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麗弦、洪玲編的《感性工學設計》主要講述感性工學理論在工業設計方面的應用,包括感性工學概況、感性工學設計的分析方法及應用、感性工學設計過程、感性工學設計實驗、感性工學設計案例、未來的感性工學設計等6章。全書的重點在于理論在設計中的應用部分,通過大量的案例及圖表形象地說明各種理論和程序。本書語言通俗易懂,具有非常實用的指導價值,并且理論、案例、圖片等研究內容新穎,既契合了當下飛速發展的信息與體驗社會,又處于時代的前沿。
本書的讀者對象主要為工業設計等藝術設計類專業的在校大學生、感性工學設計理論的研究者及企業的相關設計人員。
第1章 感性工學概況
1.1 緒論
1.2 感性工學定義
1.2.1 "感性"的含義與本質
1.2.2 感性工學的含義與本質
1.2.3 感性工學學科及其研究范疇
1.3 感性工學發展歷史
1.3.1 感性工學產生背景
1.3.2 感性工學發展脈絡
1.3.3 感性工學在中國的發展
1.4 感性工學分類
1.5 感性工學設計
1.5.1 藝術設計學的新發展
1.5.2 感性工學在藝術設計中的應用
1.5.3 感性工學設計的學科背景
第2章 感性工學設計的分析方法及應用
2.1 感性工學設計的定量分析法及應用
2.1.1 定量分析法概述
2.1.2 定量分析法的具體方法及應用
2.1.3 定量分析法的其他方法
2.2 感性工學設計的定性分析法及應用
2.2.1 定性分析法概述
2.2.2 定性分析法的常用方法及應用
2.2.3 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的交叉使用方法
2.3 感性工學設計的評價方法及應用
2.3.1 產品設計質量的評價體系
2.3.2 其他評價方法
2.3.3 感性工學設計的評價案例
第3章 感性工學設計過程
3.1 感性工學設計過程特點
3.2 基于感性層面的產品背景研究
3.2.1 產品概念的選擇
3.2.2 產品設計背景分析
3.2.3 特殊產品的不同設計要求
3.3 用戶對產品的感性認識
3.3.1 視覺因素
3.3.2 聽覺因素
3.3.3 觸覺因素
3.3.4 心理情感因素
3.4 產品形態元素的感性設計實驗
3.4.1 感性詞匯的收集
3.4.2 感性調查問卷
3.4.3 計算機化數據收集
3.5 結果驗證
3.5.1 前期實驗結論歸納
3.5.2 結果驗證案例(座椅設計)
第4章 感性工學設計實驗
4.1 感性工學設計實驗概述
4.1.1 制訂設計實驗方案
4.1.2 感性工學設計實驗的重要性
4.2 感性工學設計實驗類型
4.2.1 語義實驗
4.2.2 對比實驗
4.2.3 眼動儀實驗
4.2.4 數據分析實驗
4.3 感性工學設計實驗綜合案例
4.3.1 實驗架構
4.3.2 實驗流程
4.3.3 實驗研究
第5章 感性工學設計案例
5.1 感性工學在計時產品設計中的應用
5.1.1 基于"感性"層面的計時產品背景分析
5.1.2 人對計時產品的感知功能研究
5.1.3 計時產品的感性工學設計實驗
5.1.4 計時產品感性設計方案
5.2 感性工學在產品手感界面設計中的應用
5.2.1 手握產品的感性體驗
5.2.2 感性體驗實驗設計
5.2.3 感性實驗評價過程
5.2.4 感性實驗結果分析
5.2.5 手感分析總結
5.3 感性工學在人類行為(新型袋)設計中的應用
5.3.1 基于"感性"層面的人類行為學分析
5.3.2 基于"感性"層面的塑料袋產品背景研究
5.3.3 人使用塑料袋的感性行為分析
5.3.4 感性工學設計實驗
5.3.5 新型"環保袋"概念產品設計
附錄5-1 計時情感需求的調查問卷
附錄5-2 感性意象的語意詞匯篩選問卷
附錄5-3 手機使用手感評價調查問卷
附錄5-4 上海某菜場調查記錄表
附錄5-5 杭州某菜場調查記錄表
附錄5-6 食品及形狀設計分析
附錄5-7 使用狀態分析表(上海農貿市場)
附錄5-8 使用狀態分析表(杭州農貿市場)
第6章 未來的感性工學設計
6.1 感性工學設計的時代特點
6.1.1 當下是信息化時代
6.1.2 體驗時代的來臨
6.2 感性工學未來展望
6.2.1 未來的設計將是感性化的設計
6.2.2 感性工學設計的發展方向
6.3 感性工學概念設計
6.4 結語
參考文獻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