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免费精品视频,男人的天堂在线免费视频,成人久久久精品乱码一区二区三区,高清成人爽a毛片免费网站

在線客服
張大千傳圖書
人氣:54

張大千傳

本書以真實性為基礎,忠實、詳盡、完整地披露了張大千先生一生的生活道路與藝術歷程,揭示了他從普通草根成長為藝壇宗師的成功奧秘。
  • 所屬分類:圖書 >傳記>藝術家>美術家  
  • 作者:[李永翹]著
  • 產品參數:
  • 叢書名:--
  • 國際刊號:9787515307640
  • 出版社:中國青年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4-08
  • 印刷時間:2014-08-01
  • 版次:1
  • 開本:大32開
  • 頁數:--
  • 紙張:膠版紙
  • 包裝:平裝
  • 套裝:

內容簡介

張大千出身貧寒,少年時就飽受苦難。長大后曾當過土匪,因愛情又做了和尚。家庭破產后被迫賣畫,從此成了職業畫家。青年時深研石濤、八大等人,極力倡導復興中國古典精華,其仿作顛倒了國內外專家。同兄善子開發黃山,被稱為"中國近代黃山畫派始祖"。作為中國山水畫的突出代表,與溥儒并稱為"南張北溥",成了中國山水畫的一大標桿。抗戰時堅持民族氣節,誓死與日寇斗爭到底。中年時遠赴敦煌戈壁,不辭艱辛,不計代價,苦苦面壁,使得敦煌藝術寶庫轟動了全世界,從而拉開了中國現代科學保護與研究石窟藝術的偉大序幕。抗戰勝利后,在全國各地頻繁辦展,大受歡迎,被畫壇譽為了"畫中李白"與"中國畫仙"。1950年赴印度展畫,從此將中國傳統文化全力推向世界。晚年在海外僑居期間,高舉中國文化藝術大旗在各地宣揚中國文化,被稱為了"中國文化大使"與"東方之筆",并與西畫泰斗畢加索被國際藝苑贊譽為"東張西畢"。又獲得了"全世界當代及時大畫家"的崇高稱號,在五洲四海高歌猛進,叱咤風云。

編輯推薦

本書以真實性為基礎,忠實、詳盡、完整地披露了張大千先生一生的生活道路與藝術歷程,揭示了他從普通草根成長為藝壇宗師的成功奧秘。本書立意深刻、內容豐富、系統、翔實、情節感人、圖文并茂。其圖片絕大多數系首次發表,難得一見。設計、裝幀、印刷精美。全書深具歷史、藝術、科學價值,具有學習、欣賞、收藏價值,是一部傳世的人物經典傳記。

作者簡介

李永翹,重慶人,學者、作家、書法家。1962年畢業于重慶南開中學,1967年畢業于西安交通大學,四川省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已在國內外出版有《張大千年譜》《張大千畫語錄》《張大千詩詞集》等各種專著、譯著達三十多部,發表有各類文章三百余篇,被稱為"張大千研究首席專家"。

目錄

目錄

及時章秀麗小城中的清貧之家

第二章張正權一家的種種磨難

第三章張正權顯出了繪畫才能

第四章辛亥革命前后的張家

第五章進重慶求精中學讀書

第六章被迫當了土匪的師爺

第七章張正權出家當了和尚

第八章開了平生的首次畫展

第九章與二哥共同開發黃山

第十章住進了蘇州網師園

第十一章"南張北溥"聲震全國

第十二章面臨生死的巨大考驗

第十三章萬里輾轉終于回家

第十四章為赴敦煌犧牲慘重

第十五章苦苦面壁三載春秋

第十六章敦煌旋風刮遍全國

第十七章抗戰勝利舉國狂歡

第十八章白云悠悠永離故鄉

第十九章印度之行感觸良深

第二十章舉家遷移遠赴南美

第二十一章僑居巴西建"八德園"

第二十二章離開巴西移居美國

第二十三章心懷祖國永戀故山

后記

在線預覽

被迫當了土匪的師爺

1.重慶即將成為戰場

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凱不顧全國人民的堅決反對,悍然宣布實行帝制,宣告自己"順天承運,承受帝位",旋改國號為"中華帝國",建元洪憲,史稱"洪憲帝制"。13日,袁世凱接受了"百官朝賀,三呼萬歲"。接著,袁世凱又為自己和百官設定了各種"朝服",并率領著文武百官,穿著預先定制的各種各樣稀奇古怪的"禮服",舉行了"奉天承運"的"祀天大典",鬧得是一片烏煙瘴氣。

