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投資大師鄧普頓倡言引導其事業發展的人生原則。全書共有21一個方法,濃縮了鄧普頓一生的智慧與感悟,這些成功之道讓他本人以及很多人終身受益,相信還會讓更多的人受益。
鄧普頓被譽為全球智慧、受尊崇的投資家之一。他被美國《福布斯》雜志稱為“全球投資之父”及“歷成功的基金經理之一”。
鄧普頓一度是世界上富有的人之一,但他把大部分財富都捐贈了出去。鄧普頓把自己的工作看做投資者對他“神圣的信任”。
《鄧普頓金律》濃縮了鄧普頓一生的智慧與感悟,讓他本人以及很多人終生受益,沒有理由不讓你受益。
約翰 馬克斯 鄧普頓,1912年11月29日出生于田納西州中部小城溫徹斯特,自小家境貧寒,但憑借優異的成績,依靠獎學金完成在耶魯大學的學業。之后,他在牛津大學繼續深造,獲得羅德斯獎學金,并在1936年取得法學碩士學位。后進入紐約的Fenner & Beane工作,也就是如今美林證券公司的前身之一。
1937年,大蕭條低迷的時候,鄧普頓成立了自己的公司——Templeton, Dobbrow & Vance。1968年,公司更名為Templeton Damroth并被轉售。同年,鄧普頓再次建立了自己的鄧普頓成長基金。
在之后的25年中,鄧普頓創立了全球較大、最成功的鄧普頓共同基金集團。到1992年鄧普頓退休的時候,基金規模已經有220億美元。1992年他將鄧普頓基金賣給富蘭克林集團。開始了他十多年的慈善事業。
鄧普頓是一位虔誠的基督徒,長老教會的會友,除了在投資的理論和實踐方面獨樹一幟外,他擔任著名的普林斯頓神學院董事長達42年,并擔任董事會主席達12年之久。
2008年7月8日去世,享年95歲。
金律1 12條人生法則
世間萬物都要受萬有引力的作用,都遵循一定的自然規律。此外,這個世界也一定存在一些心靈法則是我們必須要遵守的。這些人生法則就是指引我們追求幸福的燈塔,就好像在繁忙的十字路口一定要聽從紅綠燈的指揮
金律2 善用你所擁有的
與那些留給孩子們大筆物質財富的父母相比,教導孩子如何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得成功與快樂的父母,他們的智慧更為偉大
金律3 助人就是助己
偉大的事業并不是要把自己塑造成可望而不可及的圣人,而是在幫助他人發展才能的過程中,不斷幫助自己,提升自己
金律4 美德清單
將你認為最重要的美德排在及時位,然后按照各種美德在你心目中的重要性對它們進行排列。相信沒有兩個人排出的美德清單是相同的
金律5 在工作中獲得快樂
金律6 在負面中尋找正面
你可以因為玫瑰花叢有刺而抱怨,也可以因為玫瑰花叢有花而欣喜。這取決于你從哪個角度看待它
金律7 在工作中自我投資
勞動能帶來榮耀,工作則是靈魂的良藥。工作不僅僅是你生活的一部分,沒有工作,你一無所有金律1 12條人生法則
世間萬物都要受萬有引力的作用,都遵循一定的自然規律。此外,這個世界也一定存在一些心靈法則是我們必須要遵守的。這些人生法則就是指引我們追求幸福的燈塔,就好像在繁忙的十字路口一定要聽從紅綠燈的指揮
金律2 善用你所擁有的
與那些留給孩子們大筆物質財富的父母相比,教導孩子如何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得成功與快樂的父母,他們的智慧更為偉大
