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習慣是一種非常微小的積極行為,你需要每天強迫自己完成它。微習慣太小,小到不可能失敗。正是因為這個特性,它不會給你造成任何負擔,而且具有超強的“欺騙性”,它也因此成了具有優勢的習慣養成策略。
微習慣策略的科學原理表明了人們無法長期堅持大多數主流成長策略的原因,也揭示了人們長期堅持微習慣策略的可能性。人們無法讓改變的效果持久時,往往認為原因在于自己,但其實有問題的并不是他們本身,而是他們采用的策略。當你開始用微習慣策略教你的方法按照大腦的規律做事情時,持久改變其實很容易。
從2012年末開始,斯蒂芬 蓋斯每天至少做1個俯臥撐,這成了他培養的個微習慣。兩年后,他擁有了夢想中的體格,寫的文章是過去的4倍,讀的書是過去的10倍。微習慣策略比他用過的一切習慣策略都有效,于是便有了這本書。
微習慣是一種非常微小的積極行為,你需要每天強迫自己完成它。微習慣太小,小到不可能失敗。正是因為這個特性,它不會給你造成任何負擔,而且具有超強的“欺騙性”,它也因此成了具有優勢的習慣養成策略。
每天撥出幾分鐘,遵循微習慣的八個步驟,你能輕松、徹底地完成夢寐以求的改變。
斯蒂芬 蓋斯是個天生的懶蟲。為了改變這一點,他開始研究各種習慣養成策略,從2004年起在美國各大自我成長類網站上發表了許多文章。2011年,他開始運營自己的博客Deep Existence,為讀者提供自我成長策略方面的建議。他崇尚極簡主義,喜歡打籃球和探索世界。
簡 目
前言
本書結構
第1章微習慣是什么
第2章大腦的工作原理
第3章動力 v.s. 意志力
第4章微習慣策略
第5章微習慣的獨特之處
第6章徹底改變只需八步
第7章微習慣策略的八大規則
結語
出版后記
目 錄
前言
本書結構
第1章微習慣是什么
一切的源頭:挑戰1個俯臥撐
只為培養好習慣
微習慣簡介
習慣和大腦探秘
第2章大腦的工作原理
變化緩慢、狀態穩定的大腦
愚蠢的重復者與聰明的管理者
前額皮層——對抗自動行為的防御武器
基底神經節——模式探測器
第3章動力 v.s. 意志力
“激發動力”策略的諸多問題
為什么意志力能打敗動力?
意志力的工作原理
第4章微習慣策略
以微習慣方式運用意志力
微習慣如何拓寬你的舒適區
出現阻力的兩個時間節點
跨越障礙的微習慣
第5章微習慣的獨特之處
微習慣能與現有習慣一較高下
微步驟 意志力是必勝組合
微習慣沒有截止時間
微習慣能提升自我效能感
微習慣能給予你自主權
抽象和具體目標與微習慣相結合
遠離恐懼、懷疑、膽怯或猶豫
微習慣增強正念和意志力,給你超乎想象的驚喜
第6章徹底改變只需八步
第1步:選擇適合你的微習慣和計劃
第2步:挖掘每個微習慣的內在價值
第3步:明確習慣依據,將其納入日程
第4步:建立回報機制,以獎勵提升成就感
第5步:記錄與追蹤完成情況
第6步:微量開始,超額完成
第7步:服從計劃安排,擺脫高期待值
第8步:留意習慣養成的標志
第7章微習慣策略的八大規則
1. 絕不要自欺欺人
2. 滿意每一個進步
3. 經常回報自己,尤其在完成微習慣之后
4. 保持頭腦清醒
5. 感到強烈抵觸時,后退并縮小目標
6. 提醒自己這件事很輕松
7. 絕不要小看微步驟
8. 用多余精力超額完成任務,而不是制定更大目標
結語
備選方案:遞增式提高微目標策略(慎用!)