袁世凱的倒行逆施激起了全國人民的極大憤慨。1915年底,蔡鍔、唐繼堯等通電全國,宣告云南獨立,并組織起了護國軍,討伐袁世凱,轟轟烈烈的護國戰爭就此開始。1916年1月,貴州省宣布獨立。接著,廣西、廣東、浙江、山東、四川、陜西、湖南等省都先后宣布獨立,袁世凱的大勢已去。同年3月,袁世凱被迫宣布取消帝制,仍稱大總統,但全國人民誓師討袁、堅決逼袁退位。在全國人民的一片唾罵和反對聲中,袁世凱于6月6日病重死去。

這一年的春天及初夏,由于云、貴、川三省的護國軍與袁氏軍隊在四川展開了激戰,戰火彌漫全川。川東重鎮重慶也是護國軍的進攻重點,重慶即將成為戰場,于是求精中學和當時的大多數重慶學校一樣,也決定提前放暑假,以早點疏散學生回家去躲避戰亂。

于是,當年5月,張正權帶著其弟張君綬和幾位家住在安岳、隆昌、永川等地的同學結伴回家。由于他們都沒有錢,大家決定:只能是全體徒步走著回老家。

5月27日,張正權、張君綬和其他幾名同學一共八人離開重慶,開始了徒步的長途跋涉。

當天晚上,張正權等人走到了白市驛,護送一位家在此地的同學到了家。因為大家都無旅費,故行前就已講好,護送一名同學到家后,除了在這家免費吃、住外,還由這同學家里拿出一元錢來,作為大家第二天走到下一站的伙食費。好在同學們的家在沿途都有,這樣一來,各自就都可以順利歸家了。

2.回家途中遇見了數撥土匪

第二天一早,張正權等七人繼續往前走,于當天晚上到達了位于璧山、江津、永川三縣之間的丁家坳。這里沒有同學家。當張正權他們正在為當天晚上的食宿發愁時,忽然遇見了正受命在此地招安土匪的老師。見到昔日的學生們來了,很是高興,連忙為他們安排食宿,張正權等人也歡歡喜喜地飽餐了一頓。

飯后,當聽說張正權等這批學生娃竟要長途跋涉著徒步走回家里時,非常吃驚。他力勸學生們趕快順原路返回重慶去,不要再繼續往下走了,因為沿途的土匪隊伍亂七八糟,并且是多如牛毛。

但學生們思家心切,同時覺得大家都是窮得嗒嗒滴,哪怕就是土匪來搶,也沒有什么東西可搶走。于是大家商量的結果,還是決定繼續冒險走下去。

見勸不回學生們,只好默然。第二天動身的時候,他也給了學生們一元錢,充作當天的伙食費。這天晚上,張正權他們趕到了永川,把一名同學送回了家。

次日,當張正權他們繼續往西趕路時即發現情況不對了,路上的行人比往日的要少了許多,就連空氣中都顯出了一絲緊張。這時,張正權等一行共還有六個人。他們商議:為了保險起見,遂把人分成了兩組,每組三人,分別先后走路,以防不測。

果然,的話靈驗了。這天,走在頭里的張正權一組,走了還沒有多遠,就遇到了一伙土匪。這些土匪們窮兇極惡,首先就把張正權拴褲子的上海皮帶給搶了去,害得張正權一路只好雙手提著褲子走。

接著,張正權他們在一路上又先后遇見了五撥土匪。但因為張正權等人確實已無任何東西可搶,搞得這些土匪們都很是悻悻。張正權他們也覺得"很慚愧":"我們真是窮得嗒嗒滴,竟是連被搶的`資格`都沒有,說起來也真是太可憐了!"

