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醫師只能看好自己患者的病,做管理卻能看好一個醫療機構的病,能造福很多的患者。
法律只能處理醫療糾紛,但無法預防醫療糾紛的發生。若想從源頭上預防糾紛的發生以及改善醫患關系,就必須深入做好臨床實務和醫院管理。要想做好臨床實務和醫院管理,則必須把“以患者為中心”的醫學人文理念作為前提,同時需要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進行規范。這樣就形成了一個閉環,其中任何一個環節都不可偏廢。
醫學與管理是不的。因此,對醫務人員而言,有必要見賢思齊、見微知著、反躬自省乃至從諫如流。醫學的發展是永無止境的,管理方面的改善亦無終點。醫務工作者的深入自省、持續思考、系統分析和創新建議是促使醫學持續改進的原動力。
《中國醫師協會-北京大學患者安全與醫患關系研究中心:醫院法律實務札記》僅是筆者的思考札記。之所以勤于思考,是源于對這份事業的熱愛。希望有很多的人加入這個行列,期待在眾人努力下,重鑄醫患和諧,保障患者安全。
臨床法律實務探討
醫師在院外突發事件中注意義務的淺析與啟示
轉院注意義務淺析
口頭醫囑的正確認識與規范使用
關于醫療機構開具休假證明時限的困惑與建議
法律視角下診斷中的注意義務
關于患者“醫囑”的法律分析與應對
關于保護性醫療的悖論與實踐
關于住院患者要求請假離院的思考
患者配合臨床示教屬性與臨床實踐注意事項淺析
關于在接診過程中接聽電話的思考
誤診的思維“陷阱”
醫療糾紛案例淺析
病歷封存相關法律問題研究
患者擅自離院猝死,醫療機構責任淺析與改進建議
一個模擬法庭案例引發的多重討論
醫院停電導致患者死亡事件的責任淺析
舊案重提,談如何做好知情同意
將患者輸液卡記錯名后質疑輸液差錯案件評析
一起患者墜床事件所引發的糾紛淺析
以兩個案例看醫院如何應對患者家屬意見不一致
護理員導致醫療損害時醫療機構的責任淺析
醫政管理實踐反思
關于急診資源濫用的現狀、原因與完善對策探討
關于患者長期滯留醫院的現況、法律問題與初步建議
關于醫療機構二級診療科目現場審核標準理解的分析與建議
關于應用保護性約束具注意事項的思考
關于患者宗教信仰保護的思考
關于全科醫師執業權限劃定的思考
關于醫護執業行為范疇劃定的法律思考
關于手術與有創診療操作的辨析及建議
從壟斷出租床看醫院的票據管理
簡易門診、便民門診與普通門診的辨析、存在問題與發展
關于外帶輸液的現狀、問題淺析與對策建議
醫務人員過勞現象之多維討論
當急診面對醉酒者時的應對思考
救治醉酒患者中的安全風險防控倡議
醫療機構應對醫療暴力的要點與注意事項
醫療機構應對醫療新聞危機的策略與建議
熱點醫療事件評論
由一則醫療假新聞事件引發的法律思考
安檢門背后的反思
兩“虎”相爭,兩敗俱傷
愛與恕
問題疫苗未致疾,過度恐慌卻成疫
關于傷醫事件報道爭論的思考與建議
醫療面對“互聯網 ”
互聯網醫療的風險與機遇
從醫院的角度看互聯網與醫療大數據
關于電子處方合法實踐的思考與建議
醫療面對“互聯網 ”
互聯網醫療的風險與機遇
從醫院的角度看互聯網與醫療大數據
關于電子處方合法實踐的思考與建議
《中國醫師協會-北京大學患者安全與醫患關系研究中心:醫院法律實務札記》:
診斷是診療行為的及時步。醫學的治療行為均建立在診斷的基礎上。我國中醫所倡導的“辨證論治”和“對癥下藥”,同樣強調了診斷的重要性。正確的診斷是精準醫療的前提,而錯誤的診斷則會導致無效或錯誤的治療。醫學具有未知性、有限性和發展性。任何一名醫師都無法保障診斷是l000/o正確的。醫師在診斷過程中應履行合理的注意義務。
那么,在法律的視角下,如何認識診斷的注意義務呢?
一、什么是診斷?
2013年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的((診斷學>(第8版)提出,診斷是指通過問診采集病史、系統地掌握患者的癥狀,通過視診、觸診、叩診和聽診,仔細了解患者所具有的體征,并進行一些必要的實驗室檢查,以及心電圖、X線和超聲等的輔助檢查,來揭示或發現患者整個臨床表現的過程。
由此可見,診斷的基本過程包括了問診、體格檢查、實驗室檢查和輔助檢查四個環節。
二、什么是診斷過錯?
誤診指錯誤的診斷,??煞譃殄e誤診斷、遺漏診斷和延誤診斷三種,但均可歸人“誤診”中。
《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五十四條規定:“患者在診療活動中受到損害,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有過錯的,由醫療機構承擔賠償責任。”然而,過錯并不等同于錯誤的診斷。
按照不同的意識狀態,可將過錯分為故意和過失。故意的誤診非常少見,通常出現在以個人利害、好惡等因素誘導或者回避矛盾的情形下。例如,患者以“發熱伴頭痛、腿痛、畏風和煩躁”入院。入院診斷為“疑似精神病、肝性腦病”?;颊弑晦D診至上級醫院后救治無效死亡?;颊咴胸溬u犬只的經歷,但生前否認有被犬類咬傷或抓傷史。雖然市、區兩級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調查后均認為流行病學證據不足,但患者轉入的上級醫院堅持診斷為“狂犬病”。事后了解到,該醫院堅持“狂犬病”診斷的一個原因是擔心死者的家屬鬧事。大多數老百姓都知道“狂犬病”的病死率是,對家人死于“狂犬病”相對更容易接受。本案例即屬于故意的誤診,必然要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工作中較為多見的是過失導致的誤診,其中又分為責任性誤診和技術性誤診。醫學屬于探索性的科學,處于不斷發展的進程中。醫學有局限性、高技術性和復雜性的特點,同時受到患者個體特殊性和差異性的制約,因此,診斷作為診療行為的及時個環節,同樣具備必然的局限性。在判定過失時,主要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五十七條之規定:“醫務人員在診療活動中未盡到與當時的醫療水平相應的診療義務,造成患者損害的,醫療機構應當承擔賠償責任。”在診斷中,醫師應盡到與當時的醫療水平相應的診療義務。這便是醫師執業中所要求的特殊注意義務。這說明,一方面,醫師要從意識上充分注意,盡到自己的責任;另一方面,醫師要從技術上不斷學習,以保障自己的診斷能力。
……
稍看了下,內容不錯。
內容涉及面廣,既體現了理論的深度,又展示了實踐的技術,很好!
這個商品不錯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