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雅文學論叢:西方馬克思主義文化批評研究》以跨學科方式考察了"二戰"以來西方社會文化現狀的歷史成因與西方馬克思主義文化批評之間的關系。作者在考察作為文化批評主要理論支撐的西方馬克思主義的思想資源以及觀念形態時,也從歷史角度對文化批評的理論指涉和學理意義進行了論述。在新的歷史時期,意識形態、階級.種族、性別、生態政治等在原有基礎上獲得極大拓展并發展成為重要的論域。《博雅文學論叢:西方馬克思主義文化批評研究》通過對這幾個基本命題拓展方式的分述,歷史性地考察了西方馬克思主義文化批評基本范疇的演變和批評取向的遷移,并從中理解這一思想、命題和知識形態的外部條件和內在陳述方式,力圖從復雜的現象中梳理歷史脈絡并把握發展路向,并對一些共同問題進行了思考。
王曉路,文學博士,四川大學文學院、外語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美國研究中心學術部主任,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客座教授。國際學術期刊CLCWEB: Comparative Literature and Culture國際編委會委員、學術期刊Comparative Literature:East & West副主編。曾任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麥吉爾大學、多倫多大學、美國芝加哥大學、杜克大學、比利時根特大學高級訪問學者,臺北東吳大學、香港中文大學、城市大學、浸會大學訪問學者。主要研究領域為文化批評和文學理論。已出版《文化批評關鍵詞研究》等專著、《文化研究指南》等譯著多部,在海內外學術期刊上發表中英文學術論文80余篇。
緒論
及時章 文化政治學的學理探索
及時節 社會與文化的結合體:文化批評
第二節 社會形態與文化分析
第三節 西方馬克思主義的理論指向
第二章 意識形態與意識形態分析
及時節 界定的難題
第二節 西方馬克思主義的修正
第三節 作為方法論的意識形態
第三章 階級與階級分析
及時節 階級的劃分與界定
第二節 新經濟社會與社會分層
第三節 文化批評中的階級分析
第四章 種族與種族分析
及時節 族群社會學:自然族性與社會族性
第二節 種族的歷史痕跡:多元文化審視
第三節 族群文化學:種族表征與族群話語
第五章 性別與性別分析
及時節 性別社會學
第二節 西方馬克思主義的介入
第三節 性別的文化批判
余論生態政治與文化分析:全球化語境下的知識社會學
參考文獻
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