3.在郵亭鋪終于被土匪綁架

當天晚上,張正權一行人來到了郵亭鋪。這是一個位于永川、大足、榮昌三縣之間的一個大集鎮,地處交通要道,位置十分重要。張正權他們走進鎮子一看,這個往常非常繁榮的大集鎮,此時卻是關門閉戶、死氣沉沉,所有的居民都面露驚惶,個個神色緊張,顯露出一片恐慌氣氛,好像即將有一場大禍來臨。

張正權他們找到了郵亭鋪上的教堂,打算投宿。誰知教堂的磐牧師卻告訴他們,今日白天,郵亭鋪的民團打死了來搶劫的兩名土匪,照老規矩,今晚土匪們一定要傾巢出動來鎮上報復。鎮上能逃的人家都逃了,不能走的也人人自危。現在別說是不認識的生面孔不敢留,哪怕就是親戚朋友都不敢收,怕被土匪們認為是民團,連累著大家都遭殃。磐牧師神情驚慌地叫學生們:"你們趕快走、趕快走,越快越好,走得離這里越遠越好!"說完,他砰的一聲關上了教堂的大門,就把六個學生關在了外面。

這時,天色已經擦黑。張正權他們是又累又餓、全身乏力,已經走不動了。六個學生就蹲在教堂的圍墻外,感到實在是進退兩難。他們若是勉強繼續走,但又不知土匪會從哪個方向來,若是在半路上碰見了土匪,天色又黑,那肯定會更危險。大家商量的結果,還是決定留下來,就在教堂的外面過夜。至于說晚上會發生什么事情,那也只能是聽天由命了。

同學們商量好了后,各自在教堂外找了一個地方,或坐或躺下歇息。張正權躺在一塊冰冷的石板上,肚子餓、腿腳疼、心里怕,真是覺得凄惶至極。不知怎的,他這時突然想起了一個成語,叫作"喪家之犬"。他感到,他們目前的這種處境和這句成語真是貼切。不知不覺,他睡著了??

不知道過了多久,突然,夜空里響起了密如爆豆的槍聲和令人恐怖的喊殺聲,把張正權他們驚醒了。同學們膽戰心驚地抬頭一看,只見在火光映紅的夜空中各種裝束的土匪成群結隊,端著槍或提著刀,吶喊著向鎮上沖來,密密麻麻的槍聲、喊殺聲不絕于耳。在火光中,只見老百姓哭的哭、叫的叫,正在四散逃命。這一下,張正權他們也慌了,六個人不禁拔腳便逃,頓時作鳥獸散。

沒跑多遠,張正權只覺得自己的后腦勺被猛地一擊。他跌倒了,立刻就被一群土匪給抓住了。土匪們高喊:"又逮到了一個`爬殼`(民團)!"張正權趕緊叫道:"我不是`爬殼`,我是學生,我是學生!"幸虧他這一叫,土匪們用火把來照亮了他的臉,這才把子彈退了膛。張正權知道,如果土匪們認為他是"爬殼",那他肯定就是必死無疑了。

土匪們當時雖沒有對張正權開槍,卻馬上把他給五花大綁了起來,押進了土匪綁架的群眾里。不久,張正權被押到了公路邊,只見公路的兩旁都站著成串的被綁著的男女老少。在被綁架的群眾中,他忽然看見了同學樊天佑,而其他的同學,包括他的弟弟張君綬,則一個都沒有看見。張正權心想,能看見被綁架的,總算是人還活著,而沒有看見的,則十有八九是兇多吉少了。他這時,真有著一種死去活來的感覺。

4.被迫當了土匪的"師爺"

半夜時分,土匪們押著長長的群眾隊伍,扛著、背著各種各樣搶劫得來的財物,離開了火光沖天的郵亭鋪。

張正權隨著人們高一腳低一腳地走著。土匪對待群眾就像對待牲口一般,不時響起了土匪們的吆吼聲、怒罵聲和鞭打聲,趕著人群摸黑前行。

不知道走了多久,張正權他們來到了一個名叫"千斤磅"的地方,被押進了一家大客棧的牲口棚里。接著是土匪們吃飯、喝酒,大擺"慶功宴",而張正權是又冷、又餓、又累、又害怕、又傷心,只能眼巴巴地在牲口棚里望著。

土匪們吃飽喝足后,開始"過堂"了──即把人們挨個兒拉去"審問"。凡是當過民團的人,則統統拉去槍斃,一個不留;而其他的人,不論貧富,則通通被當成了"肥豬兒"(綁票),并視其家庭的經濟情況,要其家中拿錢來贖。

輪到張正權"過堂"了。土匪們先弄清了他確實是從重慶大碼頭來的學生后,認為逮著了一頭"大肥豬",要張正權立刻寫信給內江家里,必須拿四挑(四千兩)銀子來贖。張正權和土匪們爭論再三,說實在是沒有這么多錢,土匪們火了,把槍一拍說:"你個龜兒子再不寫,老子們就馬上斃了你!"

