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MA—DMBOK指南》一書是基于職能框架白皮書編寫的,采用了協作開發的模式并建立了獨立的開發網站,很多人做出了重要的或輔助的貢獻。此書歷經多次校對審查,超過40個審稿人參與了審閱活動。助理編輯Susan Earley跟進審閱意見并將其納入后續修改稿中。之后,這些書稿按章修改注釋通過,整理合并成稿。
這本《DAMA—DMBOK指南》是基線版本。DAMA國際打算周期性地更新來完善該“指南”。此書以指南的形式覆蓋了多種數據管理職能在一定深度上的知識內容,讀者可以通過閱讀每章的推薦書目進行擴展學習。
本書由DAMA International組織眾多數據管理領域的國際級博學專家編著。這是一項里程碑式的工作。數據管理是把業務和信息技術融合起來所必需的一整套技術、方法及相應的管理和治理過程。它的特殊定位決定了它涉及的知識體系面廣且度深,而要把其中各知識領域和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梳理和解釋清楚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本書是國際數據管理 協會(DAMA International)對過去20多年數據管理領域知識和實踐的一個總結,由會員們花了多年時間和業界專家反復討論撰寫而成。它是市場上極少見的綜合了數據管理方方面面的一部性著作,深入闡述了數據管理各領域的完整知識體系,而這正是本書的一個主要獨特之處。
DAMA International(國際數據管理協會),本書由DAMA International組織眾多數據管理領域的國際級博學專家編著。
第1章 引論
1.1 數據:企業資產
1.2 數據、信息、知識
1.3 數據生命周期
1.4 數據管理職能
1.5 共同的責任
1.6 廣闊的范圍
1.7 一個新興行業
1.8 逐步完善的知識體系
1.9 DAMA--數據管理協會
1.10 本指南的目的
1.11 本指南的目標
1.12 本指南的對象
1.13 本指南的用途
1.14 其他知識體系指南
1.15 DAMA數據管理辭典
1.16 DAMA-DMBOK職能架構
1.17 本指南的結構
1.18 反復出現的主題
第2章 數據管理概述
2.1 引言
2.2 使命和目標
2.3 指導原則
2.4 職能與活動
2.4.1 數據管理活動
2.4.2 活動組
2.5 關聯圖概述
2.5.1 供給者
2.5.2 輸入
2.5.3 參與者
2.5.4 工具
2.5.5 主要交付物
2.5.6 消費者
2.5.7 測量指標
2.6 角色
2.6.1 組織類型
2.6.2 個人角色類型
2.7 技術
2.7.1 軟件產品類別
2.7.2 專用硬件
2.8 推薦閱讀
第3章 數據治理
3.1 簡介
3.2 概念和活動
3.2.1 數據治理
3.2.2 數據管理制度
3.2.3 數據治理和管理制度組織
3.2.4 數據管理服務組織
3.2.5 數據管理執行官
3.2.6 數據治理辦公室
3.3 數據治理活動
3.3.1 數據戰略
3.3.2 數據政策
3.3.3 數據架構
3.3.4 數據標準和規程
3.3.5 法規遵從
3.3.6 問題管理
3.3.7 數據管理項目
3.3.8 數據管理服務
3.3.9 數據資產估值
3.3.10 溝通與推廣
3.3.11 相關的治理框架
3.4 綜述
3.4.1 指導原則
3.4.2 過程總結
3.4.3 組織和文化問題
3.5 推薦閱讀
3.5.1 網站
3.5.2 重點推薦
3.5.3 監管與合規
3.5.4 常規書籍
第4章 數據架構管理
4.1 簡介
4.2 概念和活動
4.2.1 架構綜述
4.2.2 活動
4.3 綜述
4.3.1 指導原則
4.3.2 過程總結
4.3.3 組織和文化問題
4.4 推薦閱讀
4.4.1 書籍
4.4.2 文章和網站
第5章 數據開發
5.1 簡介
5.2 概念和活動