在其他領域運用該策略
出版后記
第1章微習慣是什么 一切的源頭:挑戰1個俯臥撐 我正考慮要不要把它命名為“黃金俯臥撐”。
那天是2012年12月28日,新年將近。跟其他人一樣,我回顧了我的2012年,結果不太滿意,所以我希望我能在2013年活得更精彩,一個最強烈的想法就是健身。可我又不想定一個“新年愿望”——多年前我就決定不這么干了,因為實現的可能性低得可憐。
我總覺得,我在拉斯維加斯贏錢的可能性都比我在生活中獲得成功的大。從高中后半段開始,我就一直想把鍛煉培養成習慣。盡管我付出了不少努力,但10年里一直沒有堅持下來。這樣下去我還能有什么自信呢?偶爾斗志大爆發,我也只能堅持兩周,最終因為各種原因放棄,有時連原因都沒有就直接放棄了。1月1日畢竟是一個表決心的日子,我想趕在新年之前有所行動,所以決定用原地鍛煉30分鐘的方式開個頭。
可我站在那里,一動不動,毫無動力。我試了試平時激勵自己的那一套話:“加油啊,斯蒂芬,想成為真正的贏家,就必須加倍努力才行。”我試著聽快節奏的音樂,試著幻想自己擁有能在沙灘上炫耀的身材。各種方法都試過了,一點兒作用都沒有。我覺得自己身材走形,無精打采,就像個廢物,什么都做不了。那一刻,30分鐘的鍛煉對我來說就像攀登珠穆朗瑪峰一樣。我不想鍛煉,感覺自己特別失敗,事實上我的確很失敗。
其實,不是30分鐘鍛煉要花的時間和精力嚇到我了,而是為達到我的健身目標需要投入的努力加在一起多得嚇人。兩者相比,真是天壤之別,光1年的運動量就夠我受的了。還什么都沒干,我就已經內心慚愧,不知所措,心灰意冷了。
終結失敗的轉折點 幾個月前,我看了邁克爾 米哈爾科(Michael Michalko)寫的《米哈爾科商業創意全攻略》(Thinkertoys),這本書超棒,講的是創造性思維以及如何解決問題。他提到的創造性思維技巧中的一個叫作“假面具”。按照這個方法,如果你想解決一個問題,可以從它的對立面著手思考,看會有什么創意迸發出來。舉個簡單的例子:如果想蓋一座摩天大樓,就反過來想如果造一座深入地下的建筑會怎樣。
這樣做可以強迫大腦拓寬思路,看到更多的可能性,進而激發更多創意。我手頭有個問題需要解決,這個技巧剛好閃現,于是我就開始思考,30分鐘鍛煉的對立面是什么?吃著冰淇淋看電視可以算一個。
在那種情況下,我的確覺得30分鐘是個艱巨無比的挑戰(像珠穆朗瑪峰一樣高)。換個思路吧,從鍛煉強度入手。如果不是30分鐘的揮汗如雨、渾身酸痛,而只是做1 個俯臥撐會怎樣?不必多做,1個就夠了。這正好和我的痛苦鍛煉相反!
