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室生物安全事故防范和管理》聚焦于實驗室生物安全,結合作者多年從事生物安全管理、傳染病研究和動物實驗的經驗,以及多項生物安全課題的研究結果,對于生物安全實驗室的管理和常見事故提出了獨到的理解、經驗和方法。《實驗室生物安全事故防范和管理》以小故事的形式,結合作者工作經歷,介紹了實驗室生物安全相關的基礎知識、管理規范、動物福利、工作人員、設施設備,并比較了國內外有關生物安全設施的法規、標準和建筑要求。
《實驗室生物安全事故防范和管理》具有較強的實用性、可操作性和通用性。內容簡潔、具體實用,主要用于實驗室生物安全知識科學普及,用公眾能懂的話,解讀實驗室里發生的一個個"驚天動地"的故事。同時也適用于農業、醫學、生物領域從事教學、科研的實驗室工作人員、學生和生物安全管理人員參考學習。
目錄
編者的話
基礎篇
第1章實驗室生物安全——你準備好了嗎?3
節馬虎不得的實驗室生物安全意識3
第二節不同尋常的實驗動物(1)5
第三節不同尋常的實驗動物(2)7
第四節實驗動物的居住環境是有要求的8
第五節實驗動物為什么愛"生病"?10
第六節動物也得艾滋病12
第七節實驗動物的代言人——獸醫14
第2章動物實驗風險評估——動物實驗前必備知識16
節動物實驗的"政審"16
第二節實驗動物的"小湯山醫院"18
第三節良好的個人行為成就動物實驗21
第四節風險是安全事故的元兇23
第五節動物實驗需要硬功夫25
第六節潛在的炸藥庫——有機化學實驗室28
第七節實驗室外的"職業病"風險30
管理篇
第3章來自實驗室管理不善的可能風險35
節緊急時刻幫助你的急救箱35
第二節不該發生在實驗室內的爭吵37
第三節被實驗動物咬傷后要打疫苗嗎?39
第四節避免實驗動物引起的過敏41
第五節你可能是下一個"職業暴露"的受害者43
第六節生物安全實驗室內"拼命工作"要不得45
第4章來自實驗室生物入侵的可能風險47
節超級細菌之殤47
第二節防止來自實驗室外界的病原51
第三節危險品的使用——"三致"物品53
第5章來自實驗室廢棄物的可能風險57
節該如何處理動物尸體57
第二節收垃圾的博士生——實驗室環境需要大家維護60
第三節一根小小的注射器——利器盒的使用62
第四節門里門外——生物安全實驗室緊急事件處理65
動物福利篇
第6章來自動物福利不當的風險71
節實驗動物應享受的"福利"71
第二節北京奧林匹克森林公園的"白色恐怖"74
第三節向實驗動物致敬77
第四節動物麻醉安全79
第五節"溺愛"動物不可取82
人員篇
第7章來自實驗動物的可能風險87
節充分認識、管理好自己的實驗動物87
第二節不可藏污納垢——動物的小"公寓"需勤打掃89
第三節實驗動物會咬人(1)91
第四節實驗動物會咬人(2)93
第五節卡扣嚴實的籠子——如何防止動物逃逸99
第六節危險的旅程——實驗動物的運輸安全101
第七節動物組織標本采樣可能的風險103
第八節嚙齒類動物可能會傳播流行性出血熱哦105
第九節豚鼠是個"膽小鬼"107
第8章來自實驗室操作的可能風險109
節電泳操作有風險109
第二節DEPC水,"含DEPC的水",還是"DEPC處理過的水"?111
第三節病原體培養中的風險113
第四節永生化細胞轉化病毒的風險115
第五節做好安全防護,利人利己117
設施設備篇
第9章來自實驗室設備的可能風險121
節安全的地方也是危險的地方——生物安全柜著火隱患121
第二節實驗室里的暴脾氣——高壓滅菌器124
第三節意外傷害——實驗室紫外燈130
第四節手套與把手不能親密接觸133
第五節實驗室內的火災隱患136
第六節酒精!酒精!好壞只在一瞬間139
第七節難以接受的洗眼器142
第八節讓潛伏在孵箱/培養箱角落的"敵人"無藏身之地144
第10章來自實驗室意外事故的可能風險146
節實驗室的爆竹——試管爆裂146
第二節易碎容器——感染性物質溢出148
第三節口罩防護——后的防線150
第四節生物安全實驗室里防水災153
第五節安全用電——謹防電氣事故155
比較篇
第11章國內生物安全實驗室建筑設施要求161
節政策法規與標準規范161
第二節風險分析171
第12章歐美國家生物安全實驗室建筑要求183
節實驗動物生物安全實驗室規劃與設計183
第二節高效節能動物實驗室設計198
第三節可持續發展高性能科研建筑設計209
基礎篇
第1章實驗室生物安全——你準備好了嗎
第2章動物實驗風險評估——動物實驗前必備知識
第1章
實驗室生物安全——你準備好了嗎?