金律2 善用你所擁有的 在40多年投資顧問的職業生涯中,鄧普頓親眼目睹了許多子女繼承了父輩們的大筆財富后,不但沒有一勞永逸,反而引發了很多的問題。他非常認同賓州的創建人威廉?賓(William Penn)所說的:與那些留給孩子們大筆物質財富的父母相比,教導孩子如何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得成功與快樂的父母,他們的智慧更為偉大。
鄧普頓的眾多客戶都用親身經驗證明了,繼承遺產和獲得快樂之間沒有必然聯系。相反,在很多情況下,遺產的繼承是弊大于利。因為物質財富的輕易獲得往往會導致不正確的價值觀,使受益人不自覺地產生優越感。遺產繼承的較大功能是削弱人們努力奮斗的意愿,因為他們沒有經過辛苦打拼就收獲了榮耀。
鄧普頓認為父母從小就要培養孩子們自力更生的能力,也許你需要花很多時間和精力,甚至還需要想象力,才能為一個6歲的孩童提供他力所能及又創造價值的事情,但千萬別放棄,因為由此帶給他的榮耀感是再多的財富也無法換取的。在鄉下,你可以讓孩子照看水果攤,或者自己種植葡萄再賣給雜貨店,或者回收廢品。而在都市,你可以讓孩子參與社區服務,為大家提供方便。
鄧普頓的童年就是在鄉下度過的。他覺得在那里長大的孩子,在今后的生命歷程中很少有人生法則的困惑。因為他在很小的時候就幫家里種田養家畜,幫忙洗衣做飯,分擔家庭責任,這使得他們比都市里的孩子早熟,對于前面提到的人生法則也有比較切身的理解。
和現行的心理學觀點不同,鄧普頓認為在很多方面,孩子其實是成人的縮影。他們渴望獨立自主。但母親為了讓孩子能早點休息而代他完成作業,以為是在幫助他,其實是害了他。也許第二天這個孩子會得到老師的表揚,但從長遠來看,教這個孩子如何合理分配時間遠比替他包辦更為意義重大。因為榮耀感和自信心只有通過個人的努力才能獲得,如果那位母親在孩子的學業上沒有給予正確的指引,那么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這個孩子需要花更大的代價補上這一課。
Plan1中有一條是師從他人。他人身上總有值得你學習的優點,也有值得你借鑒的經驗教訓。有一句東方諺語這樣說:“如果你希望別人看到你的優點,你就要先認可別人的優點。”你可以在校園內、職場上甚至自己家里尋找那些快樂的人,挖掘他們快樂的秘訣。用心體驗是成功開始,因為你正在辨別和學習他人的智慧及經驗教訓。
學習是一生的事業。鄧普頓有一位高中時代的朋友,自從畢業參加工作后就再也沒有讀過一本書。他把業余時間全部花在了看電視、看電影、釣魚以及打獵上,自然也就不會想著去充實自己的精神世界。40歲的他并不比16歲時更有知識和修養,白白虛度了幾十年的光景。浪費生命絕不是成功的生活方式。
其實,我們從社會學到的遠比在學校學到的多得多。只有離開學校這座象牙塔,我們才能接觸到外面的世界,才能體驗真實生活的方方面面。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標準,只有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才能以更成熟的態度,更豐富的閱歷檢驗從書本中學到的理論知識,才能以更深刻的理解力消化書中蘊含的信息。
鄧普頓在90歲高齡的時候,依然每天制定新的學習計劃。活到老,學到老。不要虛度任何一分鐘,要抓住每一個學習新事物的機會,提出新的見解,隨時去體驗新的事物、感受以及想法。當你乘公交車上班時,注意觀察周圍的乘客,你就會發現大多數人僅僅是坐在那邊,什么都不干。他們在思考什么重要的問題嗎?抑或在計劃今天要做的事情?但極有可能他們只是讓時光白白流逝,并沒有充分利用。
