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之路》是一部未完成的三部曲,包括《不惑之年》、《緩期執行》和《痛心疾首》。全書描寫一九三八至一九四一年間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前后法國乃至歐洲所發生的一些事情。薩特把自由觀作為《自由之路》的哲學基礎,改變了一般傳統小說正面人物的設計,所有的人物都不同程度受到了異化,一般表現為真誠作弊,言不由衷,自欺欺人。《痛心疾首》描寫一九四零年六月馬其諾防線的崩潰和巴黎的淪陷。
薩特把自由觀作為《自由之路》的哲學基礎,改變了一般傳統小說正面人物的設計,所有的人物都不同程度受到了異化,一般表現為真誠作弊,言不由衷,自欺欺人。《緩期執行》原名《九月》,內容是繼續一九三八年九月慕尼黑會議期間的危機。
讓·保爾·薩特(1905-1980)。二十世紀法國最有影響的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和社會活動家。作為戰后風靡整個西方世界的存在主義哲學的代表,他的*優勢是善于運用小說,戲劇等文學形式,形象化地闡釋其學說,使存在主義哲學貼近了人們的生活,變得深入淺出,通俗易懂了
自由之路(第三部)
痛心疾首
上篇
一九四0年六月十五日,星期六上午九時于紐約
六月十六日,星期日
同日十四時,馬賽
同日十五時,帕杜
同日下午四時
六月十七日,星期一
六十八日,星期二,五時四十五分
早晨六點鐘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