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按照1995年教育部(原國家教委)頒發的"高等工業學校電子技術基礎課程教學基本要求",本著簡潔、通俗、先進和實用的原則而精心編寫。
本書主要內容有半導體二極管及其基本電路、晶體管及其基本放大電路、場效應管及其基本放大電路、反饋放大電路、集成電路運算放大器及其應用、信號產生電路、直流電源、數字電路基礎、邏輯代數與邏輯函數、組合邏輯電路、雙穩態觸發器、時序邏輯電路、數模和模數轉換器。
本書每章有小結、習題或思考題,并附有一部分習題答案,便于教學和自學。
本書可作為高等學校和成人高等教育各專業電子技術課程的教材(教學學時為40~70),本書也可供工程技術人員自學和參考。
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反映了電子技術的發展;對集成電路的講座強化"外部",淡化"內部",著眼于方法和能力的培養;每章均有小結、習題或思考題,并附有習題答案,便于教學和自學。
緒論
第1章 半導體二極管及其基本電路
1.1 半導體的基礎知識
1.1.1 本征半導體
1.1.2 雜質半導體
1.1.3 PN結
1.2 半導體二極管
1.2.1 半導體二極管的結構和符號
1.2.2 伏安特性
1.2.3 主要參數
1.3 二極管基本電路及分析方法
1.3.1 二極管伏安特性的建模
1.3.2 限幅電路
1.3.3 開關電路
1.4 穩壓二極管
1.4.1 穩壓二極管的伏安特性及工作狀態
1.4.2 穩壓管的主要參數
1.5 特殊二極管
1.5.1 發光二極管
1.5.2 變容二極管
1.5.3 光電二極管
小結
習題
第2章 晶體管及其基本放大電路
2.1 晶體管
2.1.1 基本結構
2.1.2 晶體管的電流放大作用
2.1.3 晶體管的特性曲線
2.1.4 主要參數
2.1.5 溫度對晶體管特性的影響
2.2 共射極放大電路
2.2.1 放大電路的組成
2.2.2 共射極基本放大電路的工作原理
2.2.3 直流通路和交流通路
2.2.4 放大電路的基本性能指標
2.3 圖解分析法
2.3.1 靜態分析
2.3.2 動態分析
2.3.3 非線性失真
2.4 微變等效電路分析法
2.4.1 晶體管微變等效電路
2.4.2 微變等效電路動態分析法
2.5 放大電路靜態工作點的穩定問題
2.5.1 穩定原理
2.5.2 動態分析
2.6 共集電極放大電路
2.6.1 靜態分析
2.6.2 動態分析
2.7 多級放大電路
2.7.1 多級放大電路的組成
2.7.2 多級放大電路的耦合方式
2.7.3 多級放大電路的性能指標計算
2.8 功率放大電路
2.8.1 功率放大電路的特點
2.8.2 功率放大電路的工作方式
2.8.3 互補對稱功率放大電路
2.9 放大電路的頻率特性
2.9.1 頻率特性的概念
2.9.2 線性失真
2.9.3 晶體管的頻率參數
小結
習題
第3章 場效應管及基本放大電路
第4章 反饋放大電路
第5章 集成電路運算放大器及其應用
第6章 信號產生電路
第7章 直流電源
第8章 數字邏輯電路基礎知識
第9章 邏輯代數與邏輯函數
第10章 組合邏輯電路
第11章 雙穩態觸發器
第12章 時序邏輯電路
第13章 數模和模數轉換器
附錄A 半導體器件型號命名方法(國家標準GB249—64)
附錄B 電氣圖用圖形符號二進制邏輯單元簡介(國家標準GB4728.12—85)
附錄C 常用邏輯符號對照表
附錄D TTL和CMOS邏輯門電路的技術參數
附錄E 國產半導體集成電路型號命名法(國家標準GB3430—82)
附錄F 符號說明
參考文獻
第1章 體二極管及其基本電路:
電子電路的核心器件是半導體器件,半導體器件由半導體材料制成。本章首先介紹半導體的基礎知識,然后重點討論最基本的半導體器件——二極管的物理結構、工作原理、特性曲線、主要參數以及二極管的基本電路與分析方法。
1.1 半導體的基礎知識:
導電性能介于導體和絕緣體之間的物質稱為半導體。
物質的導電性能取決于原子結構。導體一般為低價元素,原子中最外層軌道上的電子(價電子)數目較少,極易掙脫原子核的束縛成為自由電子。當受到外電場的作用時,這些自由電子產生定向運動形成電流,呈現較好的導電性能。絕緣體一般為高價元素,最外層電子數目接近8個,受原子核的束縛力很強,極不容易擺脫原子核的束縛成為自由電子,因而導電性能極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