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文化論叢(第4輯)》主要收錄法律文化方面的研究成果。凡有關法律方面的物質文化、精神文化研究作品皆在刊載范圍內,尤以精神文化中的制度文化、觀念文化為主。本論叢力求匯集所有研究古今中外法律文化的成果,并倡導今古相參、中西互證,秉承著視角新、話題新、觀點新的辦刊宗旨,力爭為讀者提供科研成果。
法律文化論叢為連續出版物,有一定的品質保障,之前主要在法律出版社出版。主編霍存福教授是法制史領域的,在該領域享有極高的聲望。
霍存福,現為沈陽師范大學法律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兼任吉林大學博士生導師。歷任吉林大學法學院副院長、院長,吉林大學法學院學位委員會主席;兼任中國法律史學會執行會長、長春市政協委員。研究方向為法律史、法律文化、權力問題等。
講演錄 本輯特稿
權力制度化的場域 吳玉章
比較法文化 本輯特稿
兩種不同的"原罪"意識 郝鐵川
司法文化?執法文化 本輯特稿
吉同鈞年譜 閆曉君
檢察環節保障律師依法執業研究
——以刑事訴訟辯護為視角 賈海洋
民法文化
侵權法的宗教情結
——以《圣經》為中心的追溯 郭佳寧
埋藏物歸屬的歷史嬗變與當代重構 杜換濤
刑法文化
刑事和解與古今情理 何 劍
法律文化原理
生命周期儀式的法律在場 李 巖
語言與文化
人情與本分
——中國式的權利概念及其語境 霍存福
法學教育
論慕課教學模式在法學教育中的應用 崔 麗
微信說法 本輯特稿
判決書的力量 夏婷婷
品讀堂
法理與情理
——讀《權力場》有感 包玉秋
國際私法學基礎如何重構
——以反思《國際私法》新版教材為中心 董作春
書契積腋
束鹿縣楊家莊張氏文書 馮學偉收集、整理
海外擷珍
趙爾巽編《刑案新編》介紹(二)
——以命盜類案件為例 張田田
譯 林
對伯希和發現的敦煌《唐令》的再思考
——特別針對《公式令》斷簡 [日]仁井田陞著 鄭奉日譯
《法律文化論叢》稿約
法律文化研究重鎮巡禮
封面圖片
孔子圣跡圖
權力制度化的場域
吳玉章
目 次
一、什么是權力制度化
二、權力制度化的相關內容
三、權力制度化的場域
四、答疑解惑
(一)關于中國目前的金字塔式權力結構的缺陷與理想權力結構形式的問題
(二)關于權力制度化與法治的關系問題,以及對金字塔式權力結構底層與平民界限模糊的評價問題
(三)關于中國地域廣,經濟發展不平衡,中華民族是否形成統一的民族性格的問題
(四)關于高薪養廉在中國的可行性問題
(五)關于權力制度化與權力制衡的區別問題
(六)關于憲法司法化與權力制度化的關系問題
(七)關于權力制度化具體到政黨方面的黨和法的關系問題
很高興來到沈師,能和這么多年輕的朋友們交流,今天來的同學還不少,有一些同學還站在后面、坐在邊上,謝謝大家。今天要講的題目是"權力制度化的場域"。權力制度化這樣一個問題值不值得我們考慮,我們在考慮這樣一個問題時應該采取哪些視角,這些問題要和大家交流一下。
為什么要討論權力制度化,為什么要討論權力制度化的場域,這是首先要跟大家報告的。我們知道從十八大以來,特別是從十八屆四中全會以來,關于權力的制度化,一直是黨中央高度重視的一個問題。而且在反腐敗的斗爭當中,中央的領導人也多次強調權力的制度化,強調權力制度化問題的重要性。這就給學者一個啟示,中央高層特別關注的問題,我們學者能不能拿出一種相應的理論解釋,來回應這樣一種關切。如果拿不出來,就等于說黨中央出的好多題目,在我們身邊慢慢就滑走了,我們沒有把它抓住。應該說,在黨的歷史上,十八屆四中全會的推進依法治國的決定,是建黨以來、建國以來這么多年,次以中央全會的這樣一個形式。在推進依法治國、加強法治里面的要點相當豐富,值得我們對這些重大問題,保持及時的、敏銳的反應。
圍繞權力制度化場域,我想從以下三個層次,給大家介紹一下我的思考。,什么是權力制度化。第二,權力制度化相關的問題,也就是與權力制度化核心問題相關的連帶問題。第三,權力制度化所要適應的環境,也就是權力制度化的場域。
為什么要關注權力制度化呢,除了這是中央高層相當關注的問題外,還有一個潛在原因是,權力制度化作為一個重要的口號、重要的綱領,如果我們僅僅把它當成是口號,而不考慮權力制度化的目的是解決中國發展的現實問題,沒有把權力制度化落實到中國現實當中,那么我感覺,我們的權力制度化實際上就只是空話。這就和我們過去所提的"送法下鄉""科技下鄉"等,面臨同樣的問題。如果我們不去研究權力制度化所要適用的具體環境、具體場域,那就是空談。實際上權力制度化的設計思路,不是為了追求口號漂亮,而是解決中國的實際問題。如果不研究中國的現實,對中國社會現實的特點缺乏了解,那么權力制度化喊得再響,制造多少文件,盡管口頭上越過了萬水千山,實際仍是原地踏步。在我看來,除了要回應中央高層的考慮,我們還要把權力制度化作為現實策略考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