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作者長期從事并曾主管中日文化學術交流工作,從文化角度見證了中日關系的發展。本書即收入了作者的數十篇文章,充分反映了作者在中日文化學術交流中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及其所經歷的事情。書中不乏新中國建立以來中日文化交流過程中一些鮮為人知的場景和史實的珍貴紀錄,也不乏對許多致力于中日友好事業的日本文化名人的生動素描。
劉德有1931年生于遼寧省大連市。曾任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副部長。 1949年參加工作后,從事教學和日文版《人民中國》雜志的編譯工作,1964年至1978年任《光明日報》駐日記者,新華社駐東京分社記者、首席記者,在日本常駐15年。其后任《人民中國》雜志編委、中國
引子
人生道路上的聚焦
——日本政府授勛的經過
走上中日文化交流之路
譯事春秋
業余從事"日譯中"
翻譯《靜靜的群山》受挫
初次享受譯著面世的快樂
——《占領下日本情況的分析》翻譯經過
從譯介小說《祈禱》說起
《突然變成的啞巴》
——相隔20年問世的譯作
《蟲子二三事》之翻譯二三事
芥川龍之介的《山芋粥》
野間宏先生與小說《殘像》
從《我是貓》談翻譯作品的神韻
口譯工作中的花絮
——為、等做翻譯的那些日子
"舌人任務重如鋼"
東灜文緣
我是怎樣寫成《在日本十五年》的?
從《在日本十五年》到《探索日本十五年》
《現代日語趣談》
《戰后日語新探》寫作經過
我寫郭沫若訪日
《時光之旅》的問世
俳句·漢俳
俳句·HAIKU·漢俳
《竹筍》俳句會與我
《加藤耕子俳句選集》序
山頭火與自由律俳句
文化比較
中日文化比較方法論之我見
淺議川端康成及其作品
小野妹子與蘇因高
友好往來
同對櫻花醉幾回?
淺利慶太與中國音樂劇
花柳千代與舞劇《大敦煌》
室伏香云與"漢詩"朗詠
詩樂情深唱東瀛
——記漢俳的首次譜曲和演唱
筆墨傳神總是春
《中國小說史略》與增田涉
追懷內山嘉吉先生
孜孜不倦,追求真理
——讀《我走過的崎嶇小路——橫川次郎回憶錄》
山崎朋子和《望鄉》
戲劇交流
我聽到了他的心聲
關于《的舞臺藝術》
粉墨登臺慶十年
賀《日本歌舞伎藝術》的出版
中日戲劇交流的幾點建議
學林漫步
日中學院與我
我與《日語學習與研究》
《中日文化交流事典》前言
《新編實用日語外來語詞典》序
中日合作出版的可喜成果
——推薦《現代漢日辭海》
《日中戰后關系史》中文版序
《中國東北與日本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序
《世界出版業——日本卷》序
評《中日文化交流史大系》
美國學者怎樣看日本現代化
——介紹賴肖爾及其著作《日本人》
探索日本
擔任中華日本學會會長前后
團結、協調、開拓、奉獻
貴在有創見有特色
——寫在《日本學刊》創刊之時
賀日本研究所成立20周年
——為《日本學刊》2001年第四期而作
從文化視點觀察日本景氣
我觀日本的國際文化戰略
以文會友,開展交流
扶桑群賢
井上靖·丸木位里·古井喜實·團伊玖磨·大屋政子·河原崎長十郎·宮川寅雄·龜井勝一郎·中島健藏·白土吾夫·梅原猛·中江要介·茂山忠三郎·千宗室·清水正夫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