但那些成功人士,肯定不會讓這公交車上的每分每秒白白流逝。他們會利用這點時間看書、讀報,或者收聽咨詢。或許只是通過公交車上的談話你就能相當地分辨出誰更有可能成功,而誰又注定碌碌無為。假如你聽到某人這樣說:“他說……然后她說……他說……”那么你基本上可以斷定他并不屬于努力爭取成功的人;假如有人這樣說:“我昨天學到……而我今天計劃完成……”那么他已經踏上了邁向成功的道路。
除了注意觀察,成功人士也具備勤問問題的好習慣。隨時問自己:“我能從對方身上學到什么東西?”這個習慣可以讓你挖掘對方感興趣的事物,然后提出相關的問題。這樣做的好處是:不僅可以投其所好,取悅對方;同時自己也可以學到新的東西。
此外,成功人士更多的是征求意見,而很少提供建議。鄧普頓年輕時就得益于此。大學畢業后鄧普頓進入德州達拉斯的國家地球物理公司(National Geophysical Company)工作。他很努力地工作,每個月至少主動找老板一次,并請老板對他的工作提出改進建議。這樣不僅可以讓鄧普頓在工作上更為出色,也能讓老板了解他努力上進的態度。不到一年,他就晉升為該公司的財務副總監了。他能快速晉升的關鍵就在于勤問的態度。
“假如你是我,你會怎么做?”這個問題是成功的墊腳石。因為通過這個問題你不僅可以獲得有啟發性的建議,同時還可以讓人覺得你是一個有上進心的人。
如果想比別人更成功,你就必須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時間,涉獵更多的知識。不論是在機場候機,還是乘坐地鐵,或者是你提早到了約會地點,都別忘了隨身攜帶移動圖書館。那可以是你正在參與的工作,也可以是分析時事的報刊,或者只是一本升華心靈和拓展知識的圖書。這種隨時隨地的學習可以讓你的努力事半功倍。
如果想要更容易地獲得成功,那就為自己樹立人生榜樣。在這一點上,鄧普頓認為自己是最受幸運之神眷顧的人。他出生在美國田納西州溫徹斯特鎮的一個小康家庭。父親哈維•麥克斯韋•鄧普頓(Harvey Maxwell Templet)雖然未接受過高等教育,但是憑借自己的努力考取了律師資格。然而在一個不足2000人的小鎮,單靠律師工作是無法維持生計的。這時父親的創業天賦得到了充分展現。他創辦了一家軋棉廠,有時一個季節能生產2000捆棉花。雖然一捆棉花只能賣2塊錢,但這足以維持我們家一整年的開銷了。
這只不過是個開始。父親是個百分百投入的人。他的軋棉廠發展成為棉花倉儲企業。之后父親又涉足肥料零售業,后來又進入紐約及紐奧良棉花投資,收益頗豐。鄧普頓當時年紀還小,但對那些投資買賣的故事已經表現出很強的興趣了。這讓父親也感到驚訝。
除了棉花生意外,父親還是好幾家保險公司的經紀人。在田納西州農業經濟的起起落落中,他很敏銳地捕捉到獲利的機會:若農場因拖欠不動產稅金而被拍賣,而價格又非常低廉,他就會毫不猶豫地將它買下,并在數天之后將農場轉售,從而獲利。
鄧普頓從小就耳濡目染父親的事業,親眼目睹許多農民在拍賣中失去他們的土地,所以他對債務風險有著強烈的危機感。但父親的事業所蘊含的刺激和潛在利益,也增強了他躍躍欲試的決心。
到了1925年,除了軋棉廠、法律工作及其他業務外,父親還擁有了6座農場。此外,他購買了大量低價木材,雇用閑散工人,在自己日漸擴大的土地上建造了20余間房屋,以每月2~6美元的價格出租。這些成本在200~500美元的房屋,為父親創造了豐厚的利潤。
鄧普頓的父親通過自己的智慧和努力,在困難時期為家人創造了較為寬裕的生活。當然以大都市的標準,他們的家庭不算富裕,但是在整個郡他們是第二個同時擁有電話和汽車的家庭。而對于鄧普頓,則從父親那里繼承了有創意的“財商”,并學到了通過自己的努力創造機會獲得成功的方法,這成為他日后發展的重要財富。
