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劇作為中華民族最為的傳統藝術形式之一,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其演藝優美大氣,其流派紛呈多姿,其名家薈萃云集,其劇目豐富繁多,深受廣大人民喜愛,在國內外均享有極高的聲譽。
在當今延續傳統藝術經脈、弘揚民族文化、構建當代人文精神的大背景、大格局下,京劇得到了來自政府、民間的大力扶持,再度獲得長足發展。在全國各地,京劇大多擁有完善的專業劇團和演出場所,創作繁榮,演事興盛;京劇進入中小學課堂,孩子們對古老優美的京劇發生了興趣,產生了認知;各路媒體的大力傳播與推介,使國粹走進千家萬戶,傳遍四面八方……社會的大力支持,加上京劇藝術工作者的執著追求、不懈努力,當代京劇水準不斷提升,演藝名家不斷涌現,京劇觀眾不斷增長,京劇事業不斷發展,已成為當代社會文化建設、文明進程中的一種不可或缺的重要成分、一支歷久彌新的精神力量。
由中國城市出版社與北京原聲在線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共同策劃、編寫出版的《中國京劇人物叢書》,就是在如此大背景下、大格局中,又一次弘揚京劇藝術的盛舉。叢書緊緊圍繞中國戲曲"以角為主"、"以演為主"的首要美學特征,以人為本,以藝為本,選擇當代京劇各個行當的一批演藝名家,向讀者呈現出他們各自的藝術生涯、成長經歷、藝術造詣及其成果。其中,既有老一輩表演藝術家,也有正當盛年的臺柱精英,又有具有潛質的中青年演員。叢書以這種尊重傳統的理念、力求創新的做法,將傳記文學與京劇藝術有機結合起來,將生動的故事與華麗的演藝有機結合起來,將舞臺表演與文化鑒賞有機結合起來,將演員個人的藝術成就與當代京劇的整體面貌和取得成果有機結合起來,從而形成亮點、寫出特點、提出觀點,為人們感性與理性并重地了解京劇、感悟京劇、熱愛京劇,提供了一份精美的讀本,同時又為當代京劇藝術成果作了一定的總結,為未來京劇發展作了一定的思考,可謂其力深沉、其意深遠。
愿這套融文藝性、史料性與可讀性為一體的叢書,成為廣大京劇愛好者喜愛、收藏的文本。更愿越來越多的人們齊心協力,為當代和未來京劇藝術的繁榮發展作出積極的貢獻。
◎元生
北京原聲在線文化藝術傳播有限公司主筆,曾著有多部長篇小說、人物傳記文學等,是一個頗有責任感的作家。只因為非常喜歡京劇,深感國粹藝術的精深博大,深深敬佩那些在古樸大氣傳統文化中徜徉的京劇人,也深感京劇藝術要有多種形式向人們展示。于是,在一年的時間里,采訪撰寫了幾位當今活躍在戲劇舞臺上非常的京劇人物,為弘揚傳統藝術而不畏艱辛、做了一個作家應該做的事情,為京劇藝術傳承打開了又一扇窗口。
[引子]八千里路為你而來
第[壹]章姑蘇女兒初長成
第[貳]章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飲
第[叁]章橫空出世"小冬皇"
第[肆]章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第[伍]章瑜老板"瑜音繞梁"
第[陸]章波濤中的一葉扁舟
第[柒]章媽媽的光榮與夢想
第[捌]章為了京劇的明天而播種
第[玖]章真誠與努力,打動一代鼓王
第[拾]章書劍美玉兩相宜
[收場]陌上花開緩緩歸
[引子]八千里路為你而來
北京首都國際機場,剛出海關,他就被記者團團圍住了。光頭、一頂草帽、一件汗衫、一雙布鞋,滿臉歲月滄桑留下的溝壑,臉上漾著他標志性的幽默該諧的笑容。