5.2.1 系統開發生命周期
5.2.2 數據建模方式
5.2.3 數據建模、分析和解決方案設計
5.2.4 詳細的數據設計
5.2.5 數據模型和設計質量管理
5.2.6 數據項目實施
5.3 綜述
5.3.1 指導原則
5.3.2 過程總結
5.3.3 組織和文化問題
5.4 推薦閱讀
5.4.1 數據模型和數據庫設計
5.4.2 業務規則
5.4.3 信息工程
5.4.4 敏捷開發
5.4.5 面向對象和面向對象設計
5.4.6 面向服務的架構(SOA)
5.4.7 結構化查詢語言(SQL)
5.4.8 軟件過程改進
5.4.9 可擴展標識語言(XML)
第6章 數據操作管理
6.1 簡介
6.2 概念及活動
6.2.1 數據庫支持
6.2.2 數據技術管理
6.3 綜述
6.3.1 指導原則
6.3.2 過程總結
6.3.3 組織和文化問題
6.4 推薦閱讀
第7章 數據安全管理
7.1 簡介
7.2 概念與活動
7.2.1 理解數據安全需要和監管要求
7.2.2 定義數據安全策略
7.2.3 定義數據安全標準
7.2.4 定義數據安全控制及措施
7.2.5 管理用戶、密碼和用戶組成員
7.2.6 管理數據訪問視圖和權限
7.2.7 監控用戶身份認證和訪問行為
7.2.8 劃分信息密級
7.2.9 審計數據安全
7.3 外包項目的數據安全
7.4 綜述
7.4.1 指導原則
7.4.2 過程總結
7.4.3 組織和文化問題
7.5 推薦閱讀
7.5.1 文獻和論文
7.5.2 主要的隱私和安全法規
第8章 參考數據和主數據管理
8.1 簡介
8.2 概念和活動
8.2.1 參考數據
8.2.2 主數據
8.2.3 理解參考數據和主數據整合需求
8.2.4 識別參考數據和主數據的來源及貢獻者
8.2.5 定義和維護數據整合架構
8.2.6 實施參考數據和主數據解決方案
8.2.7 定義和維護數據匹配規則
8.2.8 建立“黃金”記錄
8.2.9 定義和維護層次及關聯關系
8.2.10 計劃和實施新數據源的整合
8.2.11 復制和分發參考數據與主數據
8.2.12 管理參考數據和主數據的變更
8.3 綜述
8.3.1 指導原則
8.3.2 過程總結
8.3.3 組織和文化問題
8.4 推薦閱讀
第9章 數據倉庫和商務智能管理
9.1 簡介
9.2 概念和活動
9.2.1 數據倉庫活動--簡要的歷史回顧
9.2.2 數據倉庫和商務智能架構和組件
9.2.3 戰術型、戰略型和操作型商務智能
9.2.4 數據倉庫活動的不同類型
9.2.5 維度數據建模的概念和術語
9.3 數據倉庫和商務智能管理活動
9.3.1 理解商務智能信息需求
9.3.2 定義并維護數據倉庫和商務智能架構
9.3.3 實施數據倉庫和數據集市
9.3.4 實施商務智能的工具和用戶界面
9.3.5 處理商務智能所需數據
9.3.6 監控并調整數據倉庫處理過程
9.3.7 監控并調整商務智能活動和性能
9.4 綜述
9.4.1 指導原則
9.4.2 過程總結
9.4.3 組織和文化問題
9.5 推薦閱讀
9.5.1 數據倉庫DW
9.5.2 商務智能BI
9.5.3 數據挖掘DM
9.5.4 聯機分析處理OLAP
第10章 文檔和內容管理
10.1 簡介
10.2 概念和活動
10.2.1 非結構化數據
10.2.2 文檔/檔案管理
10.2.3 內容管理
10.3 綜述
10.3.1 指導原則
10.3.2 過程總結
10.3.3 組織和文化問題
10.4 推薦閱讀
10.4.1 文檔和內容管理
10.4.2 檔案管理
10.4.3 企業信息門戶
10.4.4 圖書館學中的元數據
10.4.5 XML文檔中的語義
10.4.6 非結構化數據和商務智能
10.4.7 標準
10.4.8 在線資源
第11章 元數據管理
11.1 簡介
11.2 概念和活動
11.2.1 元數據定義
11.2.2 元數據的歷史(1990-2008)
11.2.3 元數據戰略
11.2.4 元數據管理活動
11.3 綜述
11.3.1 指導原則
11.3.2 過程總結
