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漢字誕生起,便有了中國書法。人類一開始即按照美的法則創造世界,古老的甲骨文,青銅器銘文以其特殊的物質條件與筆法結構,留下了后世不可企及的美。后來者對書法美的追求有了自覺的性質,在書法中注入了前人沒有的藝術因素,但并不總是如通常說的那種不斷超越,更不是也不可能是的超越。
由于書法藝術自身的特點,歷來評價書法,時常使用過分抽象的、不確定的詞語。這一點,甚至可以說同中國語言習慣中的模糊性有著關連但是也同中國書法的抽象性分不開。再是歷來的書法史在談到某家某派時,偏重師承關系;談師承是必要的,但有時失于簡單化,陷入線性思維的模式。就其現實意義來說,不免束縛創造意識。如何多角度、多方位地研究藝術家及其作品,我們應當做得比古人更好些。我們要把特定書法家的全部活動看做是社會本質與書法本體的一個顯現。
當代書法進入了歷史上前所未有的局面。一方面是物質條件改變了書法賴以存在的書寫條件,另一方面,書法在有限范圍內呈現繁榮,倔強地生存。我們的立場無疑要做書法繁榮的促進派。當代書尖在面向時代與開拓未來的困境中從理論與歷史研究尋求啟發。這就必然賦予書法史以當代的性質。它不是任意改造歷史,而是由既往的歷史總結規律,探求新的生命,新的活力。
本書設計風格高幽大氣、形式與內容相得益彰,封面以特種紙、四色印刷、中國書法為基本元素,以大小不同的文學符號,傳統花邊紋樣及的分割面局,取得動與靜的平衡和諧,上下粗線穩定狂散的墨跡,左右細線與奔放的書法家形成對比性的烘托、擴張的整體效果。
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號思白。上海松江人。天才俊逸,少負重名。"性好書"`"無日不執筆"。近人馬宗霍以其以"云蛇云物,飛動腕指間,此書家最上乘也"。書法清晰流暢且善畫,當時以為"二絕"。因康熙皇帝偏愛其書法,親臨手摹。時有追逐功利者以寫董書為求仕捷徑
及時章 生平概述
時代背景
其人
交游
作為鑒賞家
客觀總體評價
第二章 藝術歷程
書法藝術
繪畫藝術
藝術思想
第三章 論藝摘錄
書法
書道
自評
附錄
常用印章
年表
主要傳世作品目錄
主要參考書目
釋文
非常好的書,比想象中的還好。在當當上買書成了一種習慣,不買不行,買少了也不行。
了解一下書法
非常好,喜歡,實惠。
老版圖書,值得回味。
這是明末清初的著名書畫家,這本書的設計大方、風格高雅大氣,形式和內容相得益彰,印制得也很精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