張正權被逼無奈,只好提起筆來,一面流著眼淚,一面寫起了這封令他好不傷心的贖身信。

不料,土匪們看見張正權寫的贖身信后,認為他寫起字來"溜溜刷"(又快又好)。他們的眼珠一轉,決定不要張正權的贖身銀子了,而是要張正權"入伙",當他們的"師爺"。張正權死活不干,情愿拿銀子來贖身。但土匪們又把槍一拍,指著張正權罵道:"你個臭龜兒子,要是敢再不識抬舉,老子就馬上送你去吃花生米!"

張正權深知,土匪們是說得出來做得到的,殺掉個把人,對他們來說毫不稀奇。在這種情況下,張正權"好漢不吃眼前虧",只得答應了。土匪們轉怒為喜,馬上命令:"快送師爺去休息!"

就這樣,為了求生,張正權于萬般無奈之下被迫"入伙",成了"師爺"。

5.好像被人當成了"猴耍"

第二天,土匪們要去打劫另一個集鎮,遂派人將張正權先送回其匪巢去。

土匪們怕"師爺"走不慣山路,還特意為張正權預備了一頂轎子(滑竿),并派了兩名武裝土匪跟著。張正權坐在滑竿上,被抬回了匪巢龍井口。

轎子一到龍井口,張正權便被寨子里的村民們給圍住了,說是來看看"重慶大碼頭洋學堂里來的大學生"究竟是個啥樣子。在眾目睽睽之下,張正權覺得自己成了"展覽標本",羞辱難忍。

沒過多久,張正權被領去見了龍井口匪巢的"大哥"。"大哥"上下打量了張正權一番,感到滿意。

接著,"大哥"拿出了一件長衫、一頂帶紅結子的瓜皮小帽,還有用繩子拴著的一對象牙圖章,贈給了張正權,說是"給師爺的見面禮",并要張正權馬上就把這套行頭穿上。張正權不敢不穿,但卻感到自己受到了嚴重侮辱,覺得自己被人裝扮成了一個小丑,就像是江湖上耍把戲的猴子任人打扮、供人取笑和尋樂。但張正權當時卻既不敢怒,更不敢言。

張正權穿好這身"師爺"的行頭之后,"大哥"對之反復打量,感到更加滿意,于是揮揮手,張正權遂被帶了出去。

從此,張正權留在龍井口寨的匪窩子里做了"師爺"。他或是替土匪們算算賬,或是給土匪們寫寫告示,或是替土匪們綁架來的"肥豬兒"(綁票)寫贖身信,等等。白天,他雖然還能到處走動一下,土匪們也個個都尊稱他"師爺"。但一到晚上,張正權卻不準出房門一步,并有武裝土匪在門外看守,名曰"保護",其實是怕這位被綁來的"師爺"逃跑了。

就這樣,日子過了24小時又24小時,張正權本人也不知道已經當了多久的"師爺"。

6.被迫參與搶劫并做了回"雅賊"

24小時晚上,張正權正要睡覺,忽然有土匪來通知他說,今天夜里大家要出去"發財","大哥"命令帶"師爺"一道去。

張正權本不想去,但又不能不去,只好跟著土匪隊伍出發了。

大約在午夜時分,土匪們接近了一處宅院。他們悄悄包圍宅院后,猛然發出一陣喊,就端著槍直沖了進去。

原來,這是一個大戶人家的宅院,大概主人事先得到了風聲,已帶著家人全逃了,只留下了一處空院。但屋中的財產細軟等物,還沒有來得及全拿走,于是土匪們毫不客氣,打起燈籠火把就在各房里翻箱倒柜,到處搜搶值錢的東西。頓時,這座寂靜的宅院充滿了大呼小叫,各種衣服物品等四處狼藉。

張正權呆呆地站在屋子中間,看著土匪們在手忙腳亂地搜財物、搶東西,他卻不知道自己應該做什么才好。正在這時,有土匪指著他罵道:"師爺,你像根死木頭一樣戳在那里干啥?你也得趕快動手拿東西呀!咱們黑道上的規矩,是任何人都不能空手而歸的啊!"

