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種起源論》 達爾文論述生物演化的重要著作,出版于1859年。該書是19世紀爭議的著作之一,其中的觀點大多數為當今的科學界普遍接受。在該書中,達爾文首次提出了演化論的觀點。他使用自己在1830年代環球科學考察中積累的資料,試圖證明物種的演化是通過自然選擇(天擇)和人擇的方式實現的。
查爾斯 羅伯特 達爾文
英國生物學家,進化論的奠基人。曾乘貝格爾號艦作了歷時5年的環球航行,對動植物和地質結構等進行了大量的觀察和采集。出版《物種起源》這一劃時代的著作,提出了生物進化論學說,從而摧毀了各種唯心的神造論和物種不變論。除了生物學外,他的理論對人類學、心理學、哲學的發展都有不容忽視的影響。恩格斯將“進化論”列為19世紀自然科學的三大發現之一。
查爾斯 艾略特
美國著名教育家,哈佛大學第二任校長,任職長達45年之久,是哈佛大學歷史上任職時間最長的校長。任職期間主張自然科學與人文科學并重,強調選修課,提高入學標準,終于使哈佛成為國際著名學府。著有《教育改革》《自傳》等,主編了《哈佛百年經典》系列叢書,影響了整個世界。
關于物種起源觀點的進步的歷史簡述
緒 論
及時章 家養條件下的變異
第二章 自然狀況下的變異
第三章 生存的斗爭
第四章 自然選擇即適者生存
第五章 變異的法則
第六章 學說的難點
第七章 對自然選擇學說的種種異議
第八章 本能
第九章 雜種性質
第十章 論地址記錄的不完整
第十一章 生物在地址上的演替
第十二章 生物的地理分布
第十三章 生物的地理分布(續前)
第十四章 生物間的親緣關系:形態學、胚胎學和器官退化
第十五章 綜述和結論
關于本書中主要涵蓋的科學術語詞匯
主編序言
查爾斯?羅伯特?達爾文,1809年2月12日出生于英國的什魯斯伯里。他出生于一個延續至今的有著很高學術成就的家庭。他的父親是一名有著很強觀察力的成功的外科醫生。他的祖父伊拉司馬斯?達爾文,是《植物園》的作者。達爾文最初是在什魯斯伯里求學,可是他沒能從那些大量嚴格的文科課程中得到太多益處;之后,他去了愛丁堡大學學習醫學,雖然也沒能通過常規的專科學習,但卻在那里燃起了對自然的興趣。1827年,他進入劍橋大學基督學院學習,希望在那里能獲得學士學位,以便能順利進入教會。在此期間,他因結識了植物學教授亨斯洛,自然科學知識得以不斷豐富,并以“博物學家”的身份參加了英國海軍“小獵犬號”艦的科學考察航行。以此為契機,五年的航行結束之后,他掌握了大量的關于地質及動物學的知識,也獲得了成功的“收藏家”的美名。最重要的是,他關于進化的觀點有了萌芽。接下來的幾年,他把時間都花在整理他收集到的材料上,但是他的身體健康開始出現了崩潰的信號,此后他一生都受其困擾,但是從未抱怨。憑借自己非凡的勇氣和忍耐力,他最終戰勝了嚴重的身體殘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他在1839年成婚,三年之后,從倫敦隱居到倫敦外16英里的道恩郡—— 一個小村莊里生活,在那兒度過了他的余生。他有一個工作習慣,或者對他而言也可以認為是一種辦法,就是會一直工作到他即將要崩潰為止,然后休假,假期剛剛到他能恢復工作狀態便告結束。
胡適先生稱《哈佛經典》為“奇書”:“奇書,指是日所送來的《五尺叢書》,又名《哈佛叢書》,是哈佛大學校長伊里鶚(Eliot)主編之叢書,收集古今名著,印成50巨冊,長約五英尺,故有‘五尺’之名。
我國著名語言學家、哲學家趙元任先生更加認同《哈佛經典》:“我瀏覽了《哈佛經典》,雖然我想不久離開芝加哥,我仍然買了一套《哈佛經典》。”
北京師范大學著名心理學教授陳會昌先生向學生推薦:“《哈佛經典》是美國哈佛大學所有學生必修的課程,是哈佛大學建校以來著名教授們經多年選擇確定的人類最重要的學術遺產清單。學習這些著名,同時也是對學生進行人文精神教育。通過學習這門課程,學生們可以了解自古代希臘、羅馬以來人類歷史上影響的一些人文學術著作,包括歷史學、政治學、倫理學、宗教、文學、戲劇、經濟學等各方面內容。向我國大學生介紹這份清單,可以幫助我們了解,國外的大學生接受什么教育,他們平時讀什么書,可能具備什么人文知識,他們可能會形成什么樣的價值觀念。”
很不錯的書喲
好,很好,是真品。
好評,感覺不錯
這個商品不錯。
好書,值得一讀,推薦
這個商品不錯。
包裝速度都挺好的,喜歡
好
非常好的書
不錯值得購買
經典,值得一讀
這本書我很喜歡 希望這樣的書可以多一些
非常好的一本書
