的。考慮中國的前途不該從天安門和王府井的基礎上瞎想,應從農村的未來著眼。那樣才不會犯幼稚病。
你叫我在中做模范,這話一直鼓勵著我。放心吧!
我身上還有錢,夠用了。
每天晚上想你一次,你呢?再見。
吻你。
是之 11月14日上午8點常德
11月20日從大巖鄉玉皇村的來信
……現在希望你(迫切地)給我來信吧!……
現在我已經到鄉下了。我的工作地點叫大巖鄉玉皇村。今天是11月20日,昨天我們上午10點啟程,到下午1點半走了三十里路到達大巖鄉,行李由挑夫給擔,我們只兩個人買一竹扁擔,擔小件東西,原來一挑起來時,在農村中一走,還甚自得,也覺自己已經勞動了,走來走去,看挑夫一人擔兩個大行李,逐漸便慚愧下來了。
晚上過一小鎮,鎮中小學生和婦女,扭秧歌相迎,并尾隨送我們出鎮,喊口號曰“中央團來了,我們窮人,可以徹底翻身”。一群小孩,穿得確實破爛,——我熱淚盈眶。
……
原來我有一種不好的情緒(它是自私的),是希望你不能去參加,那我一回家你就在家里。但只經過昨天24小時的學習,我就覺得你一定要爭取去參加。因為在中能使我們把許多理論具體化起來。如中共中央對領導方法的決定中所談的“個別與一般相結合”“領導與群眾相結合”的兩條原則(《整風文獻》中有,是寫的),它們貫徹在整個的工作中,你下來以前也好讀一下。
你的信我大約要二十天以后才能讀到,或者需要的時間還要長一些,跟你我真是有說不完的話啊!
話劇團支部有什么新動態沒有?
你見到我信就趕緊寫回信來吧,屋里是否已經生火?我們這里中午穿絨衣、絨褲,還要出汗呢!
好了,我不再寫了,再見吧。
擁抱你,親愛的我。
11月20日上午
11月26日從村里寫來的信
曼宜:
你的回信我估計已經寫好,或已經發了,但我還沒見到,因離給你寫前一封信只三天。
昨天突然天降“雪子”(雹)刮大風,結果冷起來,南方屋子與我們的不同,五面透風,屋頂蓋一層瓦,四圍是木板泥坯,屋里點燈,都會被風吹熄。
我已經擔任工作了,在大巖鄉所屬的玉皇村當副組長,全村有四個干部組成一個小組搞。怎么工作呢?得“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先下去訪貧問苦,找幾個受苦最多的人進行教育,稱之為“根子”,然后再由他們去串聯,串聯好一批人,再訴苦,算剝削賬……都串聯好了才斗爭,把大惡霸斗倒,再劃階級。
團的工作,我任全鄉的宣教委員,并要在過程中建立青年團。任務也不謂不艱巨。
按目前工作情況估計我1月底很難回京。
昨天做夢,夢見你了。
……
現在我給你寫信又是三天了,我已搬到一家民兵家中來住。
工作已摸到頭緒,且已發揮作用,今天已經開始看到湖南農運考察報告的景象,茲錄日記一則——
“暴風驟雨將來的氣息已經開始嗅到,開完會我跟他們一起走,看他們好興奮喏!天地漆黑,他們縱聲談笑,一聲哄笑,撕破黑夜,天地已屬于他們的了。”
當他們興奮起來的時候,他們真是智慧啊,他們每個都是生氣勃勃。我們以往對農民受苦如牛馬的印象太深刻,他們的活潑我們知道很少。在剛才的會上我是體會到了,若陳獨秀者流在剛才的會上,也可能慌了手腳,認為事情不是照“本秀才錦囊妙計辦的啊!”——唏,可憐的秀才。
我這次從中央到大行政區到省到專區,到縣,到區,到鄉,沉到底,在村里工作下來,這樣才使我了解了中國。了解了新民主主義在中國建設到什么程度“為新民主主義徹底實現而奮斗”的一句話也確實不簡單哩!常住北京的人會覺得只有實現社會主義才過癮,大有“新民主主義我已沒什么干頭兒”之感!張嘴蘇聯,閉嘴蘇聯,蘇聯是有可學習之處,而且甚多,但我們要在現有基礎上提高,不能“老子一個人已是過著蘇聯生活”!
今天得到指示,叫我擔任全鄉的青年團組織員,負責全鄉在中的建團工作。好大的責任啊!放心,親愛的,有信心把這工作搞好,聽你話爭取做模范!
