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生物學》基于六所高等院校充分研討、努力挖掘各知識點間的內在聯系,注重作者科研成果的轉化編著而成,力求反應農業院校的教學特點,旨在幫助學生構建基本的生物學知識體系。《普通生物學》分為四部分,即生物的結構層次、生物的生殖與遺傳、生物多樣性、生物與環境,共10章。此外,書中插圖新穎美觀,科學性強,許多為作者原創。 《普通生物學》可作為各類農業院校普通生物學教材,也可供其他大專院校教師和學生、生物學工作者,以及中學生物學教師參考使用。
前言
緒論
一、生命的本質與共性
二、生物學發展概況
三、現代生物學與人類生活
四、生物學課程的"教"與"學"
本章重要概念與原理
課堂討論與思考
第1部分 生物的結構層次
第1章 細胞
及時節 細胞的生命物質
一、細胞的元素組成
二、細胞的分子組成
第二節 細胞的形態與類型
一、細胞的形態和大小
二、細胞類型
第三節 細胞的結構與功能
一、細胞外被與質膜
二、細胞器
三、細胞骨架系統
四、細胞連接
五、物質的跨膜運輸
六、細胞通訊
第四節 細胞增殖與分化
一、細胞周期
二、細胞分裂
三、細胞分化
四、細胞的衰老與死亡
五、癌細胞
第五節 生物工程技術的應用
本章重要概念與原理
課堂討論與思考
第2章 生物體結構與功能
及時節 植物體結構與功能
一、植物組織
二、植物器官
第二節 動物體結構與功能
一、動物組織
二、動物器官系統
本章重要概念與原理
課堂討論與思考
第3章 生物的生理與調控
及時節 生物的營養與物質運輸
一、植物的營養與物質運輸
二、動物的營養與物質運輸
第二節 呼吸作用
一、呼吸類型
二、植物的呼吸作用
三、動物的呼吸
第三節 生物生命活動的調控
一、植物生命活動的調節
二、動物生命活動的調控
本章重要概念與原理
課堂討論與思考
第2部分 生物的生殖與遺傳
第4章 生物的生殖與發育
及時節 生物繁殖的方式
一、營養繁殖
二、無性生殖
三、有性生殖
第二節 被子植物有性生殖與發育
一、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
二、被子植物的胚胎發育
第三節 動物的有性生殖與發育
一、動物的生殖與發育
二、動物繁殖技術的應用
本章重要概念與原理
課堂討論與思考
第5章 生物的遺傳和變異
及時節 遺傳的物質基礎
第二節 遺傳物質的傳遞規律
一、孟德爾定律及其擴展
二、連鎖遺傳
三、性別決定與伴性遺傳
第三節 遺傳的分子生物學
一、DNA是遺傳物質
二、DNA的雙螺旋結構及其復制
三、遺傳信息的轉錄與翻譯
四、基因表達的調控
第四節 遺傳物質的改變
一、染色體畸變
二、基因突變
本章重要概念與原理
課堂討論與思考
第3部分 生物多樣性
第6章 生物物種多樣性
及時節 概述
一、生物的分類方法和依據
二、生物分類的階層系統和命名
三、生物的鑒定方法和分類檢索表
第二節 非胞生物與原核生物
一、非胞生物
二、原核生物
第三節 原生生物
一、真核藻類
二、原生動物
三、黏菌
第四節 真菌與地衣
一、真菌
二、地衣
第五節 植物界
一、苔蘚植物
二、蕨類植物
三、裸子植物
四、被子植物
第六節 動物界
一、不對稱或輻射對稱體制原始動物
二、原口動物
三、后口動物
本章重要概念與原理
課堂討論與思考
第7章 生命起源與演化
及時節 生命起源
一、化學進化
二、細胞形成與原始生命體的出現
第二節 生物演化歷程
一、原核生物的進化
二、真核細胞的起源與演化
三、多細胞生物的出現與演化
第三節 生物進化原理
一、生物進化的理論
二、生物進化的證據
第四節 生物進化規律
一、單元起源與多元起源
二、生物進化型式
三、生物進化的速率
本章重要概念與原理
課堂討論與思考
第8章 生物多樣性的產生
及時節 生物的變異與適應
一、環境飾變
二、可遺傳變異
三、居群中的變異
第二節 物種的產生與發展
一、物種的概念
二、物種形成方式
三、選擇與物種形成
四、物種的滅絕
第三節 隔離與物種的維持
一、地理隔離
二、生殖隔離
本章重要概念與原理
課堂討論與思考
第4部分 生物與環境
第9章 環境與生態系統
及時節 環境與生態因子
一、自然環境的圈層系統
二、生態因子及其作用
三、生物與環境關系
四、生態因子與生物習性
第二節 生態層次與結構
一、種群
二、群落
三、生態系統
第三節 生物多樣性的維持
一、生物地理學理論