《哈佛百年經典——物種起源論》是一本由余麗濤翻譯的達爾文經典著作,這本書承載了哈佛的魅力,在這里我們看到了精英文化的本質:崇尚真理。正如哈佛大學的校訓:“與柏拉圖為友,與亞里士多德為友,更與真理為友。”這種求真、求實的精神,正代表了現代文明的本質與方向。《物種起源》是達爾文論述生物進化的重要著作,在這本書中,達爾文首次提到了進化論的觀點,他使用自己在1830年代環球科學考察中積累的資料,試圖證明物種的演化是通過自然選擇和人工選擇的方式實現的。這本書共分為十五個章節,前面有引言和緒論。這十五個章節分別是:第一章 家養狀態下的變異; 第二章 自然狀態下的變異; 第三章 生存斗爭; 第四章 自然選擇(即適者生存); 第五章 變異的法則; 第六章 學說之疑難; 第七章 對自然選擇學說的各種異議;第八章 本能; 第九章 雜種性質; 第十章 地質記錄的不完整; 第十一章 古生物的演替;第十二章 生物的地理分布; 第十三章 生物的地理分布續篇;第十四章 生物間的親緣關系:形表學、胚胎 學和器官退化;第十五章 綜述和結論。這前14章中 ,大致可以分成3部分,和11到14章。 第一部分(1至5章)是全書的主體及核心,標志著自然選擇學說的建立 。 第二部分(6至10章)作者設想站在反對者的立場上給進化學說提出了一系列質疑,再一一解釋,使之化解。這正表現出作者的勇氣和學說本身不可戰勝的生命力。 第三部分中,達爾文用它的以自然選擇為核心的進化論對生物界在地史演變,地理變遷,形態分宜,胚胎發育中的各種現象進行了令人信服的解釋,從而,使這一理論獲得了進一步支撐。這本書奠定了達爾文作為現代生物進化理論奠基人的地位。這部著作的問世,第一次把生物學建立在完全科學的基礎上,以全新的生物進化思想,推翻了“神創論”和“物種不變論”。《物種起源》是達爾文進化論的代表作,標志著進化論的正式確立。馬克思曾這樣評價這本書:“達爾文的《物種起源》非常有意義,這本書可以用來當做歷史上的階級斗爭的自然科學根據。”英國博物學家赫胥黎也曾說過:“我認為《物種起源》這本書的格調是再好也沒有的,它可以感動那些對這個問題一無所知的人們。至于達爾文的理論,我準備即使赴湯蹈火也要支持。”相信這本書一定能夠為你對進化論的認識有所幫助!
內容不用說了,經典。現在正在看一些人類進化的書籍,這本必須看看
本來以為會是一本難讀的書,但事實上因為作譯文的精彩平實,一點也不難讀,相反還讓我對生物學產生了極大的興趣。書中關于物種和自然選擇給了我的極深刻沖擊。好書,推薦。
6.老早想看這本書,但是不是研究生物學的,所以,很害怕自己的看不懂。這次作為《哈佛百年經典》整套書中文版面世,《物種起源論》也包含在內,于是下定了決定看了。很易懂得,翻譯很給男生,雖然對細節不太關注,好在書中的每一章節都有小結,有時看過小結也就知道大意了。書當然經典,沒什么好說的。
終于拿到比較喜歡的《物種起源》這本書,《物種起源》它是進化論的奠基人達爾文的第一部巨著。這部著作的問世,第一次把生物學建立在完全科學的基礎上,以全新的生物進化思想推翻了"神創論"和"物種不變"的理論。此書畢竟不是文學作品,語言是平實的,用的是敘述性的口吻,論證舉例性的口吻,如果說有時與文學語言很接近的段落,那也是作者在客觀地敘述他在環球旅行和研究家培動物植時所觀察到的事物,沒有文學語言的那種夸張與華麗,更多的是自然科學所必備的精準與謹嚴。達爾文在《物種起源》中所體現的認真精神值得所有讀者欽佩。本書充分體現了達爾文對科學認真、嚴謹的態度。 書中達爾文自己把《物種起源》稱為“一部長篇爭辯”,它論證了兩個問題:第一,物種是可變的,生物是進化的。第二,自然選擇是生物進化的動力。雖然達爾文在完成《物種起源》時遇到了一些困難,但這并沒有影響他要完成該書的決心。我想正是因為這些困難,才使得達爾文在《物種起源》該書中運用了大量資料。并最終證明了形形色色的生物都不是上帝創造的,而是在遺傳、變異、生存斗爭中和自然選擇中,由簡單到復雜,由低等到高等,不斷發展變化的,且提出了生物進化論學說。盡管進化論有許多的缺陷,但仍然不能掩蓋住進化論所具有的巨大意義:第一,達爾文的進化論是對生物學的一次偉大綜合。他總結了前人在分類學、比較解剖學、地質古生物學和進化思想方面的成就,再加上自己親身考察和對大量動植物變異做的系統研究,形成了生物進化的理論。第二,達爾文的進化論學說以自然選擇、適者生存為基礎,有力地證明了造物主根本就沒有存在的必要,從根本上推翻了長期統治生物學思想的各種唯心的神創論和物種不變論,使人類在思想上發生了飛躍。第三,進化論是人類歷史上一次重大的科學突破,是一部深切關注生物土地家園的,以靈魂回應靈魂之書。書的主體部分陳述了生物的變異及相互適應的途徑,從家養而變異的知識,因為每種生物產生的個數,遠超過其所能生存的個數,所以常引起生存的斗爭,于是人生物的任何變異性質,不論其如何微小,只要是在復雜的和特殊的生活狀態下有利于它本身的,即將有較佳的生存機會,因而它就自然地被選擇了。當然達爾文的《物種起源》中不僅僅是生物進化論值得我們學習,其中還有更多的觀點,如自然選擇學說,遺傳變異,過度繁殖,生存斗爭,適者生存,這都非常值得我們去好好學習。總之,達爾文的《物種起源》對我是受益匪淺,讓我學到了很多以前所不知道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