張正權無奈,只好用眼光到處搜尋,看看自己能拿點啥。忽然,他的眼睛一亮,發現在這家人的書房里面放有許多書籍,墻壁上還掛著一些字畫。張正權趕緊走過去,在書架上和桌子上略翻了翻,發現有一部《詩學涵英》,是教人如何作詩的,書中還附有歷代的許多詩詞名篇。張正權對之很喜歡,于是拿起這本書就走。

誰知,張正權還沒有走上幾步,一個土匪就怒氣沖沖地奪過了他手中的書,摜在地上罵道:"你個蠢龜兒子,啥子東西不好搶,非要去搶輸(書)!聽到沒有,`輸`字犯忌!"

張正權漲紅了臉,被迫無法,只好再向四周尋去。書房里再沒有別的,只見墻上掛著有四幅《百忍圖》,倒還筆精墨妙,有些意思。張正權于是搭起凳子,把這四幅《百忍圖》給取了下來、卷在一起,并趁土匪們沒注意的當兒,又把那本地上的《詩學涵英》給悄悄地裹進了畫中,一并夾在腋下趕快大步出了房門。

土匪們這一趟"發財"回來,"油水"不小,都很高興。張正權對于此次之行,雖然是臉紅心跳,但又想,盡管自己被逼著"上了梁山",也干起了"越貨"勾當,但搶的不是書就是畫,倒也不失為一個"雅賊"。

回來之后,張正權把這四幅《百忍圖》掛在了房內,日日欣賞,一是領會其畫意,二是揣摩其畫技。他決定,為了保住生命,必須要尋機逃出匪窟,但他目前還須得要心字頭上一把刀──必須要一忍再忍。與此同時,張正權也翻開了《詩學涵英》,從中開始學習作詩。

從此,張正權有了詩、畫相伴,他在匪巢中的日子也覺得好打發多了。

7.土匪巢中竟遇見了進士老師

就這樣,張正權身在土匪巢中竟然學習起如何作詩來了。于是,在張正權的住處及其附近,在這滿是"炮筒筒"(槍桿)的土匪窩里竟經常響起了張正權那時而高吟,時而低回的瑯瑯誦詩聲及土匪們那極端粗野、狂放的囂罵聲和號叫聲,與張正權那文縐縐、酸溜溜的讀書聲、吟詩聲混在一起,形成了極其強烈的反差和非常滑稽的奇特景象。

24小時,張正權在住處的后院吟詩時,忽然聽見角落里的一間小黑屋中傳來了一陣痛苦的呻吟聲。張正權走過去一看,原來在這間小黑屋中新關了一位被土匪們最近抓來的老人。通過交談,張正權方知這位老人原是清朝時中過科舉、有過功名的進士老爺,其老家住在大足縣珠溪鎮。他前些日子出外走親戚,被土匪們于半路中給綁了來,當作了一條"特大肥豬兒"勒索,要他家出一萬兩銀子來贖。老人一輩子兩袖清風,哪里有這筆巨款贖身?于是土匪們就天天折磨他,害得老人渾身是傷,苦不堪言。

張正權得知這些情況后,無比難過,但對之又無能為力。老人知道了張正權的身世后,也對之感到非常痛心。他見張刻苦好學,在匪巢中仍不忘學習,于是主動提出愿教張正權如何作詩。

天上突然掉下來了一位進士老師,張正權喜之不盡,于是遂利用自己的"師爺"身份,想方設法處處為進士老師求情說項,盡量讓土匪們少折磨老人,從而免掉了老人的許多皮肉之苦。老人為此對張更是深為感激,從此教張正權更加盡心盡力,使得張正權的詩藝大進。

就在這環境險惡的匪窟中,患難中的張正權和進士老人相濡以沫、互相幫助,在苦痛中度過了許多快樂的時光。

但有24小時,當張正權再來到后院時,卻發現那間小黑屋已空,老人已經不見了蹤影。張正權大急,急忙詢問看守土匪,但土匪卻躲躲閃閃著含混其詞。張正權心知,老人必然已兇多吉少。他發瘋似地到處尋找老人,但卻再也打聽不到這位進士老人的任何消息。

