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陸擔任要職的政治家張克輝,是地道的臺灣人,但很少人知道,在五十多年前,他曾以原名「張有義」,活躍在以《潮流》雜志為中心的臺灣文壇,為文壇左翼文學的先驅。當年的熱血青年辭別鄉井,奔赴大陸,成了游擊隊員,兩岸隔絕數十年,如今已是兩鬢如霜。張克輝說:「故鄉在我心中永遠是美麗的」。沉積在故鄉臺灣的點滴童年趣事,鄉間回憶,在羈旅多時的孤寂中總繾綣縈懷,在渴望傾訴而無從傾訴,在渴望相見卻無法相見的時候,涌于筆端。當記憶的點滴凝聚于心頭,回望往事時,無限感慨的是艱辛、執著、堅持,還有幸運……全書文筆質樸雋永,情意真切感人。書中特載他十九歲以日文寫在妹妹筆記簿上的小說〈農民〉,六十五年后出土,彌足珍貴,為臺灣新文學史補白。
★在大陸擔任要職的政治家張克輝,是道地的臺灣人,故鄉在他心中永遠是*美的,他把對家鄉及親人的思念,化為真切感人的文字。
★《海峽心.兩岸情》中特載他十九歲以日文寫在妹妹筆記簿上的小說〈農民〉,六十五年後出土,彌足珍貴,為臺灣新文學史補白。奠定他由政治人物變成文學家地位。
張克輝臺灣彰化人。一九四八年由臺灣到廈門大學讀書。在校期間加入中共地下組織,后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從基層工作開始,歷任要職。一九九一年當選為中華全國臺灣同胞聯誼會會長,一九九七年當選為臺灣民主自治同盟中央委員會主席,一九九八年當選為全國政協副主席,并擔任海峽兩岸關系協會顧問、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會長等職。其作品有:《農民》(小說)、《深情的海峽》(文集)、《故鄉的云雀崗》(文集)、《臺灣往事》(電影劇本)、《尋找》(電影劇本,后改為《云水謠》)、《湄洲島奇緣》(電影劇本)、《啊!謝雪紅》(電影劇本)、《何日再擁抱》(電影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