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風編寫的《布衣壺宗(顧景舟傳)》對顧景舟制 壺特點、工藝秘籍,有細致闡述;對他如何悉心培育 徒弟、學生,有生動敘寫;如何重視制壺工具、如何 制作工具、工具在制壺中的作用,對泥料的獨特認識 ,如何通過印章來管理自己的作品,娓娓道來;以較 多細節展示他在紫砂古器鑒定上的不凡功力。
“2015 中國好書” 2015“中國美的書” 呈現和詮釋“大國工匠精神”的好讀物 本全歷史跨度,立體多面展現大師顧景舟的文學作品 了解紫砂文化、了解中國文化的珍貴窗口 史料詳實 考證嚴密 數百幅珍貴插圖
徐風,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一級作家、紫砂文化學者。有長篇小說、散文隨筆、文學傳記等著述十五種,四百余萬字。重要作品屢被《小說選刊》《小說月報》《讀者》《散文選刊》轉載,或被改編為影視劇。近年致力于紫砂題材的文學書寫,被譽為當代紫砂文學的領軍人物。中國作家協會先后三次召開其作品研討會。《當代作家評論》《小說評論》《人民日報》《光明日報》《中華讀書報》《文藝報》《文學報》等多次刊載對其作品的評論文章。現居陶都宜興。
序章 紫砂版圖
及時部 纖夫(1915-1949)
及時章 啟蒙者
第二章 《夜航船》
第三章 天意乎
第四章 上海,上海!
第五章 歸去來
第六章 深沉夜,微月光
第二部 櫓公(1950-1976)
第七章 蜀山煙雨
第八章 規矩與方圓
第九章 蠡河波光
第十章 提璧
第十一章 狂飆
第十二章 浮生有寄
第十三章 刀下不留情
第十四章 劫波心曲
第三部 舵手(1977-1996)
第十五章 國寶重如山
第十六章 天問
第十七章 喜與哀
第十八章 風骨入壺壺即風骨
第十九章 為伊憔悴
第二十章 文思越山河
第二十一章 晚晴心緒
第二十二章 情傾寶島
第二十三章 天高云淡
第二十四章 魂牽紫砂
尾聲景舟之后
附錄
顧景舟大事年表
參考文獻目錄
后記
每天太陽落山之時,奶奶邵氏,總會踮起她的小 腳在村口眺望,她喜歡看著長孫景舟在落日的背景下 由遠而近地走向她,脆生生地叫著奶奶,牽著她還沾 滿紫砂泥的手一起回家。暗夜的油燈下,奶奶在做壺 ,拍打壺身的搭子聲,和孫子景舟的讀書聲,成為顧 家黃昏的固定器樂。常常是,頭遍的雞啼和燃盡燈油 的火苗提醒他們,該睡覺了。
上袁村舊俗,小孩不能上桌與大人一起吃飯。唯 獨顧家,長子顧景舟可以上桌,而弟弟們卻不能。
“但凡你們將來念書,能有景洲哥哥這么優良, 也可以上桌吃飯!” 邵氏的這番家訓,無疑是對長孫偏愛的有力注腳 。
一次,景舟生病,高燒不退。奶奶一連幾天長跪 在院子里,向上天祈禱。膝蓋上,一片青紫。紛飛的 紙灰里,一個虔誠老人的心愿,隨著青煙綿延繚繞。
顧氏家人的記憶里,顧景舟少時,即對周邊植物 有特殊興趣。家邊小竹園,春天長筍時,顧景舟喜歡 靜坐于竹筍邊上,默觀其生長特點;一坐即是半天; 南瓜,從開花到結蒂,都是顧景舟愛觀察的。一把觀 音土,到了他的手里,三下兩下,便能捏出一個柿子 :用火柴梗,雕一個憨笑的羅漢,于顧景舟也是小菜 一碟。