從此以后,張正權對在匪巢內學詩和作詩都覺得興味索然了。

8.用腦袋為同學擔保

沒過多久,因有官兵來剿,張正權所在的這股土匪隊伍轉移了駐地,和另一股土匪隊伍合駐在了一個小山村里。

另一股土匪隊伍的首領是個跛子,人稱姚跛子,此人極兇惡陰險。就在姚跛子的隊伍中,張正權突然看見了他在求精中學的同學樊天佑。原來走到郵亭鋪的那天夜里,張正權一行在郵亭鋪的教堂外互相逃散后,樊天佑即被姚跛子的手下綁架。姚跛子要樊家拿出一大筆錢來贖身,但樊家本來就很清貧,根本就拿不出姚要的數目,于是樊天佑在匪巢中受盡虐待,痛苦不堪。張正權一見樊就大吃一驚,因樊天佑蓬首垢面,人已經瘦得不成樣子,而且兩只手還被反綁著,手和胳膊都已經發腫、發黑了。

樊天佑一見張正權,就禁不住號啕大哭,口口聲聲要張正權趕快設法救他,否則他定死在這土匪窩里。張正權也難受極了,與樊天佑一起抱頭大哭。但張、樊二人的哭聲卻惹惱了看守樊天佑的土匪。土匪指著張、樊二人破口大罵,并揮動著鞭子來打樊天佑。張正權無奈,只好與樊天佑依依道別,并答應一定要設法救他。

張正權見過樊天佑后難受至極,也氣憤至極。他直接去找了自己那支土匪隊伍的首領"康大哥",希望"康大哥"能夠幫忙,代向姚跛子說情,放了樊天佑。"康大哥"聽張正權一五一十講完后,很是欣賞張正權的仗義、對朋友同學夠義氣,便答應愿意幫忙。張正權大喜,趕緊把這好消息告訴了樊天佑,好讓樊早點放心。

第二天,"康大哥"、張正權、樊天佑和姚跛子進行了異常艱難的贖身談判。

姚跛子的態度依然非常蠻橫,一開口仍要樊天佑出四挑銀子(即四千兩銀子)的贖金。張正權趕緊向姚解釋,說是樊家很窮,實在拿不出這么多錢。但姚跛子把眼睛一瞪說:"哪怕就是一條瘦狗,老子也要咬下它三斤板油!"此話一出,頓使談判陷入僵局。

這時,"康大哥"插話了。他說:"姚老弟,依愚兄看來,這樊家是沒有什么錢。否則,如果是有錢的人家,他咋會舍得讓自己的寶貝娃娃從重慶大老遠的徒步走著路回內江?如果你非要他出那么多銀子,他家又出不起,貨砸在了你手里,那豈不是反要賠了夫人又折兵──既賠了你的伙食費,還要倒貼你的看守錢。俗話說得好,能饒人處且饒人。我說姚老弟,你哥子是個聰明人,就看在愚兄我的面子上,適可而止,適可而止吧,如何?"

這姚跛子以前曾是"康大哥"的手下,姚見"康大哥"親自出面了,他不能不賣"康大哥"的面子。于是又經過了幾番激烈的討價還價,姚跛子才終于同意,只要樊家出800元現大洋作贖金,并同意先放樊天佑回內江取錢。但他還有一個附加條件:即要張正權用腦袋為樊天佑做"擔保",且必須以10天的時間為限。如果樊天佑在10天之內沒有把800元現大洋送來,那他就要殺掉張正權。姚跛子眼露兇光挑釁地說,只要張正權敢答應"作保",他就可以馬上放人!

這一下,球被踢到了張正權這邊。張正權面臨著極其艱難的生死抉擇!

頓時,屋內變得鴉雀無聲,空氣都似乎被凝固了。

張正權的腦子這時飛快地旋轉著,考慮著種種可能性。他看見樊天佑的臉色慘白,眼中含淚,輕聲向他連聲低語道:"不,不,張正權,我寧可死,你也決不能答應!"而張正權還看見,姚跛子正在得意地獰笑著,仿佛料定了張正權也決不敢答應此事。屋內只有"康大哥"似旁若無事,在大口大口地喝著茶。

張正權見著這一切,不知從哪兒來的勇氣,他將心一橫、牙一咬,干脆回答說:"行,我答應!"

