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對加代子婆婆曾出版過的3本書,《加代子婆婆的73句名言》《加代子婆婆的男孩教育法》《加代子婆婆告訴你讓自家孩子聰明的訣竅》進行嚴格的篩選修訂,歸納總結出這部“一本足矣”的濃縮精華版本。
•每天照顧孩子實在太累,沒有太多精力讀書。
•家里沒有親戚幫忙,擔心自己帶不好孩子。
•即便如此,也希望孩子能夠更加多才多藝。
本書針對家長的這些困惑,將以的腦科學研究成果和日本傳統育兒經驗為基礎的“久保田育兒法”進行歸納總結。內容通俗易懂,旨在為獨自育兒的父母提供安心保障。
日本腦科學久保田加代子婆婆,經歷數十年的育兒及科研工作,總結出了大量科學育兒、開發幼兒腦功能的育兒方法。
這些方法幫助她將很多孩子都培養成的人才,其中她的兩個兒子都是日本東京大學畢業的高材生。
一本書濃縮三本書的精華,為讀者全力打造看似簡單,實則暗含無限科學道理的實用育兒法。
附贈四色全彩菜譜,讓寶寶吃上媽媽也愛吃的食物。
作者:久保田加代子 譯者:郝萌;呂瀟瀟
久保田加代子,1932年出生于日本大阪,知名育兒專家,“腦研工坊”株式會社董事長。大約30年前,她重新審視日本的傳統育兒方法,以自己在美國、日本兩地的妊娠、育兒經驗為基礎,并以丈夫久保田競(著名腦科學研究、京都大學名譽教授)的腦科學理論為依據,創立“0歲開始教育”的久保田式育兒法。20年間,她對3000余名嬰兒進行了大腦開發訓練,并以“腦科學婆婆”聞名全日本。
著書累計銷量突破38萬冊,代表作有《加代子婆婆的73條箴言》《加代子婆婆的男孩教育法》《加代子婆婆告訴你讓自家孩子聰明的訣竅》《加代子婆婆的育兒日歷》《嬰兒教育——學會走路之前就可以決定孩子的頭腦是否聰明》,與丈夫共同著有《腦科學婆婆久保田加代子老師:從出生到走路》,參與監制古典CD《加代子婆婆的健康經典》。
久保田加代子給出的忠告溫和可信,在日本廣受好評,并受邀在全日本境內演講、授課,讓新手爸媽獲益良多。
第1章
用傳統育兒法培養孩子“堅韌不拔品格”的13條心得 1
01 應該大量借鑒“輕松育兒經” 2
02 沒有比育兒更有趣的事情了,這是女性的特權 4
03 請避免過度關注嬰兒 6
04 孩子晚上9點以后睡覺也沒有問題 8
05 為什么說“背著”比“抱著”好 10
06 不要屈服于孩子的“哭泣” 12
07 用魷魚干和蘋果來鍛煉孩子的“咀嚼能力” 14
08 請不要輕易對孩子說“不行” 16
09 巧用海苔,讓孩子愛上刷牙 18
10 不斷給孩子買新玩具,只會讓孩子越來越笨 20
11 讓孩子認識到爸爸的作用 22
12 能夠坦然面對考試的失敗,繼續前進的孩子才是“聰明”的 24
13 孩子腹瀉時,請試試“魔芋暖腹袋” 26
第2章
為自己能出生而慶幸、開心——培養孩子“感恩之心”的15條心得 29
14 培養孩子的同情心 30
15 培養孩子的專注力 34
16 堅信所有的孩子身上都有“閃光點” 40
17 讓孩子切身感受到敬語的重要性 45
18 爸爸們,請盡情展示你們的運動神經 50
19 讓孩子認識到獲得父母許可的重要性 53
20 3歲之前,媽媽是孩子的最愛 59
21 導致孩子病情惡化的“禁語” 63
22 給孩子斷奶的方法 67
23 不要過分強調“奶爸”的作用 72
24 請正確對待老大 78
25 堅韌小女人的育兒經 82
26 請保持讓孩子“追之不及”的驕傲 89
27 請這樣教孩子使用筷子的方法 94
28 憑著無私的精神,媽媽的努力定會結出豐碩的果實 97
第3章
120%開發孩子腦力的15條心得 103
29 會摔跤的孩子不會受重傷 104
30 只需要教給孩子在“爭吵”中脫身的時機 108
31 控制孩子壞脾氣的方法 112
32 鼓勵孩子鼓起勇氣從高處跳下 116
33 訓練非慣用手的感覺 120
34 鍛煉手指的靈活度 125
35 教孩子認清刀具的危險性和便利性 129
36 這樣教授孩子寫字的方法 133
37 如何鍛煉孩子“對氣味的感知” 137
38 在自然中訓練孩子的立體感 141
39 培養孩子能夠迅速辨認觸碰到的物體 145
40 培養孩子健全的競爭心 149
41 讓孩子掌握“3分鐘時間長度”的訓練法 153
42 什么是真正的撒謊 157
43 不要把壓歲錢全部存起來 161
第4章
培育孩子堅強品格的10個心得 167
44 如何培育孩子對數學的感知 168
45 孩子在四五歲的時候要學會方位感知 172
