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是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的結合,不僅需要技術,更需要人文精神。醫生不能只關心疾病,更要關心患病的人。既有高超技術,又能關心患者、尊重生命,視病人為親人的醫生,才是一名真正的好醫生。本書為讀者提供了一個觀察和理解醫學的獨特視角,堪稱醫務工作者的"人文讀本 "、"心靈雞湯",也堪稱患者理解醫學和認識醫生的"通俗教材",是醫患溝通的"橋和船"。在當前醫患關系較為緊張的大背景下,對于促進醫患和諧具有重要的意義。本書配有百余幅漫畫,編排生動,可讀性強。
醫療衛生是社會關注的熱點和焦點。如何看待醫療改革?如何看待醫患關系?如何看待人文醫學?如何看待人與自然?對于這些充滿挑戰性的重大課題,本書作者以敏銳的眼光、嚴謹的思維,回答了諸多嚴肅的問題。本書收錄了近百篇健康時評,每篇時評都是針對醫療衛生領域的熱點問題有感而發,觀點新穎,文筆犀利,或讓人沉思,或讓人警醒,或讓人汗顏。
白劍峰同志所寫關于醫學的新聞時評,及時反映焦點與熱點問題,而且、到位。我想這與他深入了解醫學、醫生、醫院與醫改情況有關,也與他的理性思考與辯證思維能力有關。更重要的是,出于他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及深厚的人文情懷。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 韓啟德
作者分析問題客觀公正,分清主流支流,充滿辯證色彩和人文情懷,告訴大家什么是美,什么是丑,如何做一個好醫生,如何做一個好患者。作者出于公心和善意,力求化解醫患之間的隔閡、誤解和恩怨,糾正對醫學的曲解和醫生的誤讀,讓醫生更加愛護患者、關心病人,讓患者理解醫學、尊重醫生,使醫患之間和諧相處,互濟共生。
——衛生部黨組書記 高強
白劍峰,1969年10月出生,人民日報高級記者,中國醫院協會常務理事。1991年畢業于復旦大學新聞學院,后獲得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碩士,武漢大學在讀博士。現任人民日報教科文部醫藥衛生版主編,從事醫療衛生報道十余年,曾獲得中國新聞獎、地球獎、全國抗擊非典記者、全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