張正權的話音剛落,霎時里只見姚跛子目瞪口呆,似被釘坐在了板凳上,露出了極其失望的神色。而"哇!"的一聲,樊天佑卻大哭了起來。"哈哈哈哈!??"一直坐著喝茶的"康大哥"這時卻突然爆發出一陣大笑,并仰頭向姚跛子說:"姚哥子,事情就這樣定了!這君子一言??"姚不無氣惱地回答:"駟馬難追!放人!"說完,姚跛子即氣鼓鼓地帶著手下人罵罵咧咧地全走了,留下了樊天佑。

時間緊急,樊天佑決定馬上動身。分手的時候,樊天佑和張正權相擁著又大哭了一場。樊天佑擔心,自己就是回了家,也湊不齊800塊銀元啊,那豈不是把好同學的命給白白搭上了?張正權告訴樊,他已給家里寫了信,請樊帶去,一是向家人報告自己的消息,二是讓家中也幫樊湊湊錢,三是請家里再想方設法,也湊錢來把自己給贖回去。張正權再三叮囑樊天佑,不管能否湊足800元錢,在10天之內,他一定要趕回來,否則自己的小命就完了!張正權一邊含著淚叮囑說,樊天佑也一邊流著淚點頭答應。

在分別時,天上下起了小雨。張正權和樊天佑依依難舍,真可謂是"流淚眼觀流淚眼,斷腸人送斷腸人"。這時張、樊二人的臉上,已分不清流的是雨水還是淚水了。

就這樣,樊天佑走了,張正權的一顆心也沉了下去。

9.突然又成了國軍的"司書"

樊天佑走后,杳無消息。每過24小時,張正權就在木柱上刻一道痕記。不知不覺,轉眼間已過去了約一個星期,但樊天佑還是沒有音訊。

到了第九天的頭上,還是沒有一點兒關于樊天佑的消息,張正權急得就像是熱鍋上的螞蟻,團團亂轉。這天下午,張正權又到村口去打望的時候,恰好遇見了姚跛子手下的幾個土匪,他們正在磨一柄大刀,說是明天要用來砍一顆人頭。磨聲霍霍,嚇得張正權是心驚膽戰。

姚跛子的土匪們磨好刀,還故意拿起來在張正權的脖子上比畫了一番,說是看從哪兒下手比較順手,這更是把張正權給嚇了個魂飛魄散。

張正權無法,想來想去,再次去找"康大哥",請他幫助幫助。

誰知"康大哥"聽了之后,只是輕描淡寫地說,請"師爺"放心好了,他自有"良策"。但張正權不知道康的"良策"是什么,心里還是一個勁地直打鼓。

就在第二天的凌晨,"康大哥"的這支土匪隊伍悄悄開拔,離開了這個小山村。張正權夾在隊伍里面匆匆走著,雖然他不知道這是要去哪里,但他暗想,這會不會是為了自己的事,"康大哥"為了避免同姚跛子發生武裝沖突,而故意率隊躲開呢?而張正權又想,不管因為什么原因吧,自己離開了姚跛子,這就算是揀了一條命,"康大哥"對自己是有救命之恩。想著想著,張正權顯得特別高興,在隊伍中走得很起勁。

快到中午時,"康大哥"的隊伍來到了永川縣的來蘇鎮,這里位于郵亭鋪的南面40多華里。到了來蘇鎮,"康大哥"才向眾人宣布,說他久已厭倦了土匪生活,并早已同官府暗中聯系好,愿意接受政府的"招安",今天就是按照原定的計劃,來此地接受官方的"改編"的。

張正權一聽,真是喜出望外,高興得一蹦老高,笑得直合不攏嘴。因為他聽見"康大哥"說,從此之后他們就不再是人見人恨的土匪,而是光明正大、堂堂正正的"國軍"了。如此一來,他不僅能脫離姚跛子的砍頭威脅,自己也不再是屬于土匪了。而且,既然是"國軍"了,那說不定他還可以請假回家,這樣一舉數得,該是多大多好的事啊!張正權的心里充滿了對"康大哥"的感激。

張正權知道這來蘇鎮上有一座福音堂,還有一位求精的老同學正在此地教書,并曾向張正權要過畫兒。當天中午,張正權就向"康大哥"請了假,來到來蘇鎮上,找到了這位老同學,請他設法向內江的家中報告這一"特大喜訊"。

不巧的是,第二天上面即命令這支新改編的部隊去東南方向五六十里遠的松溉鎮駐防及集訓,于是張正權他們又來到了松溉鎮。該鎮位于長江邊上,處在瀘州和江津縣之間,這里以盛產窯器聞名。