11.3.3 組織和文化問題
11.4 推薦閱讀
11.4.1 一般閱讀
11.4.2 圖書館學中的元數據
11.4.3 地理空間元數據標準
11.4.4 ISO元數據標準
第12章 數據質量管理
12.1 簡介
12.2 概念和活動
12.2.1 數據質量管理方法
12.2.2 開發和提升數據質量意識
12.2.3 定義數據質量需求
12.2.4 剖析、分析和評估數據質量
12.2.5 定義數據質量指標
12.2.6 定義數據質量業務規則
12.2.7 測試和驗證數據質量需求
12.2.8 確定與評估數據質量服務水平
12.2.9 持續測量和監控數據質量
12.2.10 管理數據質量問題
12.2.11 清洗和校正數據質量缺陷
12.2.12 設計并實施數據質量管理操作程序
12.2.13 監控數據質量管理操作程序和績效
12.3 數據質量工具
12.3.1 數據剖析
12.3.2 解析和標準化
12.3.3 數據轉換
12.3.4 身份識別和匹配
12.3.5 改善
12.3.6 報告
12.4 綜述
12.4.1 指導原則
12.4.2 過程總結
12.4.3 組織和文化問題
12.5 推薦讀物
第13章 職業發展
13.1 職業特點
13.2 DAMA會員資格
13.3 持續教育與培訓
13.4 認證
13.4.1 如何獲取CDMP認證
13.4.2 CDMP考試標準
13.4.3 CDMP認證的其他要求
13.4.4 CDMP資格考試
13.4.5 可接受的供應商培訓認證
13.4.6 考試準備
13.4.7 參加CDMP考試
13.4.8 職業發展/再認證
13.5 職業道德
13.6 著名的數據管理專業人士
13.6.1 終身成就獎
13.6.2 專業成就獎
13.6.3 政府成就獎
13.6.4 學術成就獎
13.6.5 DAMA社區獎
附錄A
A.1 數據管理供給者
A.2 數據管理輸入
A.3 數據管理參與者
A.4 數據管理工具
A.5 數據管理主要交付物
A.6 數據管理消費者
A.7 數據管理度量指標
A.8 軟件產品分類
A.9 概要流程表
A.10 標準
A.10.1 非美國的隱私法律
A.10.2 美國的隱私法律
A.10.3 特定行業的安全和隱私規范
A.10.4 標準
參考文獻
1.10本指南的目的
DAMA國際撰寫《DAMA數據管理知識體系指南》(即《DAMA—DMBOK指南》)一書,以期進一步推動數據管理行業的發展。本指南的目的是為數據管理科學提供明確的概述。沒有一本書能夠描述整個知識體系。本((DAMA—DMBOK指南>>并不試圖成為數據管理的百科全書,或是就所有數據管理相關事情的論述。相反,本指南簡要介紹了數據管理相關概念,并確定了數據的管理目標、職能和活動的主要交付成果、角色、原則、技術和組織文化方面的問題。它簡要介紹了被人們普遍接受的良好規范以及重要的可選方法。
1.11本指南的目標
作為一個定義性的介紹,((DAMA—DMBOK指南》的目標是:
(1)對數據管理職能,達成一個普遍適用的看法共識。
(2)提供常用的數據管理職能、交付成果、角色和其他術語標準的定義。
(3)確定數據管理的指導原則。
(4)概述普遍接受的良好實踐、廣泛采用的方法和技術以及重要的可選辦法,指南中不
涉及具體的技術供應商或產品。
(5)簡明扼要地識別共同的組織和文化問題。
(6)澄清數據管理的范圍和界限。
(7)引導讀者接觸更多的資源來加強對數據管理的理解。
1.12本指南的對象
《DAMA—DMBOK指南》的目標讀者群體包括:
。經過認證的和有抱負的數據管理專業人士。
。與數據管理專業人士一起工作的其他IT專業人士。
。各種類型的數據管理專員。
。有興趣把數據作為企業資產來管理的執行官。
。對于數據的認識已上升到企業資產高度的知識工作者。
。評估及幫助提高客戶數據管理職能的顧問
。負責開發和提供數據管理課程的教育工作者。
。數據管理領域的研究人員。
……
P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