他就是凌峰,臺灣著名電視制作人,三十多年前,是他首先撞開了海峽兩岸近40年的冰封,成為及時位到祖國大陸拍片的臺灣藝人。
那是1987年的深秋,凌峰以探親的名義來到祖國大陸,開拍《八千里路云和月》電視系列片,并親自擔任主持。拍攝時,他不僅將鏡頭對準祖國大陸的山川雄姿、風土人情,更關注人的命運,以人為載體,記錄歷史。那些日子,他在祖國各地奔波,從山清水秀的江南風光到嚴酷炙熱的漠北戈壁,北京、廣州、南京、蘇州、桂林、成都……處處留下了他跋涉的腳步。拍攝內容涵蓋人物、文化、古跡、風景、音樂舞蹈、雜技武術、民情風俗以及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他非常自信,認為這個系列節目不但具備了時代的意義,最重要的是通過電視能夠把已經隔絕了近40年的中國文化揭示出來,希望年輕的臺灣朋友能夠知道,海峽兩岸無論是文化還是血緣都密不可分。凌峰喜歡中國大陸女孩兒,特別是漂亮的女孩兒。作為他蘇州的驛站,蘇州美女早已聞名天下,那吳儂軟語的親切與溫柔,那窈窕淑女的俊秀,無不令許多男人流連忘返。他還沒有到蘇州,就已經打下主意,一定要以一位蘇州美女來做主題,一是反映這里的山水人情和風貌,再就是以獨特的山水之美,來襯托出蘇州美女的魅力。
在美麗的古城蘇州,蜿蜒幽深的小巷,有著謎一樣的景色,七里山塘河穿城而過,那兩邊古舊的房檐下,一扇扇木格子窗里,飄出委婉動聽唱評彈的余音。……
給老母親買的,老人很喜歡。
書挺臟的,比較舊!不過還有書簽~
物流贊,超級快!
整體感覺不錯
書內容很好,但質量太差,剛打開就散頁了
很喜歡的一位女老生。
余派老生王佩瑜從小的經歷不僅影響了自己,更加給讀者以激勵
記得90年代初的時候(那應該是王佩瑜進戲校前后吧,具體年份記不清了)在電視上看到過王佩瑜的演唱,那時候是一個標準的小姑娘打扮,齊耳短發,額前有劉海(但是在本書中沒有看到她這種打扮的照片)那是我第一次聽她的演唱,也是第一次看到小女孩唱老生,不過一下子就被她的唱所吸引了,以后一直就喜歡她的唱腔,可是以后就沒見到過她不穿戲裝的樣子,再看到她不穿戲裝的時候,已經是一副男生打扮了,本書中王佩瑜的女裝打扮我還是第一次看到,感到很新奇哦。我也喜歡她女裝的打扮,也覺得她在臺下應該恢復女兒身,就像孟小冬一樣。但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審美觀和處世觀,我們應該尊重她的選擇。
女裝的王佩瑜很漂亮,也挺有女人味,不知為何要弄成這樣?看著挺別扭的,如果是因為演女老生在生活中作男性打扮也大可不必呀,生活中的孟小冬多女人、多美呀!嗨,俺挺害怕看男裝的王佩瑜,更愿看女裝的王佩瑜。
是我很喜歡的書,被主人公的生平所感染,是勵志書,能讓人熱血沸騰
單沖著王老板,就該買這本書,而且有活動,果斷收藏。。。快遞還蠻快的
這是中國京劇優秀人物叢書系列中的一冊,這本書所寫的王佩瑜是一位姑蘇姑娘,她功老生,是一位女須生,目前已初露頭角,假以時日,可能又是一位“冬皇”,我們予以期待。
作為瑜迷,一直關注著老板。這本書也看了很久了,總是想著里面的內容大抵都熟悉了,拿到手才知道里面有很多故事還是第一次知曉,比如,系著圍裙做飯的老板也很可愛,凌峰來往大陸十年之間老板的變化等等~還是蠻有意思。
最近因為王老師喜歡上了聽京劇,才發現原來早就有寫她的書了。很不錯,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