最終,我苦笑著打消了這個想法。“太可悲了!1個俯臥撐有什么用,我得多鍛煉才行!”可每當我想按最初計劃行動時,又做不到了。因為我的30分鐘鍛煉計劃總是失敗,我心想“管他呢,就做1個俯臥撐得了”,于是我趴在地上做了1個俯臥撐,然后,我的人生從此走向了光明。
我擺好俯臥撐姿勢后,突然注意到這和30分鐘鍛煉開始時的姿勢一模一樣。只做了1個俯臥撐,我的肩膀就快要裂開了,胳膊肘也該加潤滑油了,肌肉就像睡了24年剛醒過來一樣。可是,既然都已經擺好姿勢了,我索性又一口氣多做了幾個。每做1個俯臥撐,遲鈍的肌肉和頑固的大腦都無比煎熬。
我起身時心想,這總比什么都不做強。需要強調一下,這時我心里想的是“就到此為止吧”。但緊接著,我又打算再挑戰1個引體向上,這么簡單的動作沒什么好拒絕的吧?我準備好引體向上的器材,完成了1個,然后又完成了幾個。心想:“有點意思,雖說有點難,但也沒有我想象的那么難。”
這時,我的肌肉活動開了,有興趣多做幾個了,但因為萬事開頭難(而且我那時的身材太差了),內心難免還有些抵觸。我繼續使用相同的策略,每次設立的目標都盡可能小,這樣容易堅持。在這次鍛煉的俯臥撐環節中,我不得不設定了7個微型目標:完成了,再來1個,完成了,再來2個,現在再來1個。每次用超簡單的挑戰來引誘自己后,我都能完成甚至超額完成。這種能夠完成目標的新感覺太棒了。
做完這些時,我已經運動了20分鐘,而且感覺很好。平時鍛煉到這個時候,我都會跟著視頻完成一組10分鐘的腹肌練習。這個念頭剛剛浮現,就果斷被我的大腦槍斃了,就像在電子射擊游戲里打小鳥一樣,大腦仿佛在說:“你已經達到目標了,可別得寸進尺。”但你可能猜到了我接下來是怎么做的。
我決定鋪好墊子,大腦接受了。然后我決定找到腹肌練習視頻,大腦也接受了。然后我決定按下播放鍵。10分鐘過后,我的腹肌像著火了一樣。需要重點強調一下,這些決定都是單獨的,所以完成10分鐘酸痛難忍的腹肌練習的壓力總和一直沒有出現在我的大腦里。如果真的出現了,我肯定就沒法完成了。
我把一個俯臥撐變成了看似不可能的30分鐘鍛煉,第二天我就寫下了《挑戰1個俯臥撐》,它成了我的博客上迄今為止人氣較高的文章之一。直到現在,還有人發信息告訴我這件事是如何激勵他們堅持鍛煉的。
整個2013年,我繼續要求自己每天完成1個俯臥撐,當然,我通常會多做幾個。可有24小時,直到進了被窩我才想起這件事,于是我翻過身來,趴下,在床上完成了1個俯臥撐。想到一秒才完成這項每日目標,我大笑起來。這件事聽起來可能意義不大,但是輕松成功并能保持成功的感覺真是太美妙了。之后,我會看到它對我的成功有多么重要。
我注意到了兩件事。及時,雖然只是每天做幾個俯臥撐,但這種行為的確能在生理和心理上影響你的感受。我的身體更結實了,肌肉也練出來了。第二,我意識到鍛煉正在變成慣性。即使是面對這么微不足道的挑戰,我每天也都在做了不起的事情。定期鍛煉變得越來越簡單。正因為有了這樣的正能量經歷,我特別想知道有沒有哪種科學原理能告訴我,為什么超小的步驟反而會比更大的目標對我更有效。研究表明,確實有這樣的科學原理,而且在本書里隨處可見,雖然沒有哪一項研究直接宣稱“答案就是微習慣”,但有許多研究已經揭示了意志力和大腦的本質,以及怎么做才能讓行為持久。這套習慣養成原理正是站在這些巨人的肩膀上總結的。
從6月下旬開始,我實現了從家到健身房的跨越。從那時起,我已經練出了一些肌肉。9月20日,我意識到了這個秘方在其他生活領域內的潛力,比如閱讀和寫作。從那天開始,我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身材保持得很好,我自己都感覺很神奇。我一直期盼的事情此時正在發生。最近我甚至開始吃大份沙拉了,這是因為我想這么做。如果你在健身和學習這樣的關鍵領域投入了不少時間精力,那么你在其他領域可能也會這么做。
相關圖書
堅持,一種可以養成的習慣 定價:25.00
(日)古川武士著 陳美瑛 譯
以前,我就像生活在一個籠子里,所有我覺得有趣的東西都在籠外,我怎么都碰不到它們。微習慣策略給了我打開這個籠子的鑰匙。
——美國亞馬遜讀者Alties
無論你是想塑形還是學會彈弗拉明戈吉他,這本書都能教你如何將目標分解為極其微小、易于操作的任務,這會讓你的目標特別容易達成,想不做都不行。如果你覺得一般的自助書籍介紹的方法太難上手,本書作者為你提供了簡單的方法。
——美國亞馬遜讀者Savannah Murphy
非常實用,所謂適合自己的方法才是好方法。這本書非常適合我,強烈推薦給像我一樣希望培養好習慣的人。
薄薄的一本書,全是干貨,一天一個俯臥撐,到養成習慣!用起來!
