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內容介紹:從一個盲聾啞孩子,成長為通曉英語、法語、德語、拉丁語和希臘語的作家和教育家,成為媲美拿破侖的人物,海倫·凱勒的經歷和成就一直吸引和鼓舞著世人。
一個盲人,怎么看到花紅柳綠?一個聾人,怎么聽到潺潺流水聲?一個啞人,怎么會開口說話?一個行動處處受限的人,怎么能周游世界、四處演講?一個終身處于黑暗無聲世界里的人,怎么能活得有聲有色、豐富多彩?一個時時需要人照顧的人,怎么做到了以慈善為業、影響遍及全世界呢? 太多太多的不可思議和奇跡,都集中在了誨倫·凱勒身上。
她是怎么做到這一切的呢? 這些神奇的、有趣的故事,都寫在《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里。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內容介紹:在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難免遇到或大或小的挫折與不幸。遇到挫折與不幸并不可怕,重要的是,你要像海倫·凱勒一樣,從中看到希望,堅定地去面對它們、戰勝它們,并將它們轉化成幸運;可怕的是,面對挫折與不幸,你失去了前進的動力與勇氣,自暴自棄,從此一蹶不振。因此,當你消沉低落時,不妨想想海倫·凱勒的遭遇,讀讀海倫·凱勒的文字,她會告訴你: 雖然生命中有很多缺陷,但……萬事萬物都有美好的一面,即使黑暗和沉寂也是如此。無論處于什么樣環境,都要學會滿足,因為"知足常樂"。
序
實用知識
及時章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第二章 我生活的故事
第三章 沖出黑暗
第四章 海倫·凱勒信箋
愛的力量
苦難是成才的墊腳石
我常常想,如果每一個人在他剛剛步人社會時,患上幾天聾盲癥,那將是一個很好的經歷:因為黑暗將會讓他更加珍愛視覺,寂靜將會讓他更明白聲音的愉悅。
我經常測試我的那些有正常視力的朋友,想看看他們究竟看到了什么。最近,我問一個剛剛從森林中散步回來的朋友,問她看到了什么,她回答說:"沒什么特別的。" 我自問:這怎么可能呢?在森林中散步一個小時都看不到什么值得注意的東西?而我這個看不見東西的人,僅僅靠觸摸就能發現許許多多讓我感興趣的事情——我能感覺到樹葉精致的對稱;我的手在光滑的疣皮樺上滑過,或者撫摸著松樹粗糙的樹皮。
春天,我摸著樹枝,希望能找到一個蓓蕾,因為它是大自然從寒冬中蘇醒過來的最早征兆。有時我會把手輕輕地放到一棵小樹上,如果夠幸運的話,會感受到一陣幸福的悸動,因為有鳥兒在放聲高唱。
有時,我的心在哭泣,渴望見到這世上所有的一切。僅僅靠觸覺就能感受到這么多的幸福,那么,如果能看見,我會發現多少更美好的東西啊!我想象著:如果上天給我哪怕三天光明,我最想看到什么呢? 我要把這段時間分為三個部分。及時天,我想看看那些給我關懷和友誼的人,是他們讓我的生命變得有意義。我不知道如何通過眼睛——心靈的窗戶——看到朋友的內心世界,我只能用我的手指尖"看"到他的臉的輪廓,我能察覺到他的眼淚、他的悲傷,還有其他明顯的情緒。我是通過感覺朋友們的臉部表情來了解他們的。
擁有正常視力的你們,通過觀察另一個人細微的表情變化,他肌肉的顫動,或者手臂的揮舞,就能很快領會他所說的話的實質,這是多么容易,多么讓人滿意啊!但是,你是否曾經想過用你的眼睛看到你朋友的內心呢?你們中的大多數人不都是隨隨便便地看一下某個臉龐的外部特征,然后就這么放過了嗎? 例如,你能地描繪出你五個朋友的臉龐嗎?我曾做過一個實驗,詢問丈夫們妻子的眼睛的顏色,他們經常很尷尬地支支吾吾,然后承認他們不知道。
啊,如果給我三天光明,我會看到多少東西啊!P1-2
……