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于張奎良教授突出的學術研究貢獻和在國內學界的重要地位及影響,在張先生80華誕和從教56周年之際,黑龍江大學哲學學院決定把張先生的多年研究成果,以比較系統的形式展現出來,滿足哲學工作者和廣大讀者的學習和閱讀之需,以便了解先生的學術思想、研究風格和學術貢獻,把先生的研究在哲學領域傳承下去,為此推出《張奎良文集》十卷。文集為張奎良先生自1982年至今取得的各項成果,包括著作、已發表文章、講義、生活四個部分,各卷按照年代予以編輯。文集力圖用歷史和邏輯相統一的方法再現張先生的學術研究軌跡和思想原貌。
《張奎良文集(第6卷)》隨后收錄張奎良先生2011年間公開發表于《哲學研究》《哲學動態》《馬克思主義與現實》《光明日報》等重要報刊上的7篇學術論文,其主題涉及唯物史觀、馬克思晚年的多維歷史觀、人的本質以及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問題。
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的基石與靈魂
自序自覺推進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進程
導論以人為本與構建和諧社會開啟了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的新篇章
上篇 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與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
及時章 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的新起點
第二章 馬克思以人為本的哲學發展脈絡
第三章 從物本到以人為本的歷史演進
第四章 馬克思以人為本思想的實踐意蘊
第五章 民、人民與人的概念解析
第六章 以人為本的“人”的特有含義
第七章 以人為本與世界歷史同行
第八章 馬克思主義哲學視域下的以人為本
第九章 回歸以人為本:社會主義探索的近期成就
上編 結語以人為本是當代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