很不錯的一本書,習慣是靠一步步養成的。值得購買,值得推薦,良心作品。
不錯,為減少習慣養成的阻力提供了一些方法,看了電子書買來收藏,推薦
說實話,好評我是不會隨便給的!但是買書我都是看后再評論,這本書的確不錯?
下次再來當當購買!期待每次正版!都像這次一樣!那我就有多點書看了。
真的真的不錯,薄薄的一本,藏著好多好多知識。小小的開始,大大的收獲。
那個微習慣的書,我艸真想罵人,這啥玩意,出來騙錢沒這么沒誠意的吧,我一直在當當買書,這次有點不爽
粗略的翻了一下,大概就是說先定一個很小的目標,然后行動起來。理論的東西太多了。
這個里面有很多好方法,簡單的理念。最重要還是行動
再羅輯思維上推薦買的,確實不錯,不厚,一會兒就看完了
今天剛拿到書,晚上就開始看了,希望自己能從這本書開始改變,加油
書已看完,一個讓你無法偷懶且能堅持下去的好方法
無論做什么事情,邁開第一步至關重要,也是最難的,本書告訴你如何邁開第一部。
很不錯的一本書,作為管理者值得看。很薄一本,但是干貨很多,需要親自實踐體會其中的道理。
在當當上買了很多書,每一本質量都不錯,發貨速度也很快,這是是一個很好的購書平臺,我會繼續支持下去。也希望我買的每本書都能認真讀完,并有所收獲。
內容太少了。有一大半都是告訴你為什么。怎么做很少。雞肋。
非常好的一本關于如何在疲憊和受不當情緒干擾的情況下仍然高效學習的方法論與實用書籍。推薦給想減肥和想學習卻不得其門而入的人!
還是很喜歡的,但是改變還是得自律,自律這個詞,很難的就是一直堅持,會好好用好這本書。還是夸一句,質量不錯。內容就是自己實踐了就是好的。
期待用書中的方法能幫我養成每天運動的習慣。
每天做一件簡單的事并不難,難的是成為一種習慣
很喜歡這本書,微習慣也被很多文章書籍引用,但沒有提及出處,看這個全套的理論在讀其他類似論述理解更為深入
習慣從最小的做起,一步一步慢慢來,養成大習慣,堅持下去就會變得不一樣。贊
習慣構成性格,性格決定命運,慢慢從小習慣養成!
已經讀完了,這本書的主旨是:“每天制定微小目標,小到不可能完成,然后就是堅持,直至變成習慣。”很不錯的一本書,適合毅力差和自控力差的人。
沒想到是個薄薄的小本子。還沒看,內容不知道。不過這是在一個含金量比較高的書上看到這本書的,應該不錯。包裝不錯。到貨也挺快。以后追評吧(偷偷告訴大家,把平常看見比較喜歡的書放進購物車里,到貨很快哦!)
包裝不錯 真會感覺不錯 性價比很高 印刷很正 而且整個書看下來 真的不用說什么堅持看 微習慣 就是教會你在不知不覺中堅持一件事情 而且毫不費力 感覺很不錯 而且不貴 大家可以買來看
用微習慣來培養一個好的習慣,不錯的選擇。不用那么耗力,就能輕松培養一個習慣
我是個懶人,估計買這本書的人大多是吧啊。微習慣能幫我們養成好習慣。
書比我想象中薄了很多,但卻是好書,很有層次地從理論層面解讀影響人的自控力的一些因素以及解釋人腦影響這些因素的構層。同時通過許多的案例和實驗的來說明微習慣的養成過程和影響力!
整本書都圍繞著微習慣的微來寫 因為微所以擁有了其他習慣培養法所不具有的優點 實際運用下 看效果
這本書好薄,不知道是不是怕懶人看不完,其實重要的是執行,還要看自己,否則怎么勵志又能怎樣,貫徹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