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鍾書先生在《圍城》中曾言:“教授成為名教授,有兩個階段:一是,講義當著作;二是,著作當講義。”豐子愷先生的教學和創作生涯亦是如此。從1919年到1943年,豐子愷先生先后任教于上海專科師范學校、浙江大學等多所高校,其講義先后出版為藝術專著——《西洋美術史》(開明書店/1928)、《西洋建筑講話》(開明書店/1935)、《藝術叢話》(上海良友/1935年)等——對當時的青年學生是極好的藝術啟蒙。
“豐子愷藝術四書”之《認識繪畫》《美的情緒》《認識建筑》皆源于此。其中:
《認識繪畫》是豐子愷先生繪畫類文章首次結集出版,是一本大師級的繪畫素養進階書。為什么學習繪畫都要從素描開始?如何判斷一幅畫的優劣,畫得越像就越好嗎?為什么說西方美術靠努力就可以,中國美術卻全憑天賦?這些問題你在書中都能找到答案。
《美的情緒》中,豐子愷幾乎梳理了經典西方美術的所有流派,門外漢看來紛繁復雜的西方美術淵源,在豐子愷筆下卻有四兩撥千斤的清晰簡單。跟隨他的講解,你也能看得懂畫,理解美的情緒和精神。
《認識建筑》是對建筑藝術發展的一次梳理。為什么古埃及帝王要耗費巨大心力來建造龐大而笨重的金字塔?為什么希臘神殿的柱子上有一道道細溝?為什么早期的基督教堂都建在地下?這些輕松有趣的問題背后,豐子愷先生真正講述的卻是心靈和歷史的變遷。
《慈悲的滋味》精選散文58篇、畫作59幅,從“人間世”“山水間”“眾生相”三個面向,充分展現了一代藝術大師既灑脫又悲憫的人生情味。在豐子愷筆下,貓兒打架了、看螞蟻搬家、春困的懶腰都可入畫,市井的閑情、孩子們的夢話和窗前的梧桐樹也都可以寫成散文,正如朱光潛說他,“是個從頂至踵是個藝術家,他的胸襟,他的言動笑貌,全是藝術的,全都是至愛深情的流露”。
五十年間說慈悲,三十四講談大美。開一代風氣之先的藝術大家豐子愷先生,這次以返璞歸真之心,講述四種融匯中西的藝術故事!
根據開明書店經典版本重新編輯。其中《認識繪畫》在《繪畫與文學》(開明書店/1934年)等著作基礎上重新編排,是豐子愷繪畫類文章首次結集出版;《認識建筑》在《西洋建筑講話》(開明書店/1935年)等著作基礎上編輯而成;《美的情緒》在《西洋美術史》(開明書店/1928年)“外一種 西洋畫派十二講”基礎上重新編排。
整理補充300余幅圖片,經過細致得當的編排設計,極大地提升了閱讀體驗,便于當下讀者更好地理解豐子愷先生的藝術世界。內文采用藝術超感紙,對圖片有較好的表現力。祼書脊線裝,方便180度平攤閱讀。
豐子愷(1898-1975)
浙江桐鄉人,現代畫家、文學家、翻譯家和藝術教育家。
1914年,入杭州浙江省及時師范學校,從李叔同學習音樂和繪畫,從夏丏尊學習文學。
1918年秋,李叔同在杭州虎跑寺出家,對他的思想影響甚大。
1919年師范學校畢業后,與同學數人創辦上海專科師范學校,并任圖畫教師。
1921年,東渡日本學習繪畫、音樂和外語。
1922年,回國到浙江上虞春暉中學教授圖畫和音樂,與朱自清、朱光潛等人結為好友。
1924年,文藝刊物《我們的七月》發表了其畫作《人散后,一鉤新月天如水》,自此中國才開始有“漫畫”這一名稱。
1925年,成立“立達學會”,參加者有茅盾、陳望道、葉圣陶、鄭振鐸、胡愈之等人。
1926年,任教于上海藝術大學。
1928年,首部美術理論著作《西洋美術史》由開明書店出版。
1931年,首本散文集《緣緣堂隨筆》由開明書店出版。
1939年,任教于浙江大學講師、副教授。
1942年,任重慶國立藝專教授兼教務主任。
1943年,結束教學生涯,專門從事繪畫和寫作。
解放后曾任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上海中國畫院院長、上海對外文化協會副會長等職。