在松溉,這支土匪隊伍被正式改編成了國軍第三營第四連。每人按照原來職位的高低,也都分別被授予了相應的軍職。于是,"康大哥"遂成了康連長,一些原來的內、外管事等大小頭目則被分封成了副連長、排長、副排長、班長、副班長等。張正權這位"師爺",也被封為了該連的"司書"。一時間里,人人都在彈冠相慶。

10.張正權仍被國軍當成了"肉票"

"康大哥"的這支被新招安的"國軍"在松溉一住,便住了有大約一個月。

這支"國軍"在松溉沒有具體任務,每天就是下操、集訓等。日子一長,新鮮勁頭一過,野性慣了的"哥子們"個個都是無精打采。特別是軍營里的清苦生活,每天那幾頓千篇一律、清湯寡水般的平淡伙食,更是使得以前出手闊綽、滿嘴油水、大魚大肉慣了的一些土匪頭目們牢騷滿腹。于是,有些人為了"找倆錢花",又動起了歪歪腦筋。

24小時,張正權被一位姓羅的排長給專門找了去。羅排長開門見山就說,"康大哥"曾經救過"師爺"的命,對張有救命之大恩,可"康大哥"現在有困難,想必"師爺"也絕不會袖手旁觀吧?

張正權問羅排長,此話是什么意思?羅排長忙答,說是招安至今政府尚沒有撥下來一分錢的糧餉,"康大哥"現正為了這事萬分著急,因此希望張正權能夠寫封信回去,叫家中送些銀子來,以救"康大哥"的燃眉之急。羅還講,雖說上級命令部隊里不準讓任何人請假回家,但只要張家送了銀子來,他就可以做主,打包票立馬放張正權回家去。這種對雙方都有好處的事情,那又何樂而不為呢?

張正權聽了這些話,真是又急又氣。心想,搞了半天,哪怕現在都已經給招安了,結果你們還是把我當成一張"肉票"看

網友評論(不代表本站觀點)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值得收藏的書

2017-06-03 15:58:24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內容經典值得收藏

2017-11-09 10:31:21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2016-11-30 13:39:15
來自jjpp**的評論:

五星,很詳實很細致的一本書,文筆也不錯

2016-12-15 16:38:28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非常滿意,很喜歡

2016-12-20 17:55:31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大千世界一大千,可讀

2017-01-04 15:49:48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終于買到了

2017-01-06 15:41:27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不錯的。不錯的。

2017-02-14 10:46:35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不錯,及時

2017-02-17 22:57:02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書籍裝幀精美,排版清晰,簡潔舒適,價格優惠。

2017-02-19 15:13:06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幫人買的,不錯。

2017-03-14 09:14:25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非常滿意,很喜歡

2017-03-15 22:19:51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非常的喜歡

2017-04-17 12:25:12
來自***(匿**的評論:

傳奇大師張大千,值得讀

2017-04-25 14:05:10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別具一格的裝訂,不一定都認為好。

2017-05-28 21:01:55
來自s***t(**的評論:

當當的優惠實在,書很好,快遞準時,謝謝當當

2017-06-05 23:23:45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非常滿意,很喜歡

2017-06-06 21:09:36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好好的好。

2017-06-28 14:27:32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此訂單已評論0/4 件商品,完成評論將有機會獲得2000積分

2017-08-24 22:57:09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此訂單已評論0/4 件商品,完成評論將有機會獲得2000積分

2017-08-24 22:57:19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此訂單已評論0/4 件商品,完成評論將有機會獲得2000積分

2017-08-24 22:57:57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此訂單已評論0/4 件商品,完成評論將有機會獲得2000積分

2017-08-24 22:58:08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此訂單已評論0/4 件商品,完成評論將有機會獲得2000積分

2017-08-24 22:58:19
來自MEIYOU1**的評論:

書的內容不錯,書籍的裝幀太奇葩了,書皮上的那節紙帶太影響看書了,果斷撕了

2015-01-20 10:05:31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這本書給我最大的收獲就是任何成就的取得都是靠不懈努力得來的,天道酬勤!

2015-04-23 22:46:33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很好的一本書,講述了張大千坎坷而又輝煌的一生!值得品讀!

2015-11-18 15:39:28
來自山***(**的評論:

排版設計用心,書畫與文字相間,印刷精美,值得購買收藏。

2017-03-23 22:11:36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這本是中國青年出版社的一個系列,非常好的包裝,里面圖文并茂,而且大小適中,適合隨身攜帶閱讀!喜歡!!!

2015-12-28 14:48:20

免責聲明

更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