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內容既包含國家衛生行政主管部門的意見、專家學者的精辟見解和地方衛生廳局、醫院、藥械廠商的成功經驗,也匯集了業內多家主流媒體的主要觀點,對當前醫療衛生行業的"公立醫院改制改造"、"公立醫院運行機制改革"、"醫療機構分類管理"、"政府對公立醫療機構的監管職責"、"吸引外資發展我國醫療事業"、"中國民營醫院艱難前行"等重大問題進行了深入的剖析和研究,提出了獨到的見解。
面對新形勢新任務,各級領導干部需要具備以歷史的眼光和全球的視野,科學判斷和把握國際形勢,正確應對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科技進步的發展趨勢,妥善處理影響世界政治經濟發展的各種復雜和不確定因素的能力;具備科學判斷和把握我國基本國情,推進政治建設、經濟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的能力;具備科學判斷和把握我們黨所處的歷史方位和肩負的歷史使命,不斷提高黨的領導水平和執政水平的能力。
《領導干部決策大參考》針對當前國際國內新形勢新變化,著眼于當今世界知識發展前沿,研究時代特征,把中國的發展納入國際視野進行考察,并注重研究和借鑒其他國家的實踐和經驗,緊扣治國理政面臨的重點、熱點和難點問題,針對經濟、政治、法律、文化、科技、管理、戰略、歷史、國際關系、社會、軍事、黨建等各方面的重大問題,由國內各領域的專家進行專題講解,密切結合執政興國、謀求發展的實際需要,對研究和解決重大問題、推動實際工作、探索客觀規律,具有很強的現實針對性,對各級領導干部開闊視野、增強素質,提高領導水平和行政能力,有一定的參考和借鑒作用。
總報告
及時章 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醫藥衛生改革發展道路
一 總書記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醫藥衛生改革發展道路
二 學習貫徹中共十七大精神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醫藥衛生改革進行到底
三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醫藥衛生改革的發展道路
四 本書課題組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發展道路
五 各地探索創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醫藥衛生改革發展道路
改革篇
第二章 醫藥行業討論《醫藥行業"十一五"發展指導意見》
一 發改委公布了《醫藥行業"十一五"發展指導意見》
二 馬凱:解決藥價問題要根本改革以藥養醫機制
三 中國醫藥企業管理協會上書國務院,指向"以藥養醫"無底洞
四 藥企為何集體炮轟"以藥養醫"
五 衛生部希望國家有關部門能取消藥品在醫院里面加成的政策
六 醫療衛生界熱議"以藥養醫"改革
第三章 中國衛生經濟政策研究歷程的回顧和總結
一 中國衛生經濟學的產生和發展過程
二 中國衛生經濟學的國際地位和貢獻
第四章 中國特色基本衛生服務的理念、政策和實踐
一 醫改的經濟學理念:如何保障健康理財公平性?
二 明確政府基本衛生服務投入方向和探索創新投入機制
三 醫改的政策設計:創造衛生發展新理念
四 改革現場:"衛生Ⅷ項目"特別報道
五 農村健康保障體系提供的基本衛生服務
第五章 中國特色公立醫院融資路在何方?路在腳下!
一 公立醫院吸收社會資本的概念和定義
二 鼓勵社會資本投入,發展醫療衛生系統
三 構建多元化辦醫新格局
四 公私合作發展衛生事業
五 敢問中國特色多渠道融資路在何方?
第六章 中國特色的醫療保障體系
一 中國特色的醫療保障體系是"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的核心支柱
二 中國特色的醫療保障體系
三 以社會基本醫療保險為核心的、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的客觀性與特點
四 進一步完善我國醫療保障體系的思路與建議
第七章 鞏固和發展具有中國特色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障制度
一 2007年我國新農合運行的近期進展
二 我國新農合發展中的問題分析
三 完善新農合發展的對策和建議
四 新農合的發展趨勢和走向
第八章 明確政府衛生投入方向和探索創新投入機制
一 明確衛生投入方向和探索創新投入機制的目的
二 我國今后的政府衛生投入方向
三 探索創新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的籌資機制
四 政府主導公立醫院核定收支規模好
第九章 地方政府實施并推動的兩所惠民醫院的管理與運行