節馬虎不得的實驗室生物安全意識
背景知識
提起實驗室生物安全,大家會想到發生過的許多"著名"事件和事故,包括實驗室人員感染結核、重癥急性呼吸綜合征(SARS)疫情、出血熱、猴B病毒等。其實,實驗室生物安全事件造成的實驗人員得病和死亡只是例子,而頻繁發生在實驗室的涉及化學品、藥品、試劑、輻射、熱、電、水、病原微生物、實驗材料及實驗動物等造成的潛在或一般性事件往往容易被忽略。
2003年SARS暴發后,針對實驗室安全,國家制定了《實驗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強制性標準。對提高從業人員的生物安全意識起到了積極作用。
作為實驗人員,首先應該具備良好的安全意識,然后根據實驗室安全操作規范(通常國際上稱之為SOP)開展實驗,才能避免生物安全事故。對某種化學品的危害你了解多少?濺到身上怎么處置?生物安全柜怎樣正確使用?動物存在哪些危害?怎樣防護等等問題,都需要我們認真思考。
同時,我們也應該意識到:生物安全不等于生物恐怖,有時對實驗室生物安全宣傳的過于恐怖,民眾對此也倍感恐懼。國內外不少實驗動物機構深處鬧市或居民區,并沒有嚴格分隔開。因對實驗動物飼養和動物實驗常識的不了解,周邊居民對實驗動物機構的意見比較多。從圖1-1可以看出,國外實驗室生物安全的科學普及是面向公眾開放的,例如歐洲的實驗動物設施小學生也可以去參觀學習;只要具有生物安全常識,具備一定的防護措施,就是安全的。
圖1-1生物安全意識和理念的培養可以從孩子開始
圖為對孩子傳授實驗動物、動物實驗、生物安全防護的相關知識
安全事件
比較醫學研究生小志上完年基礎課后,按照要求可以進入實驗室學習實驗室技能了。這之前,盡管單位組織過研究生生物安全知識專門培訓,但小志認為這些都在大學時聽說過,也進過實驗室實習,甚至實習過細菌、病毒的培養。心想無非是一些技術要求,不學也罷,還不如抓緊時間補補英語。
開學天,小志一大早興沖沖地進入實驗室,不顧實驗室準入培訓要求,就穿上白大褂,既不戴手套,也不戴帽子、護目鏡等個人防護物品。看到培養箱、離心機等很好奇,東摸摸、西碰碰,甚至打開培養皿聞聞味道。肚子餓了,隨手拿出路上買的煎餅,在實驗臺前狼吞虎咽起來 結果是幾天之后病倒了。
事件分析
實驗室發生這些事情,根本原因是小志沒有生物安全意識,缺乏必要的培訓,更談不上生物安全防護了。從事實驗室相關工作的實驗人員,包括學生,必須進行實驗室相關法規、制度、指南和標準的培訓,掌握生物安全知識后,才能被允許進入實驗室。如果缺乏了生物安全防護意識,就會增加實驗室生物安全事故的風險。特別像小志這樣的年輕人,培訓不到位,盡管工作熱情高漲,而忽視了生物安全問題,就會造成環境污染,人員也被感染。
大家常常想,這些發生在別人身上的事件,不會這么巧在我身上發生吧。其實不然,大家同在一個環境中工作,從事類似的操作,面臨相似的問題,加之我國教育體系中缺乏系統的實驗室生物安全教育、培訓課程。大家并沒有嚴格、專業的實驗室風險識別和風險控制的意識和技能,實驗室環境也沒能形成安全、清潔的文化氛圍,只要查一查,每天都會有許許多多程度不同的生物安全隱患和風險。不接受安全培訓,不遵守實驗室準入制度,小志就是這種"意識缺乏"和"培訓缺乏"的受害者。
防范措施
實驗室人員應該保持良好的生物安全意識,接受并自覺進行相關培訓。實驗室生物安全是每個實驗室人員應該高度重視的問題,實驗的每個環節都會有潛在風險。一定重點進行防范措施:
