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詞話(插圖本)》是中國頗負盛名的一部詞話著作。他用傳統的詞話形式及傳統的概念、術語和思維邏輯,較為自然地融進了一些新的觀念和方法,其總結的理論問題又具有相當普遍的意義,這就使它在當時新舊兩代的讀者中產生了重大反響。
《人間詞話(插圖本)》精心匯集了王國維《人間詞話》現存于世的珍稀手稿,將王國維本人親手刪改后的64則《人間詞話》原本及剔除掉的49則刪稿完整呈現。
《人間詞話(插圖本)》編輯推薦:盛傳一百多年的不朽巨著,流轉一個世紀的詩詞經典。
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境也。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
"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王國維
王國維(1877-1927),字靜安,浙江海寧人,清華國學研究院"四大導師"之一。試圖以西方哲學、美學、文學理論評鑒中國古典文學的杰出學者,中國人心中耀眼的國學巨匠之一。其所著的《人間詞話》是中國古典文藝美學目前的扛鼎之作,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義。
《人間詞話》原稿卷首的題詩
戲效季英作口號詩
卷上
人間詞話
卷下
人間詞話未刊手稿
附錄
自編人間詞話選
人間詞話刪稿
人間詞話附錄
人間詞話補遺
王國維生平
[壹]詞以境界為上。有境界則自成高格,自有名句[1]。五代、北宋之詞所以獨絕者在此。[1]"自成高格,自有名句",初稿為"不期工而自工"。
蝶戀花
(宋)歐陽修
庭院深深深幾許?楊柳堆煙,簾幕無重數。玉勒雕鞍游冶處,樓高不見章臺路。
雨橫風狂三月暮。門掩黃昏,無計留春住。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
[貳]有造境,有寫境,此理想與寫實二派之所由分。然二者頗難分別。因大詩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寫之境,亦必鄰于理想故也。
原稿上,這則詞話的大多數字旁邊都加圈。
踏莎行
(宋)秦觀
霧失樓臺,月迷津渡。桃源望斷無尋處。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里斜陽暮。驛寄梅花,魚傳尺素。砌成此恨無重數。郴江幸自繞郴山,為誰流下瀟湘去?
[叁]有有我之境,有無我之境。"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歐陽修《蝶戀花》、"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里斜陽暮"秦觀《踏莎行》,有我之境也。"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陶淵明《飲酒》、"寒波澹澹起,白鳥悠悠下"元好問《穎亭留別》,無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無我之境,以物觀物,故不知何者為我,何者為物。古人為詞,寫有我之境者為多,然未始不能寫無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樹立耳。
原稿在"何者為物"下刪去:"此即主觀詩與客觀詩之所由分也。"
飲酒
(晉)陶淵明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肆]無我之境,人惟于靜中得之。有我之境,于由動之靜時得之。故一優美,一宏壯也。原稿上,這則詞話的每個字旁都加圈。
穎亭留別
(金)元好問
故人重分攜,臨流駐歸駕。乾坤展清眺,萬景若相借。
北風三日雪,太素秉元化。九山郁崢嶸,了不受陵跨。
寒波淡淡起,白鳥悠悠下。懷歸人自急,物態本閑暇。
壺觴負吟嘯,塵土足悲咤。回首亭中人,平林淡如畫。
[伍]自然中之物,互相關系,互相限制。然其寫之于文學及美術中也,必遺其關系、限制之處[3]。故雖寫實家,亦理想家也。又雖如何虛構之境,其材料必求之于自然,而其構造,亦必從自然之法則。故雖理想家,亦寫實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