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資本的概念最初是由美國著名的管理學家路桑斯(Luthans)于2004年提出的。路桑斯認為心理資本是個體發展的積極心理狀態,是影響個人發展與組織績效的核心心理要素,以自我效能、希望、樂觀、韌性這些積極的心理資源為特征。人的潛能是無限的,其根源就在于可開發、可管理的心理資本。心理資本是發展的源動力,只有"內心的強大"才是可持續的,心理資本的開發價值超越了人力資本、社會資本,對于青少年尤其如此。心理資本這個概念為什么會被提出?如何理解青少年心理資本及其開發價值?有哪些開發路徑、實踐案例、操作建議?本書是2014年度上海市教育科學研究市級項目《高中生積極心理資本開發研究》(課題編號:B14141)的研究成果之一,聚焦上述問題展開研究,全景式地展示國內外青少年心理資本研究的理論與實踐成果。
朱仲敏先生在教育學、心理學領域有多年理論研究及實踐經驗。本書是國內本系統研究青少年心理資本開發的著作,集理論分析、開發研究、實踐探索、操作建議于一體,適合學校管理者、一線教師、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青少年及其家長閱讀。
朱仲敏,現任上海市浦東教育發展研究院教師發展中心副主任(分管德研室),兼上海市浦東新區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發展中心副主任。現為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上海市青年教師后備人選,浦東新區心理學學科帶頭人,華東師范大學心理學博士研究生。曾獲上海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先進個人"、浦東新區教育體育系統"十大杰出青年"等榮譽。主要從事區域德育、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與指導工作,參與國家社科基金等各級課題8項、主持市級課題2項,在《中國教育學刊》等公開刊物上20多篇。
及時章搖青少年心理資本研究概況
及時節搖心理資本研究院起源與發展
一、心理資本提出的背景
二、心理資本的理論來源
三、四種心理資本的關系
第二節搖青少年心理資本研究:一個嶄新的領域
一、從企業員工的心理資本研究到青少年的心理資本研究
二、青少年心理發展的特點與心理資本開發
三、學校教育在心理資本開發中的應為與可為
第三節搖青少年心理資本開發:積極心理學與發展心理學的視角
一、積極心理學視角下的青少年心理資本開發
二、發展心理學視角下的青少年心理資本開發
本章小結
第二章 青少年心理資本之一 自我效能:成功的信念
及時節 理論分析
一、自我效能的定義及重要性
二、自我效能的形成與發展
三、自我效能發展的影響因素
第二節 開發路徑
一、青少年自我效能的作用機制
二、青少年自我效能的培養途徑
第三節 實踐案例
一、理論依據
二、設計思路
三、活動方案
四、具體活動教案
五、活動點評
第四節 基于自我效能的操作建議
本章小結
第三章青少年心理資本之二
希望:堅定的目標
及時節理論分析
一、希望的內涵
二、希望理論
三、希望的分類
四、與希望相關的幾個概念
五、希望的相關研究
六、希望的測量
第二節開發路徑
一、把希望作為痛苦的防火墻
二、增強學生的希望信念
三、幫助學生設定目標
四、幫助學生發展路徑思維
五、幫助學生強化動力思維
六、強化教師和父母的希望概念
七、現今國外校園中希望的運用
第三節實踐案例
一、案例一:利用園藝療法對高中生進行希望干預
二、案例二:中學生希望特質的團體訓練
第四節基于希望的實踐建議
本章小結
第四章青少年心理資本之三
樂觀:積極的歸因
及時節理論分析
一、樂觀的研究取向
二、樂觀的內涵
三、樂觀的生成理論
四、與希望相關的幾個概念
五、希望的相關研究
六、希望的測量
第二節開發路徑
一、把希望作為痛苦的防火墻
二、增強學生的希望信念
三、幫助學生設定目標
四、幫助學生發展路徑思維
五、幫助學生強化動力思維
六、強化教師和父母的希望概念
七、現今國外校園中希望的運用
第三節實踐案例
一、案例一:利用園藝療法對高中生進行希望干預
二、案例二:中學生希望特質的團體訓練
第四節基于希望的實踐建議
本章小結
第四章青少年心理資本之三
樂觀:積極的歸因
及時節理論分析
一、樂觀的研究取向
二、樂觀的內涵
三、樂觀的生成理論
四、樂觀的測量
五、樂觀的效用
六、國外經驗——在學校中建立樂觀
七、國外經驗——在課堂里建立樂觀
第二節開發路徑
一、培養積極的解釋風格
二、尋求社會支持
三、講究應對策略
四、學會科學歸因
五、家長如何培養孩子的樂觀品質
六、教師如何培養學生的樂觀品質
第三節實踐案例
一、團體活動的設計思路
二、團體活動的設計方案
第四節基于樂觀的實踐建議
本章小結
第五章青少年心理資本之四
韌性:曲折的成長
及時節理論分析
一、韌性的定義
二、保護性和危險因素
三、韌性研究的進展
第二節開發路徑
一、青少年韌性作用機制
二、青少年韌性的培養途徑
第三節實踐案例
一、理論依據
二、設計思路
三、活動方案
四、具體活動資料
五、活動點評
第四節基于韌性的實踐建議
本章小結
附錄一參考文獻
附錄二中英文人名對照表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