一生著述甚豐,著有散文集《緣緣堂隨筆》《緣緣堂續筆》《緣緣堂新筆》《緣緣堂再筆》,漫畫集《子愷漫畫》《護生畫集》,藝術論著《藝術概論》《音樂入門》《西洋建筑講話》《藝術修養基礎》等,譯作《源氏物語》《獵人筆記》等。
《慈悲的滋味》
及時章 人間世
剪網 (圖 花生米不滿足)
漸 (圖 寒假回家的哥哥,弟弟看見不認識了)
兒女(圖 爸爸回來了)
閑居 (圖 好花時節不閑身)
從孩子得到的啟示 (圖 天然秋千)
東京某晚的事 (圖 鉆研)
樓板 (圖 買粽子)
姓 (圖 把酒話桑麻)
晨夢 (圖 逃避與追求)
大賬簿 [圖BROKEN HEART(心碎)]
秋 (圖 雀巢可俯而窺)
暫時脫離塵世 [圖 KISS(吻)]
塘棲 (圖 落日放船好)
舊上海 (圖 車廂一角)
物語 (圖 柑子哭起來)
午夜高樓 (圖 賣花人去路還香)
生機 (圖 荷花嬌欲語,愁殺蕩舟人)
實行的悲哀 (圖 星期六之夜)
梧桐樹 (圖 較高猶有幾枝青
新年懷舊 (圖 恭賀新禧)
“帶點笑容” (圖 哥哥帶點笑,妹妹頭抬高,弟弟別吃糕)
清晨 (圖 螞蟻搬家)
敬禮 (圖 火肉粽子)
代畫 (圖 辦公室)
第二章 山水間
山中避雨 (圖 春日游,杏花吹滿頭)
西湖船 (圖 六六水窗通,扇底微風)
初冬浴日 (圖 青山個個伸頭看,看我庵中吃苦茶)
揚州夢 (圖 客船自載鐘聲去)
西湖春游 (圖 好鳥枝頭亦朋友)
杭州寫生 (圖 落日解鞍芳草岸)
廬山游記之一江行觀感 (圖 長條亂拂春波動)
廬山游記之二九江印象 (圖 舊時王謝堂前燕)
廬山游記之三廬山面目 (圖 莫言千頃白云好)
黃山松 (圖 客從遠方來)
黃山印象 (圖 一肩擔盡古今愁)
上天都 (圖 幾人相憶在江樓 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
天童寺憶雪舟(圖 唯有君家老松樹)
不肯去觀音院 (圖 海水搖空綠)
第三章 眾生相
阿難 (圖 母親又要生小弟弟了)
癩六伯 (圖 手倦拋書午夢長)
五爹爹 (圖 跌一跤且坐坐)
菊林 (圖 還有5里路)
戎孝子和李居士(圖 冬)
算命 (圖 晚涼)
老汁鍋 (圖 趕火車)
砒素慘案 (圖 街頭)
三大學生慘案 (圖 米貴偏逢飯量加)
陶劉慘案 (圖 低頭弄針線,不管春深淺)
歪鱸婆阿三 (圖 夏景)
小學同級生 (圖 小學時代的同學)
S姑娘(圖 打驢子給馬看)
樂生 (圖 深秋佳興打桐子)
寬蓋 (圖 只是青云浮水上,教人錯認做山看)
元帥菩薩 (圖 櫻桃豌豆分兒女,草草春風又一年)
記音樂研究會中所見之一 (圖 圣誕老人)
記音樂研究會中所見之二 (圖 婆婆好!阿姨好!)
新年隨筆 [圖 昨夜剪刀尋不著,曉來橫在石闌干(欄桿)]
阿咪 (圖 人瑞一母三胎)
《認識繪畫》
序 圖畫與人生
圖畫原不過是“看看”的。但因為眼睛是精神的嘴巴,美術是精神的糧食,圖畫是美術的本位,故“看看”這件事在人生竟有了這般重大的意義。
第四章 繪畫的學習法
繪畫的學習,西洋畫有一定的方法,而中國畫沒有定論。因為西洋畫容易學,中國畫不容易學。學西洋畫可以用功而成就,學中國畫用功不相干,全靠天才。
一、繪畫的種類
二、繪畫的工具
三、繪畫的學習法
四、圖畫學習法
五、形體的描法
六、色彩的描法
七、構圖法
第五章 繪畫的欣賞
(凡繪畫)大體可分為兩類:其一是力求肖似實物的,即依照眼前的實際狀態而描寫的。其二是故意背叛實物的,即依照心中的想像姿態而描寫的。前者可稱為“寫實”的,后者可稱為“寫意”的。
一、繪畫的欣賞
二、繪畫與文學
三、漫畫
四、畫鬼
第六章 中國美術的優勝
西洋美術與東洋美術一向有著不可越的差別。然而最近半世紀以來,美術上忽然發生了奇怪的現象,即近代西洋美術顯著地蒙了東洋美術的影響,而千余年來偏安于亞東的中國美術忽一躍而雄飛于歐洲的藝術界,為近代藝術的導師了。
一、中國畫簡史
二、中國畫與遠近法