當然,父親只是鄧普頓的半個榜樣。另外一半則是他的母親。
母親薇拉(Vella)對他而言是另外一個截然不同但同等重要的典范。以那個年代的標準來看,母親算是受過良好教育的女性。她從溫徹斯特的文法學校畢業后,在溫徹斯特師范學院學習了7年的數學、希臘文及拉丁文。和父親一樣,母親的興趣也很廣泛。雖然受過良好的教育,有知識分子的氣質,但她也很喜歡飼養家禽家畜和種植農作物。比如養雞、養豬及養牛,種桃樹、玉米、櫻桃及青豆。他家的餐桌上總會出現各種新鮮的蔬菜、水果、肉類及乳品。
童年的鄧普頓總是和哥哥一起跟在母親后面忙這忙那。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四歲的他學會了人生的及時本“生意經”。剛開始的時候,他發現只要花一點點功夫,就可以獲得免費的種子,然后把它們種在母親的花園里,并把結出的豆子賣給附近的小商店,獲得了可觀的收益。于是他就想自己賣農產品賺錢,母親也同意他經營這樁“生意”。但是來自外界的建議和教導使他的創業計劃不幸夭折。不過鄧普頓已經立下獨立自主的決心了。
年少的鄧普頓從父親那里秉承了經營的天賦,這無疑是父親留給他的寶貴遺產。但是讓他在經營才能和人生價值之間達成平衡的則是來自母親的影響。正是從母親那里鄧普頓知道了人格內涵才是決定成敗的關鍵。母親和姑姑從小就教導他如何用高尚的思想引導正確的行為。她們一連好幾年都為了一位兼職牧師的薪水而到處去籌款,目的是維持教會的正常營運。鄧普頓往往被冠以“投資天才”的美譽,這很大程度上也得益于母親和姑姑用自己的智慧和善舉給幼年的他上了一堂有價值的課——通過不同的渠道募集資金,用以幫助他人。鄧普頓的成長背景很好地說明了人能夠長保富有的秘訣,那就是賺錢、助人。
成功不是靠繼承的遺產,而是通過自己的努力爭取來的。雖然和很多人相比鄧普頓有一個較好的起點,但是成功之前那漫長的奮斗之路是一樣的。鄧普頓所在的行業,每天都有公司倒閉、個人破產,他也是經過不斷的失敗和成長,才有資格加入成功人士的行列。
這個商品不錯~
這個商品不太好
書很舊,可能是最后一本了吧
還不錯!值得購買!
不好意思評價晚了,非常好的店家,東西很喜歡!
很好的賣家。謝謝嘍。下次再來哦
很好
很好
好
哈哈哈
有技術性的東西,思路清晰,內容很好,對工作有幫助。快遞快,服務好。當當網國內最好。
質量好,速度快!
長久嗎?
鄧普頓爵士的作品
跟鄧先生學習
很好,值得買!
紙張很好!
全書共有21一個方法,濃縮了鄧普頓一生的智慧與感悟,這些成功之道讓他本人以及很多人終身受益,相信還會讓更多的人受益。 值得推薦的好書!
簡介商品名稱鄧普頓T金律——個成功和快樂之道【作者】約翰·馬克斯·鄧普頓,年月日出4生于田納西州中部鄧普頓金律——21個成功和快樂之道鄧普頓倡言引導其事業發展的人生原則。全書共有一個方法,濃縮了鄧普頓H一1
客觀的說,這是一本教人怎樣做人,做事。而非教你炒股。
金玉良言,實踐總結。但是要把理論化成實踐,更多的還是要靠自己的悟性和性格。
偉大的人的精神境界是不一樣,我們和他們比相差太遠,還需要努力.
認真拜讀,感謝大師級人物賜教交易大師的著作 不能不好好學習幾十年的 經驗
了解頓普頓思想的一本書,書籍容易攜帶,適合經常閱讀
原以為這本書就是說教,主要是看著鄧普頓的名字買的,但是逐漸喜歡上了這本書了。
鄧普頓作為白手起家,事業、人際、品格、健康、信仰實現人生全方位成功的智者,將人生經驗的成功之道精練地總結出來,供給愿意遵循規律從而也能夠取得成功的人們原則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