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非要我描述我所認識的西摩,我會引用一位道教朋友的話說:“智者如玉——堅不可摧,卻閃著柔光。”我不知道能不能說西摩堅強如玉,但他的本性當然是堅不可摧的。他的思想廣博而精深,他的信念專一而清澈,深深地打動了我。他更打動我的是對目標的孜孜以求——有時直率得灼人,時??駳g般地慶祝人生和人性的轉折,把同情擴展到一切造物……
西摩和我都懷著五個方面的激情:對音樂的激情;對精神治愈力的激情;對教學的激情,即引導出他人心中美好的東西;對友誼的激情,即把友誼視作完整、能改造人的愛的形式;以及對動物的激情,它深厚而持久。我們都愛交際,都愛獨處,都警惕名望和成功的誘惑。當然,我們彼此迥異,各有各的人生使命,各有各的脾氣稟性,但我們的心靈卻被我們熱愛和尊重的東西連在了一起,無法泯滅;并且,我們面對面時,我們各自好的品性便會盛開,毫不矯揉造作,這種自然純樸迄今仍使我們驚訝,使我們謙和。我們都知道,我們從對方獲得了我們人生的一份快樂的禮物,而正是這種互相感激,使我們能從我們友誼不可思議的開始,就毫無羞慚地彼此敞開了心扉。
——作者 安德魯?哈維
這本書不僅是為音樂家、音樂院系師生和古典音樂愛好者所寫,而且是為所有苦戀藝術、篤愛人生的人所作。本書展示了兩位老者對藝術和人生的感悟,他們對音樂、友誼、家庭、教育、信仰、死亡等人生各方面都有發人深省的真知灼見。因此,無論是藝術門里還是門外的人,無論是狹義的還是廣義的藝術家,都可能與本書有緣。與本書有緣的人自會領悟它的價值,也會參照它的指引,找回迷失的自我。
——譯者 肖聿
西摩 伯恩斯坦以難以想象的坦誠、直接地與《西藏生死書》的編者安德魯 哈維談論自己、父母、家庭和師長朋友,談音樂和音樂教育,寬厚又不失鋒芒,直擊事物的本質。我一邊看一邊想要把這本書要推薦給那些好友:喜歡音樂的小朋友和談得來的老朋友。
西摩 伯恩斯坦:美國鋼琴家、作曲家、教師。他是演員伊桑?霍克執導的紀錄片《西摩簡介》的主角。他是美國乃至全球最受追捧的工作室領導人和鋼琴導師之一,也是多產的作曲家,其作品包括為各個程度的學生編寫的教學材料,也包括最復雜的音樂會樂曲。作為客座藝術家,他持續與一些室內樂團合作演出,并定期擔任國際音樂比賽評審。他在紐約市開辦了私人工作室,也是紐約大學音樂與音樂教育系的兼職副教授。2004年,他獲得了雪蘭多大學(Shenandoah University)的名譽博士學位。
安德魯 哈維:國際知名詩人、小說家、翻譯家、神秘主義學者、精神導師。他撰寫、編輯了30多本書,包括暢銷書《希望》(The Hope)和《西藏生死書》(The Tibetan Book of Living and Dying)。他任教于牛津大學、康奈爾大學、霍巴特暨威廉?史密斯學院(Hobart and William Smith Colleges)、加利福尼亞整體研究學會(California Institute of Integral Studies)、創造靈性大學(University of Creation Spirituality,)以及美國的多個靈修中心。他創立并主持了神圣行動主義學會(Institute for Sacred Activism)。
及時部分 開始交談
1.影片:意外之喜
2.影片:八十八年后的一夜成功
第二部分 音樂
3.音樂的魔力
4.音樂與暗影
第三部分 家庭
5.原諒或不原諒
6.神圣的和不那么神圣的女性
第四部分 間奏曲
7.創造性、孤獨和愛己
第五部分 教學
8.授受之謎
9.教師:克利福德爵士
10.日常教學實踐
11.舞蹈
尾聲 尊重生活
鳴謝
用音樂感悟人生,引發人們對于藝術和人生的思考,文中體現了他們對于音樂、藝術、友誼、家庭、教育、信仰、死亡等人生各方面的真知灼見,發人深省,通過讀這本書,領會到人生的價值,并指引我用更加平和的心態去面對人生,遇見西摩·伯恩斯坦,遇見更好的自己。
在彈奏古琴的時候,高山流水,或小橋人家,或庭院修竹,或細雨纏綿.......隨意的表達著自己豐富的思想感情和人生境界。我們也可以帶著一把音質不錯的古典吉他,在樹林里,小河邊,花叢中,.......隨意彈奏出自己對人生的理解和情感。這不就是即興嗎?
面對任何一種生活,哪怕是烹調一塊雞肉你都能懷抱尊重生活的態度,你的人生就會像西摩·伯恩斯坦一樣豐贍——這哪里只是一本暢談音樂的書?分明是一本從音樂出發漫步到人生各個角落的啟悟書。這樣的一本書,真的推薦看看。
非常滿意,很喜歡
人丑多讀書!
真誠推薦此書??戳艘恍闼伎甲约喊耸鄽q還能把自己喜歡做的事當做一種信仰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