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上古時期有一本通過動物之口勸諫君王、諷喻現(xiàn)實、展現(xiàn)哲理的寓言書,因這本書只殘留下了五卷,被命名為《五卷書》,后來波斯國王派遣使臣從印度盜回此書,翻譯為波斯文。公元6世紀(jì),著名的阿拉伯文學(xué)家伊本·穆格法將波斯文本再譯為阿拉伯文,使它廣為流傳開來。因為這本寓言書具有極強(qiáng)的原典意義,所以進(jìn)入了很多民族和國家固有的文化中以一種新的形式展現(xiàn)出來,因此影響巨大。歐洲文學(xué)的《十日談》《拉封丹寓言》《格林童話》《坎特伯雷》等,都從其中吸收了營養(yǎng)。此書被譽為"世界寓言的祖本",季羨林先生曾專門寫作4000字長文推薦,并稱"是除了《新約》和《舊約》外流傳最多的一本書"。本書是從阿拉伯文原文直接翻譯過來的及時個全本。
為了得到它,古代波斯與印度差點發(fā)生兩國戰(zhàn)爭
影響過《十日談》《拉封丹寓言》《格林童話》《坎特伯雷故事》等眾多世界文學(xué)名著的古代寓言
季羨林曾4000字長文推薦
從亞洲到歐洲到非洲,從熱帶到溫帶再到寒帶,各個民族的故事里都可以找到它的影子
一些耳熟能詳?shù)脑⒀怨适?,你萬萬想不到原來出自這里
92幅古代抄本高清插圖
伊本·穆格法(724-759)
波斯人,著名阿拉伯文學(xué)家。早年信奉祆教,阿拔斯王朝時任巴士拉總督的文書,改奉伊斯蘭教。因其作品表露對統(tǒng)治者的不滿,后在政治傾軋中受牽連,被曼蘇爾哈里發(fā)處死。他從巴列維文轉(zhuǎn)譯了印度的《五卷書》 ,并加以藝術(shù)再創(chuàng)作成為阿拉伯文寓言故事集《凱里來與迪木奈》 。此書又被譯成多種歐洲文字,對世界文學(xué)產(chǎn)生了深遠(yuǎn)的影響。相傳他還譯過亞里士多德的著作。他的箴言集《小禮集和大禮集》亦集中反映了對社會政治、道德改良的觀點。他在阿拉伯文學(xué)中首先運用寓言體裁,并為阿拉伯散文藝術(shù)奠下基礎(chǔ),對阿拉伯語文學(xué)語言的發(fā)展貢獻(xiàn)極大, 是阿拉伯文學(xué)的代表人物之一。
導(dǎo)讀古典時代我們?nèi)绾沃v故事 馬在淵 1
譯者小序 李唯中 10
例言19
《凱里來與迪木奈》的歷史001
序002
本書之梵文本源 004
藏文譯本007
古波斯文譯本 008
古敘利亞文首譯本 010
阿拉伯文譯本 012
源自阿拉伯文本的譯本 015
本書宗旨章017
雇人挖寶的人 019
學(xué)習(xí)修辭的人 020
放走小偷的人 021
窮漢與小偷023
商人與朋友025
(小偷與巨商) 028
三兄弟的故事 029
漁夫的故事030
耕夫的故事031
本書序言章033
云雀和大象039
白爾澤維出使印度章057
白爾澤維章071
輕信的小偷075
巨商和工匠078
落井的男子084
獅子與黃牛章087
運氣糟糕的男子 090
猴子和木匠093
狐貍與皮鼓101
修士、小偷與婦人 106
烏鴉與大黑蛇 112
(鸕鶿與螃蟹) 114
野兔與雄獅118
凱里來與迪木奈22
三條魚的故事 122
虱子與跳蚤126
鴨子和星光131
狼、烏鴉、胡狼與駱駝 135
紫鷸鳥與海怪 142
(烏龜與野鴨) 144
猴子與鳥兒150
騙子與老實人 151
(白鸛與黑蛇) 154
商人及其朋友 157
審判迪木奈章161
商人妻子、畫師與奴仆 166
江湖騙子喪命記 174
耕夫與其二妻 177
獵隼、鸚鵡與隼匠 184
斑鳩章189
老鼠、修士與客人 198
(女人換芝麻) 199
貓頭鷹與烏鴉章213
灰鶴與烏鴉219
象王、兔王與月王 220
野兔、黃鶯與貍貓223
修士與騙子228
商人妻子與小偷 232
修士與盜賊和魔鬼 234
木匠與妻子236
雌鼠擇夫239
蟒蛇與蛙王245
猴子與雄龜章251
雄獅與胡狼257
修士與黃鼬章263
修士打破蜜罐 265
老鼠和老貓章 269
國王與芳澤鳥章277
獅王與胡狼章287
伊拉澤、畢拉茲與王后章 301
雌鴿屈死314
猴子抓扁豆316
母獅、獵人與胡狼章321
修士與來客章327
烏鴉學(xué)走路329
鼠王章331
把風(fēng)堵住的國王 335
(驢子與馴鹿) 337
行者與銀匠章347
王子與旅伴章355
老人與戴勝鳥 363
鴿子、狐貍與蒼鷺章367
附錄一
伊本·穆格法箴言集 374
附錄二
伊本·穆格法生平及成就 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