(1)每個人必須學習實驗室相關法規、制度、指南和標準,掌握生物安全知識,進行專業培訓,做一個真正合格的實驗室人員。
(2)從事實驗前,每個人應該進行充分的實驗室生物安全操作規范、防護培訓。不得在實驗室吃東西,喝水。
(3)每個人應該具有強烈的生物安全意識,職業道德的遵守是一切安全的保障。每個人應該時刻牢記生物安全要求,提高安全意識,樹立安全理念,做到警鐘長鳴,不得抱以僥幸心理。(魏強)
第二節不同尋常的實驗動物(1)
背景知識
實驗動物是指在特殊環境中,經人工精心培育的,遺傳學背景清楚,而且對微生物、寄生蟲進行有效控制的,用于各種科學實驗的"標準化"的動物,可不是隨便什么動物都能作為實驗動物使用。為了避免使用雞鴨貓狗等隨處可見的"尋常動物",國家出臺了很多相關的法規和標準,來確保實驗動物的嚴肅性可實驗的科學性。比如1994年,國家頒布了實驗動物遺傳、微生物和寄生蟲、環境和設施、營養等標準,并按《實驗動物質量管理辦法》、《實驗動物許可證管理辦法》等法律性文件實行行政許可管理,可謂嚴之又嚴。
實驗動物來源于原種動物,但通過遺傳選擇、雜交、近交和誘變等復雜的實驗室方法,改變了群體的遺傳組成,使其具有了人類所需要的特征,成為一類具有穩定遺傳組成和特征的動物群體,這些群體被稱之為品種或品系。這就是所謂的遺傳背景清楚的基本含義,單單小鼠、大鼠就有多種品系、品種。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哦:這種好不容易"賦予"某種品系動物的遺傳組成可不能改變呀,要一代代傳遞下去。一旦改變,就不是原來的品種、品系了!
安全事件
這是一件以前發生的故事了。小志剛進入實驗室時,他胸懷理想,躊躇滿志,決心大干一場。買入實驗用的小白鼠后,悉心照料。實驗因故后延后,小志認為何不就此多繁育一些小鼠?于是自作主張,雌雄混在一起。因為小數繁殖力強,孕期只有19~21天,周期短,很快就"鼠丁興旺,鼠滿為患"了。小志看著自己繁殖的眾多小白鼠健康成長,滿心喜歡,既會繁殖動物了,也為老師節省了買動物的錢。沒想到告訴老師后,卻受到了嚴厲批評:同樣的實驗,造成了不同的結果,查找原因,往往是問題出在動物身上,擾亂了固有"封閉群"、"近交系"等遺傳品質。
事件分析
不懂得實驗動物特有的保種或品系維持方法是造成這次事件的根本原因。小志好心繁育小鼠,但不懂遺傳繁育方法,培育出的小鼠脫離了原有的品系范疇,已經不再是"實驗動物",不能用于實驗。為保障科學實驗,也不鼓勵非專業的人員"擅自培養"實驗動物。自繁自養的各類動物,非但無法使用,它又是生命,給動物福利、倫理也帶來很大麻煩。
防范措施
接觸到實驗動物或用它來做實驗的人員,在開始實驗動物操作之前,應該首先要掌握國家相關規定,要認真思考以下問題:你真的了解實驗動物么?你知道實驗動物的來源嗎?實驗動物有哪些遺傳特性?你做好動物實驗的準備了嗎?如果沒有,那么你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1)認真學習實驗動物遺傳基礎知識,必須了解基本的實驗動物育種、繁殖知識。
(2)實驗動物,必須購置于正規的渠道,購買時廠家應提供有效的遺傳、微生物和寄生蟲質量合格證明,才能為您的實驗"安全、"提供保障。
(3)不要想當然地去繁殖動物、飼喂動物。進行實驗動物育種時,不能違規自行飼養、繁殖實驗動物,確保實驗動物遺傳質量,并維持遺傳質量的續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