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刑法定主義是我持續關注的一個課題。本書的三部分內容是我在不同階段對罪刑法定主義思考的成果。及時篇是對罪刑法定主義的法理解讀,雖然平鋪直敘,不見波瀾,但以體系性的敘述展示罪刑法定主義的一般精神。第二篇寫于1997年刑法修訂過程中,是為罪刑法定主義立法化而搖旗吶喊之作。該篇內容曾以《罪刑法定的當代命運》為題,發表在1996年《法學研究》第5期,是我個人最為滿意的一篇論文。這一篇是對罪刑法定的法理闡述,圍繞罪刑法定主義,貫通古今、外以及立法與司法等數個向度,`使罪刑法定主義的基本原理在相當的廣度與深度上得以展開。第三篇是在實現罪刑法定的立法化以后,對罪刑法定的司法化的關注之作。該篇內容曾以《罪刑法定司法化研究》為題,發表在《法律科學》2005年第4期。這一篇是對罪刑法定的現實闡述,結合有關案例和素材對罪刑法定主義的司法化問題進行深入的研究。
陳興良 1957年3月生,浙江義烏人。1981年12月畢業于北京大學法律系,獲法學學士學位;同年考入中國人民大學法律系學習刑法,l984年12月獲法學碩士學位,1988年5月獲法學博士學位。現任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授。兼任北京大學刑事法理論研
《大清新刑律》頒布暨罪刑法定主義
引入中國百周年祭(代序)
及時篇 罪刑法定的基本原理
一、罪刑法定主義的價值蘊含
(一)形式理性
(二)權力制衡
(三)人權保障
二、罪刑法定主義的派生原則
(一)禁止類推及類推解釋:嚴格的罪刑法定
(二)禁止習慣法:書面的罪刑法定
(三)禁止事后法:事先的罪刑法定
(四)禁止不確定的刑法:確定的罪刑法定
三、罪刑法定主義的法理闡釋
(一)法律文本的解讀
(二)司法解釋的限度
(三)疑難案件的找法
第二篇 罪刑法定的當代命運
一、罪刑法定的價值蘊涵
(一)罪刑法定的理論基礎
(二)罪刑法定的限制機能
(三)罪刑法定的內容嬗變
二、罪刑法定的制度構造
(一)罪刑法定的權力制衡
(二)罪刑法定的人性基礎
(三)罪刑法定的制度架構
三、罪刑法定的立法機理
(一)罪刑法定的規則生成
(二)罪刑法定的立法限度
(三)罪刑法定的立法理性
四、罪刑法定的司法運作
(一)罪刑法定的司法裁量
(二)罪刑法定的司法適用
(三)罪刑法定的司法品格
五、罪刑法定的中國命運
(一)罪刑法定的價值取向
(二)罪刑法定的制度保障
(三)罪刑法定的司法建構
第三篇 罪刑法定的司法堅守
一、司法獨立
(一)罪刑法定語境中的司法權
(二)司法獨立之于罪刑法定司法化的意義
二、司法理念
(一)罪刑法定視野中的司法觀
(二)司法理念之于罪刑法定司法化的意義
三、司法技術
(一)罪刑法定境域中的解釋權
(二)法律解釋之于罪刑法定司法化的意義
后記
及時篇 罪刑法定的基本原理
我國刑法規定了三個刑法基本原則,這就是罪刑法定、罪刑均衡、罪刑平等。在這三個刑法基本原則中,罪刑法定原則是最重要的原則,也可以說是原則中的原則。實際上,世界各國一般都只規定罪刑法定這一個原則,在刑法理論上稱為罪刑法定主義。可以說,罪刑法定是刑事法治的內在精神。如果說,在刑法中選一個關鍵詞,那么非罪刑法定莫屬。
一、罪刑法定主義的價值蘊含
罪刑法定主義的基本含義是"法無明文規定不為罪,法無明文規定不處罰"。從世界各國刑法典的表述。來看,盡管文字上存在一些差別,但句式幾乎如出一轍,都是強調在法律沒有明文規定的情況下不能定罪、不能處罰。罪刑法定主義包含了價值理念、法律原則與適用方法等多重含義。在這當中,價值理念是最為重要的,它是罪刑法定主義的理論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