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文化共生與民族地區和諧文化的構建研究"的結項成果,已結項,成果鑒定等級為良好。內容提要:1、和諧文化的基本界定。和諧文化是一種不錯的文化形態,是文化和諧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產物。和諧文化指稱兩個實體:一是和諧世界,二是和諧社會(即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本文試圖把和諧文化劃分為廣義上的和諧文化和狹義上的和諧文化。所謂廣義上的和諧文化,是指稱人類挑選級別的文化形態,是融合世界各種文明,世界各民族文化、各文化形態的精神精髓且具有一定高度的有機統一的文化共同體,屬于和諧世界的范疇;所謂狹義上的和諧文化,是指一個國家內部為了滿足該國和諧社會建設所需要、體現統治階級意識形態本質特征的文化形態。2、社會主義和諧文化提出的歷史考察。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念為主線,以梳理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中的和諧理念、馬克思主義的和諧思想、西方古代文化中的和諧思想為支線,系統考察社會主義和諧問題提出經歷了哪些過程。3、少數民族地區文化共生與社會主義和諧文化發展現狀審察 。少數民族地區文化共生涉及語言文
邱仁富 1980年生,廣東韶關人。法學博士,上海大學社會科學學院講師,主要從事價值哲學、思想政治教育話語研究。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2項,上海市哲社項目2項、上海市教育科研項目1項、上海市教委項目2項等。已出版專著《堅持核心價值體系的人民主體性》(合著),在《哲學動態》、《求實》等刊物60余篇,其中《人大復印資料》全文轉載多篇。
導論 和諧共生:一個時代的召喚
一、文化及其存在方式
二、文化共生與和諧文化研究述評
及時章文化共生與和諧文化探幽
一、文化共生與和諧文化的基本內涵
二、文化共生與和諧文化的聯結
第二章和諧文化提出的理論淵源和曲折歷程
一、和諧文化提出的理論淵源
二、和諧文化提出的曲折歷程
三、新中國成立60多年來社會核心價值觀念變遷的歷史考察
第三章 少數民族地區文化共生與和諧文化發展現狀審察
一、少數民族地區文化共生發展現狀的調查及透析
二、少數民族地區和諧文化發展現狀及透析
三、少數民族地區文化共生與和諧文化發展歷程審視
第四章 文化共生對少數民族地區和諧文化的作用及影響
一、少數民族文化共生發展面臨的困惑與反思
二、文化共生對少數民族地區和諧文化建設的作用及影響
三、和諧文化對少數民族地區文化共生的制衡與約束
四、制約少數民族地區社會主義和諧文化建設的瓶頸
第五章廣西與周邊區域、次區域文化和諧發展的機遇與挑戰
一、廣西周邊區域、次區域文化和諧發展現狀
二、廣西與東盟多元文化共生發展的歷史經驗與教訓
三、廣西與東盟多元文化共生發展過程中的機遇選擇
四、制約廣西與東盟多元文化共生發展的瓶頸
五、廣西與周邊區域、次區域文化共生和諧發展愿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