一日,村上有人家造屋。當地習俗,上屋梁時, 主人家要“拋梁”,即從屋頂拋撒糖果糕餅,給前來 湊熱鬧的鄉親,以求大吉。拋梁主事者扯開大嗓這般 唱道: 此時全村老小都在屋場下搶尋食物,場面火爆。
此等美事,一年之中難得誰都想上前討個吉利。唯獨 顧景舟,于一旁冷觀。一個白饅頭滾到他腳邊,他也 沒有彎腰去撿。奶奶問他,為啥不撿啊,肉饅頭呢! 景舟答:嗟來之食,君子何求P 奶奶說,不對!做人要隨和,別人家有喜事,捧 場是應該的。
奶奶的眼睛里,閃爍慈光。
景舟若有所思:奶奶,我知道了。
先生教他識字,奶奶教他做人。
過年了,家家戶戶張燈結彩。新年里,村上跳馬 燈舞,人扮馬匹,來回穿梭,器樂齊鳴,鞭炮震天。
孩子們都加入進去,玩得像一陣風。起先,景舟縮在 一邊,奶奶鼓勵他,愛玩的孩子才聰明,進去啊! 景舟的步履,開始有些拘謹,但很快,跳得輕盈 起來。好一匹千里駒!人群里的奶奶,高興得咧著癟 嘴笑了。
第二天,顧景舟憑空畫了一匹馬,讓美術先生看 到了。先生問:此馬從何學來P景舟答:昨晚扮馬, 腳下似涼風習習,故胡亂畫之。先生又問:何時見過 馬7景舟搖頭:未見過真馬。只是隨爹爹上蜀山老街 ,見過年畫上的馬匹。
先生贊許地拍其肩:神形畢肖,神童也! 顧景舟小學畢業那年,家境已陷入困頓。有24小時 ,他放學回家,見家里來了幾個陌生人,在和父親嘀 咕什么,后來,那幾個陌生人聲音漸漸大起來,口氣 也帶著些粗魯。再后來是奶奶出面了,她語氣平和, 幾句話就讓那幾個人的聲音降低了許多。顧景舟終于 知道,來者皆是債客,顧家實在沒錢還債,奶奶做主 ,把家里的一塊良田抵給他們了。
一戶人家的敗落,總是可以牽扯到它的前世。之 前,在奶奶和父親的回憶里,顧景舟幼小的心頭曾依 稀勾畫過顧家早先的昌盛:原籍山西,數代為官。明 末的時候,顧家的祖先官至順天府尹,后任山西巡撫 。無奈官場兇險,先人急流勇退,棄官歸隱。后來顧 家遷徙江南宜興,擇太湖之畔吳洋渚村定居。奶奶邵 氏曾向他描繪,當年官船如何靠岸,有多少隨從兵丁 ,上岸后家室人員如何行進,男人走在哪里,女人和 小孩走在哪里等等。有一年大年初一,家族祭祀,景 舟的祖上因與兄長不睦吵架,另辟一支而遷至上袁村 。到祖父手里,豪賭而敗家;父親身子骨單薄,性情 又好玩。風雨飄搖中的顧家,豈有不敗之理? 田地沒了,顧家的飯鍋里,稀粥更薄了。奶奶總 是偷偷地從鍋底舀一碗干干的稀飯給景舟。而懂事的 景舟又把稀飯舀出些,添給三個總是叫著吃不飽的弟 弟。
其時正值民國江浙戰爭爆發,江、浙兩軍在宜興 、長興間激戰,后浙軍攻占宜興城,遭江蘇軍隊反擊 而失利。盧永祥決定放棄長興、宜興,皖軍王普部占 長興泗安鎮,嗣后江蘇軍第五混成旅一團三營占長興 縣城,軍閥孫傳芳率部開進宜興,大街小巷槍炮隆隆 ,難民四散,物價飛漲。和橋、湖漢、烏溪一帶百姓 存糧遭劫。當時,宜興城里出一種不定期小報,詳細 記載著軍閥混戰的種種景況。
兵荒馬亂的年月,壺價一落干丈。上袁村靠摶壺 為生的人家,紛紛外出尋工養命。不斷的賣田還債, 讓顧家有限的田產只剩下的幾分種子田。全家人 的生計愈顯渺茫。無論如何,讓顧景舟繼續念書,在 顧家來說似乎是斷無可能了。