46 所有的孩子都會在運動后酣然入睡 176
47 孩子上幼兒園時不要輕易請假 180
48 不被感情左右的訓斥方式 184
49 活用電視培養孩子的知性與感性 188
50 如何為孩子選擇合適的愛好 192
51 如果孩子對生殖器產生興趣,請這樣應對 196
52 教孩子認清“殘忍”和“善良” 200
53 審美意識的培養方式 204
附錄 腦科學研究界久保田競關于培養兒童頭腦與品格的心得 209
特別收錄 225
01應該大量借鑒“輕松育兒經”
嬰兒呱呱墜地后,不能立刻走路。這讓育兒變成一項非常耗費精力的工作。
過去沒有便捷的家用電器,媽媽要一邊背著嬰兒一邊做家務。嬰兒靠在媽媽的背上,看著媽媽的一舉一動,聽著媽媽的聲音或輕聲哼唱的歌曲,在不知不覺中便很好地鍛煉了視覺和聽覺。由于嬰兒的腹部緊緊地貼著媽媽的背部,所以他通常感覺不到饑餓,而到媽媽喂奶的時候,他卻會喝進很多的奶水。
當今社會,媽媽的育兒筆記上都會詳細地記錄下孩子喝了10毫升奶或者喝了20毫升奶,令人感覺非常機械呆板。就連一些指導新手父母的機構也會告訴新手媽媽“孩子一哭就喂奶”。如今這樣的環境使喂奶成了按命令操作的事情,幾乎失去了填飽嬰兒肚子的本來目的。
訓練如廁這件事也一樣。過去,因為清洗尿布非常麻煩,大人通常會在孩子1歲左右訓練孩子如廁。孩子盡早摘掉尿布,就像為媽媽頒發了一枚合格勛章。這些都是從媽媽“希望輕松”的心情中衍生出的育兒經。要知道,“希望輕松”的心情并沒有錯。
02沒有比育兒更有趣的事情了,這是女性的特權
孩子出生以后,媽媽和朋友在一起的時間減少,甚至連和晚歸的丈夫說話的時間都沒有。這難免讓媽媽有種被整個社會隔離、拋棄的感覺。
有這種想法的媽媽好像很多。所以,媽媽帶孩子時難免心情煩躁,還會向晚歸的丈夫抱怨:“你就不能早點兒回家?至少可以幫我給孩子洗個澡吧!所有事情都是我一個人在做!”
在我看來,“育兒是一件多么值得珍惜的事情”。撫養這些以后會擔負起社會未來的孩子,是一項至關重要的“社會活動”。而且,育兒過程中的淚水和歡笑,都是媽媽辛勞點滴的忠實反映。撫育日漸成長的嬰兒,是一項意義非凡的事業。孩子的將來會因為媽媽的撫養方式不同而千差萬別。
可以說,孩子身上有很多地方都會體現出媽媽的影子??粗麄儯瑡寢屪约阂灿蟹N為社會貢獻力量的喜悅。我先生 一直致力于對育兒的研究,他認為,“如此有趣的事情,豈是丈夫可以奪走的!撫育孩子是女性的特權”。女人不要總想著這是“我心愛男人”的孩子,多想想這是“我自己”的孩子,何不嘗試換個角度呢?
03請避免過度關注嬰兒
新生兒具備許多先天反射,比如為了順利吸到乳汁,新生兒的嘴巴會吸吮所有接觸到的物體,這是“吸吮反射”;如果用手指按壓新生兒手心、腳心,他會立刻將手指或腳趾往中心靠攏,這是“抓握反射”。這些先天反射到嬰兒4個月大時就會消失,所以要充分利用這些先天反射,對新生兒進行吸管喝水及抓握力的訓練。
另外,當聽到稍大的聲響時,嬰兒身體會一震,同時雙手雙腿大幅張開。這也是先天反射的一種,叫“擁抱反射”。嬰兒表現出擁抱反射往往會嚇到父母,為了避免嬰兒受驚,有些家長會刻意降低日常生活的音量。
實際上,擁抱反射屬于自然現象,無須擔心。相反,應該盡量讓嬰兒適應各種聲音。當嬰兒出現擁抱反射時,不要將他抱起,不必過分在意。
因為擔心嬰兒而刻意壓低日常生活音量,反而會造成孩子過于敏感。
04孩子晚上9點以后睡覺也沒有問題
經??梢詮挠齼簳锌吹剑?ldquo;要讓孩子晚上9點之前入睡,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
所以,很多家庭晚上都會出現這樣的情形:晚上9點,辛苦工作24小時的爸爸終于回到了家,但為了不吵醒好不容易才睡著的寶寶,媽媽一再提醒爸爸:“小點兒聲,寶寶剛睡著。你輕一點兒,別吵醒他。”爸爸只好躡手躡腳地收拾,即使想看會兒電視,也得把聲音調到最小甚至靜音。
的確,早睡早起非常重要。當孩子上了幼兒園或是小學,無論有多不情愿,都必須這么做。
但是,在這之前,沒必要遵守這個要求。即使在9點以后睡覺也沒問題。爸爸工作了24小時,回到家里已經十分疲憊了,肯定想跟自己可愛的寶寶一起玩一會兒。而寶寶也一定愿意跟爸爸好好親熱親熱。
我建議,爸爸晚上9點到家后,先花一兩小時的時間陪寶寶說說話、玩一玩、洗洗澡。然后,全家一起睡覺。
我們要培養的不是讓孩子盡早睡覺,而是要養成規律的健康作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