二、中度干擾假說
三、資源比率假說
本章重要概念與原理
課堂討論與思考
第10章 人與環境
及時節 全球生態
一、溫室效應
二、臭氧層破壞
三、大氣污染
第二節 恢復生態
一、生態退化與恢復
二、生態恢復技術
第三節 生物災害與生物安全
一、生物災害
二、生物安全
本章重要概念與原理
課堂討論與思考
主要參考文獻
后記
緒論
生物學(biology,life science 或bioscience)是當今最活躍、最受關注的基礎自然科學之一,其主要任務是研究生物的各種生命現象及生命活動的規律。現代生物學已經由單純的實驗研究逐漸向系統生物學方向發展,從多學科角度出發認識和理解生命科學問題,使用多種方法、手段研究和解決生命科學問題,強調整合性和模型化。整合生物學(integrative biology)、植物生物學(plant biology)、動物生物學(animal biology)和微生物生物學(biology of microorganisms)等研究領域或課程就是在整合思想影響下逐漸發展起來的。
生物具有高度復雜性、多樣性和統一性。地球已經歷了45 億年的發展,而生命的演化卻不僅短暫,而且是加速度的(圖0-1)。據估計,一個復雜動物物種的平均壽命只有約400 萬年,地球曾經產生過約300 億個物種,但99.9%的物種已經絕滅。目前,已知生物圈中現存的生物有200 萬種以上,它們雖然形態各異、結構復雜程度不一、生活方式多樣,但都具有一定的親緣關系。自18 世紀,瑞典生物學家林奈(C. Linnaeus,1707―1778)提出將生物分為植物界和動物界的二界系統以來,眾多學者提出了不同的系統。1967 年生態學家惠特克(R.H.Whittaker)提出五界系統(圖0-2),即分為原核生物界(Monera)、原生生物界(Protista)、真菌界(Fungi)、植物界(Plantae)和動物界(Animalia),目前該系統影響較大。然而,原生生物界不是一個自然類群,因此其地位和具體劃分爭議較大,甚至有人認為應該將原生生物界中類似動物的類群(如草履蟲等)劃到動物界,類似植物的類群(如藻類)劃到植物界,類似真菌的類群(如黏菌門)劃到真菌界。惠特克曾將單細胞藻類歸于原生生物界,但綜合考慮其細胞結構和生活史,目前很多學者主張將所有藻類歸于原生生物界,將植物界定義為有胚植物,如馬古利斯(L.
Margulis)、雷文(P. H. Raven)和約翰遜(G. B. Johnson)等。
1977 年,沃斯(C. Woese)根據對16S rRNA 核苷酸順序的同源性比較,提出將生命劃分為真細菌域(Bacteria)、古細菌域(Archaea)和真核生物域(Eukarya)三域(表0-1
專業性強,需要好好學
挺好的 大家快來買
書很不錯哦
彩色質量很棒
書好,包裝一般
非常喜歡。
整體感覺不錯
包裝很嚴實 沒有缺頁破頁 印刷也很清楚~
正版的書,很喜歡
兒子要求購買,翻看一下感覺不錯
圖書質量好彩圖
假冒偽劣產品,知識點覆蓋面還不如教科書的廣
書真的很不錯的。內容也很棒,而且肯定是正版,值得買!!
內容沒有陳敬巖的那本好~~但彩頁~還是比較厚道的
幫朋友的孩子買的,據說是很好的一本書,希望對孩子的學習有幫助。
以為好厚一本呢,這么貴,沒想到不怎么厚,可能是全彩教材吧,所以有點貴了。
好評啊,我給我們班同學團購的,團了6次,機智的賣家只裝了兩箱,好評
本想賣給孩子看的,沒想到是大學教科書。不過,印刷還是很精美的,內容也還不錯。
全彩頁的 所以貴 為了和老爸一起研究 脂肪 糖類 和蛋白質在人體內的轉化而購買 意外用了 積了好幾年的3000多積分 給了一把 抵扣23元 好吧 總算沒白買這么多年書
孩子愿學生物,買了本,質量挺好的,彩印的!用了積分便宜多了,謝謝,再買書,還是選當當!
生物競賽用的,很多圖畫,非常好看,讓我對生物有了濃厚的興趣!這圖還都是全彩的。
、生態退化與恢復二、生態恢復技術第三節生物災害與生物安全6一、生物災害二、生物安全C本
很滿意,很不錯的一本書,印刷精美,全彩頁,起初看別人的評價說內容較少還有點猶豫,結果收到后看了內容不錯,并不少,很滿意,值這個價格。雖然物流不知何原因晚了點才收到,不過賣家也及時縷發郵件提醒,也能理解了,還好。
買給對生物感興趣的高中生看的,深入淺出,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