一 惠民醫院的界定
二 海淀區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后,政府新組建的惠民醫院
三 武漢市武昌區政府推動并組建的區屬惠民醫院
四 政府舉辦并推動的惠民醫院運行發展的問題與建議
第十章 企業醫院改制思考
第十一章 醫療服務收費價格改革
一 醫療收費價格的影響因素
二 醫療收費價格改革的歷史
三 醫療收費價格的現狀
四 醫療收費價格存在的問題
五 原因
六 改進措施與解決辦法
七 研究進展
八 發展預測
第十二章 我國公立醫院如何迎接新的醫改
一 我國公立醫院性質與職能的界定
二 公立醫院要符合我國基本醫療衛生制度要求
三 我國公立醫院要回歸公益性
四 公立醫院要適應我國醫療保健制度的發展
五 我國公立醫院需要重構管理體制
六 我國公立醫院需要重構運行機制
第十三章 切斷醫藥不正當利益紐帶
一 醫藥不正當利益紐帶的成因
二 國內切斷醫藥不正當利益紐帶的嘗試與實踐
三 海外切斷醫藥利益紐帶的做法和經驗
四 切斷醫藥不正當利益紐帶的政策建議
第十四章 農村衛生院面臨多元選擇
一 問題的提出
二 發展的基調
三 運作的變數
四 應對的建議
發展篇
第十五章 2007年值得特別關注的十大醫療衛生事件
一 建設四項基本制度,主張醫藥經濟分開
二 藥品迎來第20次降價仍無法抵御"降價死"難題
三 新《醫療廣告管理辦法》實施,總體遏制違法廣告蔓延
四 血液制品安全問題,拷問國家血液供給制度
五 《處方管理辦法》治標不治本
六 牙防組"黑洞"徹底曝光,違規收取"認證"收入208.5萬元
七 勿用名人效應炒作"反中醫"論調
八 增強性功能藥品廣告受限違法廣告一月仍肆虐
九 四分開原則的實施——"看病難"的破冰之舉
十 醫改新方案將出臺,"政府主導"趨勢明朗化
第十六章 在時代的高起點上提升醫院文化軟實力
一 醫院文化及其建設
二 醫院文化的內涵
第十七章 2006年中國衛生總費用測算結果與基本衛生服務籌資方案
一 2006年中國衛生總費用測算結果
二 我國基本衛生服務籌資策略與行動方案探討
第十八章 中國衛生總費用流向的概略分析和政策建議
第十九章 鼓勵社會資本投入,發展醫療衛生事業
一 社會資本投入醫療衛生事業的現狀
二 社會資本發展醫療衛生事業的運作模式
三 社會資本發展醫療衛生事業的社會效益
四 吸引社會資本發展醫療衛生事業需要注意的問題
五 吸引社會資本發展醫療衛生事業的總結及建議
第二十章 公立醫院制度建設
一 產權理論和基本知識
二 公立醫院產權制度改革
三 公立醫院職能定位和改制方向
四 公立醫院建立出資人制度
五 公立醫院建立法人治理結構
第二十一章 全國衛生部門城市公立醫院財務數據分析
第二十二章 加大醫療救助投入,建設中國特色惠民公立醫院是政府不可推卸的責任
一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二 我國的社會醫療救助制度
三 完善醫療救助制度的建議
四 新型惠民公立醫院前途光明
第二十三章 陜西省居民現金衛生支出致貧及災難性影響研究
一 居民現金衛生支出的致貧影響
二 OOP對災難性衛生支出的影響
三 主要發現與討論
第二十四章 社區衛生服務的發展與基本醫療衛生制度的構建
一 以人為本——基本醫療衛生制度的提出
二 概念發展與演變:初級衛生保健——基本醫療衛生服務
三 我國基本醫療衛生保健制度框架
四 社區衛生服務在基本醫療衛生制度中的地位和作用
五 基本醫療衛生制度下社區衛生服務的發展策略
第二十五章 免稅期將結束民營醫院爭披"非營利"外衣
一 稅收比例接近20%
二 無可奈何出下策
三 多次反映尚無結果
四 一份爭當"非營利"醫院的申請報告
五 "非營利"機構要名副其實
六 中國民營醫院遭遇誠信危機、稅收困擾
七 追求身份平等
八 "亞心反向改制"折射看病難、看病貴
九 公立醫院與民營醫院的醫療資源配置不均衡
十 民營醫院遭遇生死劫
十一 五項禁令接踵而至
十二 制度設計出了問題?
十三 民營醫院出路何在
經驗篇
第二十六章 北京市開展以政府主導的區域財務監管信息化工作取得的初步成效及下步工作計劃
一 概述
二 北京市開展區域財務監管工作的歷程
三 北京市區域財務監管信息系統設計
四 北京市推行區域財務監管信息化已完成的工作
五 北京市區域財務監管信息化已取得的階段效果
六 北京市區域財務監管信息化后對政策的影響和建議
七 北京市區域財務監管信息化的下一步工作計劃
第二十七章 南京市鼓樓醫院構建財務管理新模式
一 醫院財務一體化管理的必要性
二 醫院財務一體化管理的可行性分析
三 醫院財務一體化管理的初步解決方案
第二十八章 中國民營醫院的回顧和展望
一 中國民營醫院的回顧
二 中國民營醫院的現況
三 中國民營醫院展望
第二十九章 鳳凰醫院集團轉型發展的啟示
一 鳳凰醫院集團的發展歷程
二 國家政策環境與鳳凰醫院集團的發展
三 鳳凰醫院集團的核心競爭力
四 鳳凰醫院集團轉型發展的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