《布衣壺宗——顧景舟傳》入選中國作家協會2015年重點作品扶持項目
《國壺》 入選中國作家協會2012年重點作品扶持項目
入選“中國文學創作出版精品工程”
《一壺乾坤》 獲第四屆江蘇省紫金山文學獎
第三屆漢語文學女評委獎
《花非花——蔣蓉傳》 入選中國作家協會2006年重點作品扶持項目
獲第三屆江蘇省紫金山文學獎
第五屆全國報告文學獎
第三屆徐遲文學獎
《緣去來》 獲江蘇省第七屆五個一工程獎
《浮沉之路》 獲第二屆江蘇省紫金山文學獎
《公民喉舌》 同名改編連環畫獲比利時國家美術獎
《南書房》 入選外交部2015年第五屆讀書節10本好書之一
《天下知己》 獲第三屆冰心散文獎
顧景舟傳很值得讀,這個壺藝大師一生的成大起落,很受鼓舞,好書,好好珍藏!
朋友推薦的 聽說很不錯
最美圖書,有其道理
看著質量很好啊,還沒來及讀,希望表里如一
書籍的裝幀很漂亮,樸素大方而不失質感,曾經去過宜興的紫砂藝術博物館,見到過顧景舟的真品,確實有一種說不上來的大師氣質。相信這本書能讓自己更加了解大師,平時也能更加深入地欣賞紫砂作品。
這本書不錯 學師的一生
性價比很高
很精致的一本書,慢慢欣賞!
活動價很實惠,買了很多。
書本包裝不錯,物流很快,贊一個!
紙張很好!
拿到書后很滿意,內容適合剛接觸科學的孩子看,喜歡。
好,發貨快~
書很好,價格也實惠,經常過來買,還未看,先屯著
非常不錯的系列書籍,大大提高孩子學習數理化的興趣,相信對孩子升初中的學習很有幫助。
很好 不錯的 一直很支持。是正品 字跡清晰,紙張不錯。
解讀透徹,內涵豐富,內容扎實,值得推薦,包裝精美
非常好。。
喜歡紫砂壺。可以當一本鑒賞書。精裝的。
非常滿意!!!!!
書籍裝幀精美,排版清晰,簡潔舒適,當當活動,價格優惠,推薦購買!
非常推薦,用心推薦
想通過此書對宜興紫砂壺文化有一個透徹了解
雖是平裝書,但也很精致了,喜歡書的裝幀設計,內容看了再來評論。快遞小哥做事情再專心點兒就更好了。
書很好,價格滿意,發貨速度較快,只是這次包裝簡單一些。
六一囤貨還是挺劃算的,看估計有幾年看,只是當當的包裝盒要改進,看著破破爛爛的感覺
還可以,內容不外乎一生跌宕,不過勝在語言清雅別致。裝訂實在是太好了,為書提了不少分。
一把壺,如何完成逸品到神品再到孤品的提升,跟匠人的文化底蘊有著直接關聯!
第二天書就到了,挺快的,但是騙子來的也夠快,剛收到書,廣東的一個號碼打過來,問我是不是在當當網買了本書,因為書的印刷有問題,讓我別打開包裝,一會兒有人收回去,接著就說錢款怎么地,誰泄漏了我的資料???
顧景舟先生是近代制壺,乃至陶藝的藝術家中成就最高者,他的一生與近代與多名人之間多有交集,了解他的生平也是半部中國近代工藝史。
這本特別喜歡,傳記少有能寫出這份精氣神兒的~人有風骨,壺亦美極了,連書的設計裝幀也好。其實,只看了中間幾把壺的黑白照,我已經被顧景舟的壺感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