我每天寫日記,不落(LA)。回去我把這份日記獻給你讀,你一定有興趣讀完它!
等你來信,盼望急了,已經快一個月了,沒見到你什么。親愛的,一個月在我們是多長啊!只有我倆才懂得一個月在我倆之間的價值有多少。快寫信來吧!
吻你。
我 11月26日
11月29日來信
……
發現原來的工作中有問題,問題主要出在這小市鎮上(及時組),原來有兩個“根子”,一個“根子”覺悟不高,工作不主動,這問題倒還不嚴重,另一個“根子”解放前已經六年脫離農業勞動,基本上成分已是小手工業者,不夠根子的條件,這是原則問題,結果在工作當中果然表現了立場不穩。……
——這樣一個隊伍,怎能談與地主斗爭呢?但,對于這樣的問題,我們工作組重視得不夠,今天開了干部會才算把思想明確地統一起來。我們把工作重點放在二組,用二組帶一組,另外在一組中重點培養,使正風抬頭,把一組整頓好。
我們的組長原來是認為我們提議開這個會是沒必要的,表現得不耐煩,后來會開起來,有收益后,他馬上說“得到許多學習”。——這是人家的高貴品質,要是我,一定要“患失”一番,不會那么爽朗。
我可也別得意,一得意便要忘形,不要覺得在這事上我掌握了原則,其實人家也是早重視了這問題的。
李曼宜,你為什么還沒信來?你現在到底在什么地方?你還去不去啊,我已經給你三四封信了!——叫你打嚏噴!
經過今天的會議(特別是白天的全鄉干部會),我發現我來這里工作,一著手還不能先有系統地、有重點地了解情況,面對原來干部提不出問題來。工作都十天了才發現問題。這一方面是先了解情況而后開始工作的思想不明確,另一方面也是對了解不足,不知道該提哪些問題,再搭上有點不敢提問題,結果時至今日才發現問題。
……
1951年12月4日及5日的來信
曼宜:
我估計再有三天會見到你的來信了,臭孩兒,已經一個月零兩天了,沒見到過你的片紙只字啊,每天工作完了臨休息時也頗覺寂寞。
我在工作中已能起些作用,只可惜我的作用僅限于根據情況判斷問題,提出處理意見。直接與群眾做工作就困難了,我說話他們都聽得懂,但是他們一訴起苦來,我就不懂了,因訴苦中土話特別多。
我開始知道了封建社會中,窮苦農民的價值,他們過的不是人的生活。只說婦女現在有三個小孩子的很少,一般的都在三個以下,一個婦女生過十個孩子,現在只剩下一個女兒和一個病身體。
你身體如何,是否已經去醫院檢查過,到底有什么宿疾沒有?無論怎么節約你的病還是要治,這是合理的。因為身體是演員的生產工具。沒聽說工廠中節約捐獻,把機器都賣了的。
不要說看到你來信我高興,就是我在這里寫信我都高興,心中有一點慰藉。覺得我和你談著話了。——天,得哪天,咱們才能談著話啊,你說一句,我說一句的。
是不是你還在天津啊,別是你還沒接到過我的信吧?那才糟呢,那我要等多咱才能讀到你的信哪!我希望你信多寄點,隔五天就發一封才好。再告訴你我的通信地址是“湖南澧縣一區大巖鄉交楊區長轉于是之同志收”。
現在我們每月發十二萬元的飯錢,每頓飯到農民家去吃,吃完放一千元,所以每月只花六萬元。現在我錢是夠用的。這里也有土布賣,你說我回去時還要買些土布帶著嗎?
我估計這封信你將在12月15日讀到它。今天我不寫日記了。
吻我。
12月4日
對當當服務滿意
欣賞作者文筆洗練,買來學習和借鑒!
單位買的書,不錯。
非常喜愛的一本書
書真的還不錯
很好,真正的藝術家
感人的家書。于是之是會寫文章的。
質量非常好,與賣家描述的完全一致,非常滿意,真的很喜歡,完全超出期望值,發貨速度非常快,包裝非常仔細、嚴實,物流公司服務態度很好,運送速度很快,很滿意的一次購物
一直想買來著 很喜歡
貨已經收到,著實不錯
于是之是一位學者型的演員,非常難得。
于是之先生的家書是難得的文獻資料
非常地喜歡
書很好看很樸素很有年代感,文筆不錯,很親切很溫暖!
這是著名演員于是之家書結集,附有大量照片,可窺見當代中國知識分子幕后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