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新民晚報》著名散文家、高級編輯秦綠枝63年前追蹤采訪京劇表演藝術家蓋叫天的系列文章的合集。
《采訪蓋叫天》一書,是著名記者、作家秦綠枝所著關于京劇表演藝術家蓋叫天的訪談、回憶文章合集。其中,主體部分是作者1952年至1953年用“王惟”的筆名在《亦報》和《新民晚報》上發表連載的《蓋叫天演劇五十年》110篇文章,這些文字篇幅不長,均來自對于蓋叫天的貼身采訪,記錄下了蓋叫天對于演劇的諸多意見和想法,也呈現出了蓋叫天演出、生活等諸多的實況。
秦綠枝,《新民晚報》原編委,副刊部主任,高級編輯,著名專欄作家。已出版《平凡的斷想》、《人生看戲》、《海派商人黃楚九》、《戲迷說戲》等。
回憶采訪蓋叫天——秦綠枝訪談(代序)1
蓋叫天演劇五十年:
一年到頭吃“三黃” 3
人還不如個雞 5
摔到路旁的小溝里 7
誰敢哼個“不”字 9
從小也學過老生的 11
對藝術不能有絲毫含糊 13
“刷”地一鞭子 15
“眼神”這一課 17
腿上的功夫 19
肚子餓不餓? 21
鞭子和棍子 23
花旦的美 25
初次出臺演《濠天關》 27
就這樣到了上海 29
坐有坐相 31
如何表現身份 33
從《打鼓罵曹》談起 35
腦筋放在戲上 37
那年他十四歲 39
就在臺子角一碰 41
我不能跟你多談了 43
初次到北京演出 45
可把人得罪了 47
不去就是不去 49
臺下那幾個人 51
料不到會有這一手 53
小子,別走?。?55
我就是不去 57
拿錢來買藝術 59
血氣化成毅力 61
真的翻身了! 63
咱們老頭子還有用 65
刀槍把子由簡到繁 67
誰又見過武松? 69
武松“醉了” 71
林沖這個人 74
中十年演的戲 76
側臥的彌勒佛 78
到永安公司去溜冰 80
成日成夜練習轉圈 82
孫悟空也要有架子 84
孫悟空的“意思” 86
“一身四絕”練兩遍 89
練戲與演戲 91
創造了一套劍舞 93
在窗檻一絆 95
腿骨真的又斷了 97
此刻還來得及 99
叫他試試看 101
終于又跨上了舞臺 103
我開心哪! 105
哪兩個身段? 107
知音越來越多了 110
從“鑼鼓點兒”聲中活過來的 112
偏不給你買了去 115
三個面部表情 117
就迷我這點身段 119
一段苦思苦索的過程 122
低頭過了一輩子 124
戲不老靠琢磨 126
“說到沒有做到” 128
“做到而沒有想到” 130
比方去殺贓官 132
對自己下狠心 134
功夫豈能荒得的嗎? 136
家里那一支香 138
沒有一分鐘的冷落 140
“亮相”的格局 142
眼睛朝哪里看? 144
楊四郎的自白 147
“云手”的四個據點 149
把演戲當作文章來做 151
賣力要看地方 153
武戲文唱和文戲武唱 155
要練有用的功 157
奉贈你四個字 159
一個平和的立正 161
三個不怕 163
安置了十八面鏡子 165
拉云手給小孩子看 167
練功以后默上一遍 169
不是輕而易舉的事 171
粗人說話直率 173
孫玉姣開門 175
鑼鼓的利用 177
鑼鼓不能去掉 179
你嚷什么呀! 181
“角兒”和“班底” 183
上了臺“從來不跑” 185
“家法”怎么拿 187
老十三旦的故事 189
任堂惠和武松 191
劉利華的形象 193
一霎那的驚恐 195
在“理”字下功夫 197
可貴的十五分鐘 199
大處著眼小處落墨 201
惡戰開始了 203
明月星光夜趟馬 205
在想象中畫了一幅畫 207
玩味不盡的小動作 209
胸脯上下一陣拍 211
摔了十二個“搶背” 213
謝虎這個人 215
新加了一場“夜行” 217
散戲之后就排戲 219
“唱好戲,好唱戲” 221
負責和負氣 223
只此一家的絕藝 225
“藝人”兩個字 227
此是江南活武松:
此是江南活武松 231
蓋叫天的腿 240
蓋叫天教孫兒練功 243
蓋叫天先生二三事 248
學到老的演員 ——紀念蓋叫天舞臺生活六十年 253
老的忘不了 260
老境凄涼蓋叫天 266
冷與傲 270
附錄/ 張大根
爺爺教我們學戲 275
湖光依舊 280
燕南寄廬貴客來 289
祖父的畫,父親的畫 292
后記:“悔其少作”的說明 297
非常好的一套書,紙張印刷都很好,而且價錢便宜,非常值得收藏
收到,覺得不錯
采訪蓋叫天,值得回味,好書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