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特點:
1.堅持規劃教材頂層設計、全程規劃、全程質控和"三基、五性、三特定"的編寫原則。
2.教材體現了成人學歷教育的專業培養目標和專業特點。堅持了醫藥學成人學歷教育的非零起點性、學歷需求性、職業需求性、模式多樣性的特點,教材的編寫貼近了成人學歷教育的教學實際,適應了成人學歷教育的社會需要,滿足了成人學歷教育的崗位勝任力需求,達到了教師好教、學生好學、實踐好用的"三好"教材目標。
3.本輪教材的修訂從內容和形式上創新了教材的編寫,加入"學習目標"、"學習小結"、"復習題"三個模塊,提倡各教材根據其內容特點加入"問題與思考"、"理論與實踐"、"相關鏈接"三類文本框,精心編排,突出基礎知識、新知識、實用性知識的有效組合,加入案例突出臨床技能的培養等。
及時章 緒論
一、臨床營養學基本概念
二、臨床營養發展簡史
三、我國臨床營養現狀
四、營養治療的目的和原則
五、護理人員掌握臨床營養學知識的必要性
六、臨床營養學的研究趨勢
第二章 營養學基礎
及時節 概述
一、營養與營養素
二、合理營養
三、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
第二節 蛋白質
一、生理功能
二、必需氨基酸
三、蛋白質分類
四、食物蛋白質營養學評價
五、參考攝入量和食物來源
第三節 脂類
一、分類
二、生理功能
三、參考攝入量和食物來源
第四節 碳水化合物和膳食纖維
一、分類
二、生理功能
三、參考攝入量與食物來源
第五節 能量
一、能量單位和來源
二、能量消耗
三、參考攝入量與食物來源
第六節 礦物質
一、鈣
二、磷、鎂、鈉、鉀、氯
三、鐵
四、鋅
五、硒
六、碘、銅等其他微量元素
第七節 維生素
一、概述
二、維生素A
三、維生素D
四、維生素E
五、維生素B
六、維生素B
七、煙酸
八、葉酸
九、維生素C
第八節 水
一、水的代謝
二、生理功能
三、缺乏和過量
四、水的需要量
第三章 營養風險篩查與營養評價
及時節 營養篩查
一、營養篩查的定義
二、營養篩查工具
三、NRS2002在臨床中的應用
第二節 營養評價
一、膳食調查
二、人體測量
三、實驗室檢查
四、臨床檢查
第三節 綜合營養評價和營養不良診斷
一、綜合營養評價
二、營養不良診斷
三、臨床營養診療流程
第四章 醫院膳食
及時節 醫院基本膳食
一、普通膳食
二、軟食
三、半流質膳食
四、流質膳食
第二節 治療膳食
第五章 腸內與腸外營養治療
及時節 腸內營養治療
一、概述
二、適應證
三、禁忌證
四、供給途徑
五、供給方式
六、腸內營養制劑
七、并發癥
八、腸內營養護理
九、臨床監測
第二節 腸外營養治療
一、適應證
二、禁忌證
三、輸入途徑
四、腸外營養輸液系統
五、腸外營養配制步驟和注意事項
六、腸外營養制劑
七、并發癥
八、腸外營養護理
九、臨床監測
第六章 常見營養缺乏病的營養治療與膳食護理
及時節 概述
一、分類
二、原因
三、臨床表現和診斷
四、營養治療
五、膳食護理
第二節 蛋白質能量營養不良
一、概述
……
第七章 呼吸系統疾病營養治療與膳食護理
第八章 消化系統疾病的營養治療與膳食護理
第九章 泌尿系統疾病營養治療與膳食護理
第十章 循環系統疾病的營養治療與膳食護理
第十一章 內分泌和代謝性疾病的營養治療與膳食護理
第十二章 腫瘤的營養治療與膳食護理
第十三章 外科疾病的燒傷的營養治療與膳食護理
第十四章 兒科疾病的營養治療與膳食護理
附錄
及時章 緒論
一、臨床營養學基本概念
1.臨床營養學 臨床營養學是研究食物及其中所含的營養素和其他生物活性物質對人體的有益作用,對疾病發生、發展和康復的影響,人體在疾病狀態下的各種營養需求及其提供方法的一門科學。
2.腸外營養腸外營養是指通過腸道以外的途徑即靜脈(中心靜脈或外周靜脈)輸入各種營養素的一種營養治療方法。
3.腸內營養腸內營養是指經口服或管飼途徑,利用胃腸道消化吸收功能來提供代謝和生長所需各種營養物質的營養治療方式。
4.營養治療營養治療是根據疾病的病理生理特點,給予患者制訂各種不同的飲食配方,以達到輔助治療及輔助診斷的目的,借以增強機體的抵抗力,促進組織修復,糾正營養缺乏。是現代綜合治療中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中國具有悠久的營養科學史。公元前3000年,已經有文字記載利用食物海藻和海綿灰中的營養成分治療甲狀腺腫。《黃帝內經》、《飲膳正要》等流傳久遠的著作,記載了豐富的營養經驗,提出了世界上最早的營養學說。不過由于古代缺乏實驗技術基礎,中國傳統的營養知識和技術沒能像近現代醫學的各分支學科一樣逐步發展成為一門獨立的分支學科,沒能建立起相對獨立、完善、科學的理論和技術體系。
臨床營養的發展史與臨床醫學的發展史同步。2000多年以前的埃及醫師就發現有些患者有營養缺乏,并試圖以營養物(牛肉提取物、酒類、牛奶、大麥和小麥、肉湯等)灌腸法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