三、中國畫與西洋畫
四、繪事后素
附錄 中國美術的優勝
《美的情緒》
書卷首
序 講 現代畫派及其先驅:古典派,浪漫派
及時講 現實主義的繪畫:寫實派
第二講 近世理想主義的繪畫:拉斐爾前派,新浪漫派
第三講 藝術的科學主義化:印象派
第四講 外光描寫的群畫家:印象派畫風與畫家
第五講 外光描寫的科學的實證:點彩派(即新印象派)
第六講 主觀主義化的藝術:后期印象派
第七講 新時代四大畫家:后期印象派四大家
第八講 西洋畫的東洋畫化:野獸派
第九講 形體革命的藝術:立體派
第十講 感情爆發的藝術:未來派與抽象派
第十一講 意力表現的藝術:表現派
第十二講 虛無主義的藝術:達達派
《認識建筑》
及時講 從墳到店
從埃及時代到現代,世間最偉大的建筑的主題,經過五次的變更:在埃及時代,最偉大的建筑是墳墓,在希臘時代是神殿,在中世時代是寺院,在近代是宮室,到了現代是商店。人類最初熱心地造墳墓,后來變成熱心地造店屋。窺察其間人心的變化,很有興味。
五、埃及墳墓
六、希臘神殿
七、哥特教堂
八、近代宮室
九、商業化建筑
第二講 墳的藝術
他們看見人死了,確信他將來一定會復活;于是設法把他的死骸好好地保存,以便將來復活時靈魂仍舊歸宿進去。他們又確信人死后依舊生活著,不過不是活的生活而是“死的生活”;于是設法給他建造“死的住宅”,好讓他死后依舊安樂地生活。他們以為這是人生重要不過的大事,把全部精力集中在這工作上。
一、金字塔
二、墳墓殿堂
第三講 殿的藝術
看了以上所述的帕特農神殿建筑的視覺矯正的五要項,誰不驚嘆希臘人的造形美感的異常的靈敏?想象了這殿堂的十全之姿,而反觀我們日常所見的所謂建筑,真是草率了事,談不到“美術”的。
一、希臘精神
二、希臘神殿
三、楣式建筑的特征
四、希臘建筑中的視覺矯正
第四講 寺的藝術
但這并不全是迷信,偉大的宗教建筑,往往能從直感上給人一種啟示,使人心暫時遠離顛倒夢想的苦惱,而回顧生命的本源。
一、地下禮拜堂
二、地上禮拜堂
三、拜占庭式
四、羅馬式
五、哥特式
六、復興式
第五講 宮的藝術
由教堂建筑變成宮室建筑,是世界文化的一大轉機。若以古今二字把歷史劃分為二時期,則教堂以前的可稱為古代的建筑,宮室以后的可稱為今代的建筑。自從宮室文化時代以后,建筑都以人生為題材,都為人生現世的幸福而建造。
一、古今建筑的差別
二、宮室建筑的興亡
第六講 店的藝術
未來的建筑的主要題材,大約不復是為少數人的建物,而是為多數人的建物。未來的建筑的形式,大約不復為畸形的,而為合理的。到那時,現在的摩天樓就會同金字塔一樣成了過去時代的遺跡。
一、 廣告性質的建筑
二、 合理主義的建筑
藝術的描寫,不必詳細,只要得到事物的精神即可……(豐子愷)用寥寥的幾筆寫出人物的個性。臉上沒有眼睛,我們可以看出他在看什么;沒有耳朵,可以看出他在聽什么,高度藝術表現的境地,就是這樣!
——泰戈爾
在三十年代,子愷兄為普及音樂繪畫等藝術知識寫了不少文章,編了好幾本書,使一代的知識青年,連我這個中年人也包括在內,受到了這些方面很好的啟蒙教育。
——葉圣陶
先生著述之豐,恐怕在中國近代文藝界也是不多的。他是近代中國美術的啟蒙者,是美術教育家、文學家、翻譯家、漫畫家,為我們社會誠誠懇懇做了那么多事。
——華君武
他(豐子愷)的畫里有詩意,有諧趣,有悲天憫人的意味;它有時使你悠然物外,有時使你置身塵世,也有時使你啼笑皆非,肅然起敬。
——朱自清
人家只曉得他漫畫入神,殊不知他的散文清幽玄妙,靈達處反遠出他畫筆之上。
——郁達夫
我的腦子里有一個豐先生的形象:一個與人無爭、無所不愛、一顆純潔無垢的孩子的。
——巴金
他的命題是大的,落筆卻是別致有趣……豐子愷以簡潔、稚拙、不事雕琢的線條勾勒出的那些只屬于他的形象,他的畫風影響著中國的后輩漫畫家。
——鐵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